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14-08-20郭金磊
郭金磊
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自主学习有这些特点:自主学习的能动性、自主学习的独立性、自主学习的异步性。自主学习是一种学生把自己置于主人地位上的学习,学习也就变成自己的事,自觉自愿的事。学习积极性的根源在于学生内部学习动机,而这种积极性一旦被调动起来,学生将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学习也将是高效的。教师要放手给学生必要的个人空间,为学生创造、发现、表现,提供更多的机会,特别是为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发展空间。
一、加强情感教育,引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了兴趣,也就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新鲜有趣的教学活动。如我在上《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这一课时,在介绍了帕霍姆第三次买地累死的事后,出示了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是帕霍姆,你会去继续买地吗?为什么?学生热情高涨,各抒己见。虽然答案各不相同,但理由都很充分。这就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引发了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
二、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创造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借助多媒体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过程充满快乐的体验,使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不断得到满足和增强。
例如,在上《秋天的怀念》时,我首先这样引入:“菊花自古就被赋予坚强的象征,在《红楼梦》中就有咏菊的诗句‘一身傲骨无人晓,高雅品格比兰心。东晋袁菘也有‘春露不染色,秋霜不改条这样的诗句,说的都是菊花的高洁和坚强。母亲想通过带儿子去看菊花,让他像菊花一样坚韧刚强,让他树立起生活的信心。”然后,我提了几个问题: 为什么母亲生前一再央求“我”去看花,“我”却没有去,母亲去世后,我却反而让妹妹带“我”去看花呢?学了这篇课文,你体会到了生活中的母爱了吗?请大家以《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写几句你最想对妈妈说的话。学生的情感已完全被调动了起来,有很多学生没有写就已经举手了,答案各不相同。回答后,学生中很多人已经开始擦眼泪了,并伴有小声地啜泣。大家的情感在这一刻得到了升华,课堂气氛推向了最高潮。这样,既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又满足了学生心理的需要,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三、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是促进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
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平等参与学习过程,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学生是学习内容和形式的创造者,同时也是教师的合作伙伴。实践活动形式多样,有辩论会、猜字谜、成语接龙、过把教师瘾、故事接龙等。有一次我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了一次“关于克隆人的好处和弊端”的辩论会,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学生们提前通过各种方法自己查找了资料。每个学生发言都很踊跃,在活动中学生们大胆质疑、异向思维、批评性思考,引发了不少新的观点和方法。
实践活动尊重学生的学习广性,赞赏学生的不同审美体验,强化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孕育和催生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四、改革课堂教学评价机制,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只强调高考成绩为标准,重在知识方面的量化,把难以量化的内容排除在外,事实上,有些教学效果不是马上就能显现的,需要一个过程,时间长了才能表现出最理想的结果。《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认知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 我们在教学中要以激励学生为主,要用最大的热情去帮助每一位学生,即使是最差的学生我们也不能打击他的学习兴趣。我们不应一味地追求高考成绩,而要重视学生在每一节课上的积极表现。比如,有的学生性格很内向,这种学生只要他在课堂上回答了问题,只要他的回答有一部分是正确的,我们就要说:“你回答得很好!”这样时间长了,这部分学生的性格就慢慢的变化了,不再害怕回答问题了,还会抢着回答问题。但是,平时回答问题很积极的学生,我们对他的要求就要高一些,不但要求他表现积极,还要回答正确。我们对课堂的评价要客观、公正、合理,还要有一定的灵活性,最终要照顾到每位学生。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就会把在课堂上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学习知识,也就是在学习上获得了一种动力,用这种动力推动知识的雪球,知识雪球将会越滚越大。
(责任编辑 韦淑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