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谈我国交响乐的民族性问题

2014-08-20朱倩

艺术评鉴 2014年6期
关键词:主题思想和声交响乐

朱倩

摘要:当我国交响乐具有显著的民族性,主要体现在旋律、和声、标题、主题思想等方面。在实践中,为了更好的弘扬交响乐的民族性,需要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重视交响乐的欣赏、做好交响乐的演奏,并组织学习与交流活动,弘扬交响乐的民族性。

关键词:交响乐 民族性 旋律 和声 主题思想

尽管我国的交响乐是一个舶来品,但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演进,不仅已经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且形成自己的特色,具有显著的民族性,也展现出其特有的艺术魅力。今后应该认识到我国交响乐的民族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其得到更好的弘扬,扩大交响乐的影响力。

一、我国交响乐的民族性问题

从《怀旧》、《台湾舞曲》到《江夜》,我国交响乐取得了不断的发展,也逐渐显示出其民族性。同时中国的作曲家也在不断借鉴西方的演奏技法,探索在交响乐演奏中如何更好的体现民族性。具体来说,中国交响乐的民族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旋律的民族性。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旋律感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旋律的重视来自线性思维的审美习惯。正因为如此,在中国当代交响乐作品中,在旋律的选择和运用上,都重视旋法的民族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传统音乐中流传的旋律为发展主题。例如《春节组曲》的四个乐章运用的是陕北地区的民间音乐曲调。第一乐章是陕北民间唢呐曲调和陕北秧歌,第二乐章运用陕北情歌主题,第三乐章运用陕北的伞头秧歌,第四乐章运用陕北秧歌《大摆队》、《摘南瓜》、《跑旱船》。在该交响乐当中,通过运用这些曲调,使其具有显著的地域性特征,而这种地域性正是中国民族特色的一种具体表现。又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就是以越剧《梁山泊与祝英台》为参照,演奏也取材于其中的音乐曲调,从而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又如,《云南音诗》在创造和演奏的过程中,大量运用了云南少数民族的音乐元素,其中运用《火把节》的音乐元素最多。《土楼回响》也大量运用民间音乐曲调,交响大合唱《蜀道难》借鉴川剧的音调旋法,这些交响乐中,通过民族元素的应用,形成鲜明的民族特色。

(二)和声的民族性。中国传统音乐表现方式上,缺少交响乐为代表的西方音乐特征,20世纪中叶开始,中国作曲家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在中国五声性和声上进行了探索。其中的主要工作是学习具有五声性特征的东盟国家作曲创造经验,同时也对中国五声性特征进行探索。丁善德、樊祖荫等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人物,尤其是樊祖荫还总结了当代整体和声创造技法,对实际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就当代作曲家来说,他们在运用和声技法上的显著特点是:突出五声性旋律,解决变化音和自然音体系中的矛盾,注重对五声调式和声中调性的扩张。在这方面的代表作品包括以下几种:《主题与变奏曲》、《嘎达梅林》、《钢琴小协奏曲》、《山林》、《京剧瞬间》等等。这些交响乐作品当中通过对和声的有效运用,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

(三)标题和主题思想的民族性。中国的历史文化悠久,每个人对文化有着自身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作曲家在创作的时候,也会将对文化的理解体现出来。例如,在创作的时候,将对祖先的敬仰、对经典著作的热爱、对名人的敬仰等都体现出来,在交响曲的作品标题或主题思想上对传统文化进行直接或者间接的运用,体现出民族性的特征。例如,《诗经五首》源自古代的诗歌《诗经》,《葬花》受到《红楼梦》黛玉葬花的影响,《水调歌头》源自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枫桥夜泊》、《蜀道难》等都来自同名诗词。作曲家在创造的时候,对古代文化加以吸收和利用,并形成自己的交响乐作品,在标题和主题思想上有着自身显著的民族性。尤其是《蜀道难》,在标题上直接运用李白诗词的标题,在作品的立意上对李白的作品有全新的理解,整首作品也饱含激荡的情怀,说明作者在创造的时候,不仅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还体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演奏作品的时候,不仅能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还能够更好体现民族特性。

二、弘扬我国交响乐民族性的措施

为了更好地弘扬我国交响乐的民族性,扩大我国交响乐的影响力,结合具体工作的需要,今后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加强交响乐的欣赏,增强对其民族性的感悟。在实际工作中,要注重对交响乐的欣赏,利用多媒体播放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交响乐,让人们在欣赏中领悟我国交响乐的民族特性和艺术魅力。例如,通过欣赏《梁祝》,让人们不仅感受到其中的意蕴和魅力,还能够加强对越剧的理解与认识,因为《梁祝》取材来自越剧《梁山泊与祝英台》,也更能够体现我国交响乐的民族特性。又如,在欣赏交响大合唱《蜀道难》的时候,不仅感受到其中演奏的魅力,还能够领悟川剧的音调旋法,领悟我国交响乐特有的魅力。

(二)重视交响乐的演奏,提高民族交响乐的演奏技能。在实际工作中,要注重组织对交响乐的演奏,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加深人们对交响乐的理解和认识,让学生领悟其中的内涵,演奏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分组进行,还可以采用大家一起演奏的形式,通过实际演奏和锻炼,再加上对交响乐知识的理解,有利于丰富人们的交响乐知识,拓展人们的视野,加深人们对我国交响乐的理解。

(三)注重组织学习与交流活动,扩大民族交响乐的影响力。例如,鼓励参加交响乐演奏兴趣小组、定期开展培训和展示活动、组织演唱会、开展交响乐的演出等等,通过组织这些活动,能够扩大交响乐的影响力,展示我国交响乐的艺术魅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交响乐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自身显著的特点,具有显著的民族性。在交响乐自身演奏,作曲家不断的努力的前提下,交响乐的内容和形式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不仅体现了民族特色,还体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在作曲家的不断努力,同时通过交响乐欣赏、演奏、对外学习与交流等形式,中国交响乐的民族性将会更加凸显,其影响力也会进一步扩大。

参考文献:

[1]李小诺.音乐审美的民族性与时代性[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2010,(03).

[2]赖诚.谈交响乐发展 中的“共性” [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08).

[3]武雅蓉.论中国当代交响作品中的民族性[J].黄河之声,2011,(16).

[4]程超.初探李斯特与勃拉姆斯钢琴狂想曲的民族性和交响性[J].北方音乐,2013,(02).endprint

猜你喜欢

主题思想和声交响乐
种种疼痛
威尼斯水乡诗画——肖邦《升F大调船歌》的音乐语言分析
《风之谷》配乐作品中和声与画面的融合分析
浅析电子制作MIDI音乐
解析歌曲《大江之歌》的管弦乐配器
紧扣细节文字,着眼文章“分歧”
论电影《建党伟业》的主题思想和叙事结构
地铁交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