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
——回归初心
2014-08-19赵彬
赵彬
(河南大学,河南 开封 475001)
《归来》
——回归初心
赵彬
(河南大学,河南 开封 475001)
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归来》在万众瞩目中于2014年5月16日在全国各大影院上映。上映仅三天便打破了文艺片的最高观影记录,收获了可观的票房成绩。本文通过对影片中部分情节进行分析,引发观众对人间最美好情感的向往,对时代的思考,对自我的反思和沉淀。
归来;电影;艺术
电影《归来》的内容是改编自严歌苓的小说《陆犯焉识》最后30页的内容。电影中的对白并不多,主要通过人物的眼神、肢体语言来表达人物内心的感情,通过对人物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细节刻画,突出以小见大的质感,运用内敛、节制、简约、朴实无华的拍摄手法,向观众传达主人公对爱情的矢志不渝,对家人的感恩和包容,引发观众对人间最美好情感的向往,对时代的思考,对自我的反思和沉淀。
与张艺谋导演近几年拍摄的商业片不同,《归来》摒弃了大排场、高投资、特效多的商业特征和浮夸的表现手法,采用平静叙述、安静表达的艺术表现手法,较完美的展现了剧中人物的内心活动和真实情感。影片中虽找不到让人激情洋溢、热血沸腾的情节,也没有惊险刺激的场景,但却“于无声处听惊雷”,通过一个个深情的眼神,一幕幕动人的互动,抓住了观影者的内心,让人感动、感慨。
在电影产量与日俱增的今天,一部值得人们去认真回味的好电影,首先要能够打动人,引起人们内心的共鸣,从而有所感,有所悟。电影《归来》中冯婉瑜对丈夫始终如一、不离不弃,为了让陆焉识重获自由而奋不顾身的反抗,即使受伤失忆也坚守着对丈夫的爱,等待着他的归来,这般细腻真实的女子情怀让人动容,让人疼惜,更让人羡慕。然而,陆焉识没有放弃妻子和家庭,尽所能地帮助妻子,照顾她、陪伴她、关心她、疼爱她,就算冯婉瑜依然会在5号的早晨到火车站去接她心中的陆焉识,他也默默地陪伴着她,这样的男子让人心疼,更让人仰慕。
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在他的短篇小说《可以借你的丈夫吗》中说:“唯一能真正持续的爱是能接受一切,能接受一切失望,一切失败,一切背叛,甚至能接受这样一种悲哀的事实,最终,最深的欲望只是简单的相伴。”①这恰恰印证了冯婉瑜和陆焉识的爱情,爱之深,难以忘怀,爱之切,包容所有。《归来》之所以能另不同年龄段的观众感动,让人无声落泪,正是因为爱是没有界限的,真情是我们内心共同的渴望。
《归来》向人们传达的不仅仅是冯婉瑜和陆焉识之间真挚的爱,同时也引起人们对“大爱”的思考。在丹丹的心里,被打入右派的父亲带给他的只有别人的冷眼和嘲笑,不仅不能为自己增光反而会拖自己后腿。她偷偷把家里所有照片中的父亲减掉,为了当女一号,毫不顾忌母亲的感受将父亲的消息告诉“组织”,使得父亲再度被抓,母亲受伤得病。母亲受伤后,丹丹渐渐明白了冯婉瑜对陆焉识的爱,内心愧疚的她也不再坚持自己的舞蹈梦想,做了一名普通的纺织工人。作为父亲,陆焉识是博爱的,他清楚自己被抓是亲生女儿举报的,却毫不责怪丹丹,反而用爱和包容来感动丹丹,弥补对丹丹的亏欠,最终父女相认,破镜重圆。
演员的精彩演绎将《归来》的主人公刻画得淋漓尽致,举手投足间的眼神和肢体动作将人性刻画得入木三分。可以说陈道明和巩俐的完美表现对电影《归来》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深深地抓住了观影者的心。
周黎明这样评价张艺谋的新作《归来》:“张艺谋比以前更加平静,不再借助浓烈的色彩,拒绝煽情,把大时代的悲剧沉淀在小人物的眉宇间,这是真正的陈酿,度数不是最高,但会流变全身,进入灵魂深处,久久挥之不去。”余戈在自己的微博中说:“电影《归来》是80年代‘伤痕文学’的微弱晋级,是质问,是疗伤,是寻找,是最终找不回来……”作家莫言在接受访问时说:“《归来》的故事情节比较老套,陈旧的故事却演绎了人世间最真挚的、最深沉的、最委婉的感情,演绎得合情合理、丝丝入扣。”“如果把《红高粱》和《归来》比较看,会感觉《红高粱》有很多遗憾之处,但里面洋溢着青春的朝气、火一样奔放的精神,这些在《归来》里找不到了。《红高粱》要站着看,跳着脚来看;《归来》要稳着看,安安静静地用心来看。”
正如这些知名人士所说的,《归来》称得上一部好电影,好艺术片,它用安静的方式展现了人生的苦楚、亲人的分离、时代的浑噩、生存的艰辛,触动了人们内心深处最敏感的角落。然而,《归来》也存在着一些缺憾,比如对时代背景交代的较少,电影收尾较快,给人一种浮想联翩、意犹未尽的朦胧感等。也有人认为张艺谋的新片《归来》回归了他最初创作的初心,重回文艺的路线。每个优秀的导演都有自己擅长的类型,或惊悚,或悬疑,或幽默,或商业,或青春,或纪实……只有鼓励导演们发挥自己的专项优势,才能够促进中国电影的健康、长足发展,有利于中国电影业形成百花齐放的良好氛围,不断提升观众的欣赏水平和文化底蕴,最终引领中国电影走出国门,屹立于国际影坛。
注释:
①[英]格雷厄姆·格林.范豪英、杨耐冬译.可以借你的丈夫吗[M].台北:志文出版社,1986.
J905
A
1005-5312(2014)17-014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