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复合型导游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4-08-18吴建冰李作华

文教资料 2014年1期
关键词:旅游胜地桂林导游

吴建冰 李作华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系,广西 桂林 541004)

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复合型导游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吴建冰 李作华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系,广西 桂林 541004)

桂林国际旅游胜地要建成世界一流的山水观光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必须有与之相匹配的旅游服务品质和信誉,重点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导游是旅游服务的窗口,代表国际旅游胜地的形象,导游人才的培养是建设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内在要求。本文紧扣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对导游人才的需求,从导游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复合型导游的课程群构建、教学与学习方法的创新、教学质量评估与监控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探讨了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导游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

桂林国际旅游胜地 复合型导游人才 培养模式

一、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对导游人才的要求

1.关于桂林国际旅游胜地。

桂林国际旅游胜地是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发〔2009〕42号文件《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桂林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提出要全面推进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各项工作,利用桂林旅游资源优势,打造成为国际旅游胜地。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规划和建设应具有全国示范意义,能在旅游业各个方面都有突破。经过多年的旅游发展和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建设,桂林在资源导向型旅游发展模式基础上探索新的发展道路,在观光旅游的基础上,逐渐向历史文化旅游、民族民俗旅游、养生康体旅游、生态体验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和商务会展旅游等多元的、复合型旅游模式转变。为了进一步落实国务院文件精神,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带动作用,推进桂林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指出,推进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和发展,按照世界水准、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要求,打造世界级的旅游城市和国际旅游目的地。《纲要》已获国务院正式同意批复,标志着桂林将成为首个国家建设的市级国际旅游胜地,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到2020年,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将成为世界一流的山水观光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成为国际旅游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2.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对导游人才的要求。

建设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和打造国际旅游胜地,必须有与之相匹配的旅游服务品质和信誉。国际旅游胜地的规划中提出了重点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工程,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开展文明导游员的评选活动。导游是旅游的门面,导游服务是整个旅游接待服务工作的核心与纽带,是起着决定作用的工作。因而,要配合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对导游人员和导游服务提出新的要求。桂林市接待游客量逐年增长,每年都位居全国前十位,因而导游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在数量和质量上跟上旅游发展的步伐,还必须在新的旅游模式的基础上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和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的导游人才队伍。导游人员要适应新的旅游产品的开发,能根据旅游产品的变化相应地调整服务的标准。在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建设规划中提到了要加快打造桂林国际旅游胜地,打造山水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历史文化旅游、红色旅游、生态乡村旅游、户外运动旅游、浪漫婚典旅游等八大系列旅游产品。重点发展以体育旅游、体验旅游、民族民俗旅游、婚礼旅游、医疗旅游、养生康体旅游、商务会展旅游为主导的新的旅游业态。配合这些旅游产品的导游服务人才将应运而生。过去对导游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针对观光旅游,而新的旅游业态需要新型的导游,新型的导游必须是复合型的人才,能适应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需要,要使导游人才由通才转向专才,再由专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化,培养多元化导游人才是建设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任务之一。

二、复合型导游人才的内涵

1.复合型人才。

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两个或两以上专业(或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人才。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以及多种专业的复合,二是指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复合。[1]第一层意思的复合型人才就是指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宽阔的知识面、举一反三的知识运用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的语言文化及沟通交流能力的人才,能将不同领域的科学知识进行综合交融、融会贯通,并运用于实际的工作中。第二层意思的复合型人才更加倾向于人才的全面的素质,素质全面是指学生应当具备把自己的事业与人类文明、社会进步融为一体的品格和社会责任感,并具有崇尚“真、善、美”,敢于坚持真理、热爱祖国的道德情操,还要具有自信、乐观、豁达、合群,不怕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等。[2]智力因素如专业知识或逻辑思考能力,还包括学习能力,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理解力、想象力、推理力、思考力、洞察力、内省力、创造力,知识、经验、技能等。非智力因素如情商和逆境商,情商包括工作的热情、与人共事的、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逆境商包括了信念、自信心、意志力、容挫力、乐观性和遇到问题和逆境的处理能力、控制能力等。可以说复合型人才是知识、能力、人格的复合,高技术与高智商、高情感的综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技术素质与人文素质的结合,[3]是会认知、会做事、会做人的高素质人才,是知识能力的有机结合和相互渗透,形成各种知识和素质的融合,并在实际的工作中发挥出综合的作用。

2.复合型导游人才。

导游工作本身就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在游客的旅游期间,导游要负责食、住、行、游、购、娱的各个环节。导游在工作过程中既是游客的政策宣传员、财务统计员、安全保卫员,又是游客的语言沟通员、生活服务员、游览组织员,工作范围广泛,任务繁重,头绪纷繁。这就对导游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修养就提出了复合型的要求,导游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天文地理、经济政治、历史文化、文学艺术、宗教民俗应是无所不通,工、农、商、学行行得懂,应是博学的杂家。导游应该具有良好的情商,具有爱与人打交道的性格,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善于与人交流和沟通,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绪。导游应具有独立工作的能力,能应付突发事件,能很好地面对挫折,身心健康,遵守纪律,精通业务,善于学习。一个优秀的导游本身就是复合型人才,通晓多个学科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扎实的专业基础,能将多种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地运用,运用新的思维方法、综合能力,将经验转化为新的为工作服务的知识,达到知识的创新。总之,复合型导游人才是指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多重整合的导游人才,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结合,人文科学内各学科的融会贯通,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具有宽阔的导游专业知识和广泛的文化素养,具有多种能力和发展潜能,以及和谐发展的个性和创造性,能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需要的导游人才。[4]

3.适应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复合型导游。

导游人员是桂林国际旅游胜地旅游从业人员的主要部分,是桂林旅游业发展的实践者,也是桂林旅游形象的传播者和展示者。导游的素质关系到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旅游的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城市形象。提高导游队伍整体素质是适应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和提升桂林旅游形象的内在需要。桂林国际旅游胜地要体现桂林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综合性、突破性和示范性,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导游也应在全国导游中起到示范作用,能实现传统导游服务方式的突破,因而要大力培养适应现代最新旅游业态的具有综合能力和素养的多元的、开放的、创新的复合型人才。桂林国际旅游胜地要将桂林建成世界一流的旅游目的地,满足游客多元化的旅游需求,享受世界级休闲度假服务。以“打造山水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历史文化旅游、民族文化旅游、红色旅游、生态乡村旅游、户外运动旅游和浪漫婚典旅游八大系列旅游产品”为目标,建设各个系列的旅游项目,形成旅游新业态。适应桂林旅游新业态和旅游新产品的导游,除了应具备复合型导游的基本素质外,还应具备创新意识,要懂得本地旅游特色,适应本地旅游发展。具体而言,导游人员既应有人文素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懂得桂林的旅游文化,又要有旅游产品开发和营销方面的知识,对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旅游产品和旅游项目有深入的认识与理解,能促进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营销,符合国际化接待要求,并能根据客人需要突出导游服务和接待的个性和吸引力。因而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导游人才培养必须在创造型、复合型、协作型人才方面下工夫。

三、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复合型导游人才的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是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根据培养目标进行人才培养的教育过程。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手段、管理制度和评估手段等。以下从人才培养模式的几个方面构建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复合型导游人才的培养模式框架。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桂林国际旅游胜地旅游产品密切结合。

目前,国内的团队旅游让很多游客都觉得疲惫和缺乏新意,更多的人愿意选择自助游而不需要导游。导游是在传统的观光旅游中发展起来的,随着旅游业态的不断更新、旅游者出游动机的变化,以及旅游者对深度旅游和旅游真实性的渴盼,使导游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出现危机。借桂林建设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和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契机,应对导游人才的培养目标提出一些新的思路,更好地迎合大众旅游方式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趋势,实现导游服务和导游人才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在对导游人才的培养要根据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的实际需求和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的基础上,以能力为本位组织教学,培养出服务型、协调型、创新型的复合型导游人才。创新导游人才的培养,除了注意传统导游人才培养所需要达到的目标外,还应该与山水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历史文化旅游、红色旅游、生态乡村旅游、户外运动旅游、浪漫婚典旅游等旅游产品结合,了解这些旅游产品的内涵,将多元化的旅游产品的导游知识框架进行设计,学生在传统导游专业知识的学习之外,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种旅游产品方向,并在这些旅游产品的知识提供的框架中完善自我的专业知识体系。

2.构建合理的复合型导游的课程群。

目前,我们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都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设置死板单一,学生对旅游行业和本地最新的旅游动态缺乏了解,理论课与实践课泾渭分明;课程设置不合理,由于导游服务是旅游管理专业中的一个方向,课程基本缺乏导游专业的体系性,比较零散,学生学的课程虽然很多,但是无法真正做到知识的复合;课程的设置常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忽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无视学生的创造性,几乎用同一模式培养人才。总之,以往的课程设置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能实现复合型导游的培养目标。我们要转变思想、更新理念,构建出适应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的复合型导游人才培养的课程群,改革课程体制和教学内容。为了更好地培养复合型导游,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都不可轻视,要克服理论课和实践课脱节的现象,融合教学,形成课堂模拟、校园模拟、跟团见习、旅行社带团等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教学模式,实现理论、实践、素质三位一体。适应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的复合型导游课程群应包括:导游基础理论、导游基本技能、导游素质、导游个性化课程四大部分。导游基础理论课程包括旅游学科的一些基本的理论、学科的前沿动态、旅游政策、导游基础知识的基本框架等;导游基本技能课程包括导游带团的常规操作流程、导游语言表达能力、导游应变能力、导游技能创新能力等;导游素质课程包括旅游审美知识、旅游文化知识、旅游心理学知识、旅游职业道德等方面;导游个性化课程主要是学生自主根据个人的性格特点和爱好选择的课程,如倾向于文化旅游、体育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婚典旅游等设计的相关课程。

3.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将建构主义教学理念融入教学过程中。

在复合型导游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克服教学方法的刻板不灵活,将建构主义教学理念融入教学过程中,就要引导学生将多种学习思维方法进行融合。

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已经在国内被很多教育者重视,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在行为活动或经验中构建起来的,强调学生主动地学习。学生以过程为中心,强调对过程的反思,构建知识,在主动探索中学习和认知,使知识经验内化于个体之中。[5]建构主义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协作、会话等过程完成学习。导游课程的教学设计要在分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为学生创设出意义构建的情景,并把导游服务的模拟情景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导游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取知识的多少取决于他们根据自身经验建构有关知识意义的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地重复教师讲授的内容。建构主义的情景教学非常适用于导游课程的教学,并有助于引导学生学习思维的转变,提高学习主动性,真正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根据人才培养过程中学习者对知识的吸收方式,学生学习思维可分为“海绵式”思维与“淘金式”思维。[6]“海绵式”的学习思维如同海绵吸水,主要是学生吸收知识,教师传授知识,通过知识储备打下专业学习的基础。吸收得越多,知识掌握得就越多,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就越高。但这样的学习方式导致学生不愿动脑筋,无法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淘金式”的思维方式如同在沙砾里找金子,学生努力寻找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体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其基本特点是互动,在交互学习中进行互动,通过多学科交叉的问题解决式学习和多样化、个性化的合作学习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淘金式”的学习思维方式更体现了复合型人才对学习的需求,但由于要求学生要有很强的主动性,在短时间内知识获取量不大。因而对复合型导游人才的培养,要引导学生对两种学习的思维方式进行融合,发挥各自的长处。

4.加强复合型导游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估与监控。

为了在复合型导游人才培养过程中很好地落实培养计划,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建立起适当的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对导游人才培养的评估和监控。通过质量的监控和评估,可以对复合型导游人才培养计划的落实情况、教学情况、学生学习能力、教学管理者情况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在学生毕业就业之后,通过社会评价,收集反馈意见,作出评估,对整个培养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首先,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并组织市场调研。由学校、旅游行业协会、旅行社、旅游行政部门等组成专业建设的指导委员会,对导游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质量标准等方面进行咨询。建设由专兼职导游和教师组成的人才市场调研队伍,把握社会对导游人才需求的最新信息,以便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教学。

其次,实行“双指导”教师制度。所谓的“双指导”是指校内教师与校外实训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学生。校外的具有实践经验和对行业最新动态的一线导游的参与,可以使教学更符合行业和时代的需求,因而可以适当地提高校外指导教师对教学质量监控评价的权重。另外,旅行社可以全程参与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评价,建立起校企合作的教学督导机构,对导游人才培养的教学全过程实施督导和检查。

再次,构建导游人才培养质量的社会评估机制。可采用调查问卷、样本选择等具有专业性的评价操作程序进行。社会评价的主体主要由毕业学生、旅行社组、游客组成。旅行社所评内容应以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为主;毕业学生评价内容应以教学和就业服务水平为主;游客评价的内容以服务技能水平、导游素养、服务态度为主。

四、小结

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和桂林国际旅游胜地需要一批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导游人才是旅游专业人才最基础的部分。建设一支复合型的高素质导游队伍,既是发展桂林国际旅游胜地旅游新产品和项目的需要,又是导游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藉桂林旅游发展的机会,对导游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优化导游课程和教学方法,建立人才培养评估体系,把复合型导游队伍的建设纳入人才战略,加大培养力度。

[1]朱砚.从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J].继续教育研究,2009(2):97-98.

[2]孟庆研.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1):60-61.

[3]吕小艳.人才学视野中的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J].继续教育研究,2010(7):144-147.

[4]张金霞.复合型导游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09(10):137-138.

[5]钟志贤.大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十大走向[J].中国高教研究,2007(1):88-90.

[6]乌兰,曲学利,许家成.关于网络环境下学习者思维方式的转变[J].考试周刊,2009(24):179-180.

2012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服务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区建设的导游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2JGB283;2012年度广西教育厅科研立项项目: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背景下的导游职业可持续发展途径研究,项目编号201204LX526。

猜你喜欢

旅游胜地桂林导游
寻找火星导游
Being a Tour Guide in Shuangqing Villa在双清别墅做导游
桂林行
跟着西安导游吃,准没错
红领巾阵地之小导游
德化昆坂村:穷山沟变身红色旅游胜地
如何把鹤岗打造成中俄界江旅游胜地
澳大利亚 商务会奖旅游胜地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扎实推进东北亚旅游胜地建设
桂林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