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三严三实”的实践要求
2014-08-19王紫贵
王紫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三严三实”是一个完整体系,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实质是讲做人做官做事,为党员、干部指明了做人之规、为官之道和成事之要。
一、以“三严三实”为做人之规,常怀正己修身之心
衡量一名共产党人,要看党性修养强不强。要坚定政治信仰。一个政党,如果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就是一盘散沙;一个党员,如果没有为之奋斗的政治目标,就失去了政治灵魂。把政治信仰视为生命,体现在工作和生活中,始终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对党员、干部第一位的要求。要增强政治自信。随着社会深刻变革和改革不断深化,“普世价值”、“宪政民主”、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等错误思潮暗流涌动。在各种“噪音”、“杂音”中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在大是大非前辨得明方向、把得住原则,体现的是一个共产党人应有的自信和定力。要严明政治纪律。自觉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是最大的政治纪律。党员、干部要始终站在党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处理好保证中央政令畅通和立足实际开展工作的关系。
衡量一名共产党人,要看是否公道正派。公道正派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正己修身的基本要求。群众看我们党风正不正,就是看党员、干部做人正不正。对人要公正。坚持按原则办事,不以私情废公事,不拿原则作交易,平等待人,不分亲亲疏疏,不搞厚此薄彼。对己要严格。常怀律己之心,常除非分之想,常省自身之过,对各种跑官风、说情风自觉抵制,管好自己、管好身边的人。做人要坦荡。要做老实人,襟怀坦白,光明磊落,不搞小圈子,不搞小动作。要说老实话,实事求是,不歪曲事实,不弄虚作假,不文过饰非,不说主观臆断和没有把握的话。要坚持原则。敢于抛开私欲和得失,对同志才能有抛开面子、揭短亮丑的勇气,动真碰硬、敢于交锋的精神。这种作风,体现的是一个共产党人对党的忠诚、对同志的坦诚,这样的“公”才是大公。
衡量一名共产党人,要看道德水准高不高。道德问题是做人的根本问题,一个道德情操有问题的干部,很难在有了权力后还能管得住自己。这些年来被查处的领导干部,之所以走上违纪违法道路,很多都是从道德品质出问题开始。生活作风和生活情趣看似小事、小节,但小中见大,决定着个人成长,关系到事业成败。党员、干部应当从政治高度看待道德情操,把生活情趣限制在合理范围内,“情”而有度,“趣”而有方,面对诱惑自觉坚定党性,面对腐蚀始终保持正气。
二、以“三严三实”为做官之道,恪守从政为官之要
要始终坚持用权为民。用权为民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严以用权”的本质要求。从思想根源上说,做到用权为民,关键在解决好“官本位”到“民本位”的思想转变。有少数领导干部错误地认为,“官帽”是自己走东闯西打拼出来的,压根儿就没有权力来自于民,必须用之于民的思想。这是一些领导干部犯错误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重要内因,是亟待纠正的思想误区。做官要心存群众、敬畏群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着想,把群众高兴不高兴、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败得失的重要标准,把“民本位”思想体现在谋事用权创业的方方面面。
要始终坚持依法用权。权力如流水,在河道内奔涌,可灌溉田地、滋养万物;若破堤决坝,则淹田毁屋、破坏巨大。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权力配置不合理、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使权力滥用、以权谋私找到了空间,导致贪污腐败成了群众痛恨的现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提出了明确要求。随着改革的深化,监督权、决策权、执行权的制约关系将日益成熟和完善,权力终将进入制度的“铁笼子”。党员、干部要树立法治思维,谨守权力边界,时刻远离法律与纪律的“高压线”,恪守公与私的“警戒线”,把握德与法的“底线”,按法律行使权力,按权限行使权力,按程序行使权力。
要始终坚持为政以廉。要在慎独中保持廉洁。东汉时荆州刺史杨震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夜拒十斤黄金,留下了“清廉诫四知”的千古佳话。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严格自律、自觉守法,是对党员、干部廉政底线的重要考验。要谨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要在慎微中保持廉洁。“大节”与“小节”,从来都是相互统一、互为依存的。在小节、小事上“不矜细行”,必会越陷越深、“终累大德”。要在慎初中保持廉洁。居身之道,犹如雨天穿新鞋,开始很小心怕脏了鞋,倘一失足,将无所不至。党员、干部要谨记万事皆有初,遇到“第一次”,听到“下不为例”的时候,要坚决守住防线,让“病毒”无机可乘。
三、以“三严三实”为成事之要,衡量干事创业之效
谋事要一心为公。要谋实在事。为党和人民而做事,这是“公”最大的体现,也是“实”最重要的标准。一些干部搞形象工程,实质就是私心作怪,不是用有限的资源来打基础、惠民生,而是“兴伪事”、“采华名”。这样的事必然是虚掷公帑、劳民伤财,甚至败坏风气、激化矛盾。谋事要实际。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很多事情还需要经过几代甚至更长时间奋斗才能有丰硕成果。谋事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不能只重眼前政绩,而要立足全局、着眼长远,做符合发展规律的事,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要吃透实情。深入了解实际情况,准确把握主要矛盾,“谋事要实”才能有保证。谋事要重心下移、深入实践,认认真真听取同志、基层和群众的意见,真正做到找准问题、把握关键、科学决策。
做事要真抓实干。要真心干事。是不是真心实意干事情,不仅是岗位履职的需要,更检验着共产党人的党性原则。为官一任,就要通过扎实勤奋的工作,为党和人民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干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这是领导干部应有的追求。要持之以恒。做事不能一届一个思路,一任一个招数。一个刚盖好的大楼就拆了,一个刚制定的规划就废了,终将一事无成。共产党人做事,就要发扬“钉钉子”、“拧螺丝”的精神,扎下身子谋发展,一心一意干工作,善始善终、善做善成。要善于创新。改革到了“深水区”,面对诸多老矛盾和新问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既要“摸着石头过河”,也要加强顶层设计,在创新中推动发展。
遇事要敢于担当。敢于担当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政治本色,也是检验党员、干部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担当的勇气来源于坚定的理想信念,来源于共产党人的政治远见,来源于对党和人民的无限热爱。敢不敢担当,关键在于怎么对待党的事业、人民利益和个人得失。敢担当就要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不怕付出、不怕奉献、不怕舍弃。敢担当是勇气,会担当是能力。在困难面前,要善于研究,找准病灶,提高决策办事的科学性、严密性与严谨性,在攻坚克难中施展才能,在应对考验中提升本领,在推进发展中成就事业。
[责任编辑刘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