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2014-08-20赵桂娟

右江医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健康行为慢性病

赵桂娟

【关键词】 健康行为;生活行为;慢性病;情绪控制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383(2014)02023703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4.02.032

目前,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由传染病逐渐过渡到慢性病,而慢性病与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心理状态及社会环境密切相关。据报道,由于不良生活方式及行为习惯所致的疾病在全球各个地区占总疾病的60%以上[1]。可见养成良好健康行为对预防各种慢性疾病有重要的意义。

1 健康行为的研究方法及其内容

1.1 健康行为的定义

健康行为是指个体为了预防疾病、保持自身健康而采取的行为,这些行为主要有改变酗酒、吸烟、生活无规律等有害健康的行为,积极采取定期体检、有规律的体育锻炼等健康行为[2]。健康行为主要包含以下内容:①是个体采取的某种行为;②必须是对自身健康有益的;③主要体现在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行为等方面[3]。健康行为的定义在不同时期不尽相同,研究对象也随之改变。在初期,健康行为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妇女、儿童、老年人、大学生等特定的健康人群,健康行为内容重点在躯体行为方面。至上世纪80年代,有学者开始设计的健康行为调查表,内容除了躯体行为方面外,还涉及与研究对象认知和情感有关的行为。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行为研究也随之改变。进入90年代,研究对象从健康人群扩大到部分慢性病如哮喘、冠心病等人群,而与认知、情感相关的行为也渐渐被认为是健康行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健康行为研究的深入,相关学科的学者也逐渐加入到研究中来,扩大了研究主体,使健康行为的相关研究渐渐得到各个相关学科学者的广泛关注。

1.2 健康行为的研究内容

健康行为的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对象及研究者经验有关。Wang G等[4]认为,健康行为主要内容有:①良好行为习惯及生活方式,如规律的休息、适度的体育锻炼(如每天慢跑或散步30 min,每周≥3次)、坐汽车时使用安全带等。②情绪管理,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激动过度或低落,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有利于情绪的稳定。③避免吸烟、酗酒、暴饮暴食等不良健康行为。④定期体检,孕妇及儿童应根据国家规定行医学筛查等。有研究者提出,健康行为主要包含有规律的生活节奏、运动适度、戒烟限酒、营养均衡、心理平衡等方面。

1.3 健康行为研究方法

目前多数研究为定量研究,研究设计主要为横断面设计。调查的方法有电话采访、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应用较多的问卷调查表有:①由Walker等[5]编制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PHLPⅡ),该量表用于评估健康促进行为的频率,内容包括6个维度,共52个项目,每个项目评分为0~4分。②徐琦等人[6]编制的健康行为量表,共38个项目,每个项目评分为1~5分。③自我报告的健康行为量表,该量表包括健康实践行为、认知情感行为两个方面,共21个项目,每个条目1~5分。

2 影响健康行为的因素及改善的意义

2.1 心理因素及改善意义

2.1.1 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是存在于个体的一种信念,该信念可使个体在面对阻碍时努力完成某种工作或行为活动,并最终获得成功。据研究,自我效能可通过教育而改变,因此,强化自我效能对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有积极的作用。职晓燕等[7]研究指出,自我效能与坚持体育锻炼的行为呈正相关,即人们每周投入锻炼的时间随着自我效能感的增加而增加。尤华等[8]人对学生吸烟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不吸烟自我效能不足的学生认为吸烟对自身健康无害处。

2.1.2 健康信念

健康信念在早期被用来解释个体对癌症等疾病不同症状的反应及治疗坚持程度的不同,后来用于指导加强个体对疾病的预防[9]。健康信念与健康行为存在密切的联系。对健康信念与健康行为关系的研究主要是通过个人认知的角度探讨两者间的相关性。健康信念的形成有利于个体接纳改变不良行为的倡议,最终形成健康行为。龚亚君[10]对11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发现,患者对维护自身健康的愿望越强烈,其健康行为的可能性越高。张文静等[11]研究指出,有良好牙齿健康信念的个体口腔健康优于没有良好牙齿健康信念者。

2.1.3 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身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的感知和评价[12]。许多有关青少年行为研究证实,健康行为受到自我概念的影响较明显,如卢利亚[13]研究发现,网络依赖行为的形成受初中生的外貌自我概念影响较明显,两者存在正相关。另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指标如锻炼强度、每次锻炼时间、体育成绩等均可从其对自身身体的自我概念中获得解释。

2.1.4 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主要包括:①对个人情感、信仰作恰当性表达;②鼓励公开地表达这种情感;③提供物质帮助。张红梅等[14]报道,给予持续的社会支持可提高吸烟者的戒烟成功率和降低复吸率。闫瑞红等[15]对饮食相关的行为与家庭支持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父母的健康行为有利于孩子保持良好的健康行为。不良的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健康行为的形成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如张周阳等[16]报道,饮酒的青少年受到父母或朋友饮酒影响的比率远高于不饮酒的青少年。

总之,自我效能、健康信念、自我概念、社会支持是影响健康行为的四大心理因素,因此,强化自我效能、树立良好的健康信念、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的同时给予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

2.2 人口学、其他因素及改善意义

2.2.1 性别、年龄

性别、年龄是影响健康行为形成重要影响因素,这可能与个体机体生理、心理的影响有关。有研究表明,个体的健康行为与性别有关,女性的健康行为形成率较男性高,这可能与女性性格特质有关,女性较男性更关注营养、低脂肪饮食、口腔卫生等,女性人群吸食大麻比率明显低于男性人群[17]。老年人群较年轻者更容易感到身体不适,对身体健康的意愿更强烈,心理对衰老及死亡的恐惧较明显,因此,更愿意采取健康的生活行为,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Wang等[18]对不同年龄段人群进行研究发现,青年、中年、老年人群在健康行为形成率方面差异明显,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提高。

2.2.2 收入、受教育水平

许多研究表明,健康行为的形成与收入、受教育水平密切相关。收入、受教育水平低的人群中,有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不运动等的比率明显高于经济收入、受教育水平较高的人群,而这些不良生活方式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密切相关,从而导致此类人群死亡率较高。蒋燕等人[19]对5516名农村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健康行为与受教育水平呈正相关,而卫生服务需求与受教育水平呈负相关,受教育水平高的人群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较高,健康行为形成率也较高,但对健康教育方式如培训班、宣传报等需求较低;而受教育水平低的人群则相反,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健康行为形成率也较低,但对健康教育需求较高,以改善自身的健康状况。

2.2.3 媒体宣传

目前,报纸、电视、电脑网络等媒体对传播健康知识有着重要作用,有利于促进人群健康行为的形成。有研究报道,通过互联网宣传健康信念可促进个体信念及行为的改变[20]。性别、年龄、收入、受教育水平、媒体宣传均对健康行为产生较明显的影响,因此针对性制定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

3 展望

目前国内外对健康行为的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或问卷调查法[21,22],以自我报告的方式获得数据,在这种方式下,被调查者可能会受社会需求与期望的影响填写问卷,导致数据偏倚。因此,在调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问卷保密原则,以不记名方式调查。

总之,健康行为尚无统一定义;其内容主要包括良好行为习惯及生活方式、情绪管理、避免吸烟酗酒、暴饮暴食等不良健康行为,定期体检等;其影响因素是多样而复杂的,而许多有关健康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关注某个单一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多个因素的相关性研究较少,至于它们对健康行为产生的综合性作用如何,尚待进一步研究。

参 考 文 献

[1] 姜天娇,宋志杰,张 莹,等.大连市中老年居民健康行为与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32):37303733.

[2] 郭艳梅,张美凤,张卫秀,等.北京市房山区居民健康知识及健康行为[J].首都公共卫生,2012,6(4):161164.

[3] 曹灿辉,冯启明,罗红叶.南宁市社区居民糖尿病知识及行为调查[J].中华全科医学,2012,15(4):591592.

[4] Wang G,Yuan YY,Li XJ,et a1.Ananalysis on the health knowledge and behavior of the rural residents in Tianjin city[J].Chin J Health Educat,2009,25(3):171174.

[5] 陈 立,夏季平,高永喜,等.军队干部缺血性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健康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J].医学临床研究,2011,28(7):12721274.

[6] 徐 琦,温文沛,梁国添,等.肺结核患者健康行为量表初步编制及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5):27552758.

[7] 职晓燕,王传升,张瑞岭,等.青少年自我效能、适应不良与网络成瘾相关性研究[J].重庆医学,2013,42(10):11341135.

[8] 尤 华,樊 宏,韦 婷,等.大学生控烟自我效能及对控烟态度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3):267269.

[9] 彭慧蛟,万丽红,黄月友,等.脑卒中患者健康信念与健康行为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1013.

[10] 龚亚君.影响冠心病患者遵从有利健康行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09,6(20):167168.

[11] 张文静,蒋 勇.口腔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0,37(1):7780.

[12] 李凤梅.高海拔地区藏、汉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差异[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11):875877.

[13] 卢利亚.农村留守儿童网瘾环境成因及对策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1(6):8587.

[14] 张红梅,归国平,李乃洪,等.肥胖、吸烟、文化程度和收人与居民健康行为的关系[J].职业与健康,2008,24(24):26952696.

[15] 闫瑞红,雷 璇,张 澜,等.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健康行为的关系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2):25072509,2512.

[16] 张周阳,孙 飙,王 梅,等.青少年健康及健康行为的相关影响因素之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6):4144.

[17] 王鲁慧,崔国生.医学生主观幸福感与自尊及心理控制源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9):10401042.

[18] Wang YH,Li LM.Evaluation of impact of major causes of death on life expectancy changes in China, 19902005[J].Biomed Environ Sci,2009,22(5):430441.

[19] 蒋 燕,崔 颖,苏潇歌,等.中国中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健康相关行为现状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3,34(3):231235.

[20] 刘 瑛.互联网改变健康行为的作用探讨[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5):109113.

[21] 顾亚明,周驰,杨廷忠,等.以理论为指导的健康行为研究进展[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1,45(9):849851.

[22] 彭 元,朱 江,胡劲松,等.2009年长沙市城乡居民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10,17(11):22022204.

(收稿日期:2013-12-06 修回日期:2014-04-17)

(编辑:梁明佩)

猜你喜欢

健康行为慢性病
慢性病管理对预防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评价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慢性病心理模型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县多举措破解慢性病卡办理难题
健康行为与体育锻炼的关系探究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某企业职工健康知识及行为认知程度和健康教育需求情况的调查
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生健康行为养成教育研究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放松训练护理干预的临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