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品尝“露水面包”的滋味
2014-08-19李丹
李丹
思想品德教师如何在把握新课程、新标准、新理念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中以生为本,上好每一节课?这是课改以来思品课教师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在教学中进行了自己的探索,感受到要做到以生为本,上好每一节课,关键在于教师能不能巧妙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品尝“露水面包”的滋味。
一、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在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感悟情感、态度、价值
有一个名为“露水面包”的故事,讲的是一个养尊处优的孩子,平时总是嫌这不好吃,嫌那不好吃。一天早晨,父亲告诉他早餐将吃“露水面包”,孩子非常高兴。但是,父亲要求儿子必须和他一起去菜园,为父亲帮忙。儿子果真和父亲一起在菜园里忙活了一早晨,直到俩人肚子都饿了才回家。当母亲把“露水面包”端上餐桌,儿子尝了几口大叫:“露水面包真好吃!”——“露水面包”之所以好吃,是因为这个孩子体验到了劳动给他带来的快乐。
让学生在活动实践中品尝“露水面包”的滋味——这是“露水面包”的故事给我的启迪。思想品德教科书设置的各种活动较多,说明初中思品课程已经变为一门“学”的课程,而非“教”的课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只是简单地将目光紧紧盯着学生是否理解和接受核心观念,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使学生真正体验学习过程给他们带来的收获和喜悦,并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核心观念。
如在人教版思品八年级上册教材“我知我师,我爱我师”的教学中,课前,我组织学生进行了“班级记者在行动”活动,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流程是这样的:
采访对象:本班所有任课教师
采访目的:了解日常生活中的老师,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采访的主要内容:各科任教师的暑期生活状况。
活动过程:
(1)全班分成13个组,每组5人,每小组对一位教师进行采访,由小组长负责安排具体采访事宜(包括访谈的具体时间,地点及访谈过程中不容忽视的礼貌问题等)。
(2)在采访的基础上,各小组对教师的暑期生活谈自己的感受,并形成小组观点。
(3)各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发言,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整个活动下来,学生并不轻松,但是,“露水面包”就是好吃——全班同学强烈地感受到了教师的奉献与敬业和教师的无私与爱。多一份了解,多一份崇敬,也多了一份亲近。其中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及形成,恐怕是老师“教”不来的。
二、强调师生互动,注重创设教学情境,在情境中学知识,感悟情感、态度、价值观
新课程倡导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强调师生互动。实际上,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师生互动的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营造相应的教学情境,这样才能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如在“珍爱我们的生命”教学过程中,在分组进行“求生知识”抢答赛后,我“带”着学生来到了这样两个情境现场:
情境现场一:房屋着火了,而你就在屋内,你该怎么保护自己?
情境现场二:小溪边,你遇到了溺水者,你该如何救助他?
大家在紧张、热烈的讨论过程中,不仅学到了一些面对具体险情时必备的求生知识,而且还感悟到: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遇到多大挫折都不要轻易放弃自己或他人生的希望。
三、强调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个性的张扬,在个性的张扬中培养其人文素养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同时,其独特个性也将得到充分展示。教师应当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质疑,允许他们有不同于教学预案的不同表现。事实上,科学探索与发现中的创新不就是源于“疑”、“异”吗?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忽视它。
如在“做友好往来的使者”教学过程中,说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有一个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韩剧就是比中国的电视剧好看,并列举了几个理由;他认为中国的电视剧简直是一塌糊涂,中国的导演及演员们真应该反思……
作为教师,在允许学生持有自己观点时,应该注意说明为什么,及时指出其合理成分。然后,再用具体事实和道理驳斥其不合理的观点。而不是将简单粗暴地其一棍子打死。课堂是一个允许学生犯错的地方。
又如在“礼仪展风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事先设计了“今天我主播”活动,要求学生在课前搜集整理有关“中国礼仪之风采”方面的资料,并推荐一名普通话较好的同学,利用课前3分钟向同学介绍。结果,学生在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向我提出异议:老师,您能不能将标题细化:是否可以将“礼仪之风采”分为“节日礼仪之风采”,“现代交往礼仪之风采”等。教师一听有道理,就马上对他说:“这个主意不错,说明你们动了脑筋。就按你们说的去准备吧”!学生一听当然很高兴。“今天我主播”活动的效果非常好。但超出了我的预想的是,在活动中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以生为本”的教学就是这样的,教师不要去生搬硬套地去“上”教材,而是要灵活地去“用”教材。在教学中,无论哪种活动类型,教师应该努力设计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品尝到“露水面包”的的滋味。
(作者单位:贵州省贵阳市第二十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