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本科生培养新模式探索
2014-08-15罗建国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武汉43007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通讯作者
罗建国,何 立 (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 武汉 43007;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通讯作者)
目前,我国医学本科生教学主要采用理论式教学模式,导致学生们缺乏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使得基础课程、临床课程和临床实践之间存在明显的脱节现象。本课题组在教学模式及内容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目前我国本科临床医学生培养的现状及背景
21世纪是医学和生命科学的世纪,现代医学模式逐渐由“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1]。因此培养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的医学人才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全球医学教学最低基本要求”提示医学院校要相应地优化医学人才培养方案,尤其要提前为医学生创造接触社区医疗和临床一线的条件。目前我国大部分高等医学院校的本科临床专业学生通常是在学习完全部基础及临床理论课后才开始接触临床,基本框架为“基础—临床—实习”三段式教学法,这就使得基础课程、临床课程和临床实践之间存在明显的脱节现象,缺乏各知识间横纵向联系,无法达到学科之间的层层渗透与递进,不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也不利于学生临床技能的锻炼与提升[2]。构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融会贯通的多元化平台,可将前期的基础理论知识密切联系后期的临床实践。本文简要阐述了构建临床医学生培养新模式的内涵、意义、方法及效果。
2 探索方法及结果
课题组选取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07级临床医学专业所有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大二期间,每10名左右同学分成一个见习小组,每组确定一位固定的带教老师。在学习基础课程期间,每周安排1-2次的临床见习;开始接触临床课程后,在边学习理论课程的同时使学生到临床上接触患者,接触整个诊疗过程,使学生早期接触临床;通过双向选择构建适宜的一对一的师生团队,制定本科生培养计划,并制定合理的管理及考核制度,使一对一导师制贯穿整个医学教育始终;进入大四时,在临床培训技能中心,借助先进的综合教学模型,模拟临床场景,熟练掌握临床技能操作,如胸穿、腹穿、切开缝合、拆线、换药、妇科检查、心肺复苏、静脉采血、导尿、洗胃等,有效地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并严格按照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标准进行培训。毕业时借助学校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发放问卷调查,汇总学生的反馈情况及建议,并总结分析该方案的优势及不足之处。给老师发放教学评估表来评估教学效果。考核学生的理论成绩和技能操作成绩,并与2006级学生比较分析国家执业医生资格考试的通过率。
2006级、2007级本科临床医学生分别为254人和269人,2006级与2007级临床医学毕业生的理论和技能操作成绩统计分析,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2007级国家执业医生资格考试一次性通过率为71.6%,明显高于2006级通过率49.8%。
3 新培养模式的内涵及意义
3.1 早期接触临床 早期接触临床是世界高等医学教育的新模式之一。早实习、早期接触临床能很好地实现书本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帮助学生将前期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融入到具体的临床实践中,通过理论学习指导临床工作,再通过临床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3]。早期接触临床可以使学生早期了解医院的运作、医疗环境和程序、医患关系、医生的角色和工作性质[4],明白作为一名医生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同时培养学生与患者交流沟通的能力、技巧及人文关怀意识[5,6]。临床医学教学一方面强调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又必须要依托深厚的、系统的、广泛的、完整的理论知识基础。早期接触临床能使基础阶段的低年级学生较早地树立“临床”意识,促进医学前期基础课程教学与后期专业训练相结合,培养医学生对医疗卫生职业的情感、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医学生的整体素质。带教老师应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用启迪诱发式的教学方法,如问题式教学法(PBL)等[7]。带教老师在临床教学中可尝试讲授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
3.2 本科生导师制 目前,随着“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教育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以及我国本科生教育的软、硬件条件的不断完善,大批医学院校已开始“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和实施,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一对一导师制不仅能提高本科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临床实际操作能力,而且还能增强学生的思维及科研创新能力[8]。导师可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将育人的要求具体化、人性化、立体化,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本科生也可跟随导师早期接触临床、早实践,就个人的基础薄弱环节,导师可给予个别指导,做到有的放矢,反馈性地调节现阶段的学习,加深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习效率。
3.3 临床技能培训 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更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教师扮演主动角色,按部就班的授课,学生死记硬背,以获得高分为目的,借此来检测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程度[9]。因此,学生们获得了大量的理论知识,但并没有足够的机会去学习和练习基本临床技能,结果使学生缺乏合格的实践能力,使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间产生了明显的差距[10],产生了“高分低能”的现象。理论仅仅是临床医学的基础,没有成熟的技能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好医生的。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基于医学模拟教育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构建医学模拟中心能为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技能提供方便、安全、高效的平台,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医学生的临床技能的提高,我们应充分发挥临床技能中心的功效。通过加强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强化实用型理论知识,充实临床经验,掌握基础实践技能。通过多观察、多分析、多动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规范临床基本技能操作[11]。临床技能中心的医学模拟教学可开展广泛的技能训练项目,且具备以下优势,如:高度仿真性、病例多样性、时间随意性、难易度可调节性、无风险性、可重复性、可记录性、环境可控性、增加自主性等,从而为医学生构架了良好的综合性临床实践教学平台[12]。近几年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积极派出代表队参加了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通过临床技能竞赛不仅提高了医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体现了本院师资力量、学校的课程建设和管理水平及附属医院的临床带教水平[13]。
4 总结与展望
通过早期接触临床、本科生导师制、临床技能培训三位一体的新模式,让学生们“边学边练”,使前期的基础理论知识紧密联系后期的临床实践,提高了本科生的实践技能,同时增加了临床执业医师通过率,成功构建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紧密结合的多元化平台。展望未来,按照新模式培养的临床医学生是一批具有理论基础雄厚、专业技能扎实、临床经验丰富、医德高尚的合格临床医学生,他们将矢志不渝地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将会为打造新世纪所需的综合性医学人才奠定基础。
[1] Zhang Q,Lee L,Gruppen LD,et al.Medical education:changes and perspectives[J].Med Teach,2013,35(8):621 -627.
[2] 陶丹英,束陈斌,潘瑛,等.口腔医学生早期接触口腔预防临床的实践与体会[J].上海口腔医学,2013,22(1):96 -98.
[3] 张凤,乔宇琪,邵莉,等.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的意义与方法[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24(12):71 -72.
[4] Dyrbye LN,Harris I,Rohren CH.Early clinical experiences from students’perspectives:a qualitative study of narratives[J].Cad Med,2007,82(10):979 -988.
[5] 姜绮霞,姚定康,梁春,等.早期接触临床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2):255 -259.
[6] Kessler CS,Chan T,Loeb JM,et al.I’m clear,you’re clear,we’re all clear:improving consultation communication skills in under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J].Acad Med,2013,88(6):753 -758.
[7] 余成新,秦觅.医学影像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3,2(27):242 -244.
[8] 余成新,吉婷婷,张晓磷,等.在医学影像专业本科生中开展导师制的思考[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3,4(27):474 -476.
[9] Wan Xuehong.Challenges for clinical medical education in China[J].J Evid Based Med,2013,6(1):19 -20.
[10] Zhaoming W,Qiaoyu L,Hai W.Medical simulation-based education improves medicos’clinical skills[J].J Biomed Res,2013,27(2):81-84.
[11] 农永英.浅谈如何做好医院临床实习带教[J].右江医学,2013,41(1):124 -125.
[12] 孙国超,李连宏,王绍武,等.医学教育临床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8):11 -12.
[13] 卢书明,路岩,李艳霞,等.以临床技能竞赛为契机不断提高临床教学质量[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1):166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