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探究性课堂教学设计方式探讨
2014-08-15李洪堂
李洪堂
所谓探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探究精神,自主地参与学习过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通过尝试发现、实践体验、独立探究、小组讨论等形式探究知识,达到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结合课堂教学实践,笔者对初中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设计方式做了探讨。
一、培养学习兴趣
探究就是探讨研究,探究欲是一种需要,实际上也就是一种求知欲。探究欲是一种内在的、很微妙的东西。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这说明课堂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其思维经常处于探究活动中。教师应该根据课的类型采取变换形式,诸如竞赛、抢答、故意设置陷阱等,使学生时时处于想急于弄清问题的真相和知识的来龙去脉,始终处于兴奋的探究状态,从而渐渐地培养学生的探究情感和对知识的渴望。有欲望才有动力。
二、精心设计问题
探究式课堂教学,首先要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因此问题的提出要有技巧,一部大片也需要好的序幕,好的情景设计。数学情境是指具有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的情境,同时也是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因此,数学情境的精心创设是数学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的重要前提,只有当创设的数学情境进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同时在内容上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时,学生才有兴趣,才能在已有的认知水平基础上,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形成“问题意识”,从而进一步增强自己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可见,应把质疑提问、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提高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作为数学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创设问题有下列两点要求:(1)创设的问题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乐意接受问题的挑战;(2)创设的问题具有障碍性。“障碍”是问题有价值的根本原因,哪怕是学生在越过障碍时遇到困难,教师应是学生越过障碍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三、开展自主探究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其主体是学生,教学效果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只有通过学生的自身操作和实践才是最有效的。教师要设计带有启发性、探索性、开放性问题,通过让学生实践操作、回答、板演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准备、实施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有时是编剧、有时是导演、有时是观众,学生不仅是演员、观众,还是修订、补充剧本的编剧。提出问题让学生想,设计问题让学生做,错误原因让学生说,方法与规律让学生归纳。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点拨、引导,促进学生自主探索,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凝练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敢想、敢说、敢做、敢冒险、敢标新立异的人格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让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的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四、进行因材施教
在探究式教学中,基本上都是思维活跃的学生在思维较慢的学生尚未充分思考前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这不仅打断了思维较慢的学生的自主思考,剥夺了他们探究的权利,久而久之,还会使这部分学生产生惰性,最终沦为课堂的旁观者。这势必不利于学生的均衡发展。所以,老师在每一节课里,都要着力注重对这部分学生的引导和鞭策。一方面,在分组时就要特别关照小组长要带着这类学生一起讨论,用集体的力量把他们拉入正题。另一方面,要求老师在深入小组时特别关注这部分学生,鞭策他们一起参与讨论,可考虑在展示时随机抽取组内成员展示成果,使得他们不得不动脑,不得不参与探究和交流。
五、关注探索过程
我们在教学中要转变观念,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造主动参与学习的条件和内容,精心创设探究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在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时空,让学生多动脑、动口、动手,有认真思考的时间和可操作的空间,以便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探究性教学中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结果让学生自己猜想,方法让学生自己选择,思路让学生自己探求,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究水平。
六、进行合作交流
组织学生合作交流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合理分组。按学生学习水平与学生品质把学生分成不同层次,实行最优化组合,组建“学习合作小组”;其次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合作技能,即要提出合作建议让学生学会合作。小组合作交流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而且要求学生按一定的合作程序有效地开展活动;再次是教师的激励性评价是进一步促进合作的催化剂。评价应更注重对小组的评价,注重小组成员的参与及活动结果中的成果,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缩小优“差”生的距离;最后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小组活动。教师既要巡视并检查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情况,又要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以便适时导、点拨,促进其思维的不断深化。
七、精讲诱导结合
为了保证课堂上学生有充足的自学、探讨时间,教师不是不讲,而是要研究“讲”的策略,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当讲则讲,不需要讲则坚决不讲。对此我们的做法上,突出“四讲”原则:(1)讲引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2)讲重点——突出本节课的教学目的;(3)讲难点——扫清学生的思维障碍;(4)讲关键——抓住解决问题的实质和要领。
八、开展自我反省
深化认知通过反思可以有效地控制思维,加深理解,提高认知水平,促进教学观点的形成和发展,更好地进行建构活动;通过实施激励评价,让学生思探索过程,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验与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激励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将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及克服困难的精神化成主动发展的动力,促使其提高。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可以使学生逐步完善知结构,进一步开拓探索的空间,对自身活动进行回顾、总结,以及具有批评的再思考,求得新的、深入的认识或提疑问作为新的学习起点。从而使学生思维得到碰撞,认识得到升华,体验得到丰富。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为学生创造实践、探索、发现、创新的宽松、平等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不断获得成功。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强烈的发现问题的意识和敢于批判、追求科学、锲而不舍、勇于攀登的精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