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进展报告

2014-08-19

中国大学教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院系导师课程

2009年,北京大学作为第一批启动试点院校开始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在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和计算机科学五个基础学科领域设立了五个基础项目组开展拔尖人才培养试验,并于2010年加入城市与环境学院、环境工程学院联合成立的环境科学项目组。截至目前,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和计算机科学五个项目组已招收4届学生,环境科学项目组招收3届学生。

项目实施四年来,我们在基础学科优秀学术人才成长的培养模式与方案、课程体系、实验与实践教学体系、科学研究与国际化培养平台以及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初步建立起了一套培养体系和一批师资、课程资源,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建设成绩。

一、整体思路

北京大学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是,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在各行业起引领作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在“计划”实施中,学校确立了以下几个基本思路:

一是传承北京大学“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优良学术传统,在尊重学科差异和充分发挥学院主动性、积极性的基础上做好总体设计与统筹协调,为试验计划的开展营造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和提供良好的条件保障,并以此推进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综合改革。

二是坚持学科结合,通过院系的密切合作发挥北京大学的学科综合优势,在学科交叉与融合中开展创新人才的综合培养;坚持本科与研究生培养的结合,把受“计划”支持的学生培养与将来的研究生教育结合起来进行总体规划与考虑。坚持把最优秀的教师队伍用于本科教学与人才培养,用高水平的教学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三是坚持多样性与相对开放模式下的个性化培养。依据学科人才培养的需要建立多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选择的空间。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点,为其设计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实施导师制,使因材施教得以落实。

四是积极学习和借鉴国际一流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先进理念与经验,加强与国际一流大学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与条件开展国际化培养,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他们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五是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与心理健康,培养和树立热爱祖国、勤奋努力、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人生目标与奋斗精神。发挥北京大学校园文化的传统优势与特色,通过“第二课堂”等多种途径实行全方位育人。

二、项目实施进展

1. 政策和组织保障

我校“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实施,以鼓励学校统筹协调下的学科自主探索为原则。在组织管理上,学校成立了校级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在学校层面加强统筹管理和政策引导,协调各部门为设置“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区”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并积极协调学科间交流互动。同时,鼓励各个试点院系成立相关组织机构,由学科专家挂帅,根据学科特点与规律,具体组织各项目改革措施的设计与开展。

在政策保障方面,学校制定了《北京大学关于实施教育部“基础学科专业人才培养试验计划”的工作方案》《北京大学基础学科专业人才培养试验计划经费管理办法》,确保项目实施过程中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与资源、实验与实践教学、本科生科学研究、国际化交流与培养、学生工作等方面的改革工作得到有效支持。

2. 配备一流教师

(1)组织高水平授课队伍

在“计划”项目学生培养中,名师的引导作用尤为重要。各项目组建高水平的教学团队承担“计划”的课程建设,特别是学校还通过开展“北京大学海外名家讲学计划”和“北京大学‘大学堂顶尖学者讲学计划”,组织一批国际知名的专家学者为项目组学生开设课程和讨论班。例如数学学院与法国著名数学家、美国代数杂志主编Michel Broué长期合作,邀请其开设了全英文讲授的“大学代数教程”课程,并为此课程专门撰写布尔巴基(Bourbaki)式教材;物理学院院长、“千人计划”学者谢心澄教授为项目组学生开设“凝聚态物理理论讨论班”,让学生深入凝聚态物理中极重要而活跃的专题进行讨论;计算机科学项目不仅邀请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兰德尔·布莱恩特为学生讲学,还与其研讨了“计算机系统导论”这门新设课程的建设(此门课程在梅宏院士的主持下,开设一个大班、14 个小班,进行“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小班课教学”试点,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

(2)推行导师制

各项目组织了一批学术水平较高的导师组成导师团队,对项目学生开展指导。例如,物理学院成立了以老校长陈佳洱院士为首席教授、王恩哥院士和刘玉鑫教授为首席助理的委员会,聘请一批“千人计划”教授、“长江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组成导师团队,对学生进行培养。

项目院系已经基本实现面向全体项目学生的学业顾问导师制。这些导师对学生的学业规划进行指导、提供咨询,在学习和生活上对学生进行关心和帮助。一些学院还设置了网上预约系统,帮助学生与导师预约沟通时间,促进交流。此外,学生进入高年级后,可以依照自己感兴趣的科研方向选择学术导师。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培养方案,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科研题目,在导师指导下开展科研实践。一些院系为满足学生在交叉学科领域开展学习研究的需求,鼓励跨院系、跨专业的指导。例如,生物项目根据学科特点,选聘了部分在分子医学方面开展研究的教师担任学生指导教师。

3. 选拔优秀学生

基于北京大学生源质量较高,绝大部分学生具有成长为优秀创新人才潜质的特点,在“计划”实施过程中,我校采取相对开放的培养模式,向北京大学数量庞大的优秀本科生群体开放。

各项目设置了多元的选拔模式。例如,生命科学学院面向全校各院系有志于生物学及其交叉学科研究的学生开放申请,通过简历和专家委员会面试两个环节进行筛选;计算机项目则通过开设实验班课程,面向相关专业全体学生开展学生的选拔。这些选拔不是局限于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着重考察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术志向、创新精神和发展潜质,主要采取专家考察的方式,结合任课教师、导师等对其的评价,对学生进行立体审查、选拔。

各院系亦非常重视学生进入大学的一次选拔,结合北京大学近年来开展的招生选拔方式改革,通过保送生、自主招生、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学科夏令营等方式,尽早发现潜质优秀、兴趣浓厚的学生,吸引其进入相关学科学习。

4. 创新培养模式

(1)坚持个性化培养

北京大学自元培教学改革开始,大力推行个性化培养方案,开展学分制改革,实行“导师指导下的自由选课制度”,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志趣、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个性化培养。在项目学生培养方案上,学校给予更大的自由度,鼓励其在导师的指引下,根据自身情况和志趣安排自己的学习研究。

例如,生命科学学院首先在项目学生中进行“自主培养方案”试点,本着拓宽基础、鼓励交叉的原则,鼓励学生选修高难度的非生命科学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等领域的课程,同时也积极鼓励学生选修与生命科学相关的心理学、环境学、生态学、系统生物学、生物工程等方向课程,经导师和院系教学主任批准后课程置换可生效。这一政策已于2012 年扩展到全院学生。物理学院则通过模块化的课程改革,设置纯粹物理型、宽基础型、应用物理型、天文型、天文技术型、大气科学型6种培养方案,以小块多样的课程体系和滚动开课措施,保障培养方案的实施,为学生创造依照自身兴趣和能力进行自由选择的空间。同时,物理学院还成立了以国家级教学名师王稼军教授为主任的选课与综合指导委员会,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方案提出建议和指导意见。

(2)多层次高水平课程体系建设

根据加强和拓宽基础、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思路,北京大学整合和优化原有本科课程体系,重点建设了以主干基础课、通选课、学科大类平台课为核心的主干系列课程。针对项目学生的培养需要,相关院系重点强化核心理论课程,通过建设拓展提高型课程、英文讲授核心课程、学科前沿课程、专题讨论班等,让学生在本科学习过程中加深对学科知识的思考,了解学科前沿动态,开拓国际视野。

一是专业课程建设。目前,校本部确定主干基础课程320余门,其中包括58门国家精品课程,共有900余位骨干教师担任主干基础课课程主持人或主讲教师。以ABC 级、初级中级高级、实验班、讨论班、英文班、英文实验班等多种形式,建立起多层次课程体系,以满足“计划”项目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

二是学科大类平台建设。为了进一步整合教学资源,打破专业和学科壁垒,拓宽学生专业基础和专业选择,2009年学校正式设立了学科“大类平台课”,将相近学科的共同基础课程放到一个课程平台上,供学生选修。其中,理工类平台课达到109门,满足了项目学生拓宽基础、在跨学科领域开展学习研究的需求。

三是通选课与素质教育。为了加强素质教育,拓宽学生的知识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校在全校设置了“本科生素质教育通选课体系”。目前,我校通选课总计303门,涵盖“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与心理学”“历史学”“语言学、文学、艺术与美育”“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六大领域。学生在每个领域修满至少2学分,总计修满至少12学分方能毕业。

2010年,学校着手建设以“经典阅读”和“研讨式教学”为特征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学校陆续开设了“《四书》精读”“西方思想经典系列”“中国古籍入门”“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等高品质课程,采取“大班授课、小班讨论”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阅读经典文本、深入思考问题的习惯,训练学生自主学习、批判性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和沟通协调的能力。

此外,学校还重视对拔尖学生的国情社情教育,与学生工作和团委相关部门联动,组织相关社会实践,在培养其实践能力的同时,将其对学术的志趣和理想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四是教学方法改革。学校积极推动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转变,从制度规定和资源配备上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改变以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和单纯强调知识的教育方式,建立起教师-学生双主体的教学模式。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学校正式启动了“小班课教学”的试点工作,推进大班授课与小班研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截至目前,项目院系共开设“小班课教学”课程14门次,开设研讨型讨论小班99个,规模均在20人以下。

(3)营造良好学术氛围

学校通过讲座、评奖、学术交流、图书馆建设等形式,为项目学生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各项目院系邀请了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为学生开设高水平讲座。仅以2012年为例,物理学院就邀请了国外学者70多人次来前来讲学、举办讲座和座谈交流,包括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崔琦教授(凝聚态物理领域)、益川敏英教授(粒子物理与高能物理领域),以及纳米光子学领域的国际权威Paras N. Prasad 教授和超重核合成研究领域的国际权威Yuri Ogannessian教授等。同时,还邀请了郭光灿院士、孙昌璞院士、李树森院士等国内著名学者进行学术讲座30多次。这些讲座不仅让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动态,开拓国际视野,还使其在与大师的交流沟通中启发思维,激发其对学术的信心。

各项目院系都注重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研讨活动,并与国内外高校开展广泛的合作,共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例如,2011年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开设了联合数学暑期学校(兰州大学2012年加入),北京大学从2009年起每年7—8月举办应用数学暑期学校,开设前沿课程,邀请国际上一流教师授课,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眼界和思路。

各项目院系还鼓励项目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与志趣相投的学生组织读书会、学术研讨、交流等,相互启发思维,共同探索。例如,生物项目的文献研读俱乐部(Journal Club)每两周活动一次,每次由3~5名学生提出一个共同感兴趣的、领域内的生物学问题,挑选相关的经典或前沿文献,主动联系具有该领域研究经验的校内外老师进行指导,随后组织强化挑战班的其他同学精读文献,同时邀请对相关领域有专长的老师共同讨论。

5. 改革教学管理

我校在项目学生培养方案上,采取不单独编班的模式,而是在低年级实行共同的基础培养,在此基础上通过提高型课程、科研训练、国际交流、学术研讨等方式,鼓励相关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适合于自身特点和兴趣的个性化培养。学校的学分制改革和宽基础课程体系设置,为学生开展个性化培养提供了制度基础。

学校特别注重学生在交叉学科领域开展学习,除了大类平台课程之外,学校还为项目学生跨院系选课提供便利。针对一些重点交叉学科领域,学校实施了专门的人才培养计划。

在学校支持下,各学院根据自身的学科特点和学院现状,对项目学生培养方案和课程选修制度做了不同模式的尝试。例如生命科学学院首先在“计划”项目学生中进行“自主培养方案”试点,本着宽基础、鼓励交叉的原则,鼓励同学选修高难度的非生命科学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等领域的课程,同时也积极鼓励学生选修与生命科学相关的心理学、环境学、生态学、系统生物学、生物工程等方向课程,经导师和院系教学主任批准后课程置换可生效,并于2012 年将此政策扩展到全院学生。物理学院则通过模块化的课程改革,设置纯粹物理型、宽基础型、应用物理型、天文型、天文技术型、大气科学型6种培养方案,以小块多样的课程体系和滚动开课措施保障培养方案的实施,为学生创造依照自身兴趣和能力进行自由选择的空间。

我校项目院系已基本实现面向全体项目学生的学业顾问导师制,开展了导师对项目学生学业、科研的年度评价工作。各学科都将导师的评价意见作为衡量项目学生一年来学习、科研成果的关键要素。学生在学习和科研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探究力、创造力和求知欲是评价的重点,而传统的学业GPA只作为参考。

6. 科研训练条件

(1)实验实践教学

北京大学依托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不断完善拔尖学生实验教学体系。目前,我校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大部分属于“计划”项目学科,对项目学生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此外,学校还注重将科研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将学校拥有的1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全部面向项目学生开放。需要跨院系、跨专业开展实验研究的学生,也可以通过申请进入其他院系实验室开展科研活动。

各院系依托自身教学和科研实力,设计了基础实验、模块化综合实验、本科生科研探索实验等不同层次的实验教学科目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例如,化学学院建立了基础实验与科研训练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在一级学科层面上开设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和研究型实验;在二级学科层面上,安排基本操作实验、典型实验和设计型实验;基础课以基本操作和典型实验为主,保证学生得到严格、规范的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中级课以设计性、探究性的实验项目为主;将综合化学实验的教学活动延伸到科研学术组,开设研究型综合实验。物理学院则建立了五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第一层次是在基础课教学中,配合合理的物理演示性和展示性实验,使学生在学习基础课程的同时,观察研究物理现象,动手操作实验;第二层次是基础物理实验、第三层次是近代物理实验,第四层次综合性创新性实验,第五层次是前沿探讨性专题实验。

(2)科研创新训练

为鼓励更多的学生参加科研工作,学校制定了《北京大学本科生研究课程相关管理规定(试行)》和《北京大学本科生研究课程补充规定(试行)》,将研究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完成研究计划的学生,可获得研究课程学分。

目前,全校约有30%的本科生参加校级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院系参与学生达到60%以上,全体项目学生都参与了科研训练。据不完全统计,2010—2012年项目院系学生公开发表科研论文420篇,其中2012年公开发表论文170篇,占到全校总数的75.9%,其中SCI第一作者34篇,占到全校总数的97.1%。

7. 国际化培养

各项目通过推动国际交流访学和科研训练、国际会议、学科竞赛等多种形式,鼓励学生“走出去”,积极参加国际交流。目前,各项目已经形成了一批有特色的国际交流项目,与一批国际一流大学和实验室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为项目学生提供长期或短期的交流机会。对于学生本人联系到的对个人发展确有帮助的交流项目,院系经过审核后也会给予一定额度的支持。此外,项目学生在国际学科竞赛中也屡获佳绩,也有多人在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例如2011年,生命科学学院、物理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环境学院和元培学院等5个院系的24 名同学组成的两支代表队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举办的第七届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上获得一金一银的佳绩。

各项目通过引进国际一流师资授课、国际大师讲座等多种形式,引进国际一流师资力量,让学生聆听大师教诲,接受国际一流的高水平教育,熟悉国际学术语言与氛围,开拓国际视野。为了保障国际化建设质量,计算机项目还特别聘请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院张晖教授为海外导师,联系师资引进、学生交流、课程引进等,逐步建立起院系层面的国际化培养体系。

此外,学校还注重通过建设国际化的教学平台,在全校营造国际化的学习氛围,为项目学生开设全英文讲授的核心课程。例如,生物项目的昌增益老师开设的“生物化学”课程,全程用英文讲授,并于2012年增加了英文主导的小班讨论环节,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英文学术交流水平。

三、项目建设成效

四年来,我校“计划”项目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第一,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各项目院系的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高水平专家学者不仅参与项目学生的理论课程教学,还直接担任项目学生的科研及学业导师。这支高水平教学团队在课程建设、学生科研训练、导师指导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第二,建设了一批高质量的专业课程。我校构建了以主干基础课、大类平台课和通选课为主体的多层次、个性化、高质量的本科课程体系,建设了一批提高、拓展型课程,推动了同一平台上优质专业课程资源的共享,满足了拔尖人才培养的需求。

第三,全部项目学生都跟随导师开展科研训练,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本科期间就取得了较为优秀的科研成果。如王恩哥院士与冯济研究员指导的元培学院2008级本科生曹霆在《自然—通讯》杂志发表第一作者文章;物理学院2009级本科生王一男已在国内外一流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7篇。

第四,建立起了较为稳定的国际国内交流合作关系。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各院系与欧美、中国香港等地区的国际一流大学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签订了合作协议,每年固定派出学生前往相关大学、实验室交流学习。与一批国际名师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友好关系。

第五,发挥了“计划”的辐射带动作用。学校一些重点教学改革项目,如“小班课教学”等,都是在“计划”项目范围内先行试点,再逐渐推向全校的。此外,各项目也注重国内不同高校间的经验交流,以“计划”实施为契机带动整个学科开展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责任编辑:夏鲁惠]

猜你喜欢

院系导师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导师的猫
广东鹤山实施新录用公务员双导师制
浅谈SQL Server中Select语句的分组统计功能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清华院系手机背景图
和谐秘诀
真正的爱是使人自爱
自行车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