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灵活吸纳文本 创建和谐课堂

2014-08-18孔防丽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文本课文教材

孔防丽

摘 要:新课标的颁布如一缕缕春风,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气息,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教材观。新课标强调,"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小学语文教材不是语文教学的唯一凭借","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新教材不再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惟一依据,而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范例和素材,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文本 课堂

一、 解读文本,辩证开发促和谐

解读教材的能力是语文教师最核心的专业素养,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前提,是上好每一堂课的基础。要想灵活处理教材,要想灵活驾御课堂,教师必须先下足工夫研究教材,深挖教材,归纳和总结教材的内容。只有对教材内容反复推敲和总结,才能理解教材编辑者的良苦用心和安排意图。对于教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都会成为一个强烈的信号,直接上就可以做出判断,表现在语文课堂上是指语文教师掌握了教学设计、板书、提问、常用的教学模式、多媒体的使用等多种技能的基础上,能够较熟练地恰当运用,和学生交流对话正常和谐,教学目标的达成比较顺利。我在研读文本时力求做到:1、站在文本的角度,彰显学科本体特征 2、站在作者的角度,把握文本价值取向。3、站在读者的角度,读出自己的独特理解。4、站在学生的角度,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

二、拓宽文本,贴近生活促和谐

列宁说,“语文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在生活中时时可见语文,处处必用语文。《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强调语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语文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语文题材,让学生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语文,摸到语文,感受到语文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语文的魅力,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语文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觉得语文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虚无缥缈。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十一册《最后的姿势》一文讲述的是汶川大地震中,一位年轻的老师在废墟中克服各种困难,救出4名同学的传奇而感人的故事。这样的灾难学生只在电视镜头里偶尔看到过,文章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孩子们小小年纪更是缺少这种生离死别的痛苦的体验,为了更有效地促使学生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新课伊始,我便播放了一段汶川地震的录像。这里到处是一片狼籍的景象,山崩地裂,房屋倒塌,道路断裂,烟雾笼罩着整个城市,人们的呼喊声、哭叫声交织成一片;这里到处弥漫着死亡的气息,再加上音乐的渲染,使人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这样很快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之中,虽然课文中没有刻意去渲染灾难的可怕场面,但正是这灾难的背景才更衬托出了父亲那高大伟岸的形象。课末交流汶川地震中出现的感人故事,将父母之爱延伸到人类的大爱,使文本、生活、哲理,在学生心灵中实现个性化交融,升华了情感,体现了大语文教学观。

现行教材中有许多课文远离学生生活实际,这类教材如果不做加工处理,学生将难以理解,更不用说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了。对于这一类教材,教师可围绕课文拓展内容,以充实教材。

三、浓缩文本,长文短教促和谐

和谐的课堂既要倡导简约,又要扎实有效。倡导简简单单教语文,就是要求我们利用有限的时空扎实进行语文的学习,要求我们去繁就简,抓住文本、抓住课堂的最关键处,抓住主线,松弛有度,有放有收即可。“好老师加工教材,差老师照本宣科。”一个好的老师应当根据教学目标、内容特点以及学生状况等对我们教材所提供的核心文本加以增减调整,通过调查、访问、阅读、上网等有效途径进行比较恰当的整合,从而活用教材,使我们的教学设计更能符合时效性、班级特点、思想教育以及学生的自主体验和实际需要,使教材内容更能承载教学任务的完成,并有效增长学生见识,深化理解,拓展学用渠道。

总之,《 新课程标准》带给我们的不光是理念上的更新,更重要的是把广大教师从教材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使用教材,增强了教育教学的人文性。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练就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教材是教学的主要凭借,是基本的教学内容,我们要跳出教材解读文本、对话文本、 体验感悟文本、演绎文本。不管是重组还是延伸,不管是整合还是提升,亦或是其他的,只要能用活教材,能使学生将教室里学到的,向家庭迁移,向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拓展,语文教材就能焕发出独特而迷人的魅力,语文教学就能不断地走向和谐的智慧殿堂。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本课文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背课文的小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背课文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