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改革增强实效性

2014-08-20刘志山刘晗

中国德育 2014年6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教育者道德

刘志山++刘晗

摘 要

社会转型期,我国德育改革要实现从“物性化德育”到“人性化德育”的转变,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受关系向共生关系的转变;要形成完整的内容体系,回归生活世界;要使学校德育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使学校德育、社会德育与家庭德育相结合,使生活德育与情景德育相结合。

关 键 词

社会转型期;德育改革;生活德育;情景德育

作者简介

刘志山,深圳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刘晗,深圳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当前,我国德育正面临社会经济全球化、生活方式多样化、价值观念多元化、信息来源复杂化的严峻挑战。德育的核心问题在于迎接新挑战,适应新环境,从德育理念、德育内容和德育途径实现德育的全面转型和改革,切实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一、德育理念的改革

理念是战略决策的哲学基础,是实践的先导。面对当前社会道德在某些方面出现滑坡的客观事实,传统德育理念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德育理念滞后,已经成为影响德育实效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德育改革首先要更新传统的德育理念。

1. 从“物性化德育”到“人性化德育”的转变

传统德育把道德看作一种外部力量,强调对人的约束和驯化。在这种观念下,培养“知识人”成了教育的唯一目的;教育对象仅仅变成了存储知识的容器;教育过程也违背了人的成长和发展规律。这种教育并没有从人本身、人的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出发,而是一种不道德的“无德的教育”,把人当成物的“物性化德育”,它忽视了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

“人性化德育”的理念能够克服传统德育面临的困境,实现从“物”到“人”的转变,扭转德育过程中把人当成物的现象。一方面,“人性化德育”的理念能够消除人们对德育目的的误解,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德育应该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目的,培养具有主体意识、自主能力,能够把道德知识、道德要求变成内在的思想和情感的人。另一方面,“人性化德育”的理念能够缓解德育过程中出现的矛盾,解决“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德育的基础和根本,既要尊重人的道德需要,把德育与人的幸福、自由、尊严等紧密联系起来;又要注重人的道德实践,通过德育实践教学使人们能够在自主选择、自我发问中获得成长。

2. 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受关系向共生关系的转变

在传统德育观念中,教育者是“教师”,受教育者是“学生”,并因此形成了“教-受”德育模式。在这里,教师占据着绝对权威的位置,成为了知识和道德的化身;而学生只能遵守和顺从,沿着教师的指引前进。这种错误的认识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需要,使德育过程变成了单向度的传授与灌输。

随着社会的进步,传统的知识权威逐渐失去了对社会的控制力量。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被动客体的德育模式已经很难实现如今的德育目标。教师不仅仅是教育者,学生也并非只是受教育者。“教师的道德身份开始瓦解,教师已经不可能继续成为社会的文化精神或道德榜样。他的道德身份已经不能直接控制和支配他的教育身份。”[1]而学生面对新事物表现出的接受和适应能力甚至会远远超过教师。此时,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根本的变化。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应是一种共生的关系,就是“将每个个体看作是彼此内在联系着的,每个人都是由他与其他人的关系所构成的。”[2]在这种关系下,教育者的首要任务是使受教育者产生对思想道德的兴趣,激发其学习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教育者主体性的发挥是为了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展;教育者主体性的发挥体现于德育过程的实施,受教者主体性的发展体现于德育目的的实现;德育的直接目标是使受教育者了解并接受教育内容,德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生共存、共同发展。

二、德育内容的改革

德育内容是实现德育目标的中介和重要依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德育内容出现了诸多不适应的方面。因此,在考虑时代特征的前提下对德育内容进行改革,一要丰富德育内容,形成结构完整的内容体系;二要回归生活世界,突出内容的现实性、生活化。

1. 丰富德育内容,形成结构完整的内容体系

学术界关于德育内容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使得德育内容更加丰富,但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第一,将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和法制教育相结合。传统德育十分重视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对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和法制教育却有所忽视,以致有些人的道德观念、法制观念比较淡薄,心理问题时有发生。近些年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德育日益关注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精神需要,但离人们的现实需求还相距甚远。

第二,将中国传统德育内容与外来先进德育文化相结合。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人们的价值观也呈现多元化趋势。有些人对传统的道德文化全盘否定,而对西方的德育文化一味接受,忽视了使其本土化,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我们要有开放、包容的心态,既要大力弘扬中国传统德育文化中诸如“仁爱孝悌、精忠爱国、克己奉公、见利思义、诚信知报、修己慎独、谦和好礼、勤俭廉正、笃实宽厚、勇毅力行”等内容,又要借鉴和吸收诸如“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等外来的先进德育文化。

第三,加强生态危机下的道德教育。2013年,雾霾、PM2.5“爆表”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从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严重危及到了人们的健康,加强生态危机下的道德教育刻不容缓。教育者应遵循“人类与地球共生存”的生态伦理观,并从这种伦理观出发,教会受教育者善待自然,发展人与自然健康的、理性的关系,使人们能够在人与自然的交往中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从而保证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

2. 回归生活世界,突出内容的现实性、生活化

德育可以分为生活世界的德育和科学世界的德育。科学世界是抽象化、理论化的世界,而生活世界是鲜活的、完整的,是科学世界的基础。道德基于生活,生活是任何道德生成的普遍性前提。[3]因此,德育内容的改革,必须实现从科学世界、知识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传统德育内容远离生活世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过度注重科学世界,习惯强调以道德知识为本位的“美德袋”式教育,德育成为了纯粹的概念原理传授。此时的“学习”已经等同于“吸收知识”“获取信息”。二是过度重视未来生活。教育者总是想方设法地把一种预设的生活模式强加给受教育者,认为教育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致使德育内容脱离了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

因此,德育内容要回归生活世界,就必须注重受教育者的行为养成和情感体验。德育内容的改革一方面要重视受教育者的情感体验,删除过多的空洞说教,在尊重个体生命内在“感悟”的基础上,增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珍视自己和家人等内容,使其能够把道德知识、道德要求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另一方面也不能忽略受教育者的行为养成,要教会他们处理生活中的道德关系,使其在面对复杂的道德情境时,能够独立表达自己的选择愿望、遵从自己的选择权利、自愿承担自己的选择后果。

三、德育途径的改革

社会转型期,德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德育改革必须从全方位、多角度来考虑,进行整体综合建设。我们可以从如下三方面探寻德育改革的途径。

1. 使学校德育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在理论教学方面,改革传统单一、平面、线性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实行专题式、探究式、讨论式、案例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叙事、图片、视频资料在多样、立体、非线性的教学模式中得到有效运用,克服了单纯理论型教学的枯燥乏味和单纯趣味型教学的导向缺失,使德育理论教学在理论性与趣味性的有机结合中深受学生欢迎,并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同时加强德育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和节假日社会实践。学生暑期社会调查可以采取课题招标、项目资助的方式进行,德育教师拟订并公布一批指导性调研课题在全校学生中进行公开招标,或者学生围绕社会热点问题自拟课题申请项目资助。每一个课题竞标团队由一定数量的学生组成,由学校组织教师进行评标,确定中标团队,签订调研合同,并安排教师对学生的调研实践活动给予指导。在学生提交社会调研报告后,由学校对社会调查实践活动进行评比、表彰和奖励,并推荐优秀实践团队组成宣讲团,以其所见、所闻、所感,对新生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自我教育。

2. 使学校德育、社会德育与家庭德育相结合

学校、社会和家庭作为德育的重要阵地,目前仍存在一些不适应和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因此,进行德育改革必须整合这三者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

第一,搭建学校与家长有效沟通的平台。建设学校网站,使家长通过学校网站,既可以了解到学校的规章制度、发展情况,也可以了解到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建设短信平台,学校和班主任可以通过短信向家长发布学校的德育信息和反映学生的最新表现,争取家长的配合;建设班级QQ群,便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与家长互动,及时反馈学生的思想道德信息。

第二,建立学校与社会的沟通协调机制。建立德育活动机制,学校与社会机构共同开展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德育活动,如义工活动等;建立环境净化机制,尤其是网络环境的净化,使活跃于网络的青少年从网络中呼吸到更多的清新空气,如过滤和屏蔽网络不良信息等;建立榜样导向机制,如社会道德榜样进校园与学生互动等。

第三,建设家庭与社会合作互动的阵地。比如,从社区建设入手,举办社区论坛,充分挖掘社区自身教育资源,请法律人士介绍法律知识、教育人士介绍教育方法、成功人士介绍奋斗经历等;编辑社区简报,发布社区成员互助的供求信息,报道社区邻里互助的好人好事等;组织家长和学生开展爱我社区活动,使受教育者从身边做起,在活动中亲身体验。

3. 使现实世界的生活德育与虚拟世界的情景德育相结合

现实世界的生活德育是指运用日常生活中活生生的例子对学生进行引导,培育其真善美的思想道德观念。它具有贴近学生活、贴近现实、贴近学生的特点和优势。然而,现实的生活环境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既有正面的作用也有负面的影响。为了规避或减轻其负面影响,我们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正面的虚拟情景,开展情景德育。

情境德育主要是针对不同的对象和不同的要求,运用语言、形体、图形、声音、音像等不同手段,创设具有直观特点的反映不同内容的具体情境,如道德情境、法律情景、审美情境等,从而更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知、情、意、行的全面参与,完成特定的教学目的,提高德育效果。这种通过创设亲、助、乐的人际情境的德育,能够缩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距离,缩短学习者之间的距离,沟通师生情感,使学生融入到这种物质和精神交融的和谐情境中,激发其积极主动地思考、判断、选择,在教师和学生双方有效互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情景德育不主张教师直接将应该选择的行为方式告诉乃至强加给学生,而是借助“有情之境”适度引导,促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正面的选择。这种选择虽然是教师引导的结果,是既定的教学目标,但它让学生感觉到这是他自己进行的自主选择,正如卢梭在《爱弥尔》中所说“尽管事实上总是您(教师)控制孩子,但您也应该让孩子相信他一直是独立自主的。”[4]

参考文献:

[1]甘剑梅.教师应该是道德家吗[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3(3).

[2]鲁洁.当代德育基本理论探讨[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88.

[3]鲁洁.德育课程的生活论转向—小学德育课程在观念上的变革[N].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2).

[4]卢梭著.爱弥儿[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141.

责任编辑/杨艳利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教育者道德
品读
季托,金林南:思想政治教育者需培养反思性实践能力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活动及其有效性分析
跟踪导练(五)(2)
教师应努力成为一个“教育者”
道德
浅析充分发挥受教育者主体性的重要性与途径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