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度”的把握

2014-08-20黄恒松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独立思考新课改语文

黄恒松

为了能在21世纪建立起符合素质教育标准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我国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为了得到更好更快速地发展,我们必须重视起教育,我现在要谈的就是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它属于基础教育,打好基础对于一个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一、教师和学生孰“轻”孰“重”

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在学生面前,教师不再是所谓的权威,不能得罪和冒犯这么一个形象了,对于教师而言,学生也不是唯命是从的被操纵者了。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的、平等的,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信心和安全感,思维更容易被激活,这样他们才会被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与老师的互动中去,敢于质疑老师,提出与老师不同的观点和问题。从以上可以看出营造一个自由平等、轻松愉快的氛围对于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有很大帮助的。这种和谐氛围的建立就需要老师们平时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例如一个关怀的眼神,一句温柔的问候,一个鼓励的微笑,都可以拉近彼此间的距离,让学生对老师更加的喜爱和依赖,从而更加专注到老师的教学中去,希望用好的成绩来回报老师的辛勤付出。

另一方面,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学习者,教学中要时刻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学生的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在此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到引导者的作用,通过引导和传授正确合理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自身不足,有针对性地研究和解决自己所遇到的问题。

二、教师主导性、学生主体性的比重

新课改在课程目标方面,一改以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旧貌,而更加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比如在语文课堂上,过去每当讲解相关习题时,教师就会清楚地告诉你答案是什么,如何得到的之类。但是现在我们会故意提出问题后,不马上告诉学生答案,从而勾起学生们的好奇心,让学生有兴趣和时间去自己找寻答案,由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动手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这就是所谓的“把语文课堂交还给学生”。但是教师们必须把握好其中的“度”,否则课堂就会变成“菜市场”,大家乱哄哄的看似很有激情的探讨,实际上却是没有明确主题的聊天罢了。长此以往,学习效率不但得不到提高,反而让学生在课堂上形成了自由散漫的不良作风。所以学生的“自主”必须是在和老师的“主导”有机地结合下才能发挥到最大成效。

时下合作学习是一个热门话题,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交往能力、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平等意识、承受能力和激励学生们的主动学习兴趣。因此被很多教师广泛采用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来,但是实施合作学习是要以学生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作为前提条件的。可是一些教师片面地理解了合作学习,在学生没有进行充分准备的前提下,就开展所谓的合作学习,由于学生准备功课不充足,所以对课文的认识和理解都不到位,最终以小组合作整理而来的结果也是很浅显片面的。在这一过程中,只有那些能力强的学生充分地展现了自身的学习优势,而能力稍弱的学生要不就默不作声,自己弄自己的事,要不就成为了“合格”的听众,长此以往他们就更加不愿参与其中。甚至有些教师不管教学内容有没有讨论的必要,为了追求所谓的与时俱进,也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但又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准备,结果多半是匆匆收场,流于形式,收效甚微。在我看来,语文是一门需要用心思考、感悟的学科,有时静下心来的品读比激烈的探讨收获更大,所以我觉得在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再来采取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相互之间取长补短,才能展现出合作学习的真正意义。

在新课改的影响下,传统语文教学中的弱点将被逐一击破,但我们不能操之过急,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新课程改革语文教学实践中,为了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能够得到更大的提升和进步,我们只有不断深入学习,冷静地思考,不断地反思,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的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责任编辑 韦淑红)endprint

猜你喜欢

独立思考新课改语文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谈独立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谈独立思考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