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历史教学对学生海洋意识的培养现状及其应对

2014-08-18吕小琴

文教资料 2014年1期
关键词:陆地海洋意识

吕小琴

(河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中国不但有悠久发达的农耕文明,海洋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取得了极为辉煌的成就。但在当前高校历史教学中,这些历史内容并未得到系统全面的反映,“海洋缺失”现象较为普遍,学生海洋意识的培养因之始终难以令人满意。究其原因,传统“陆地本位”的史观根深蒂固、农业文明的强势地位等都是重要因素。因此,高校历史教学必须进行针对性改变,为学生海洋意识的提高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

一、海洋缺失:高校历史教学中的“陆地本位”及其表现

史学观念上,“陆地本位”的思维定式仍在制约史学研究及教学。“陆地本位”的思维定式表现很多,比较典型的如认为中国传统海洋文化的本质是海洋农业文化。南中国沿海很早就出现“骆田”等利用海洋的农耕形式。说这是海洋农业文化,当无疑义。但它并不是中国海洋发展的主导形式,如果进而把它作为与西方海洋商业文化相区别的本质特征,就更是一种误导。中国海洋传统的发展模式,前人把它很形象化地归纳为“以海为田”。这句话的内涵,海洋农业文化论者解释为:“其核心内容是‘以海为田’,即把海洋看作是陆地农田的延伸,单纯强调海洋本身具有的农田价值。”①实际上,“以海为田”是明清时代南方沿海知识分子和官员对海洋生计的形象概括,并不是海洋活动群体自己总结出来的,是从陆地看海洋,以农田比喻海洋。望文生义地把“田”解释为农业,或者认为海洋交通、海洋捕捞和海洋贸易是滨海等海洋活动是从海洋农业引申出来的,结果势必造成海洋活动主体的错位,误读了海洋人文的信息。还有如认为传统中国航海始终是非经济性和非民间性的,传统中国缺乏海权观念等。

内容编排与解读上,“陆地本位”的思维定式导致编者选择史料时重陆轻海。以政治军事史内容编撰为例,中原王朝政权建立的一个重要合法性依据便来自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的需要。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游牧社会和中原农耕社会持续两千多年的冲突成为记述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条基本线索,海洋则只在威胁中原王朝政权统治时才会进入编者视野,由此造成海洋历史“碎片化”记述,没有反映中国海洋发展的整体情景。而即使这些提及重大海洋事件,多数历史教材也仍是“以陆观海”,站在陆地发展的立场进行解读。如清初郑成功收复台湾一事,传统认为是抵抗西方殖民者的反侵略战事,郑成功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事实上,郑成功击退荷兰殖民者得益于两个海洋发展的因素:一是明中叶以降,闽南沿海海洋社会经济的形成与壮大;一是其父郑芝龙创建的郑氏海商集团垄断明末清初东南中国民间海洋贸易,郑氏父子则相继成为实力雄厚、武装强大的海商霸主。②因而可以说,郑成功击退荷兰人、收复台湾,亦是中国海洋发展力量对西方海洋势力的成功狙击,具有重要的世界历史意义。

二、其来有自:高校历史教学中“海洋缺失”的根源

高校历史教学中“重陆轻海”现象出现已久,其形成原因颇复杂,大体可从两方面来认识。

首先是传统史观根深蒂固。我国历史上的国家发展路向是重陆轻海、陆海失衡的。近代海权丧失,中国失去海洋国家的地位。因此,从国家的角度看历史,中国作为大陆国家是常态,而作为海洋国家只是“片断”。这造成中国传统史学多以中原王朝政权的兴衰为记述中心,海洋及海洋发展始终难以进入传统史家的视野,“陆地本位”是他们的基本史观。中国近代“新史学”创立之初,便关注海洋与中国的关系,开始中国史学的涉海研究,形成南海交通史、南洋殖民史、郑和研究等主题领域。一百年来,中国海洋史的内涵和学者对它的认识不断发生变化。中国的历史定位从大陆国家向陆海复合型国家的转变,“陆地本位”的历史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反省。但由于没有相互连接、贯通,缺乏真正以海洋为本位的系统研究,不能从整体上展示海洋发展本身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一种文明的历史进程,“陆地本位”向“陆海并重”转变的史学观念始终没有得到真正树立和广泛传播。

其次则是文献之难导致海洋历史重现之难。中国海洋历史记录只剩下一些碎片,无意识的记忆有海港、海洋聚落遗迹、海底沉船等,有意识的记忆有航海记录、海商账册、契约、书信等海洋商业文书、海洋故事传说和宗教信仰等等,还包括沿海知识分子的间接记录——文集、笔记、日记、碑刻、地方志等中的海洋纪事,官方的海洋档案,散落在中国人从事海洋活动的各个海洋区域,包括国内和海外。此外,借助恢复记忆的,还有外国人的记载和外文档案。这些史料碎片拼凑起来,才有望恢复历史的场景。但这些文献的搜集工作难度很大,由此导致海洋历史场景重现的难度极大。这在客观上造成海洋历史编写的困难及编写者对海洋历史的忽略。

三、海陆并重:高校历史教学对学生海洋意识培养的途径

针对高校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海洋意识方面出现的缺陷与不足,可以通过挖掘现有教材潜力,吸收前沿成果,以及加强实践教学等途径弥补与加强。

积极利用现有教材中海洋意识史料,尤须重视海洋意识史料的解读。管仲因齐国海洋资源之利而大兴工商,强国富民;徐福受始皇之命,出海寻长生不老之药;汉武帝扩展版图至海南岛;三国孙权派卫温、诸葛直抵达夷洲;唐朝广州海洋贸易的兴盛;宋元海上丝绸之路的勃兴,海洋国家的隐现;明初郑和下西洋,明中叶东南沿海民间海上贸易与倭寇之乱,明末清初郑氏海商集团;清代广州十三行等,这些海洋事件、海洋人物在高校现有历史教材中均有记述,在历史教学中也都会提及,但因“碎片化”的编排、解读的立场和角度等方面问题,对学生海洋意识的培养不仅无帮助,还给学生造成一种中国海洋历史可有可无,对中国历史发展无甚影响的印象。因而,高校历史教学中,系统化现有教材中的海洋历史内容,从“海洋”本位客观讲述中国海洋发展中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是培养学生海洋意识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一条捷径。

积极吸纳当今海洋史学研究成果,夯实海洋意识培养的资料基础。早在清末民初,学界便已开始涉海历史研究,历经百年,形成如南海交通史、南洋殖民史、郑和研究等主题领域,并且结出非常丰硕的成果,但以海洋为本位的海洋史学尚未出现。上世纪九十年代,厦门大学杨国桢教授带领的海洋史研究团队改变了这种状况。杨国桢教授提出“在指导思想、研究主题、研究概念、研究方法、研究顺序上,实现从陆地本位向海洋本位的转换”,即立足海洋,划出海洋区域,把海洋纳入历史学的区域研究中。重建海洋经济系统,把海洋产业从依附陆地农业、工业、商业、交通业等部门经济分类中剥离出来。重建海洋社会系统,把向海洋用力的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的研究加以整合,重建海洋文化系统,演绎中国特色的海洋人文传统。在杨国桢教授指导和带领下,厦门大学海洋史学蓬勃发展,涌现出几十本海洋史各领域的高水平研究专著,迄今仍不断有海洋史研究成果问世。当今中国海洋史学的研究成果完全可以成为高校历史教学中的资料基础,帮助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完善观点,更新观念,为更好地培养学生海洋意识奠定基础。

开展实践教学,实地感受中国海洋发展。有条件的高校,可以适当开展海洋历史方面的实践教学,如带领学生前往沿海地区实地考察,感受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实况,再结合这些地区海洋历史发展的内容讲解,相信能引起学生对中国海洋发展历史的重视,激发学生自觉增强海洋意识。

海洋是人类发展的第二空间,也是中华先民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自然地理空间,中华先民向海洋发展的努力从未停止,甚至与近代西方海洋社会经济力量发展相比亦不遑多让。海洋发展的深厚积淀是今日中国海洋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的历史前提和人文资源。强调高校历史教学对学生海洋意识的培养,正是为了今日走向世界的中国能够充分吸收中国海洋发展史上的经验教训,实现海洋大国与海洋富国的强国之梦。

注释:

①倪建民,宋宜昌主编.海洋中国:文明重心东移与国家空间利益.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7(下册):1361.

②杨国桢.郑成功与明末海洋社会权力的整合.瀛海方程.北京:海洋出版社,2008:285-305.

[1]倪建民,宋宜昌主编.海洋中国:文明重心东移与国家空间利益.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7.

[2]杨国桢.郑成功与明末海洋社会权力的整合.瀛海方程.北京:海洋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陆地海洋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陆地开来“宙斯盾”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