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造内蒙古经济繁荣的风景线
2014-08-19沙咏梅
沙咏梅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内蒙古的重要讲话中提出,希望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要守望相助,把内蒙古这道祖国北部边疆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就如何打造这道亮丽的风景线,总书记提出了“四个着力”,全面部署了内蒙古未来的发展路径和重点任务,其中,第一个“着力”就是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于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进一步找准现实路径、破解发展难题、打造经济繁荣的风景线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是大势所趋,也是紧迫任务
习总书记指出:“不论从国内发展要求看,还是从国际发展态势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都是大势所趋”。对于内蒙古来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是一项紧迫任务。内蒙古资源富集,为发展煤炭、电力、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农畜产品加工等资源型产业提供了重要保障。借助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经过新世纪以来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我区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资源型产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内蒙古进入新世纪以来的十年,我区经济增长取得了好的成绩,发展速度之快,在历史上是没有过的。但是近几年,由于内部、外部因素的影响,内蒙古经济增长速度在迅速下行。就推动我区新世纪前十年经济增长的产业因素来看,内蒙古的产业发展较多地依赖资源开发。内蒙古传统的能源、化工、冶金建材三大行业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80%以上,非资源型产业和新兴产业所占比重不足10%,产业结构单一,“一煤独大”的特征还很突出。以2013年的工业增加值为例,能源工业占45.5%、冶金建材工业占23.4%,而化工(占8.6%)、装备制造(占5%)、农畜产品加工(占14%)、高新技术(占2.4%)四个产业发展相对较慢,占比较小。因此,习总书记就内蒙古的区情指出:“一方面,自然资源丰富,资源型产业发展潜力很大;另一方面,产业发展较多依赖资源开发,产业结构比较单一。”这个判断为我区现阶段产业发展和经济建设调准了焦、把准了脉。总体上看,推动产业多元、产业延伸、产业升级,构建依托资源而不依赖资源、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仍然任重道远。
习总书记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都是大势所趋,等不得、慢不得。早转,早见效,早主动。慢转,积累的问题就会越多,后续发展会更加被动”。近几年,市场需求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区经济增长。从2014年1月发布的全区主要工业经济指标来看,我区外送电量同比下降5.6%,特别是送华北电网电量同比下降15.2%,成品油销售同比下降15.3%,铁路货运量同比下降3.4%,3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13种价格环比下降。从这些经济先行指标来看,周边省区乃至全国对能源资源的需求量在下降,市场需求明显不足。除了能源工业,内蒙古新的投资热点和支柱产业尚未形成,我区以传统能源为主的产业结构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改变。所以,适应当前形势,必须让经济增长速度慢下来,着力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习总书记指出:“转方式,就是要把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内蒙古自治区已经到了只有转型升级才能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阶段。
二、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注重“五个结合”
习总书记指出:“内蒙古要立足优势,扬长避短,积极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要求我们把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相结合、同延长资源型产业链相结合、同创新驱动发展相结合、同节能减排相结合、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相结合,加快形成优势突出、结构合理、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我们要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切实把发展的着力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推动转方式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相结合。习总书记指出:“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集中的体现就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即“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低端产业多、高端产业少,资源型产业多、高附加值产业少,劳动密集型产业多、资本科技密集型产业少”。我们必须认识到,随着这几年的快速发展,如何构建依托资源而不依赖资源、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成为了内蒙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问题。所以,转方式必须推动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内蒙古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是依靠煤电产业实现的。但不能简单地挖煤卖煤,要立足煤炭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发展现代煤化工,走依煤而电、依煤而化、煤电化一体发展道路。一方面要发展现代煤化工为代表的煤基新兴产业。就是要依托煤炭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大力培育发展煤基产业,依托已经形成的煤化工产业基础,开发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产品,提高加工深度,延伸产业链条,建成全国重要的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另一方面要发展非煤基新兴产业。立足我区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稀土产业等方面的基础和优势,大力发展有色金属延伸加工、现代装备制造业,建成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和现代装备制造等新型产业基地;大力发展新能源、稀土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做大产业规模,培育更多的支柱产业。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内蒙古的传统优势产业有能源、化工、冶金、建材、农畜产品加工等,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推动传统能源工业新型化的战略选择。能源工业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仍将是我区的第一支柱产业。内蒙古必须坚持集约高效利用资源的发展方向,在继续做大能源工业规模的同时,加快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对能源工业进行改造提升,积极促进能源工业优化升级。同时,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其他传统行业,采取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研发优质高效新产品,带动产业和产品加速升级,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层次、提高产业竞争能力。充分发挥内蒙古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高水平火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和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全力抓好能源外送通道建设,把内蒙古建成保障首都、服务华北、面向全国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从产业发展演进规律看,发展服务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战略重点。当前,服务业仍是我区经济发展中的软肋。2013年我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6.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增长速度低于GDP增长速度。因此,要把发展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在服务业领域培育打造支柱产业,如要加强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加快建设一批综合物流园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抓紧研究我区电子商务发展的规划和政策,组织实施电子商务示范带动工程。加快推进旅游业向常态化国民旅游、休闲度假旅游方向发展,整合资金,集中投入,尽快完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提升景区的档次和水平,建成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
(二)推动转方式同延长资源型产业链相结合。习总书记提出:“延长资源型产业链是内蒙古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内容,资源型产业是我们的优势,转方式不是不要资源型产业,而是要发挥比较优势,把资源型产业发展的重点放在资源转化增值上,改变简单的挖煤卖煤、挖土卖土的粗放型资源开发模式。要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产业精深加工度,把资源转化增值这篇文章做好”。
从我区实际出发,尤其是从产业所占的比重和影响看,提高资源型产业的质量和效益,应该是提高整体经济质量和效益的最重要内容。自治区的资源型产业有自身的比较优势,但也存在明显不足。从总体上看我区能源、冶金建材、化工、农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91.6%,高新技术产业仅占2.4%;原煤就地转化率不到50%,煤化工产品未到高端,PVC就地加工增值比例不高;有色金属深加工率不到30%,化工产业后续延伸加工率不到10%,稀土、电解铝等下游产品开发不足。除现代煤化工、农畜产品加工等个别行业外,多数处于产业链中低端,资源性产品大多处在卖原料、卖毛坯的阶段。
我们要切实做好资源转化增值这篇文章,防止陷入资源型产业“比较优势陷阱”,防止出现产业路径依赖,防止出现投资挤出效应。从现实看,不断延长资源型产业链,是推动我区优势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应抓住国家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的机遇,加快清洁能源基地和外送通道建设,进一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产业精深加工度,下功夫改变简单地挖煤卖煤、挖土卖土的粗放型资源开发利用方式。
(三)推动转方式同创新驱动发展相结合。习总书记强调指出:“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驱动”。科技进步和创新是经济持久繁荣和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积极调整要素投入结构,更加注重发挥科技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支撑作用,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从资源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
科技创新不仅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强大武器,也是经济持久繁荣的不竭动力。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世界经济过度依靠金融投机、超前消费、监管缺失的虚拟操作,从而最终导致了金融与经济泡沫破裂。世界发达国家为保持其科技与经济的领先地位,都在抢抓科技革命和产业发展的新机遇,都在积极谋划未来,选择重点领域,增加创新投入,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制高点。现在内蒙古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比较单一、科技支撑薄弱,同时还面临着新的工业革命等挑战和机遇。在这样一个大环境里,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升级,应该从长远发展的角度高度关注国内外技术革命的新变化。只有紧紧跟上世界经济技术发展潮流、在自主创新方面持续占有优势地位的国家,才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
习总书记要求:“要加强创新能力和创新体系建设,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加强重点产业领域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要优化创新环境,完善创新制度,强化创新激励,培养和吸引创新人才,让发明者、创新者合理分享创新收益,形成有利于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依靠科技创新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就业岗位和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是摆脱危机、实现经济增长的根本出路,这也必将推动科技创新突破与新科技革命的到来。
(四)推动转方式同节能减排相结合。习总书记指出“任何地方的发展,都要综合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当前,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和矛盾日益突出,治理大气污染是一个躲不开、绕不过的发展难题。尤其是一段时间以来,雾霾天气频频袭扰中国大部分地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更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问题的严峻性和紧迫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我区既是资源富集区,也是生态脆弱区。虽然经过长期努力,我区生态环境实现了“总体遏制、局部好转”,但生态脆弱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全区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占国土面积的比重仍然高达 62.5%,其中重度和极重度生态脆弱区域占 36.7%。同时,我区的单位产值能耗和碳排放也处于较高的水平。因此,我们要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坚决杜绝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该关停的要坚决关停,坚定不移地化解产能过剩,淘汰落后过剩产能,加强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推动高耗能行业向绿色循环低碳方向发展。
(五)推动转方式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相结合。习总书记指出:“体制机制不理顺,转方式的目标就很难实现”。要求我们“要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用全面深化改革统领经济改革,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我们一定要全面贯彻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习总书记对内蒙古改革发展的指示要求,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牵引和带动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
在深化改革方面,重点是对照中央有关部委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分工方案,进一步细化和落实好自治区改革任务,尽快拿出各个专项改革的实施方案。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推进以下几项重点改革:一是深化市场准入制度改革。允许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特别是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能源、运输、公共事业、基础设施等领域。二是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今年,自治区进一步下放了一批审批权限,同时对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制定更为明确的措施。在做好下放审批权限工作的同时,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编制目录并向社会公布,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的质量和效率。三是创新区域合作体制机制。重点是加强与周边地区、发达地区合作交流,建立政府引导、市场驱动、企业主体的区域合作模式,推动跨行政区优势资源产权置换。同时,进一步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改进招商引资资源配置办法。我区全面深化改革,应把资源型产业发展相关改革作为重点,深入研究,整体推进,促进资源型产业高效、健康、持续发展,为立足资源优势、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提供体制机制和政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