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构建职高语文高效课堂的思考
2014-08-20刘志宏
刘志宏
从 “传道授业解惑” (传统的讲解法),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启发式教学),再到培养学生积极自主创新思维的习惯(目前的高效课堂),这一历程体现了教育发展的必然规律和人类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然而,高考指挥棒的隐形效应从来就没有中断过,就目前新一轮语文教改而言,较为普遍的现象是:导学案铺天盖地,训练内容只注重文本理解,甚至将课文“肢解”成一块块所谓的知识点或技能点,原本的美文整体被“肢解”得支离破碎。这种唯理解是重,忽略语言积累的做法,无疑是把语文高效课堂引向了变相题海战。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学实践就应该把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因材施教,激活语文的活力,彰显人文的魅力。
显然,文本理解和语言积累是语文学习的两大基石,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两者兼顾,避免走入“庖丁解牛”式解读文本的误区呢?
首先,从教者要从思想上正确认识选入教材的文本在教学中的作用。文本是语言的工具性和思想性的完美统一体,语文学习,不仅要理解文本的思想性,还要欣赏语言的美。
其次,从教者要着眼选文与学生实际,合理灵活地处理教材,力求使教学资源的效益最大化。
一、有些课文宜“双管齐下”
既要重视对文本的理解,又要重视对语言的积累。
教材中有些课文文质兼美,就不能厚此薄彼,需要平衡力量,“双性”并举。如《幽径悲剧》(中职教材《语文》基础模块)写幽径中一棵古藤萝被愚氓摧残的悲剧。在作者季羡林心目中,自然物同人一样,富有灵性和感情。于是乎作者以非常细腻丰富的心理深切地感受一切生灵,哪怕是一株命运多舛的藤萝。自然物的命运会折射出人性的善恶,每当自然物遭受破坏,季老便痛心疾首,悲愤惆怅。《幽径悲剧》一文字里行间浸透着关爱自然和生命的感情,季老分明是在启示人们——要认识美,关爱美。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悟季老的博爱之心,并借以净化自己的心灵。这篇散文的另一亮点是通过细腻生动的心理描写来抒发感情。文笔细腻,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教学中就要让学生在默读课文的基础上去思考该文构思与情感表达技巧,并把精彩片段的朗读贯穿其中。因为诵读本来就是理解的过程,也是语言积累的过程。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语文高效课堂不能淡化朗读,读中感悟,感悟中积累,这是提高语文涵养不可或缺的环节。
又如《谏太宗十思疏》(中职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一文,既要理解居安思危的“十思”,又要感悟精美整饬的语言。该文是魏征写于贞观十一年,劝谏唐太宗的上疏。戒奢以俭、居安思危的思想大放异彩,至今仍具有时代意义。语言上的亮点包括骈散结合、正反论述、形象比喻、言辞雄健、长于雄辩,是奏疏中的上品。教学中理应兼顾以上两方面,最终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二、有些课文宜有所侧重
有些课文宜有所侧重,突出“一性”,酌情兼顾 “另一性”——或把重点放在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上,或把重点放在对文本的语言积累上。
有些课文在语言上浅显易懂,但在语意上比较深奥难懂。教学这类课文时,文本理解就应该是重头戏,当然也不能完全忽略读,更不能完全忽略语言的积累。如《〈呐喊〉自序》,鲁迅勾勒出了自己前期思想的发展脉络,同时对游荡在当时社会背景中的灵魂进行了深入的自我剖析。该文的重点宜放在概括所选事件,揣摩作者心理,进而感知鲁迅“弃医从文”的心路历程上,最后感受作者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
有些选文在主旨上没有什么深奥难懂之处,但是在语言的遣词造句上和语法上有值得玩味之处。学习这类课文的侧重点应放在语言积累方面,当然,也不能完全忽略对课文的理解。如王鼎钧写的《脚印》(中职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乡愁主旨不必多说,写乡愁的语言和构思是最值得汲取的营养。美文需要反复朗读,反复玩味,才能品出个中滋味。课堂互动应以鉴赏并积累妙语为主线。从笔者教学实践看,学生感兴趣的句子如“乡愁是美学,不是经济学”,经济学研究的核心是利益,而乡愁是“不需要奖赏,也用不着和别人竞赛”的,是无利益可言的,因此它不是经济学。作者运用这一奇特的比喻,表明了自己对于乡愁的理解。又如奇特的喻体写愁——“像感冒一样的温柔”,以“像感冒一样”这个出人意料的描摹,强调了乡愁“浪漫而略近颓废”的状态——不强烈但是时间较长,发自全身心。这些正是本文吸引人的地方。一句话,品味并积累妙词妙句是学习该文不二的选择。
总而言之,职高语文高效课堂要求我们根据文本在该单元里所处的地位以及文本自身的特点来确定教学重点,最终达到“双性”兼顾,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终极目标。绝对不可以千篇一律使用僵化的模式——手持导学案一问到底。
注: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教育科学课题成果,课题批准号为BY〔2013〕G142。
(责任编辑 周侯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