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课堂提问艺术浅议

2014-08-20袁海飞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开放性知识点思维

袁海飞

提问是师生双边交流互动的重要方式,每一位教师都有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去“真正理解,达到课堂学习目标”的愿望。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提问都能获得理想的效果,例如我们的考试,实质上就是一组“提问”,但它只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考核与评价,并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能力。作为教师,如果仅知道要在教学中提问学生,而不考虑如何有效提问,那么他的课堂教学必定是僵化和低效的。教师课前应充分预设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引导问题,并根据学生在课堂上不断生成的新问题,灵活机动地组织教学。根据多年数学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课堂提问要具有趣味性

高中数学教材中的内容一般都缺乏趣味性,若教师有意识地针对这些内容设计一些趣味性问题,就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积极思考。

二、课堂提问要抓住关键内容

所谓关键内容,就是对整章、整节内容的理解有着重要作用的知识点,或是学生学习时有困难的关键知识。抓住这些内容提问,往往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学生掌握知识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课堂提问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且要适当、适度、适量

数学学科的知识呈螺旋形、往复递进、非封闭的上升结构, 教师的教学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原有的知识结构相联系,由浅入深,由点到面,层层推进,步步提高。所以课堂提问要适当、适度、适量。认知心理学的观点认为, 人的认知水平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所以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师提问时要防止浅、玄、碎、杂,既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又要为学生搭置台阶,让学生循此台阶而上,以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巩固,使学生通过努力达到“最近发展区”及“跳一跳,摘到桃”的层次上。

四、课堂提问要注意梯度、深度和广度

课堂提问是贯穿数学课堂的主线,它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去理解、去思考,并使知识点逐步渗透到问题当中。如果教师的提问过于肤浅,提问所含的信息量过小,就不会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或需要启发学生思维的地方以及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在备课时都要考虑到。当然,如果提问的梯度、深度和广度过大,问题所包含的信息量过多,是学生力所不能及的,那也不恰当。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思维的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发展规律以及学生的个性和认知水平的差异,为学生设置难度不同的问题,进而使课堂提问更有效。

五、课堂提问要注意创造性和开放性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具备创造性和开放性,开放性问题是启发式教学改革的产物。高中生思维活跃,教师要勇于突破传统教育中流于形式的提问,不管是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方面,还是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方面,都应不拘泥于一个问题和一个答案,应围绕某个知识点从不同角度设问,让学生积极辨析、探究;教师要经常提出一些创造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每个学生提供思维的空间,不断加强他们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这些对展现学生个人能力,彰显学生的个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要提出创造性和开放性的问题,对教师本身是极大的挑战。为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抓住知识的生成性,促使学生产生新的思想,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提出具有生成性的问题。让学生每个人都能够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喜悦。

课堂提问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种艺术,它对教师驾驭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通过优化课堂提问,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不断探讨的课题和最大的追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研究教材,了解学生实际,紧紧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精心设计提问方式,起疑开窦,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做个有心人,不断探索,精益求精,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郑琰.传道:让教学更有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沈建红.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中学数学研究,2007(7).

[3]王瑞祥.数学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J].新课程研究,2008(8).

(责任编辑 黄春香)endprint

猜你喜欢

开放性知识点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