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程心理干预对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4-08-19赵晓新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4年6期
关键词:全程资料心脏

赵晓新

陕西宝鸡市人民医院 宝鸡 721000

目前,心脏介入手术已成为治疗心脏病的一项重要措施。与常规手术患者相比,心脏介入手术患者压力大,极易出现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影响手术顺利进行,且增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本文回顾性分析对对收治30例心脏介入手术患者采用全程心理干预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 -01—2014 -01 间收治的61例心脏介入手术患者做为观察对象,其中男35 岁,女26例,年龄50~70 岁,平均(58.50 ±5.54)岁。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排除肝肾功能异常及其他手术禁忌征,2 组在性别、年龄及相关病史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干预方法 对照组行完善各项术前检查、术中及术后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做好预防并发症措施等各项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全程心理干预:(1)术前心理干预:术前患者对手术缺乏了解,担心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往往会产生紧张恐惧心理[2]。因此,在术前医护人员要与患者进行沟通,使患者充分了解自身的病情,及手术的安全和必要性,消除患者的恐惧焦虑心理。(2)术中心理干预:营造良好手术室舒适的环境[3]。与患者沟通,分散其注意力,使患者放松。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护士应当全程陪伴,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时沟通,从而减少患者的紧张情绪。(3)术后心理干预:术后协助患者调整到舒适体位,及时告知手术非常顺利,解除患者心理负担,并耐心细致解康复注意事项,多给于安慰鼓励,发现异常及时沟通诊断。稳定患者情绪。术后对2 组患者的术中情况和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术中恶心,呕吐和术后并发症等。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 统计学软件处理,资料中计量资料统计采用2个样本均数两两比较(Wilcoxon 两样本比较法),进行t 检验,以P <0.05 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组患者手术中均无死亡病例发生。其中观察组术中紧张焦虑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等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例数(%)]

3 讨论

我国每年有将近1800 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近年来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人们的情绪不稳定;加之过量饮酒,缺少运动等生活习惯以及生活环境的污染使人们新陈代谢发生变化,速度逐渐减慢,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逐年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医疗器械的完善,心脏介入手术治疗逐渐被广大医师和患者接受,成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其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但由于对于手术的不了解,思想上易产生对手术成败的顾虑,同时经济问题,家庭问题等因素的影响,可引发患者极易出现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产生,从而在术中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影响手术的顺利实施,因此对手术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十分必要[3-4]。

全程心理干预通过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实施,使患者术前充分了解心脏介入手术的优点及安全性,减少焦虑情绪对术中的不良影响。同时医护人员术中主动与病患进行沟通,分散其注意力,使患者处于一种良好并轻松的状态。在术后,医护人员要详细讲解康复注意事项,提高患者治疗恢复信心,早期实施康复锻炼,可有效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5]。

[1]崔秀梅. 全程心理干预在白内障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保健营养,2014,(6):57 -59.

[2]陈雅珍. 术前心理干预对心脏介入术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 吉林医学,2010,11 (4):173 -174.

[3]刘华芬,王晓红,刘秀娟.心脏介入手术病人术前心理状况调查及护理干预[J].护理研究,2008,(12):3253.

[4]陈华容,王惠兰,黄永莉. 心脏介入性诊治患者术前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J]. 泸州医学院学报,2007,30(4):346 -347.

[5]谢亚利.舒适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心理和生活质量影响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1):11 -13.

猜你喜欢

全程资料心脏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Party Time
JUST A THOUGHT
PAIRS & TWOS
心脏
关于心脏
手工制鞋全程LOOK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全程监控的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