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课堂互动交流教学

2014-08-18王春彦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互动交流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王春彦

摘 要:高中语文课堂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重要渠道。本文从设置悬念互动交流引发学生兴趣、以境致情互动交流激发激情、以读促趣互动交流加深学生记忆、以学生为本互动教学用活教材资源、特色课的互动交流引发学生的共鸣等五个方面就互动交流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堂教学 互动交流

随着新时期素质教育的推广和新课标的要求,教师的教学理念得以更新,逐渐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讲课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更多的精力都放在了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和带动学生主动思考上来。实践证明,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互动交流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学生语文课程的成绩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的高低。

一、设置悬念互动交流引发学生兴趣

针对学生的好奇心理,巧妙地在课前或课中设置悬念,提出疑问,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其原因,那么课堂教学定会活起来。高中语文小说教学《失街亭》时,预习之后,设置悬念:“假如街亭未失,孔明能够一统中原吗?”问题一出,学生们都积极地参与讨论。“街亭已失,政局又将如何变化?街亭如此重要,孔明何以失守?”进入课文,学生们分析后得出答案,并理清了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关系即情节,进而对人物性格的分析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以境致情互动交流激发激情

现代课堂教学可采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此情此境下受到感染熏陶,以境来达到入情的目的。具体可以采用多媒体、影视片断等手段。笔者曾执教《我有一个梦想》,利用影片展现黑人遭受的不平等待遇,并以之贯穿教学的始终。通过情境的创设和课文内容的结合,学生情绪激昂,互动交流热烈但不混乱,并对自由做出全新的认识。教学情境的创设还可以利用教师精美的语言,借助美术手段等多种方法达成。

三、以读促趣互动交流加深学生记忆

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是读。课堂上恰当运用读的方式教学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优美诗歌《雷雨》课堂教学为例,在品味人物个性特点的时候,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同学甲读周朴园的语言,同学乙读鲁妈的语言,教师旁白。这样互动声情并茂的朗读,把人物性格演绎得淋漓尽致,学生沉浸其中,课堂气氛活了,学生理解加深了。

四、以学生为本互动教学用活教材资源

1.以学生为本进行教材教学。针对学生的基础以及学生的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实情,灵活处理教材,发挥教材本身的吸引力,拓展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既注重语文运用,又重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胡同文化》的教学中,在理解“胡同建筑”方正、网络、四合院的特点之后,才能体会到北京市民胡同文化“封闭”、“忍”的精义。正是有了“胡同文化”的这一内涵,才能体会作者对于传统的“胡同文化”复杂的思想感情,品出“再见吧,北京胡同”所蕴含的特有感情。学会了分析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到现实生活中去寻找当地的建筑、生活习惯等等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给学生提供研究的课题:茶馆文化、饮食文化、农家乐文化……把语文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生活中,让学生驰骋于互动交流开放的语文教学中,享受语文带来的快乐。

2.以学生为本灵活处理教材内容教学。用活教材内容,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提高自己驾驭教材的能力。教学《促织》分析到文章结尾时,一位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老师,我认为文章结局太圆满,削弱了鞭策的力度,是个败笔,应该删去。”问题一出,课堂热闹了,我让学生分组讨论,有人认为“魂化促织”,尔后“裘马过世家”是不可能的,是用荒唐写社会黑暗。但马上有人站起来反对这个结局有因果报应的思想,是宿命论的体现。又有人认为,作者只是心有美好的愿望而已,给小人物一个美好结局何尝不可,任何中国古典文学总是喜剧多过悲剧,即便是悲剧,也往往是悲极转喜,如《窦娥冤》尚可昭雪,《梁祝》不也化蝶双双飞了吗?一个同学补充:“现实生活中找不到人生存的空间,只好把愿望寄托于虚幻的东西上。”另一个同学得到启发,“让我想起了前边学过的卡夫卡的《变形记》,人为了活下去竟然心甘情愿去做一只小小的蟋蟀,这是人的自我否定。不仅否定了自己的生命,而且连人的价值,尊严也一起否定了,有什么比这可悲的?”“是啊,貌似喜剧的结局,难道不是人生悲剧、社会悲剧、时代悲剧吗?”……

五、特色课的互动交流引发学生的共鸣

如果我们语文老师想方设法、千方百计上好每一堂课,上出特色,牢牢地吸引学生的目光和注意力,将语文课堂演绎成七彩的“人生殿堂”和“知识的迷宫”,让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互动交流使教师和学生都陶醉在彩虹似的、绚烂多姿的语言艺术和课堂设计里而乐不思“蜀”、乐不思归、乐而忘忧。这样的语文课,谁又能否认它是最有趣、最富魅力的呢?我们还可借助时政新闻激活语文课。

总之,社会的飞速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鲜活的语文“活水”已流到了语文课堂的门前,我们再不能紧闭大门,让学生钻“故纸堆”,让学生“嚼蜡”式地闷“死”在语文课堂里。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全部,身边的小事,国内、国际大事都可以引入语文课堂,和课文里最恰当的情节、内容连接起来,就能激活沉闷乏味、教师独角戏式的语文课堂。endprint

猜你喜欢

互动交流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包装管理》教学中的运用
让小学生在参与体验中学好语文
创设互动交流情境培养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