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人物语言,三度参悟人格魅力
2014-08-15殳小平
殳小平
语文课改总是呈曲线螺旋上升态势:有前进,有停滞;当一种倾向出现的时候,往往会掩盖另一种倾向。在一线教学中,我们常常感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不是和谐,而是经常发生矛盾冲突。笔者认为,无论是工具性还是人文性,都不可小觑,根据不同的教材,把握文章的脉络,顺应学生的特点,定能让工具性和人文性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实现“双赢”。下面以国标本第十一册第六单元中的《钱学森》为例进行剖析。
这篇文章的重点是通过感悟体会科学家钱学森的拳拳爱国之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文章语言简洁、朴素,通过人物语言体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塑造人物的形象,教学时抓住钱学森说的两段话,对理解人物的思想、把握人物的形象很有作用。
一、一度参悟,慢嚼钱学森念国之“傻”
课文的第二小节讲的是钱学森在美国生活富裕,工作条件优越,而他却时刻想着祖国,想早点回去报效祖国。
课景呈现1:
师:请大家读一读整个小节,说说这一小节讲的是什么?
生:钱学森在生活富裕、工作条件优越的情况下却想着回国效力。
师:联系整个第二自然段,你们认为钱学森傻吗?为什么?
因为有了前文的学习,再联系当时的中国现状,1935年左右,中国的局势很动荡、很混乱,而且搞科学研究的条件很缺乏。学生分成两派:一派认为钱学森很傻,理由是他在外国很受器重,而且有这么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对于一个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来说,这些东西是很需要的;另一派认为钱学森不傻,他到美国学习,本来的目的就是很明确的,用自己所学回国后为国家作出贡献,而且当时落后的中国的确需要像他这样的人才。又有人补充,“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作为一个中国人,把自己所学为祖国效力,理所应当。
师:是啊,钱学森也正是这样想的,所以说他是——(板书)身在美国,心系祖国呀。再次读读他的话,你读出了什么呢?
生:“我是中国人。”钱学森一直这样对自己说,说明他时刻没忘记自己的使命,想要报效祖国。
生:“我是中国人。”其实我们都是中国人,都应该拥有钱学森这样的爱国情怀。
生:钱学森真是好样的!读了他的话,我觉得钱学森太伟大了,真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师:此时,你还觉得钱学森傻吗?钱学森的想法和做法的确深深震撼了我们每一个人。你们的话语也让我读懂了你们心中的骄傲。来,带着这种感情,读读钱学森的话。
生群情激昂。
师:是啊,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很多人追名逐利,忽略了最应当具有的乡结!老师最近读到一篇文章,讲的就是一些“海归派”和“海鳖派”,由于各人的价值取向不同,面对人生岔路口时的选择也完全不同,当然他们的发展也不一样。在当时这样的情况下,钱学森还能清醒地认识到并做出这样的选择,不得不令人心存敬意!来,把我们的崇敬也放进去读一读。
生读。
师:你觉得此时的钱学森是怎样说这句话的?
生:慷慨激昂。
生:毅然决然。
生:坚定。
……
课景小思1:
如何弘扬语文的人文性,用高尚的情操教育人、感染人;如何创设情境,让学生披文入情,与文本同呼吸、共命运;如何由“走近文本”到“走进文本”,这是教学的重难点。老师在课堂上要抓住学生共疑的“症结”,因势利导,以一个词、一句话引领学生参悟并有所参透。
老师的话既是导语,又是点拨,常常会起到助推作用,让学生在直面文本时与文中的人物进行心灵的近距离对话,产生情感共鸣,然后再读。学生的情是真挚的、发自肺腑的;这样的课堂是真实的、有效的。
笔者认为,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是人文性的载体,人文性蕴涵于工具性之中,没有工具性就没有人文性。人文性是工具性的“精”、“气”、“神”,没有人文性,工具性也就失却灵魂,成了毫无意义的“死工具”。在课堂中,语文的工具性是时时应该把握的,但它的人文性也不能忽略,把它作为一个装饰性的“花瓶”,将违背我们的内心法则和学生的成长规律的。
二、二度参悟,细读钱学森效国之“切”
课文的第三、四两小节,讲的是在新中国诞生的第一个中秋夜,钱学森和中国留学生兴奋地谈起自己的去从,饱含深情袒露心迹,渴望回到祖国去。笔者还是抓住钱学森的一段话让学生谈体会。
课景呈现2:
师:读一读,联系上文,这段话是钱学森对谁说的?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师: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中秋节呀。他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因为钱学森从祖国解放中看到了希望。书上说“埋藏心底很久的愿望越发强烈起来”,从中我感受到钱学森回国的想法一直在心中,他总想找个机会和那些在美国留学的留学生袒露。
生:祖国解放了,他觉得这是祖国最需要他们的时候,所以说“我们应当回去的”。
师:把“应当”换一个词,就是——
生:应该,必须,理所当然的……
师:真好!从这一个词你读出了什么?
生:钱学森觉得到美国学习的目的就是要报效祖国,这是留学生的责任!
师:好一个责任呀!
师:“祖国现在是很穷”。把这个“是”去掉,句子也通顺,这个“是”放在这里有什么用意吗?
生:中国刚刚解放很贫穷,但只要像钱学森这样的人才回去建设,祖国的未来肯定不会穷了!
生:这里可以看出钱学森态度很诚恳,并且迫切希望别的留学生能和他一样,用自己所学报效祖国!
师:老师想告诉你们,其实后来的很多事实都证明,钱学森不仅说到做到,而且回国后,的确为中国的导弹事业上作出了贡献,证明了钱学森实现了自己的理想。现在,能够把你们体会到的这种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endprint
生读钱学森的话。
……
课景小思2:
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在这里得到最佳的彰显和诠释。课堂中,引着学生向文本的最深处潜游,理解文本内容,内化人文感悟,让学生走进文本世界,心与心相拥,情与情共融,语文学习成了难以遏制的情感旅程,成了语言与生命同构共生的生命旅程。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一次次在字里行间徘徊咀嚼,设身处地地想象钱学森的所说所做,透过一个简单的“是”,透过一个普通的“应当”,参悟到钱学森的人格力量。
学生是一股最有潜力的活泉,只要把住文本特点,顺应学情,给他们创造与文本交融交流的机会,他们的潜力就会得到挖掘。
三、三度参悟,叹读钱学森回国之“艰”
课文的第五小节,没有直接写钱学森,而是用一个美国海军高级将领的话,从侧面展现钱学森的魅力。笔者让学生先读一读,说说主要内容。
课景呈现3:
师:五个师是个怎样的概念?
生:我知道一个师有10000人,“五个师”就有50000人!
其他学生不禁发出惊讶之声。
师: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钱学森真了不起!
生:他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生:我觉得我也很骄傲!作为中国人很骄傲,也为中国有这样伟大的科学家骄傲!
师:把这句话读一读,读出你的感受。
师:什么是“绝不能”,为什么不能让他“离开美国”呢?
生:因为钱学森太厉害了!因为美国人觉得,只要钱学森离开美国,不管为谁服务,都会对他们构成威胁!
师:说得多好呀!所以,你觉得这位美国将领会怎么说这句话呢?
生:斩钉截铁。
生读美国将领的话,有自豪,有蔑视。
师:他们这样说,想象一下,他们会怎样做呢?
生:会把他关押起来,软禁起来。
生:封锁交通要道,不让他出境。
生:给他加薪。
生:诱惑他,让他留下来。
……
师引读:“然而,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
补充资料:在周总理的安排下,他终于踏上了归国之旅。
生:齐读第一节。(这一节讲的就是钱学森在归国途中,归心似箭)
……
课景反思3:
所谓的“一叶知秋”,在课堂上,读着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引领学生悟读文字,品读语段,感悟人格魅力,读中想象并体味。钱学森对祖国的爱恋、回国的艰难、报效祖国的情切,尽在人物的语言中得到恰到好处的表达。“言语知冷暖,字词有温度”,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我们分明触摸到了钱学森的爱国情已经深深地在学生的心中扎根。在学生的品读中,“沉寂”的语言符号转化为学生心中“有血有肉”的形象。通过语言的张力,聆听到语言背后所蕴藏着的人物的呼吸和脉搏。把一个简短的话读出韵味,读出人物鲜明的个性,这是把书读“厚”读“丰实”;读一个词,想象一个画面,如“绝不能”想象美国为了留住钱学森所做的一切,这是把书读向纵深,让情境丰满,适当吸纳和迁移,丰富学生的脑容量,增强语言的生命力。
语言训练永远是课堂教学的支撑点。训练学生的语言文字,为更好地理解文章人物、参悟人格魅力搭建有效的平台。语文教学离不开“工具性”,但不能停留于“工具性”,必须升华到“人文性”,让学生学会思维,形成思想,让学生体会并内化情感。这是对语文教学的教育学意义的全方位理解,这是现阶段提倡的“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根本所在。
工具性和人文性永远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舍一并不能求全,两者不能偏废,但绝非刻意把它们进行等量交换,只要运用适当,他们就一定能够和谐共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