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改革与探索
2014-08-19袁驷张文雪
袁驷 张文雪
根据党和国家人才总体战略以及清华大学的发展定位,为努力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对拔尖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2009年清华大学推出了“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学堂计划”),2010年纳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以下简称“拔尖计划”)。四年多来,在中组部和教育部的指导和支持下,学校认真研究总结人才培养的历史经验,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以“学堂计划”为载体,创立并实践“领跑者”理念,从理念创新、氛围营造、机制改革等方面,深入推进计划实施,努力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实施“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大力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1. 总体目标
“学堂计划”的总体目标是:遵循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成长的规律,构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特区,激励最优秀学生投身于基础学科研究,努力使受计划支持的学生成长为相关基础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并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为国家培养一批学术思想活跃、国际视野开阔、发展潜力巨大的基础学科领域未来学术领军人才。借鉴“学堂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推动学校人才培养的深层次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促进整体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具体目标是,在已有人才培养模式实验班的办学经验基础上,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和力学等基础学科领域,每年动态选拔有志于攀登世界科学高峰的优秀本科生,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促进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2.“领跑者”理念
“学堂计划”的总体工作思路是:创立“领跑者”理念,实施优势转化战略,营造清华学堂环境,注重素质教育环节。“领跑者”理念即让优秀学生作为“领跑者”,带动整体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优势转化战略,即将学科、师资、国际交流、优质生源、优良传统等方面的办学优势积极、主动、优先地转化为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势;以百年清华学堂作为专用教学场所,搭建国际化、开放式交流平台,营造浓厚学术氛围;素质教育优先,引导学生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坚定理想,潜心钻研,勇攀科学高峰。
“领跑者”理念是“学堂计划”的核心理念。学校把进入“学堂计划”的学生定位为“领跑者”,希望他们努力践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既要在“跑”中体现出自强不息的精神与追求,又要在“领”中表现出厚德载物的使命和责任;并告诫他们“领跑者”的五个“不是”、五个“是”:不是光环,是使命;不是荣誉,是责任;不是娇宠,是磨练;不是圈养,是放飞;不是孤傲,是引领。让优秀的学生领跑,让所有的学生优秀——这是“领跑者”理念的根本和终极的追求。
3. 主要举措
学校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力学六个专业领域实施“学堂计划”,分别建立了清华学堂数学班、物理班、化学班、生命科学班、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和钱学森力学班。着眼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充分尊重学科门类、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差异,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将多方面的办学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势。
(1)建立科学的学生遴选机制
学校探索建立学生综合评价体系,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学术兴趣和发展潜质,实行开放式动态进出机制和自由选择机制,将有志于攀登世界科学高峰的优秀学生选入“学堂计划”进行培养。目前,入选计划的学生近500名。
(2)以拔尖人才培养未来的拔尖人才
“学堂计划”分别设立了“清华学堂首席教授”和“清华学堂项目主任”岗位,聘请著名数学家、菲尔兹奖和沃尔夫奖获得者丘成桐,中国科学院院士朱邦芬,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希,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著名计算机科学家、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郑泉水等一流学者担任各班首席教授。实行首席教授负责制,首席教授全面负责学生培养和项目管理工作。邀请知名学者、优秀教师和社会杰出人士担任学生导师,聘请相关领域具有国际影响的著名科学家对计划实施进行指导。
(3)改革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
“学堂计划”实施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特长和发展方向制订和实施个性化培养方案,为学生的充分发展提供充分选择,鼓励学生表现特长、发展潜质,追求卓越。各学科设置核心课程体系,聘请国内外优秀授课教师,力求小班化和多样化,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开展研究型教学与研究性学习。
(4)营造学术氛围
学校积极创造条件,搭建高端开放式交流平台,组织学生参加学术活动,建立学习者“社区”和科学研究“乐园”,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和学术理想。提供专门的物理空间,将清华大学历史最为悠久的建筑——清华学堂作为特色人才培养基地,建立学校层面交流平台,促进学科交叉、学术交流。
(5)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
学校发挥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优势,聘请具有国际影响的著名科学家给予指导、来校授课,参与前沿讲座、论文指导等教学活动。通过开展联合培养、交换生项目、实验室研究等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地将学生选派到国外一流大学进行学习和交流,开拓国际视野,增强学术自信,激励挑战精神。
4. 配套政策
在国家相关政策支持下,学校为计划实施营造有利环境,提供政策保障和支持。
(1)提供全方位政策支持,建立人才培养“特区”。在招生、培养、管理等环节,在注重“素质”的基础上,突出“拔尖”和“创新”的目标。入选的学生享受专项奖学金。
(2)设立专项经费,充分利用国家经费支持,同时积极争取社会资金参与。专项经费主要用于聘任国内外高水平教师、资助学生国际交流和科研训练,以及奖学金、教学资源建设等。
(3)配备最好的设备和条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实验室、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要向参与计划的学生开放,并为学生创新活动提供专门支持。
(4)开展拔尖人才成长规律研究,推动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组织教师、教育研究人员和教育管理人员就拔尖创新人才特质、培养途径及相应的体制机制等共同开展教育研究,推动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创新。
二、尊重学科特点和师生个性,鼓励多样化探索和实践
数学班在首席教授丘成桐先生主持下,遵循“领跑者、国际化、重基础、尊个性”的培养模式,积极开展工作,不仅吸引和培养了一批有志于数学学习和研究的优秀学生,更对数学系整体人才培养发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数学班通过自主招生和高考初选一批有志于数学学习和研究的优秀学生,并通过每年综合考核建立动态进出机制,使得入选同学自觉肩负起“领跑者”使命,引领数学系学生专心数学学习,营造崇尚科学、潜心数学、刻苦钻研的学习氛围,也激发了其他同学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数学班注重学生的数学基础训练和接触前沿,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鼓励高年级班学生根据自己的数学兴趣组织不同方向的研讨班,积极创造机会使学生尽早地在数学的主流方向跟随国际数学大师学习工作。数学班邀请了一批国际著名学者来清华大学开设讲座,讲授数学基础和专业课程,派遣部分学生赴国外著名大学数学系学习和研究,一些同学的本科毕业论文直接由国外教授指导,在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使学生尽早接触数学研究的国际前沿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
物理班继承和发展了基础科学实验班的成功经验,在帮助学生树立学术理想、自主学习研究、开展国际交流等方面显著超越了以往局限,克服了过去的不足,执着于物理学术研究、自主举办学术沙龙、自主选择研究方向、自主选择学术导师在物理班已然成风。首席教授朱邦芬院士提出,一流顶尖人才主要地不是在课堂上教出来的,关键要为这些人的脱颖而出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和非常好的环境,营造很好的氛围,使得一流人才“冒出来”。学生遴选重点考察学生科学追求、物理认识、思维逻辑和意志心理等。开设Feynman Lectures on Physics等基础课程和海外杰出学者课程,建设科研实践基地,提供自主科研探索的实验平台。物理班设立了励志导师、励学导师,对学生分阶段、个性化指导。学生从二年级起陆续在物理系、高等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等自主选择导师参加科研训练,高年级根据发展兴趣制定个性化培养计划。鼓励、资助高年级学生自主进行国际交流、参加国际会议,通过与世界优秀同龄人的交流互动,学生的自信心和多方面能力大大增强。鼓励学生成立“叶企孙学术沙龙”,自主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化学班旨在培养对化学研究有着浓厚兴趣、基础理论扎实、富有科研创新能力、具有批判思维和国际视野、立志为化学事业奉献毕生的高层次人才。首席教授张希院士带领团队成员,精心设计和开设加强前沿、交叉学科的“超分子化学”等系列课程,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学术研究活动,设立“创新研究计划”,建设高分子化学、化学生物学、计算化学等实验室,开设探索性实验。每周固定举办学堂班会,内容涉及选课指导、专题报告、实验点评、海外学习汇报,首席教授、专家学者、学生自己都可以成为主角,激发了同学们的科研兴趣,提高了他们的表达与交流能力。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国内外交流,优选世界一流高校作为学生国际交流目的地,鼓励学生参加国际研讨班、学术会议以及其他交流活动。开设的课程、研究计划和实验室对全体学生开放,带动了化学系学术氛围的提升。“学堂计划”的实施为化学系带来的更重要变化是,凝聚了全系教师重视教学、重视人才培养,开展教学研讨已成为常态,带动了化学系教学改革。
生命科学班为对生命科学具有强烈兴趣并立志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有所成就的学生提供一个独特的学习平台,通过灵活的课程设置、富有挑战性的科研实践、优秀科学家的指导及多种渠道的国际化交流等举措,力争使其成长为未来生命科学领域的杰出研究人才。生命科学班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科研能力训练。首席教授施一公院士开设“生命科学研究中的逻辑”,以生命科学领域一些里程碑式的发现为重要素材,启发学生的逻辑与思维,让学生感受、领会生命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每位同学在大二时确定一个实验室进行课题研究,学生和导师共同制定独立的研究课题,撰写英文研究计划,定期交流研究进展,多数同学最终直接参与了所在实验室重要课题研究。每年举办学术年会,毕业班同学英文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提交英文学术论文。杨振宁先生欣然参加了首届学术年会,殷切寄语年轻学子“今天是一个大时代,青年人应抓住机会”。生命科学班经常邀请国内外著名科学家和学生畅谈学术人生,组织学生参加生命科学与医学博士生学术论坛,选送学生到国外一流大学和科研院所交换学习和科研实践,资助学生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学生还自发举办学术沙龙,交流各方面的研究进展。
计算机科学实验班首席教授姚期智先生认为,本科阶段是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思维方式成型的重要时期,对于学术人才而言将决定其学术生涯的广度与深度。精英教育要从本科开始。姚期智先生2006年创办计算机科学实验班,目标在于为中国培养与世界顶尖大学的本科生具有同等甚至更高竞争力的创新型学术人才。计算机科学实验班的三个主要创新点是:创建了强化基础、探索前沿的知识体系;创新了深耕精耕、启迪思维的育人模式;开拓了大师引领、自我超越的成才途径。名师深入教学一线、师生积极互动是计算机科学实验班的首要特色。姚期智院士等一大批名师躬亲教学一线,注重营造活跃的课堂互动氛围,激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充分利用院系、学校的平台优势,开展形式丰富的学术互动。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建立起了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厚基础、深实践、广交叉、探前沿”的课程体系,开设了“图灵讲座”等品牌讲座系列,设立课题项目等激励机制,建立起多层次、立体化的高端国际联合培养基地,制度化支持专项国际交流项目,为学生国际化培养、接触科研领域前沿、参与科研实践创造条件。
钱学森力学班旨在为力学和与力学密切相关的诸多工程学科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钱学森力学班重视开放式创新人才培养,强调以学生为主,师生共赢。成立了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黄克智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前机械系主任Rohan Abeyaratne担任主席的顾问委员会,为人才培养提供发展战略意见和评估。举办创新挑战赛,通过心理测评、创新思维赛、创意实验赛、综合面试等多个环节,选拔有创新潜质、敢于挑战、有理想抱负的学生。设立新生导师制,调整课程体系,开设“力学与现代工程概论”等特色课程,实施小班授课,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从被动学习转到主动学习、深度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利用全校以及周边科研院所资源,由一流师资为学生设计研究型实验课程,并提供长期的设备、技术支持与学术指导。创建“猫头鹰实验室”,利用国际一流的前沿交叉研究环境和师资网络,创造一个以解决重大科技挑战为主线、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开放自主创新环境,支持学生提出具有重大原创性和科学价值的自主科研计划。邀请国际知名学者作为国际导师,支持学生到导师的学校或研究机构参与科研工作。学生出色的研究工作得到了导师的高度评价。
三、凝聚共识稳步推进,“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初见成效
1. 优势转化,初见成效
“学堂计划”实施四年多来,学校逐步明确了“领跑者”理念,积极探索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开展人才成长规律研究。计划实施激发了学校和教师培养拔尖人才的巨大热情,凝聚了一批热爱教育事业、学术造诣深厚、教学经验丰富、具有国际视野的杰出学者,吸引了一批有志于攀登世界科学高峰的优秀学生, 发挥了“领跑者”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领跑者”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不仅表现在更多有潜质的优秀学生加入“学堂计划”并以崇尚科学、追求学术为人生理想,更为可喜的是带动了所在院系形成优良的学习风气。2012年以来,“学堂计划”近200人本科毕业,其中绝大多数选择在国内外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继续攻读基础科学领域的博士学位。凭借在数学基础上的严格训练,数学班同学已在国内外数学学习和研究中取得了优异成绩。2012年和2013年,数学班每年都有2名学生被哈佛大学数学系录取攻读博士学位,2008级朱艺航同学在抵达哈佛大学的第一周内即通过了数学系博士资格考试的全部6门科目。目前,在清华大学就读博士生的30名计算机科学实验班毕业生在科研道路上均取得了显著成果,已在领域内会议和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147篇,其中20篇发表在理论计算机科学领域排名前四的顶级国际会议(STOC, FOCS, SODA, CCC)上。2011年,以生命科学班成员为主的科研小组参加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举办的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并获得金牌。2013年,生命科学班学员组成的科研小组获得清华大学第31届“挑战杯”比赛特等奖;钱学森力学班6位同学完成的研究项目“三自由度卫星模拟气浮台”获一等奖。钱学森力学班杨锦同学在猫头鹰实验室自主进行“不破的水泡”项目研究,在基础理论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领跑者”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不仅表现在“学堂计划”六个院系为培养拔尖学术人才的不懈努力,更影响和带动了其他院系培养拔尖人才的多种探索。“学堂计划”积极推进面向国内外的开放和交流,建设的课程、研究基地、学术讲座等面向所有学生,发挥了重要的辐射和引领作用。2011年以来,学校先后启动能源实验班、环境工程国际班、法学国际班以及英语实验班等复合型国际化领军人才培养项目,体现复合型、国际化、小班制和导师制等特色,形成“学堂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和更多复合型国际化领军人才培养项目两大类本科人才培养的“领跑者”,带动了全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
学校委托教育研究院的研究团队,从教育学角度对钱学森力学班和“学堂计划”的课程建设、学生培养持续开展了近四年的教育教学跟踪研究。钱学森力学班阶段性调研报告显示,在招生、课程与培养方案、学业评价、本科生科研与导师制等诸多方面发生了积极有效的改变。该班学生的学业挑战度、主动合作学习水平、生师互动均显著高于其他院系,学生在思考力、意志力、自主性等方面获得了较充分的发展。
“学堂计划”的实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中组部、国务院参事室、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等先后来校调研,给予了高度评价。作为该计划和学校整体教学改革的“领跑者”,计算机科学实验班被计算机学科国际评估专家评价为“拥有最优秀的本科生和最优秀的本科教育”,在创新型学术人才培养方面的改革和实践成果于2012年荣获北京市教学成果特等奖。
2. 经验和体会
回顾“学堂计划”实施四年历程,我们有以下的经验和体会:
第一,“学堂计划”一以贯之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充分运用学校不断发展所形成的多种资源,把多种办学优势汇聚并转化到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上来。“学堂计划”就是优势转化战略的一个典型示范。通过“学堂计划”,把优秀生源、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办学条件和社会影响等多方面的办学优势,集中到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上来,转化为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势。
第二,“学堂计划”由一流学者领衔,以拔尖人才培养未来的拔尖人才。“学堂计划”实行首席教授负责制,学校聘请在各自学术领域的国际一流学者担任首席教授和项目主任。他们热爱教育事业,学术造诣深厚,在年轻学子中具有巨大影响力和感召力,卓有成效地推动并实践了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机制创新等方面的改革探索。在他们的具体组织下,一批相关领域具有国际影响的著名科学家参与培养方案研究与制定,国内外优秀教师来校授课,参与前沿讲座、论文指导等教学活动。学校搭建了“学堂计划”交流平台,各位首席教授互相勉励,互相促进,研究讨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战略,交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经验,共同创造更加优异的育人成就,形成了鼓励创新、潜心育人的良好氛围。
第三,“学堂计划”鼓励多样化实践,尊重并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堂计划”充分尊重学科特点、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差异,调动院系和教师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院系多样化的措施和选择。在国家相关政策支持下,学校为计划实施营造有利环境,在招生、培养、管理等环节提供政策保障,在经费、设施、资源等方面予以条件支持。在“学堂计划”实践中,学校层面做到尊重三“个性”,即学生个性、学科个性、教授个性,不做统一规定,逐班量身定做、逐生量体裁衣。相关院系做到三个“自”:自发,不是“要我做”,而是“我要做”;自觉,不等不靠不要,积极探索,潜心育人,以育人为责,以育人为乐,以育人为荣;自主,学科自主,首席教授自主,学生自主。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具有探索性、自主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要有长远的眼光、宽容的心态和执着的努力。希望各方面持续支持,不断探索,长期实践,尊重不同学科人才培养的规律,调动学校和教师培养拔尖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凝聚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投身于基础学科研究。
[责任编辑:夏鲁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