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本解读的方法
2014-08-15罗德凤
罗德凤
【关键词】文本解读 整体 习题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5A-
0048-01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仍然存在着教师对内容分析的串问串讲、涵泳语言的思维弱化、朗读指导的技术化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教师对研究教材、把握文本存在不足,对“教什么”并不明确。以下,笔者从文本解读的方法入手,对培养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作思考和探究,以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深入解读,整体把握
文本解读的重点是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准确认识文章的主旨,明确作者的写作目的。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大部分教师的教学侧重点是关注父亲的“了不起”,往往在课堂上花大力气引导学生研读父亲在废墟中挖掘的情景。诚然,父亲挖掘废墟、寻找儿子的经过是课文叙述的重点,文中对父亲的描写,如“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等,令读者感受到了震撼人心的父爱,父亲的确很“了不起”。其实,儿子也很“了不起”,在险恶的环境下,他十分坚强,坚信父亲会来救自己,还鼓励同学不要害怕。因此,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从整体把握,理解课文赞扬的正是父子俩在险恶的环境中充满自信、不向困难屈服的品格,表现了父子之间深厚的情意。
又如在教学语文S版第十一册课文《秋天的怀念》时,教师除了提炼“怀念母亲,赞颂母爱”的主题外,还应启发学生重视和思考生命的意义;在解读《丑小鸭》一课时,应引导学生领悟文本的内涵:当你身处逆境、不被认同时,请坚持理想。
二、精心选择,关注典型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选择文本中的典型词句,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如关注文本中一些精妙传神的字眼、内蕴丰富的词句、优美的句式段落、精巧的构思、精心的选材、富有个性特点的人物对话等。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将它们作为重点教学内容,在第一学段可重点关注优美的词语、典型的句式,如课文《小小的船》中“弯弯的”“小小的”“蓝蓝的”等叠词;在第二学段可重点关注典型的语段,如课文《庐山的云雾》中的第二、第三自然段是“总—分”的结构段;在第三学段可重点关注细节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心理描写等,如《穷人》一课中,对桑娜抱回西蒙的孩子后的心理描写;《船长》一课中,对船长与洛克机械师之间极其短促有力的对话,文中未加提示语,未用长句,突出了情况的危急,进而巧妙地实现了对船长形象的塑造。
三、研读习题,提高效率
课后练习题体现了编者的意图,反映了教学的目标和要求,有助于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和把握。教师充分研读课后练习题,可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如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海高原一株柳》课后练习题中的第3、4题如下。
3.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这株柳树“神奇”在哪里?作者为什么会对它产生望而生畏的感觉?)
(2)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荫。(这句话仅仅是在写柳树吗?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4.课题是“青海高原一株柳”,作者为什么又用了许多笔墨写到家乡灞河边的柳?
第3题是引导学生对柳树形象与情感的领悟,指向“会意”;第4题旨在引起学生理解课文的言语形式,指向“得言”。教师在备课时要把这两道课后练习题恰当地融入教学设计中,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达成。
四、关注学生,换位思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儿童的理解和阅读心理与成人有很大的差异,他们往往凭直觉感受和感性体验来解读文本内涵。因此,教师对教材的解读要以实现学生的个性化解读为目标,试着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如果让学生来读课文,他们会怎么理解?哪些地方可能读不懂?他们会提出哪些问题?”此外,教师还要对教材进行智慧解读,如某一部分可能是学生的解读与教师的解读完全背离的,可能是教师忽略的,还可能出现学生的错误解读等。
课程专家方智范教授说:“对广大语文教师来说,回归语文,练好内功,尽可能正确、到位地理解和把握文本,这是一道‘铁门槛。”教师要练好“文本解读”的内功,迈过这道“铁门槛”,就要勤于阅读,深入地研究教材,把握文本内涵,通过恰当的文本解读方式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责编 杨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