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命运抗争
2014-08-20陈樱月
陈樱月
摘要:贝多芬与海顿以及莫扎特一起被称为"维也纳三杰"。钢琴奏鸣曲中的《悲怆》,在传统的奏鸣曲式中注入新鲜血液,创造出既有古典主义的音乐美感,又有浪漫主义的真切情感的独特音乐风格。通过对《悲怆》的浅析,看作品中的音乐形象如何和命运抗争。
关键词:贝多芬 悲怆 浅析 抗争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德国伟大的作曲家、钢琴演奏家。1770年12月16日生于莱茵河畔波恩城的一个普通家庭,1792年与海顿结识后,在其鼓励下离开故乡到维也纳学习深造并定居维也纳,成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之一,并与海顿以及莫扎特一起被称为“维也纳三杰”。
贝多芬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有钢琴音乐中的“圣经”之名,是继巴赫的四十八首平均律《旧约全书》后最大的钢琴文献曲集,被称为《新约全书》。贝多芬早期的奏鸣曲创作中展示着完美古典传统奏鸣曲的风格,可以说是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直至《悲怆》的创作过程中,在汲取了巴赫的宏伟气魄、海顿的艺术风俗、莫扎特的细腻抒情,并在传统的奏鸣曲式里注入新鲜血液,创造出了既有古典主义的音乐美感,又有浪漫主义的真切情感的独特音乐风格,其对欧洲的音乐创作乃至世界音乐发展都产生着巨大的、深刻的、广泛的影响。
《悲怆》出版于1799年,由贝多芬亲标题。作品创作时,正值平等与自由受到镇压,人民巨力抗争的革命年代。贝多芬作为共和思想的追随者,憎恨封建的专制压迫,对帝国主义的封建统治极其不满。所以在《悲怆》中用了厚重的织体、丰富的和声、频繁的离调和转调、音区的高低和力度的强烈对比,隐忍着生命的磨难和内心的苦痛,怀着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命运抗争。
一、用对自由的向往向命运宣战
第一乐章,奏鸣曲式。
这是一组沉重和弦,配以极慢的慢板,诉说在强制压迫下苦难的生活。强弱对比加上附点节奏,休止符的等待和酝酿,强劲中又刻意抑制,三次摸进,力度上一次比一次强烈,犹如巨石盖顶、紧迫压抑、动荡不安,对自由隐隐的渴望。迅速下行的半音阶,似乎是要与之对峙和较量,给予着希望,却也感受这命运沉重,突出“悲怆”主题。贝多芬自身有着成熟的资产阶级自觉性和强烈的个人自信心、自尊心,但他渐渐发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阶级差异不可能真正平等,用一串宽广激昂的旋律的进入,发出号召,鼓舞士气,对现实强烈反抗。最后由弱渐强、由高到低的半音阶倾泻而下,将积聚的反抗情绪喷薄而出。呈示部的主部主题,积极跑动的节奏,四个乐句重复叠置,表现出了激情与渴望,表明和封建传统抗争的决心。副部主题的一主题与主部主题成对比,转入恬静优美,似乎是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有非常浓郁的浪漫色彩。进入副部主题的二主题后,便更接近于主部主题,声部的反向对抗,节奏的急速奔驰,力度的由弱至强,昂扬级进的音符推动情绪再次高涨,汹涌澎湃、滚滚向前。以引子、主部加上连接音为形象的展开部,悲壮与呼吁相互交替,是在思考,是在准备,和永不退缩、奋起抗争的决心。再现部,将呈示部变奏、扩大、缩小、再现,以英雄的豪迈,迈出坚定的步伐、以铿锵有力的和弦向命运宣战。
二、用内心矛盾激发抗争的力量
第二乐章,如歌行板。
一开始就用长长的线条勾勒出如流水般的纯净优雅,幻想着抗争胜利后,重获自由的美好生活,他曾说过:“要热爱自由,超过爱其他的一切。”十六分音符均匀进行表现出了无限的沉思和无边的寂静,复调性的旋律向我们缓缓倾诉,有着对牧歌般田园的悠然神往,安静而真挚,让深厚的情感在此刻沉淀如此浪漫温情。第二段与第一段截然不同,三连音的运用,激发了内心的矛盾冲突,有着对现实的不满,却还在毫无头绪的四处徘徊。与此同时,贝多芬在创作过程中发现耳疾日益严重,这样被命运无情的嘲弄,他显得不安、苦痛、叹息,这样的情绪使得音乐也有一种紧迫感扑面而来,似倾诉内心愤恨,似不满压迫的低吼,似等待抗争力量的爆发,使音乐内涵更加丰富。保持第一段的长线条、延续第二段的三连音,再现部,把钢铁般的意志表现在严肃、庄严之中,像极了不公命运下的贝多芬,不论境遇如何,总是挺身而起,不断地摸索与之抗争,用刚毅不屈的气度完成一次次的自我重建。英雄革命气息逐渐强大,抗争的力量即将爆发。一句“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休想使我完全屈服”,贝多芬也开始了他和命运的抗争。
三、用坚强不屈的意志和命运抗争
第三乐章,回旋曲式。
这乐章是贝多芬的不朽杰作,奏鸣曲中将回旋曲式特点和戏剧性有机的结合。第一主题在乐章开篇引入,如珠的连奏展示出青春洋溢的明快和不可抑制的生命活力。歌唱性的旋律如清澈流水沁入心脾,却以快板形式,在欢笑背后又有着不安和骚动,显得有点急促,带着淡淡的忧伤在不断的游离重复当中。第二主题以转调和弦突然进入,将矛盾激化显现,后面虽然变得柔美清晰,但高低音区起伏,使得陷入苦苦思索,寻求最终的答案,默默祈祷,相互安慰。第三主题相较之前,显得无欢快,有对美好事物渴求,对人生的热往。巧妙地对位手法,用宣言式的语调,表达出强大的气势,坚强不屈的抗争意志。三个主题在整个乐章中回环往复,频繁交替,最后用三连音和强有力的和弦结束全曲,揭示出人们坚强的意志和无穷的力量,势必和命运来一场轰轰烈烈抗争、较量。
《悲怆》作为贝多芬早期创作的里程碑,紧抓住时代和社会的脉搏,诉说着苦难、愤怒,却不是悲哀、叹息,以独特的、巧妙的创作手法,揭示着对美好生活的热情,在艰苦的抗争中求索,这何尝不是贝多芬的人生体验的真实写照。他贫穷、孤独、病痛,被生活漩涡冲击着。这位日耳曼的民族英雄,却始终坚持着信仰, “希望能给这个世界一些美好的音乐”、“身体无论怎样弱,我的心一定要征服它,我必须尽我所能,成遂一切愿望”以他那不灭的意志和不屈的英雄气节,用音乐和命运抗争。这种意志将一直延续着,给予着世人无穷的力量和勇气。
参考文献:
[1]张洪岛.欧洲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2]邵义强.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剖析[M].台北:全音乐谱出版社,1983.
[3][美]约翰·伯克,李书成.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J].钢琴艺术,1997,(06).
[4]郑兴三.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