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夹馍

2014-08-15

农业知识·百姓新生活 2014年4期
关键词:肉夹馍正宗制法

肉夹馍,照字面意思看,是“肉夹着馍”,其实应是“肉夹于馍”,正宗古汉语用法,是一种宾语前置,更确切的说法应该是“腊汁肉夹于白吉馍”。“肉夹馍”这一叫法何以流传开来,究其深意是人们最初为了突出腊汁肉味香色浓,故把肉放在了前边,把馍放在了后边,久而久之相沿成习。作家贾平凹认为:“买主为了强调肉美,也便顾不得语言的规范了,奇怪的是这个明显错误的名称全体食用者皆承认,可见肉美的威力了。”另一说是原来这款名吃还真就本本分分地叫“馍夹肉”的,但当地方言听起来像“没夹肉”,吃馍没肉怎么行?于是大家就约定俗成呼之为肉夹馍了。

白吉馍的发源地是彬县的北极。北极自古是陕甘通衢要道,设有驿站。因驿马全是白色因而得名白骥驿。金设白骥镇。明清时候,群众将“白骥”转音为“白吉”,也有人说是因为骥字难写,就成了“白吉”,现在当地群众仍是这个叫法。当地群众都能制作白吉馍,并作为日常主食。清中叶时回民起义,就把这种白吉馍的制作技术带到了全国各地。它与一般的烧饼做工不同,第一,面要好。第二,和的面比一般的烧饼面要软。第三,烙饼的的方法稍有不同。一般的烧饼面坯为饼状,而白吉馍的面坯为碗状,烙馍时碗状面坯的碗底朝下进行烙制,这样烙出的馍的火色非常漂亮。上好的白吉馍内侧有一线若隐若现的火色线,火色线形成一个很周整的圆,圆圈内有火色自然形成的图案,宛如瓦当,人称“铁圈虎背菊花心”。白吉馍带火色的地方,火色深度恰到好处,色如褐翡,但不上色的地方却是圆实洁白。总之一句话——“特色得很”。 因制饼时用了特殊的手法,用刀轻轻划开,其内部竟天然地一分为二,只需把腊汁肉切碎了向里填充就行了。

腊汁肉,在战国时代称“寒肉”。当时位于秦晋豫三角地带的韩国已能制作,秦灭韩后,制作技艺传至秦地长安,世代流传至今。其实,“寒肉”发展至今之腊汁肉,基本上属于卤汁肉类。早在 《周礼》一书中提到的“周代八珍”中的“渍”就是它。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的“腊肉”制法,与今天腊汁肉的制法基本相同,只是现在的选料、制法更为讲究,要用上等精肉,放足调料,用大锅老汤,前半夜煮后半夜焖,煮制整整一夜,才能做出那香气四溢、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的绝妙美味。腊汁肉虽然是用盐和酱油烧出来,但吃进嘴里的后味却应该有甜香的味道,若只是一味的咸,那基本就可以断定是“山寨货”了,只有正宗老店才真传了其中诀窍,且老牌大店里的肉绝对安全可靠,因为没有哪家店敢用不好的肉,万一糟蹋了那锅陈年老汤损失可就太大了。

肉夹馍之用肉有三种,纯瘦、肥瘦、肥皮。卖家只需看你点名要哪一种,就知道你吃肉夹馍的历史和道行。一般的年轻人,以女子居多,喜欢吃纯瘦;有些个食馍年头的,要肥瘦,这东西要肥瘦均匀才香;骨灰级食客,是要吃肥皮的,顾名思义,就是肉皮和它下面的少许脂肪,肥而不腻,胶糯香滑,是腊汁肉中的精品。

在做腊汁肉夹馍的时候还有一个讲究,那就是只能肉等馍,决不能馍等肉。为什么?假如烙好一大堆白吉馍等着夹肉,馍放的时间稍微一长就皮软了,也就失去了白吉馍皮焦酥,瓤绵软的口感。做肉夹馍的时候先将已经酥软的肉慢慢的从锅中用漏勺托出,放到案上,用刀将肉的精肥分均,等馍出锅。馍一但出锅,就将刚出锅的热馍立即送到肉案,随即将刚出锅的热馍从侧边刨开将肉夹入馍内,这时的腊汁肉经热馍一夹,腊汁肉中的腊汁就全部浸入馍瓤之中,馍瓤含腊汁为饱和状并有少量的腊汁从焦酥的馍皮开口处溢出。接下来就可以品尝了,吃腊汁肉夹馍要趁热,一口咬下,腊汁肉夹馍的馍皮的酥,馍瓤的软,肉的香,汁的淳全在不言之中。“不用牙咬肉自烂,食后余香久不散。”

食客初吃肉夹馍时,常竖持而食,淋漓满手,实在可惜喷香的肉汁。正宗吃肉夹馍的姿势为水平持馍,从两侧咬起。水平持馍,可以使腊汁肉肉汁充分浸入馍中,不致流出;如从白吉馍中间咬起,腊汁肉会从两侧挤出。

肉夹馍合腊汁肉、白吉馍两大美食为一体,互为烘托,将各自滋味发挥到极致,堪称绝配。把肉夹馍称作“中式汉堡”,无疑是对肉夹馍的贬低,把麦当劳叫做“美式肉夹馍”也是算是麦当劳高攀贵戚了。 (邱念念)endprint

猜你喜欢

肉夹馍正宗制法
手提式切石机消音锯片的制法
论慎子的“制法”思想
肉夹馍
认准这个“壹”,才是正宗的昌盛“海南壹号”
‘Fourand More
《我的英雄学院》——这就是正宗的《少年Ju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