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思想品德课要与生活相联系

2014-08-20杨均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品德课思想品德经验

杨均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并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同时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可以让学生对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并通过正确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改善学生的行为。由此可见,初中思想品德课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关键就是要把所学知识转化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又在生活中不断学习,更好地生活。那么,教师又该如何来实现教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呢?

一、从生活中发现资源

我们的知识都是因为生活而产生的,生活经验是一种最直接的经验,更利于接受。每个人面对生活中最熟悉的事物时,感官都处于相当活跃的状态。简单来说,就是只要谈到我们熟悉的事物,我们就会特别感兴趣,并且愿意去一探究竟。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就要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入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结合学生感兴趣或熟悉的事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够在生活经验中发现知识,活化知识,提高自身的能力。

比如说在教学苏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笑迎新生活》时,就是通过引导,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经验和知识,来全面认识学校、集体、学习,从而知道如何制订学习计划,如何与他人团结协作,如何发挥出自己的特长等等。这些都是与学生个体息息相关的生活经验,学生都很愿意去思考和探究。又比如说关于青春期,这既是学生要面对的生活中的一部分,又是学习的内容,学生可以联系自身的经验来学习。将课堂与生活相联系,才能更好地让学生了解青春期,排除青春期所带来的烦恼,促进健康心理的形成。

二、把课堂融入生活中

如果课堂就是生活中的一个场景,这样的课堂一定会更加轻松、自由,学生也能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在课堂中创设一些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这种充满生活味的情境中获得愉快的体验,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把课堂融入生活当中,在课堂中创设一些生活化的情境,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方法。

要在思想品德课堂中创设一些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最关键的就是要注重所选材料与课堂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要选用一些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材料。比如在学习《过富有情趣的生活》中关于情绪调节的内容时,因为情绪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的,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很多有关情绪的问题,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也可以让学生直接展开交流和讨论,说说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情绪问题,并谈谈自己对情绪问题是怎么处理的。经过全班学生的积极发言和分享,教师再帮助他们进行总结,概括出情绪对人会产生什么不同的作用,要如何去正确地调节,比如说注意转移、合理发泄和理智控制。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分享了自己在生活中的一些经历和做法,再经过教师的总结和指导,更加轻松地学习了知识。

三、在生活中实践

认知于生活,行动于生活,在生活中开展相关的活动,不但是对知识的巩固和加强,更是对知识的实际运用。如果学生对课本上的知识掌握得很好,考试都能拿高分,但是在生活中没有体现出来,或者是没有正确地实践,那么思想品德的教育也是非常失败的。教育不仅仅体现在课堂内,更体现在课堂外,在实际生活中。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的行为习惯,这些都是个人品德的体现。教师可以适当地组织开展一些品德实践活动,如带领学生到养老院看望老人,或是参加一些志愿者活动,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

总之,思想品德课的理论来源于生活,最终也要在生活中实践。与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实行生活化的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教师更是要积极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找准课堂内容与实际生活的切入点,为学生创设出贴近实际生活的情境,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背景下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获得更加愉快的成长过程,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良好品德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邱艳军.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质量[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3(12).

[2]王萌.论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J].魅力中国,2013(14).

[3]滕飞.打造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J].中学教学参考,2013(9).

(责任编辑 袁 妮)endprint

猜你喜欢

品德课思想品德经验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法制教育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解题技巧
在思想品德课中教师如何以“惰”督“勤”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