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道德难题的主题班队课转型

2014-08-20徐栋

中国德育 2014年6期
关键词:班队道德行为难题

徐栋

主题班队课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开展道德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最近,我校从学生中征集了一个道德难题《我该不该去扶老人?》,每个年级选择试点班,对班级的主题班队活动进行了重构。大概的流程如下:

(1)询问学生在电视里、生活中有没有看到过别人摔倒?随机出示学生的作文。

(2)小组讨论并写下想法:遇到老人摔倒,你会怎么做呢?随后,选择性请部分学生发表意见,教师随机追问。

(3)视频出示“南京彭宇案”和“小悦悦事件”,把学生分成两派辩论“扶”与“不扶”的理由。

(4)请派各自阐述遇到人摔倒“扶”与“不扶”的策略,教师分别板书。

(5)教师小结,鼓励学生有策略的扶,即使不扶,也可以给予帮助。

(6)教师回收学生道德判断的资料。

这次主题班队课改变以往传统的说教形式,以真实的道德难题思辨为主要形式,以学生生活中的道德难题为背景,德育内容贴近生活实际,参与形式丰富多彩,学生积极性高。通过对来自学生生活中道德难题的思辨,凸显学生道德冲突的矛盾,促使每一位学生的道德思维、品质有所提升,更重要的是找到了问题解决的策略,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

一、主题源于学生,有认同感

1. 主题来源学生

传统班队课的主题是自上而下的,很多是成人为了完成德育目的强加于学生。这些主题不贴近学生生活,看似美丽,实则陌生。道德难题思辨的主题来自于学生,是通过对道德难题案例的征集整理而筛选出来的。这些主题富有时代性和现实性,学生具有普遍的困惑感,因此,学生乐于参与。上述的《我该不该扶老人?》就是典型的例子,不仅是学生的道德难题,也是全社会的道德难题。通过思辨既能了解学生的道德判断,又能帮助其解决道德行为的难题,如果上成“尊老爱幼”的主题班队课就显得乏味了。

2. 主题切入点微小,有亲近感

传统主题班队课的主题普遍存在大而空,远离学生道德理解的范畴,参与性不强,课堂流于形式。基于道德难题思辨的班队课,学校通过征文、访谈、观察等形式,收集整理来自于学生生活中遇到不能解决的难题,这些道德难题切入口小,与学生的道德生活息息相关。当道德难题呈现在学生面前时,会有亲切感和认同感,学生自然会积极参与。《我该不该扶老人?》这个道德难题就是来自于学生的作文,也是学生经常碰到的难题,只是遇到的对象不同而已,在思辨过程中,学生参与的热情十分高涨。

3. 主题呈现各异

传统班队课的主题很多都是围绕时间节点开展,如三月是“学雷锋做好事”,十月是“爱国教育”……主题班队课循环开展,缺少新意。基于道德难题思辨的班队课的主题是始终变化的,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遇到的道德难题是变化的,即使同一个道德难题,不同年龄的道德思维也是不同的。正是因为道德难题始终是不一样的,才激发了学生的新鲜感。当然,我们也看到,即使是同一道德难题的思辨,中低高年级学生表现出来的道德思维水平是不一样的,对学生的影响也有区别。

二、形式转型,学生便于参与

1. 少了预设,多了生成

传统的主题班队课的设计以教师为主导,预先制定主题和形式,课前经过演练后才呈现给学生。由于教师过分预设,班队课流于形式。现在,尽管在道德难题思辨课前,教师需要相应的准备,但对于学生而言,是全新参与。课前,学生都不知道主题和内容,每一位学生真心参与,教师也无法预知结果。上述难题思辨中,对“扶”与“不扶”的学生数无法预设,在辩论环节才能充满挑战,可能学生人数均匀而“旗鼓相当”,可能一方人数少而“以少敌多”,也有可能学生选择一致,那样,教师就可以“独战群雄”。此外,教师也无法预判学生道德思维,只有课后经分析判断才能做出结论。于是,精彩就在开放式的思辨课堂中产生了。

2. 少了旁观,多了对话

主题班队课过多的预设,导致学生参与方式没有新意,课堂必然会成为少数学生的舞台,而大部分学生是来“打酱油”的。没有了参与性,班队课缺少了实效。而思辨课上,每一位学生都是主角,必须独立思考,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并在小组里对话,甚至会上台交流。在上述的思辨课中,低年级的孩子大部分选择了会扶老人,并记录下自己的想法,尽管教师追问了许多“扶老人”的不良后果,依然没有改变学生活跃的思想。高年级的孩子在辩论中,气氛活跃,纷纷发表意见,并反驳对方,说得有理有据,争得面红耳赤。在这样的对话中,学生的道德思维相互碰撞,思辨能力必然会快速提升。

3. 少了告诉,多了自悟

小学的德育充斥着说教式的教育,这样的方式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尽管在主题班队课上有学生体验活动,由于成人的干预,学生很少有自主感悟和真心对话。在道德难题思辨课上,学生没有任何约束,自由地表达自己对难题的看法。在对话过程中,学生的道德思维得到碰撞和交流,相互影响和促进。相反,如果教师干预学生的思维,得到的数据就会不真实。上诉案例中,当难题呈现时,学生个体在讨论、交流、辩论的过程中,会不断反思和优化自己的道德思维,最终影响自己的道德行为。

三、功效转型,学生产生需求

1. 从“道德强加”走向“道德需求”

传统的班队会课在确立主题后,教师就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去强化,让学生掌握道德教育的知识,以此来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因其说教形式多,方法简单机械,学生不易接受,由此产生厌烦抵触情绪。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渴望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个体,得到别人的认同。道德难题思辨下的课堂关注学生内在的道德需求,定位学生的道德水平,通过讨论、交流、表演、写作、绘画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提升道德思维水平。正因为道德难题思辨的课堂切准了学生道德品质的需求点,让学生容易找到价值的认同感,所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其效果十分显著。

上述案例中,主题贴近学生,通过“扶不扶老人”的话题引入,调动学生的兴趣。课上,教师没有强调必须搀扶老人,而是本着“尊敬老人,帮助他人”的原则,最终大家商讨出“扶”与“不扶”策略。随着学生道德思维水平的提升,我们相信“扶老人”的同学会越来越多,而且表现得更加真诚和智慧。课上展现的形式也是学生乐于接受的,不再是事先排练的过场,而是学生全身心参与。

2. 以“道德思维”促进“道德行为”

传统的主题班队课上,学生更多的是学习道德知识,无数的案例证明,道德知识促进道德行为改变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道德难题思辨课是通过道德思维的不断碰撞,激发学生道德行为的提升。

《我该不该去扶老人?》的道德难题思辨课,以激发学生真实的道德思维为目标,通过小组讨论、自由表达、双方辩论、寻找策略等形式,展现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学生在道德思维表达中,有自我价值的修正,有道德观点的阐述,有道德思维的对话……通过持续的道德难题的思辨,学生的道德判断和价值必定会得到促进,道德行为会螺旋上升,这也是学校德育的最终目标。

3. 让“道德随意”转向“关注人格”

传统的班队活动由于道德主题远离学生的生活,不能从内心深处影响学生的道德认知,也无法帮助学生形成世界观和价值观,道德人格始终处于缺陷状态。基于小学生道德难题思辨的德育形式,立足学生道德的现有水平,从构建健全人格的角度,合理筛选生活中的道德难题,给予学生充分自主的发展空间,不仅提升学生道德思维和行为,更帮助学生解决道德困惑,形成完整的道德人格,并成为道德品质高尚的社会人,最终无痕地融入社会。

上述案例只是小学生生活中的一个典型的道德难题,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的思辨,帮助学生整理道德思维,形成正确的认知,最终寻找到解决的最佳途径,并加以情境模拟演练。这样贴近学生生活的道德难题还有很多,需要教师立足学生的道德实际,了解道德需求,收集生活中的道德难题,加以合理分类,最终能形成小学生道德难题的序列。如:可以按照生活地点不同分为学校难题、家庭难题、社会难题等,也可以按照内容不同分为学习难题、交友难题、行为难题……不管怎么分类,最终的目标是塑造每一个孩子健全高尚的人格。

当然,基于小学生道德难题思辨下的主题课只是我校德育创新的一扇天窗,还处于起步实验阶段,今后将会逐步完善起来。我们相信,这种形式立足学生的道德实际水平,关注学生内在的道德需求,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思维空间,学生一定乐于接受和积极参与,其结果必然会带来德育形式的转型和德育效果的提高,最终收获的是学生道德品质的真正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区横扇小学,小学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齐 欣

猜你喜欢

班队道德行为难题
儿童道德行为发生的时间逻辑及其教育遵循
为有源头活水来
实践体验让班队活动“实”起来
难题大作战
画“树”解难题
巧解难题
刘娟、赵玉生:自我损耗会对道德行为产生负性影响
远和近
让学生成为班队会的主人
基于不同视角的道德行为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