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教音乐漫谈

2014-08-20陈文安

艺术评鉴 2014年6期
关键词:风格

陈文安

摘要:道教音乐是一种古老的宗教音乐品种,它不仅包含丰富的唱腔经韵,也孕育了宗教性与艺术性兼具的器乐性曲牌。这些经韵与曲牌一方面是宗教信仰与仪式程序的象征,同时,也不失音乐自身的艺术本质。所以,在音乐风格上道教音乐在雅俗共融的色彩之中,体现出“阴柔”性的音乐个性与特征。

关键词:道乐源流 经韵曲牌 风格

道教音乐是指伴随道教仪式而使用的音乐形式,它包括演唱经文的韵腔和为之伴奏的器乐两部分,同时,它更是一个不太为人们所熟知的古老的传统音乐种类,在我国按不同社会阶层所划分的传统音乐四大门类中,即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和宫廷音乐,道教音乐属于宗教音乐范畴。在我国流行的五大宗教中,即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对其音乐的研究要算道教研究更为深入、系统,成果也更为丰硕。这些研究有着眼于宫观个案的,有关注道乐历史的,有探讨道乐经韵的,有研究器乐曲牌的,以及道教音乐风格,道乐与传统音乐其它门类的关系等诸多领域。以下笔者就选取道乐之源流、经韵、曲牌、风格等方面对之做简要的论述,以窥其初容。

一、道乐源流

道教及其仪式音乐的渊源可以追溯到远古的祭祀和巫术活动,这些活动一方面是体现对神的崇敬,以期获得庇护,另一方面还兼具所谓的“降魔”功能,达到驱魔辟邪的目的。在封建社会,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这种信仰与心理都具有宽阔的发展空间。到东汉顺帝年间(公元126-144年),张陵于西蜀首创“五斗米道”,据称学道之徒以五斗米为其谢师的方式而得名,这便是我国最早的道教组织。同时,黄巾起义的首领张角创建的“太平道”也是此时期有重要影响的道教派别。但是,这些起于民间的道教组织随着黄巾起义的失败都遭到当权派不同程度的打压。不过,道教对“道法自然”的崇尚却吸引了大量士大夫,他们的加入不仅挽救了道教本身,还为其发展壮大指明了方向,那就是依附于官方,形成道教的正统形式,即官方道教。到南北朝时期,北魏寇谦之与南朝刘宋陆修静对道教音乐分别起到开先河与形成传统的作用。因为,在道教内部没有道教音乐之说,他们只认其为念经,当然念法则根据音乐性的强弱而区分为咏、吟、念三种腔型。史料记载,自寇谦之的《云中音诵戒经》开始,道教音乐有了吟、咏之腔型,但系统化的道乐唱腔则是陆修静具《灵宝经》所做的规范与整理。因为,时至今日,陆修静的韵腔体系也还在道教宫观运用与延续。在道教音乐史上,这种延续不仅是音乐本身,还包括依附于官方的生存与发展方式。正是如此,在唐宋时期分别出现了一位皇帝道教音乐家,即唐玄宗与宋徽宗。两位帝王一方面是大力支持道教的发展,广建宫观,同时,他们还亲自参与道乐创作、排练和教育传承。比如唐玄宗创作的《新霓裳羽衣曲》可谓仙味十足,而宋徽宗组织编撰的《玉音法事》则成为道乐传承的首部曲谱集。正是受到以唐玄宗、宋徽宗为代表的皇室的庇护,才使道教音乐在唐、北宋时期形成发展史上的高潮。后世的清朝虽然推行崇佛抑道的政策使道教正一派失去了官方的扶持而再转向民间,但道教的全真派却又赢得了当权派的宠信而挑起了发展道教的大梁。当然,在近现代时期,我国社会的动荡与混乱,也对昔日宁静的道观以严重的扰乱与打击。但我国当代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又为道教的发展营造了和谐的宗教环境,暮鼓晨钟之音、缭绕香烟之气又弥漫在道观的上空,在重要的宗教节日,络绎不绝的信徒与游客又漫步于道观殿堂,不仅会祈福禳灾、保佑平安,更会使信众与游客心理获得洗礼与净化。

二、道乐韵曲

道教音乐通常分为声乐类的唱腔和器乐类的曲牌。唱腔音乐在教内即是念经,其经腔在音乐性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别。音调单一、调性模糊的腔型通常用于念诵篇幅较长的经文,其经文体裁多为咒、诰等,运用念诵腔;对于有一定的音调特征、调性较为清晰的经文,在唱腔上常使用吟诵性的唱法,也就是吟诵腔;而旋律流畅、音乐性较强的经腔则构成道教音乐的主要内容,也是最能体现道教音乐本质与性格的范畴。这些不同唱法的韵腔在道教仪式中也具有不同的功能,其一是用于道众自我修持和沟通人神关系的所谓“阳韵”,这通常在道教的早晚功课和上章、上表仪式中使用,另外,在道教的度亡类仪式中,道乐经韵就具有驱魔辟邪、超度亡魂的功能,这也称之为“阴韵”。相比之下,道教的器乐曲牌在功能上则主要用于烘托仪式气氛与各仪节转换。其音乐在形式上相对较为短小,但都能独立成曲。尤其是法器音乐最能体现道教音乐的宗教性格,法器中的钟和磬不仅作为乐器使用,通常还被赋予神秘性的色彩。因为这两件乐器一方面是与古代帝王宫廷有直接的联系,另外,还是天地的象征,即钟为天,磬喻地。由此,也初步显示了道教天、地、人三项合一的思想。由于道教音乐是随仪式而进行的,而道教仪式通常较为长大,少则几小时,多则几天、几十天,所以,其音乐就异常的丰富与杂多。但这些音乐又是有序地被组织起来,这种组织的手段一是仪式本身的情节关系,二是器乐曲牌的贯穿与分割,更重要的是经韵本体音乐材料的组合也具有高度的统一性。总之,经韵、器乐与仪节是道教音乐形成与延续的三个重要因素。

三、道乐风格

道教音乐作为宗教音乐的一个门类,其音乐属性理应是宗教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也就是说,宗教的既定信仰与仪式是音乐的内在规定性,而音乐同时又是宗教信仰与仪式程序的外在体现。还可以理解为道教音乐固然是为着宗教信仰与宗教仪式服务的,但它也固守着自己音乐之艺术本性,有其自身的运行轨迹。就音乐风格而言,道教音乐与传统音乐的其他门类不同,因为在风格因素上它既有全国通用的不受地域限制的意味与色彩,也有鲜明地体现其地域色彩的个性化特征,甚至还有地域性与通用性兼而有之的中间形态,这就使道教音乐在风格上体现出雅俗共融的状态。但是,由于道教对“道法自然”的崇信,对我国南方柔美、秀丽地域文化的偏爱,以及道众所持“虚静”的修道心境,这三者的合力则使道教音乐的风格上体现出“阴柔”的典型色彩与意味。

道教音乐在我国传统音乐诸品种中算是一种古老的乐种之一,更为可贵的是它以一种相对统一的形式延续了近两千年,这就使它不仅具有较高的历史性价值,也体现出难得的音乐文化之“活文物”价值。但是,在我国现实的研究中,对道教音乐的全面认识与深入考究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人们对这种音乐文化的熟知和主动继承也还有太多的工作要做,而此文也仅就道教音乐的几个表面问题作了粗略的论述,当然,最大的愿望是能激起读者对道乐进一步了解与学习的兴趣罢了。

参考文献:

[1]蒲亨强.道教音乐学[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3.

[2]蒲亨强.仙乐风飘处处闻[M].成都:巴蜀书社,2005.endprint

猜你喜欢

风格
装饰中的禅意风格
浅析极简主义设计对海报设计的影响
浅析企业网站的吸引力
论陆游词的“太白之风”
非“舞”之舞
浅谈日本浮世绘设计艺术风格
电影视听艺术中的影像色彩表达
解读木刻版画在动画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