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服饰的南、北差异及融合
2014-08-15叶永晟
【摘 要】蒙古族在千百年的发展和演变中,因历史的原因,使内蒙古与云南的蒙古族同胞在生产生活等方面具有较多差异,其服饰也因此各具特色。文章通过南、北两地蒙古族服饰的比较,来彰显民族的团结和发展。
【关键词】蒙古族;服饰;南北;差异;融合
一、蒙古族的源流及演变
“在人类活动中,也许没有比选择穿着更鲜明地反映我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了。个人穿着是一种传递一系列复杂信息的符号语言,并且也常常是给人以即刻印象的基础。”无论从社会,还是从心理的角度,服饰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服饰是文化差异最直接的体现;其次,服饰在同一文化传统内部,起到传达个人社会地位、职业、角色、心理及其他个性特征的功能。
服饰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标记不同的种族或民族。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共同缔造和开发了广阔的疆域,书写和创造了悠久、灿烂的历史和文化,每一个民族在历史演进和自身发展过程中,留下了本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服饰文化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勤劳勇敢、贡献卓著的民族。“蒙古”一词最早见于唐代,即新旧《唐书》中的“蒙兀室韦”,“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蒙古”最初只是诸部落中之一部的名称,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后,“蒙古”也就由原来的一个部落名称变为民族名称。蒙古族结束了政治羸弱的南宋政权,分别灭金、西夏、大理,统一了中国;并征服东亚、西亚,远征欧洲,蒙古帝国国土达到三千多万平方公里,使得中国疆域呈现前所未有的广阔局面。大约在公元7世纪以前,蒙古族先民就居住在额尔古纳河一带,后来西迁到鄂嫩河上游不尔罕山和克鲁伦河一带。如今,蒙古族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三省、新疆、河北、青海,其余分布于河南、四川、贵州、北京、云南等地。
云南蒙古族与北方草原的蒙古族同宗同源。南宋淳佑十二年(公元1252年),忽必烈率军进攻云南,攻占大理,迅速击灭大理政权。南宋宝佑二年(公元1254年),忽必烈班师,留兵镇守云南。元朝统一云南后,对云南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忽必烈平定云南,保证了祖国的统一;施行行省制度,保证了云南的长期安定,使得云南的自然、人文、生态环境得以和谐、丰富地发展。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明军远征云南,元军十余万在滇东被击溃,元朝在云南的统治告终,驻守云南的蒙古族官兵绝大部分留居云南,其中一部分落籍通海、河西一带,并逐渐向凤凰山麓会集,这便是今天聚居于通海县兴蒙乡的蒙古族,从此,这里成为云南唯一的蒙古族聚居地,现有5600余人。
因为战争的原因,使得两地蒙古族远隔千里,各居南北两地,南、北地域不同的历史更迭、文化发展、气候差异、环境变化,经过数百年演变,使南北蒙古族服饰具有各自特色和明显差异。
二、北方蒙古族服饰的特点
内蒙古自治区的蒙古族所着服饰具有浓郁的草原风格,他们长期生活在塞北草原,主要从事畜牧业、半农半牧和农业,以游牧为主要生产方式,其服饰受到制约,男女老幼都喜欢穿皮质长袍,束腰带,俗称“蒙古袍”。蒙古族服饰崇尚白色,寓意圣洁和长寿,每逢年节,他们着白袍相互问候,以示喜庆。牧区冬装多为光板皮衣,也有绸缎、棉布衣面者,夏装多以布类缝制。“蒙古袍”多选用红、黄、深蓝色的布料,男女长袍下摆均不开衩,红、绿绸缎做腰带,颜色和蒙古袍的色彩相协调。束腰带不但能使腰干保持垂直和稳定,而且还有极为重要的装饰作用,更是未婚女子的标志和饰物。蒙古族喜爱穿皮靴,起到护腿、抗阻力、防寒等作用,适用于草原上的生活。妇女着高领上衣,喜欢穿三件长短不一的衣服,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纽扣,格外醒目,衣袖上均绣有花边图案。
蒙古族男子常以木碗、腰刀和火镰为随身佩饰,女子则佩以一种特色饰物“哈布特格”,这种挂在蒙古族袍右上襟纽处的囊式小饰物,是采用浆洗过的硬布,中间纳以棉花,外边裹以绸缎而制成,外面用金银线绣上花卉或动物图案,内部装以香料、药物、鼻烟壶、烟草等物,形状多样,小巧灵活。“哈布特格”不仅是游牧生活中很实用的饰物,又是蒙古族青年女子表达爱情的信物。
三、南方蒙古族服饰的特点
云南蒙古族由于受地理环境的影响,饮食习惯和习俗与当地民族(主要是汉族和彝族)大致相同,又因所居兴蒙乡为土地肥沃的鱼米之乡,所以他们的生活习俗也具有了浓郁的水乡特色。与北方蒙古族相似,云南蒙古族衣饰喜青、白色。男子服饰建国前着长袍,扎腰带,建国后与邻近汉族基本相同。妇女服饰经过七百余年的发展变化,既保留了本民族特有的服饰风格,又吸收了当地其他民族的服饰精华,形成了今天颇具特色的“三叠水”服饰。
蒙古族妇女的“三叠水”服饰是因为她们的上衣通常有三件,长短相同,颜色各异,所以得名。第一件是汗衫,即贴身衣,为高领,长袖至腕,衣长及股,高领用各色丝线和金银彩线绣成,衣边袖口也镶有花边图案,这与内蒙古妇女衣着相似。第二件衣服无领,比第一件短一点,袖口也镶有花边,但是花边镶在背面,穿用时把袖子反卷到肘关节以上,露出花边与第一件的花边相接。第三件衣服则无领无袖,短到腰部的对襟式夹布褂子,褂子上有的钉着三十六个银纽扣,有的钉着六个小碗口大的大型银花扣,闪闪发光。她们的裤子多为青蓝色,年青姑娘们腰间还扎一条布绣的腰带,叫做“达波”,绣有精美的花纹。未婚女子穿“二叠水”的衣裳,出嫁的妇女穿“三叠水”的衣裳,老年妇女则不穿小褂,三件衣服长短适中,美观大方。蒙古族妇女头饰依年龄不同而异。未婚女子戴凤冠帽,两股发辫从脑后绕到前面,交叉后两个辫梢似羊角翘起, 尾系两个丝线红缨,称“新笔”,结于帽尾;已婚妇女不戴帽,打包头,用一块五尺长的青布折成约一寸五分宽的包头围在头上,称“聪儿丝”,发辫绕于布外,辫尾仍可系红缨。丰富多彩的刺绣是“三叠水”服饰的主要特色,此外,在穿着“三叠水”服饰时要佩戴不同的银首饰。endprint
四、南、北蒙古族服饰的异同
内蒙古草原上逐水草而居的蒙古族延续历史上祖先驰骋马背、远征疆土的遗风,衣着穿戴与宋元时期一般无二,且因北方草原四季分明,冬季严寒,他们的衣着穿戴仍为便于御寒的长袍、长靴,朴实粗犷。云南蒙古族历经七百余年历史的演变,经历了从牧民到渔猎、从渔猎到农耕、北袍南裙以及气候环境的演变过程,他们长期与汉、彝等族交往,蒙古族游牧文化的特征已经消失,但心里却还保留着对祖先强烈的民族认同,其服饰虽在很大程度上与云南其他民族类似,却也保留着部分北方蒙古族特征。受当地彝族服饰的影响,南方蒙古族妇女喜爱在衣服上饰有刺绣,且裹以包头;女装袖子的套袖效果和多色拼接的方式,也许包含有对田地、彩虹等自然现象的想象。此外,其服饰也保留着蒙古族古老的服饰传统,如:她们也穿三件长短不一的衣服,并且在第三件对襟坎肩上均钉有直排银制纽扣,灿烂夺目,轻巧灵活;头饰方面,两条辫子交叉后翘起发梢的姑娘发型,叫做羊角发式,和祖先曾以牧羊为生的经历有关;头后面或侧面的两条毛线缨穗,象征牧羊鞭和马鞭,也与祖先的生活与劳动情况相关,这一切都留下深深的关于草原的印迹。北方蒙古族服饰展现广阔、豪放的漠北雄风,南方蒙古族服饰尽显温婉、秀美的水乡之情。二者一南一北,历史更迭与文化演进不一,仍体现出本民族虽千变万化、却一脉相承的服饰魅力。
五、南、北两地蒙古族的融合
七百多年来,定居云南的蒙古族仍旧保持着与北方蒙古族相同的文化娱乐形式,他们举办那达慕盛会,男子穿长袍参加摔跤、骑射等项目,女子穿“三叠水”服饰表演自己创作的歌舞节目,来庆祝本民族的节日,并创作优美动人的民间传说故事,怀念故土,纪念祖先,反映了蒙古族同胞的古老传统,表达出对自己的故乡——蒙古大草原的思念,讴歌民族大家庭的团结与和睦。
无论是内蒙古草原蒙古族的长袍,还是云南高原水乡蒙古族的 “三叠水”短褂,都深镌着蒙古族共同的历史烙印。蒙古族南北同胞虽远隔千里却依旧息息相通。2012年9月,内蒙古包头博物馆携展览“草原古韵,塞外风情——内蒙古包头博物馆岩画、唐卡、文物精品展”到玉溪展出,受到玉溪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次年8月,玉溪市博物馆携展览“穿越古滇文明之光——云南玉溪文物精品展”到包头展出,不仅展示玉溪古老的历史文化,更以精美的云南蒙古族服饰和生产、生活用具,引起当地观众强烈的共鸣,他们认为,该展览承载通海兴蒙乡五千多位蒙古族同胞的嘱托和心愿,来到包头认祖归宗,寻访与自己分离了七百多年的亲人,不仅是南北两地一次历史文化的交流,也是南方蒙古族儿女一次庄严的“寻根”之旅。两地蒙古族同胞因为历史的原因,七百多年来南北分离,却因两地情意相通,不可断绝,最终殊途同归,在民族大家庭里圆满地融合。
作者简介:叶永晟(1973.02- ),男,本科,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博物馆,研究方向:文博。endprint
四、南、北蒙古族服饰的异同
内蒙古草原上逐水草而居的蒙古族延续历史上祖先驰骋马背、远征疆土的遗风,衣着穿戴与宋元时期一般无二,且因北方草原四季分明,冬季严寒,他们的衣着穿戴仍为便于御寒的长袍、长靴,朴实粗犷。云南蒙古族历经七百余年历史的演变,经历了从牧民到渔猎、从渔猎到农耕、北袍南裙以及气候环境的演变过程,他们长期与汉、彝等族交往,蒙古族游牧文化的特征已经消失,但心里却还保留着对祖先强烈的民族认同,其服饰虽在很大程度上与云南其他民族类似,却也保留着部分北方蒙古族特征。受当地彝族服饰的影响,南方蒙古族妇女喜爱在衣服上饰有刺绣,且裹以包头;女装袖子的套袖效果和多色拼接的方式,也许包含有对田地、彩虹等自然现象的想象。此外,其服饰也保留着蒙古族古老的服饰传统,如:她们也穿三件长短不一的衣服,并且在第三件对襟坎肩上均钉有直排银制纽扣,灿烂夺目,轻巧灵活;头饰方面,两条辫子交叉后翘起发梢的姑娘发型,叫做羊角发式,和祖先曾以牧羊为生的经历有关;头后面或侧面的两条毛线缨穗,象征牧羊鞭和马鞭,也与祖先的生活与劳动情况相关,这一切都留下深深的关于草原的印迹。北方蒙古族服饰展现广阔、豪放的漠北雄风,南方蒙古族服饰尽显温婉、秀美的水乡之情。二者一南一北,历史更迭与文化演进不一,仍体现出本民族虽千变万化、却一脉相承的服饰魅力。
五、南、北两地蒙古族的融合
七百多年来,定居云南的蒙古族仍旧保持着与北方蒙古族相同的文化娱乐形式,他们举办那达慕盛会,男子穿长袍参加摔跤、骑射等项目,女子穿“三叠水”服饰表演自己创作的歌舞节目,来庆祝本民族的节日,并创作优美动人的民间传说故事,怀念故土,纪念祖先,反映了蒙古族同胞的古老传统,表达出对自己的故乡——蒙古大草原的思念,讴歌民族大家庭的团结与和睦。
无论是内蒙古草原蒙古族的长袍,还是云南高原水乡蒙古族的 “三叠水”短褂,都深镌着蒙古族共同的历史烙印。蒙古族南北同胞虽远隔千里却依旧息息相通。2012年9月,内蒙古包头博物馆携展览“草原古韵,塞外风情——内蒙古包头博物馆岩画、唐卡、文物精品展”到玉溪展出,受到玉溪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次年8月,玉溪市博物馆携展览“穿越古滇文明之光——云南玉溪文物精品展”到包头展出,不仅展示玉溪古老的历史文化,更以精美的云南蒙古族服饰和生产、生活用具,引起当地观众强烈的共鸣,他们认为,该展览承载通海兴蒙乡五千多位蒙古族同胞的嘱托和心愿,来到包头认祖归宗,寻访与自己分离了七百多年的亲人,不仅是南北两地一次历史文化的交流,也是南方蒙古族儿女一次庄严的“寻根”之旅。两地蒙古族同胞因为历史的原因,七百多年来南北分离,却因两地情意相通,不可断绝,最终殊途同归,在民族大家庭里圆满地融合。
作者简介:叶永晟(1973.02- ),男,本科,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博物馆,研究方向:文博。endprint
四、南、北蒙古族服饰的异同
内蒙古草原上逐水草而居的蒙古族延续历史上祖先驰骋马背、远征疆土的遗风,衣着穿戴与宋元时期一般无二,且因北方草原四季分明,冬季严寒,他们的衣着穿戴仍为便于御寒的长袍、长靴,朴实粗犷。云南蒙古族历经七百余年历史的演变,经历了从牧民到渔猎、从渔猎到农耕、北袍南裙以及气候环境的演变过程,他们长期与汉、彝等族交往,蒙古族游牧文化的特征已经消失,但心里却还保留着对祖先强烈的民族认同,其服饰虽在很大程度上与云南其他民族类似,却也保留着部分北方蒙古族特征。受当地彝族服饰的影响,南方蒙古族妇女喜爱在衣服上饰有刺绣,且裹以包头;女装袖子的套袖效果和多色拼接的方式,也许包含有对田地、彩虹等自然现象的想象。此外,其服饰也保留着蒙古族古老的服饰传统,如:她们也穿三件长短不一的衣服,并且在第三件对襟坎肩上均钉有直排银制纽扣,灿烂夺目,轻巧灵活;头饰方面,两条辫子交叉后翘起发梢的姑娘发型,叫做羊角发式,和祖先曾以牧羊为生的经历有关;头后面或侧面的两条毛线缨穗,象征牧羊鞭和马鞭,也与祖先的生活与劳动情况相关,这一切都留下深深的关于草原的印迹。北方蒙古族服饰展现广阔、豪放的漠北雄风,南方蒙古族服饰尽显温婉、秀美的水乡之情。二者一南一北,历史更迭与文化演进不一,仍体现出本民族虽千变万化、却一脉相承的服饰魅力。
五、南、北两地蒙古族的融合
七百多年来,定居云南的蒙古族仍旧保持着与北方蒙古族相同的文化娱乐形式,他们举办那达慕盛会,男子穿长袍参加摔跤、骑射等项目,女子穿“三叠水”服饰表演自己创作的歌舞节目,来庆祝本民族的节日,并创作优美动人的民间传说故事,怀念故土,纪念祖先,反映了蒙古族同胞的古老传统,表达出对自己的故乡——蒙古大草原的思念,讴歌民族大家庭的团结与和睦。
无论是内蒙古草原蒙古族的长袍,还是云南高原水乡蒙古族的 “三叠水”短褂,都深镌着蒙古族共同的历史烙印。蒙古族南北同胞虽远隔千里却依旧息息相通。2012年9月,内蒙古包头博物馆携展览“草原古韵,塞外风情——内蒙古包头博物馆岩画、唐卡、文物精品展”到玉溪展出,受到玉溪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次年8月,玉溪市博物馆携展览“穿越古滇文明之光——云南玉溪文物精品展”到包头展出,不仅展示玉溪古老的历史文化,更以精美的云南蒙古族服饰和生产、生活用具,引起当地观众强烈的共鸣,他们认为,该展览承载通海兴蒙乡五千多位蒙古族同胞的嘱托和心愿,来到包头认祖归宗,寻访与自己分离了七百多年的亲人,不仅是南北两地一次历史文化的交流,也是南方蒙古族儿女一次庄严的“寻根”之旅。两地蒙古族同胞因为历史的原因,七百多年来南北分离,却因两地情意相通,不可断绝,最终殊途同归,在民族大家庭里圆满地融合。
作者简介:叶永晟(1973.02- ),男,本科,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博物馆,研究方向:文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