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驱动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2014-08-18陈睿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项目驱动信息技术教学初中

陈睿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各个领域对于教育的要求也更为严格,尤其是我国进入了以科学技术为主的21世纪,对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更为严重,在初中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其实践性特别强,是对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教师也应该灵活变化教学方式,可以将项目启动教学法来运用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中,实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本文也就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 项目驱动 信息技术教学 应用

随着我国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培养具有专业信息技术知识的人才已经成为了教育顺应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初中信息技术作为实践性特别强的一个学科,它的主要课程就是为了培养学生掌握新时期的信息基础知识与技术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新课改的实施下,教师更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在日常信息技术的教学活动中,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加强对于教学课堂的创新与改革,促进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的提高,这就使得项目驱动教学法也应运而生。[1]

一、项目驱动教学法概论

在社会给予了信息技术教学更高的要求之后,项目驱动教学法作为创新的手段非常适合于引入到信息技术教学中。原本初中的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就是偏向于非常强的实践性,而且就教学内容而言,也具有非常强的趣味性,但是如果教师还是以单纯的教学手段、单一的教学方法来进行信息技术的教学,不仅会使原本有趣的内容变得枯燥、乏味,而且也无法有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氛围陷入沉闷,阻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其实在初中的信息技术课程中,其本身的教学模块划分的就非常清楚,因此教师可以抓住课程的这个特点,按照不同的模块来进行多样性的教学,实现以项目驱动教学法来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对于实施项目驱动法的教学也应该有一些注意的事项,比如说教师在对于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上,应该更为细致化,深入分析教学的重点、难点,尽量使有效的课堂融入更多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使教学质量得到更好的提升,而且也能够响应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项目驱动教学法的有效教学手段。[2]

二、项目驱动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环节

1.对教学任务的制定

在项目驱动应用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解决在学习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教师在制定以项目驱动教学法为主的教学任务时,应该注意的是,不要一开始就布置较难的任务,应该遵循从简到难,从片面到全面的一个过程,这样才有利于让学生在开始解决问题的时候就获得成就感,促使其更深入的去解决更难的问题,相反,如果一开始就是较难解决的问题,学生可能一上来就会遭受打击,很容易退缩。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整体的任务来分割成若干个小任务,实现从片面到全面的一个过程。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进行任务分割的时候不能随进行,必须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原则。首先对于分割的任务一定要具有各自的独立性,而且任务分配的大小也应该进行综合考量,既不能太小让学生没有挑战性,又不能太大以致于学生无法在课堂完成;其次,任务之间也应该是互相联系的,虽然说每个任务都应该有其独立性,但是要使片面的任务连接成为全面的任务,就必须要确保其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使学生可以环环相扣的进行学习。

2.设定项目驱动的情境教学

将项目驱动应用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首先应该确立其是优秀的项目,而且项目的优秀与否也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一个好的教学项目不仅可以实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且还能使学生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就感,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创设有效的情境,来辅助学生完成有效的教学。创设有效的情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而且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尽快解决问题。而且信息技术教学本就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如果创设的情境可以以学生们日常的生活为基本出发点,就可以达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潜在能力的根本目的,为实现有效的课堂效率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创设情境教学要在依据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来联系实际,不能天马行空,要真实、直观、形象的对学生进行教学,从而促使学生构建专业的知识体系。

3.形成完整的评价体系

有效的评价无论是任何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在项目驱动教学法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之后,完成一个阶段的教学之后,必须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评价方式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或者是教师的评价,方式可以实现多样化。

在初中生对一个阶段的信息技术知识学习完成之后,虽然说获得了对知识的一个完整认知,但是仍然没有形成有效的框架体系,因此,在一个阶段的学习过程之后,教师积极的使用教学评价,不仅可以让学生再重温知识,而且有利于形成整体的知识体系结构。因为相对于知识大部分都隐藏在教师所精心设计的项目之中,虽然学生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对项目有了探索与认知,但整体的知识却还是片面的,这就需要后期进行整体的总结与整理了。教师根据项目的设计、实施情况,对学生进行整体的引导、归纳与总结,帮助其梳理知识之间的联系点,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结构认知,并且形成一定的框架体系。[3]

在教师对学生整体的评价过程中,也是教师掌握学生基本情况的一个过程,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在具体的项目实践中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与学习手法等进行多方面的评价,并就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指正,同时应该注意的是,应该多使用鼓励的手段,来进行对学生的表扬,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意识,在教师的鼓舞下改善自己的问题,不断进行自我监督、激励,并且实现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有效学习。[4]

参考文献:

[1]杨静.项目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11(05).

[2]毛彦平,邢进生.项目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7).

[3]张能胜.项目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中的探讨与应用[J].科技信息.2010(03).

[4]周蕾蕾.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优化情境导入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2.endprint

猜你喜欢

项目驱动信息技术教学初中
高职院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革新的探索与研究
依托工作室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研究
基于物联网项目驱动的嵌入式系统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红色之旅”项目驱动的《调酒与咖啡》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机制探讨
运用“分层教学”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