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

2014-08-18贾瑛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意识院校旅游

贾瑛

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了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具体内容,然后分析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意识培养的现状,最后提出了培养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意识的策略。

一、前言

职业意识是指人们对于所从事的职业的认识、意向和从事该职业时所具有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们对职业劳动的评价、情感和态度,是职业道德、职业操守、职业行为等等这些职业要素的综合。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意识来说,是从事旅游行业人员所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和风度,主要有:服务意识、团队意识、安全意识、服从意识及行业忠诚意识等。

二、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具体内容

在高职旅游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具体的内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优秀的职业道德以及高品质的服务意识

在一个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中,旅游行业是一个重要的“窗口”,通过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可以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旅游从业人员的行为和品德通常会被当作一个旅游企业或城市形象的缩影。所以,一个专业的旅游从业人员,都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优质的服务意识、无私奉献的精神品德、热情负责的工作态度、团结协作的工作精神,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旅游职业行为和习惯。[1]

在市场经济的进程之下,市场竞争也变得更加强烈,顾客的消费意识在不断的提升,同时还注重了对高附加值的追求,所以旅游行业的竞争,最直接的就演变成了服务质量的竞争。在建设旅游品牌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对旅游服务质量的重视。对员工服务意识的培养,是提高服务质量的重中之重,这就是一种独特的服务文化,服务意识和服务文化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因为存在着历史文化方面的因素,在我国才传统文化当中,服务文化一种缺乏足够的地位,我过缺乏足够的服务意识,就目前来说,西方国家的国民收入在百分之六十以上,甚至是更高的比例都是来源于服务行业,在世界经济发展当中,服务业是一个重要的支柱。排名全球酒店300强之首的万豪酒店创始人马里奥特的名言:“生活就是服务,我们时时刻刻都生活在为别人服务和被别人服务的环境当中”。比如在中国酒店的总经理,很多都不会在大堂之内给客人拉门或提行李,在他们的意识里,只能做好管理的分内之事,服务是分外事,但是在外资酒店,这样的场景随时可见,有时候总经理还会到客房给客人端茶送饭,在他们的意识里,酒店生存的根本是服务,只要是对酒店有利,不分级别不分行业,都可以做,所以从总经理自身开始,身体力行,给员工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这样对酒店服务文化的培养是非常有利的。在所有的服务性行业中,旅游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拥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服务对象,因此需要从业人员必须具备非常高的语言能力、沟通能力和文化素养,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足够的服务意识。 [2]

2. 娴熟的职业技能

一名旅游从业人员如果只有良好的服务愿望,而没有娴熟的职业技能,那么优质服务就是虚的。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行业,包括酒店、旅行社、海陆空交通运输、游览、娱乐等行业,这些行业相互联系,但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每个从业人员必须掌握娴熟的服务技能,同时还需要具备相应的旅游方面的卫生和救护常识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游客服务。

3. 良好的心理素质

一个专业的旅游从业人员需要具备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对随时发生的埋怨和打击具备足够的应对能力。因为旅游从业人员行业的特殊性,所以会经常受到游客误会和呵斥,因此需要承受相应的心理压力,所以要求旅游从业者,在各种环境之下都要保持一种积极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心理压力进行自我舒压,对自身情绪进行自我控制,因而不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同时还能进行换位思考,化解矛盾,平和的解决游客矛盾,使游客获得超值服务。旅游从业人员还需要具备足够的心理应变能力,对突发的意外情况和事件进行及时处理,并能够及时的汇报,随时保持沉着冷静的状态,以积极的态度,对情况进行客观分析,准确做出判断,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然后妥善的解决问题。[3]

4. 优秀的文化素养

对于旅游业来说,所涉及到的知识领域非常广泛,不管是古今中外,还是天文地理,都能够泛泛于其中,所以需要旅游从业人员具备优秀的文化素养,因为旅游行业的服务对象来自世界各地,所以存在着文化文化背景和兴趣爱好的差异,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的差异,同时还拥有不同的个性特征,要是旅游从业人员缺乏足够的知识,就无法提供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给游客。

5.优雅的仪容仪态

客人对服务的第一感受就是通过旅游服务人员的仪容仪态来体现。因此旅游服务人员要做到表情自然,面带微笑,态度和蔼,服装整洁,站姿优雅,坐姿端庄,行姿轻盈 ,服务用语礼貌和蔼,肢体语言得体,向游客展示出旅游服务员良好的职业形象。

三、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意识培养的现状

为了适应当今旅游服务行业发展的趋势,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该是合格的应用型人才。这种应用型人才的特征,主要体现为具有较高的旅游行业职业意识和特定的旅游服务职业能力。然而,很多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由于受到我国传统的教育体制的影响,多采用“学术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旅游人才和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有旅游行业专家指出:目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职业能力不强,职业主体意识淡薄,缺乏旅游行业职业价值意识及旅游行业职业情感,缺乏正确的从事旅游行业的职业态度及职业理想。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是旅游行业服务和基层管理人才,做好服务是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学生进入旅游企业通常是从基层服务工作做起。但是,出现学生普遍存在着职业意识不强的情况,因此没有足够的了解旅游行业特性,对旅游服务岗位认识模糊,当这些学生走入工作岗位之后,发现工作现状与职业理想相差甚远,因此出现严重的“失落心理”,一些学生对旅游服务工作出现失望的情绪,因此改行做了其他行业。因此出现了旅游服务行业员工频繁跳槽和流失率较高的现状。endprint

四.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意识培养的策略

1.对入学新生进行足够的专业性教育

在新生入学以后,就要集中的进行职业意识教育,以如下内容:

1.1针对旅游专业进行培养目标性教育。按照旅游行业的要求,给学生提供帮助,做好职业定向。对于高职旅游院校来说,培养人才的目标就是向旅游业输送旅游生产实践第一线的工作者,该院校毕业的学生主要从事酒店前厅、餐饮、客房等部门的服务岗位和基层管理岗位,旅行社、旅游公司的导游、计调、外联等业务岗位和旅游景区等其他旅游企业的服务、接待、经营岗位。

1.2针对旅游专业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帮助学生完成初步的职业(专业)认知。学校采用专业教育,使学生对旅游专业各个学期的教学安排进行了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培养计划,帮助学生合理规划从校园到职场的职业生涯发展途径。

1.3增强学生的旅游职业道德教育,其中包括了职业服务意识培养等,给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提供帮助。在整个专业教育的过程中进行旅游职业道德教育,把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贯穿到职业道德当中,让学生理性的对将要从事的行业和服务对象进行理性地认识,让学生认识到高尚职业情操的重要性,让学生在校期间能够自觉培养健全人格、培养诚信品格。

2.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进行创新,使得专业特色课程设置方面突出

2.1在设置课程时按照旅游行业发展需求进行设置。在设置课程时如果要注重职业意识与职业能力的培养的话,因此需要其行业适应性非常的强,这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空间的大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4]

在设置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国内外的旅游职业资格标准要求来进行设置。对现存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整合,根据工作岗位、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对各专业课程进行特色性的设置,将各门专业主干课有机的结合为一个整体,在日常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应该具备的职业意识与能力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得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最终达到培养职业意识教育的目的。

2.2以业意识培养为重点,建立合理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结构。根据现今西方国家培养职业教育的经验来说,设计课程的模块化,能及时的体现社会及行业的新知识、新技术及新方法,大大增强教学的适应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不同学习基础、发展需求各异的学生的需求。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要把旅游行业人才需求趋向融合起来,分解旅游行业就业岗位的能力,对学生的职业意识及职业能力进行培养和提升。[5]

3.实践情境学习的强化

想要迅速提升职业素养就可以学习实践情境,对职业意识进行强化。情境学习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基地两种途径来实现。

3.1在学校之内建立实训室,对学生职业能力进行训练。对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训练,让学生能够对所学的专业知识,掌握操作技能进行深刻领会,深化职业认识。

3.2在学校之外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有助于对职业意识的提升。以正常运转的旅游企业作为实习单位,在学生进行入岗之前进行新员工岗前培训,把企业精神、经营理念、服务理念、员工管理条例、服务质量标准等灌输到学生心中,让学生快速的进入到职业角色中,为养成职业所需心理素质做好准备。

4.营造足够的校内外职业氛围给学生

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参与社会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同样是激发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情感的重要途径。

4.1开展校内“第二课堂”活动。对学生进行积极倡导,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团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公益活动及与专业技能相关的各类比赛,在对学生的业道德修养、社会公益服务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进行营造和强化。比如说在旅游专业当中,在校内可以实行“第二课堂”活动可以有如下几种:社团活动,如旅游协会、酒店服务协会、校园导游团、礼仪服务队、演讲协会等;职业技能大整齐、说话要使用服务规范用语、举止要端庄得体等。在教学内容中进行模拟。在进行专业技能教学的时候,对相应的工作流程进行严格控制,对实际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和技能进行模拟教学,加强学生相应的角色意识,比如待人接物的方法、处理问题的灵活应变性。下面是在导游实务课程中地陪“迎接服务”教学所涉及的内容:

如酒店服务技能大赛、导游技能大赛、演讲与口才比赛、校园形象大使选拔赛等;其他校园活动,如主办旅游专业报纸刊物、旅游线路设计评比、旅游摄影作品展示、大学生创业活动、寝室文化活动展示、个人才艺表演等。

4.2开展校外职业体验活动。学生在校期间,要根据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和未来所从事的职业要求,进行一定时间和范围之内的职业劳动或生活的体验通过在企业、社区等社会组织之内来实现,把对职业的认知和自我认识进行加深和强化,对自己的职业适应特性进行发现和发掘。在旅游专业之内可以开展的校外职业体验活动有:企业参观,如参观星级酒店、旅行社、旅游景区等旅游企业;社会实践,如社会调查活动、旅游线路考察活动、新农村生活体验等;还有一些其他的活动,如义务导游、礼仪服务、勤工俭学活动、各类社会义工等。[6]

五.结束语

在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这是一个全程化与系统化的过程,需要通过长期的积累与沉淀。所以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培养方面要实现学校、教师和旅游企业等多方的共同协作,通过长期的、综合的、循序渐进的对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进行培养,最终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将成为旅游行业欢迎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効红娟.高校旅游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指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 2013

[2]肖寒.旅游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影响机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 2013

[3]于淑艳.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能力构成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 2013

[4]朱晓敏.我国民办院校旅游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 2013

[5]王超.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 2013

[6]李丽娇,辛志杰.关于对高等职业院校扶持政策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 2013(04)endprint

猜你喜欢

意识院校旅游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旅游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