APP下载

喀什噶尔穿越时空的记忆

2014-08-21令治清鸿滔

新疆人文地理 2014年8期
关键词:喀什老城小巷

令治清 鸿滔

喀什噶尔,这是个多么古老、神秘而又遥不可及的城市。我虽多次来到喀什,但还未细细地端详过她的容颜,也未揣摩过她那绵长的脉搏。

著名作家张承志曾经说过:“十几年来我多少次写到喀什,近来我似乎觉得紧急,甚至提笔就只想写它,可是写了,出版了,对着苍白的文字,那是苍白的自己啊,我如怔似痴,心中久久漾动着一种此情难表的感觉,而且不管我怎样勤奋学习调动知识,不管我怎么查检历史。唯有对它才使人陷入悲观:即使我满怀真挚,喀什噶尔也是难以描述的。”

这位眼光独特、学富五车的学者型作家自然是谦虚之至,但也不掩“喀什噶尔难写”的苦衷。

我只是喀什噶尔的一名过客,何况我那不灵光的笔触动的是喀什噶尔最敏感的中枢神经——小巷。我真是冒险了。弓已拉满,不得不发,无奈之中,我这位行者,迈开双腿,又朝小巷走去,走去……

古城神韵

喀什是新疆南部、帕米尔山脚下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是古丝道南北中三路的交汇处。几十个世纪过去了,日月沧桑,世事多变,险恶的“自然豺狼”,张开血盆大口,将尼雅城吞食,将楼兰城消弭,喝令塔里木河改道,让罗布泊干涸。在万劫不复的天灾战祸中,喀什这座塔克拉玛干西缘的小城不仅完好无缺地保存了下来,成为西域的生存标志,而以荟萃祖国西域文化的活化石蜚声中外。

喀什噶尔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城市。公元前128年,张骞出使西域,抵达疏勒城时,他惊异地发现此地已是“有市列”的“王治疏勒城”。到喀喇汗王朝时,当时的阿不都克里木·苏吐克布格拉汗把王宫就设在布拉克贝希(即泉头,今亚瓦格街办辖地)以南的高地上。在王宫周围修了周长4.5公里的城墙。城墙之外称“欧尔达阿勒迪”(即王宫之地)。同时还修建了四座城门,分别叫“欧尔勒达大门”“喀日克大门”“苏大门”“托克扎克大门”。到19世纪末期,喀什噶尔城建规模已超新疆省府乌鲁木齐,居全疆第一。《新疆概观》记述喀什噶尔“规模宏大,气象雄伟……城内街市纵横,楼房层列,市场林立,如省垣(乌鲁木齐)南关”。

内地城邑建筑极讲中轴对称,街区规范整齐,而喀什古却无中轴线可寻。它以艾提尕清真寺为中心向外放射扩展,意设置街道小巷,而无甚定规,灵活多变,顺地进遂人意,街蜿蜒而伸,盘虬通幽,密如蛛网,进入其间,难辨方向,即使本地人也常有迷路之事。

1996年,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摄制组来喀什,专门拍了喀什小巷这座迷宫里的风趣之事。编导把摄像镜头对向了小巷地面的六角砖和小长条砖。为了避免迷路,为了提醒外人,凡是走在铺有六角砖的巷子,就是一条可通往大路的“活路”,凡走在铺小长条砖的小巷里,那就是“死路”一条,再无路可以通向大路了。这是喀什市的城建专家们的一个看似平淡实则高明的创造,不然,怎么被那极挑剔的央视记者将此作节目呢。

2010年喀什被批为经济特区,想起我们上中学的时候一直被深圳的经济特区所振奋,也不免为喀什振奋一下。毕竟要好好发展这个几乎被遗忘到国外去的地方了,毕竟这是民族团结和融合的一个好契机。

喀什不论是鳞次栉比的老城,还是充满异域特色的艾提尕尔清真寺以及香妃墓,都让人难忘。但是当地的人文地理以及民俗风情特别让人迷恋,特别是满大街赶着驴车乐活漫步的维吾尔族老汉和一口弹音的烤包子店的店主,简直让人感觉生活在一个歌舞片里。

有人说过,不到喀什等于没有到新疆,因为只有这里才有最纯最真的维吾尔风情。来到喀什如果能有幸观看当地刀郎人如痴如醉的麦西来甫弹唱,一定会被这种西部的奔放热情所感染。否则那个唱流行歌的小子不会以这个地名作为自己的名字!

喀什老城建城2000多年,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它是陌生而遥远的,遥远地存在于茫茫的沙漠戈壁的边缘,像是依偎在昆仑山的脚下;遥远的似乎是在荒古天边;同时它又是如此的丰富神秘,这里是中西亚文化交融之地,独特的让你似乎身处在另外一个国度而又让你说不出像哪个国度;独特的能够代表新疆的缩影而又不是完全的新疆。

喀什深邃得像它那些幽深的古巷,永远的曲径通幽,无限的延伸于历史的时空中。

细味老城

要细味喀什的老城,可以从城里最大的艾提尕尔清真寺开始,这个亚洲第四、中国第一的大清真寺。

艾提尕尔清真寺的对面就是喀什的老城区,一路慢慢走过去,有金银首饰一条街、铜器和乐器一条街、铁器和木器一条街,街道两边大部分是土坯垒制的黄墙,整个老城邻此接彼,错落有致。时时可见旧式雕花二层楼的旅馆,窗口盛开着鲜花,街上是一片又一片维吾尔族人的手工坊,乐器店,馕饼铺,金银铺,杂货铺……

手工作坊同时又是商铺,间间相连。每间商铺的艺人们,各自不停地忙碌着。有铁匠铺的师傅钳着赤红的铁丕,用小锤点引着抡大锤徒弟狠狠地在锤击,乒乒嘭嘭;有低头精心镶嵌制作着他们特有的民族乐器,偶尔,从乐器制作铺里也会传出阵阵调音的乐声。有制作他们才会制作的铜器,在铜器上雕刻花纹从不用预先绘制图案。铜匠们总在埋头轻轻地敲击着手中铜丕,叮叮当当,此起彼伏响个不停。有木匠用特制的车床,轰轰地车着各种精美的木器。

穿行在这些旧巷,仿佛时间凝固在遥远的中世纪,在每一道发黄的旧墙背后,都一个关于穆斯林的古老传说,静静的守望在此,已是千年。那些披着纱丽的女人站在各自门口,孩子们骑着自行车从身边掠过,午后阳光的影子洒在小巷的地面上,洒在旧黄色的砖墙上,斑斓皎皎,猛一抬头,是一座又一座蓝青相间、星月塔尖的清真寺,悠长深远,古老而宁静,透着历史的尘埃。

倘若是周日,那定然要去逛喀什最著名的大巴扎,“巴扎”是当地人对集市的称呼,从日用小商品到男女儿童服装布料,从穆斯林日常吃的羊肉水果馕饼酸奶到葡萄干、杏仁干等等各类干果干货,从玫瑰花茶、砖茶、沏茶到雪莲干贝鹿角等各类药材药品,从手工地毯、围巾、毡帽到俄罗斯铜镜望远镜,从十二木卡姆各类乐器铜器金银首饰到做工精美的英吉沙小刀、马鞭、伊犁薰衣草精油……你能够想到的一切,在喀什巴扎全都囊括了。

这里可以说是新疆购买特色纪念品最好的地方,买东西一定要还价,而且还价要三思,还价又不买是当地人不喜欢的行为。大巴扎旁边不远处是高台民居,也是逛喀什老城一处好地方,500年前,一场洪水把老城中间的高崖冲断,南坡就是现在的高台民居,北坡是现在的喀什老城。高台民居宁静而神秘,走在如同迷宫的巷道,古巷的头顶,永远地是窄窄的蓝天。兀然压顶的过街楼、楼上楼、楼外楼,深藏着许多维吾尔族的人家,有些人家在手工制作土陶,有些人家在刺绣和织绸,有些人家在打馕和制作龙须酥,有些人家展览着各种维吾尔族往昔岁月的木制、铜制的生活、生产用具。无数条相通的古巷,巷巷相连,盘延曲折,不过不必担心迷路,凡是能够走通的长巷,都以六角砖铺道;而凡是死胡同都以方砖铺地,迷失方向的时候找到六角砖铺的路就能轻易走出。

老城逛完了,还有城外的香妃墓也是必须去的,香妃墓位于喀什市东北郊5公里处的浩罕村中。是一组构筑十分精美宏伟的古建筑群,以造型奇特、构造艺术精美而著名。这里埋葬着一位清朝王妃,一个通体透着淡淡香气的维吾尔族女子。她能歌善舞,深得乾隆帝的宠爱。因为远离故土割舍不了对家乡的眷恋,死后用马车历经数月的时间送回故里。佳人已逝,永远长眠在她深深眷恋着的这块土地里,只留给后人一个寂寞的身影。

猜你喜欢

喀什老城小巷
漂洋过海
春回老城
小巷
秋痕
老城之梦
遇见喀什 读懂喀什
遇见喀什
帕米尔高原的精灵
便士小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