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网络扩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吉林省大学生广泛应用“人人网”为例

2014-08-15马强强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14年12期
关键词:利用网络吉林省政治

展 鹤,马强强

(1.吉林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吉林吉林132022;2.吉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130117)

一、利用网络扩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和网络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迅猛发展,各种新的网络社交工具不断出现。“在新媒体时代,由于新媒体社交成为大学生网络行为的主要形态,欲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阵地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网络社交行为的研究。”[1]“人人网”作为当前风靡国内外的一种新的网络社交工具,以其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和强大的服务功能已经融入到吉林省大学生日常生活之中,成为当代吉林省大学生信息交流、人际交往和表达个人观点的重要网络社交平台,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当代吉林省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根据对吉林财经大学与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两所学校的500名大学生展开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90%的同学表示正在使用“人人网”或者听说过“人人网”,从中可以看出“人人网”在吉林省大学生中的应用相当的普遍性。而超过1/4的同学对“人人网”有不同程度的依赖,说明了“人人网”对吉林省大学生具有相当的吸引力。“人人网”作为吉林省大学生网上互动交流和表达个人观点的重要平台之一,对当代吉林省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有消极的影响。

(一)“人人网”给吉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人人网”对当代吉林省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许多积极的正面作用,把“人人网”的主要功能和特征应用到吉林省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充分及时的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开辟思想政治教育者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减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任务,提高工作效率,便于集中精力和时间解决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使当代吉林省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分析“人人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掌握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话语权和领导权。

1.“人人网”开辟了吉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新载体和新媒介

“人人网”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性可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中的传播速度并充分占据网络阵地,网络的开放性和互动性有助于开展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思想沟通和话语交流,取得更好的教育效应。“人人网”这个网络媒介能够充分运用文字、声音和图像等多媒体技术来展现更加形象化的形式,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更具趣味性,便于受教育者对思想理论的主观认同,从而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人人网”推动了吉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生活化进程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在社会环境中对大学生受教育者进行教育的实践过程,“人人网”网络媒介打破了原有的信息和思想边界,成为容量巨大、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信息总汇,深刻影响着网民和受教育者的社会生活。“人人网”这个网络虚拟世界是人与人之间的现实社会关系的直接反映,体现了大学生之间在网络上的交流沟通,这能够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使大学生网民等受教育者在虚拟网络交往中潜移默化地实现教育的目的。伴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来临,“人人网”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现实的生活情境和生存方式,吉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实现教育人的目的,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众,必须利用网络新媒介来采取喜闻乐见、愿意接受的形式,拉近思想政治教育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距离,通过网络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主流意识形态和网络文明素养等内容照进人们的现实生活,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使命。

(二)“人人网”给吉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互联网虚拟性和开放性增大了当代吉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很容易受到网络上各种不良信息的诱惑,“人人网”以其独特的优势极大地改变了吉林省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深深影响着吉林省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给吉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当代吉林省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挑战。

1.“人人网”的虚拟性对吉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挑战

“人人网”创造的虚拟的网络环境对吉林省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负面影响,对当代吉林省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因素,容易导致吉林省大学生对虚拟空间成瘾,引起吉林省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知冲突,抵触情绪,甚至人格冲突。“人人网”导致一些当代吉林省大学生人格障碍和人际交往障碍,如果协调不当,可能会造成现实与虚拟的混乱。此外,网络社交环境新的伦理观念对现实社会的伦理已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人人网”使大学生倾向于希望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但如何正确的表达和如何正确的使用社会媒体表达,还缺乏一定的标准。目前,在“人人网”上发布的信息不受道德规范的限制,没有网络法律法规的制约,一些学生在“人人网”肆无忌惮,缺乏约束,容易导致我行我素的思想形成,稀释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这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2.西方文化的渗透对吉林省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目前中国正处于复杂的社会转型期,“人人网”打破了各国文化交流之间的技术壁垒,也打破了本土文化的天然屏障,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影响很大。目前,在“人人网”上的各种信内容涉及很广,更新的速度很快,吉林省大学生可以在很短时间内从“人人网”上得到大量的信息。由于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大学生的思想尚不够成熟,大学生的判断力和辨别事物的能力仍然相对薄弱。各国文化思想的多样化和复杂性,对于价值观和世界观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来,如果不及时辅以正确的思想政治理论指导,可能导致吉林省大学生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扭曲,形成散漫肤浅的人生观。一些西方发达国家通过网络手段还利用“人人网”向大学生渗透西方价值观和生活习惯,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和反社会主义思想,而当代大学生由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接受新事物快,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容易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二、利用网络扩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飞速发展,网络社会和网络虚拟空间的形成和现实化倾向,“人人网”这样的网络媒介日益深入我们的生活,影响甚至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网络观念和网络文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强势地位逐渐显现。“网络文化正在颠覆着人类传统的工作生活方式、经济交易方式和政治博弈方式以及意识形态方式。有人预言,假如将来有什么能动摇我党的执政权威,除了腐败问题外,就有可能是‘网络文化革命’。”[2]利用网络扩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通过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在网络社会的影响力、战斗力和感染力,切实对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大学生这一群体实现价值引领和规范导向。要实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必须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实现完全地、彻底地占领网络高地。利用网络扩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所实现的对网络文化的领导和引领,是通过受教育者产生积极的主观认同和主动信任而获得的,它“不是主流意识形态的强制灌输和自下而上的操控,而是能够包容差异性、多样性的宽容和主动引导”[3]。

(一)需要将网络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和网络建设

在信息网络化的社会发展中,谁掌握了网络传播载体、信息传播媒介的引领权,谁就在更大地程度上掌握了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大学生受众的话语权。利用网络扩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实现对网络传播形态、内容和途径的导向,构建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在信息网络社会的话语体系和教育内容。因此,我们在开展建设专题网站、“人人网”虚拟社会等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主流载体的实践活动中,必须注重网络信息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话语主导权的引领。

高校要建立健全校园网络文化领导小组,统一对校园网络的建设和管理进行宏观规划和微观规制,把网络文化纳入到校园文化建设和网络建设的工作中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领导小组应该由主管校园网络建设和推广的校领导和学习负责宣传工作、学生工作和网络技术等部分的人员构成。“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纳入校园网络建设的总体规划,将网络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格局进行规划和部署。”[4]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根据网络技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需要,建立起相应的管理体制和规范制度,将网络文化、校园文化和网络建设有机统一起来。

(二)能够提升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一系列具有强烈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活动,提升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水平,从而使受教育者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更改造着主观世界。随着网络时代条件下网络的普及对人们生活的深刻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所衍生出的利用网络扩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就是在网络环境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和新形式的探索,它的主要目标是教育和引导网民提升思想政治觉悟程度。这就需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理论研究和现实实践必须注重探索大学生网民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内在本质和规律。

调查发现,网络的使用者主要是青年大学生这一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人群,因此,“青年是中国网民中最重要的群体,无疑也是网络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5]充分认识和掌握大学生网民群体的思想特点和行为规律,引导其形成网络社会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要求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有利于建设健康向上、乐观积极的网络先进文化,实现对大学生的政治导向和价值引领,这是利用网络扩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

三、利用网络扩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网络早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以网络为阵地,采取学生认可的方式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6]利用网络扩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要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网络技术发展和社会、文化相互作用的状况而要求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所谓利用网络扩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就是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过程中,教育者以网络技术和网络虚拟社区为基础平台,为了达到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和提升以及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标,而采用的工具、手段、路径、程序、结构和模式的集合。

(一)利用网络扩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体系

在网络信息技术、社会和文化生活变化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认识和分析网络的社会和文化价值,利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观来树立对网络技术发展的正确态度;与大学生的网络化、数字化生存方式相呼应,我们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网络社会文化生活的本在本质和客观规律,树立数字化、网络化、虚拟化的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调查研究方法,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行为特征和生活状况,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的认识论基础。

1.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是我们认识网络社会文化价值的根本方法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人们在不同的视角下对网络做出自己的评价。一种观点认为,网络具有开放性和自由性的特点,主张取消对网络文化的操控和管理,让网络空间成为人们完全自由沟通和交流的场所;另一种观点认为,网络能够带来不良信息和错误观点,由此产生了对网络使用的排斥和抵制态度,不能清晰地把握当今网络化、信息化的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三种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综合性观点,认为网络具有双刃剑的作用,应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的工具观、社会观和文化观,正确认识网络的本质和评估网络对人的生存的影响,正确地利用网络来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我们应该利用马克思的辩证法观点去分析网络的价值,利用科学技术观来评价网络的意义,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考虑如何实现网络的思想引导和价值导向。

2.树立数字化、网络化和虚拟化的思维方式是利用网络扩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

在网络信息社会,信息传播方式、信息媒介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已经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利用网络扩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必须按照网络信息社会文化的内在本质和规律性,树立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思维方式。

3.调查研究方法是利用网络扩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

一切从网络时代这一最大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践,全面科学地认识和分析大学生网民的思想特征、身心特点和生活状况,是我们利用网络扩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提升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针对性的重要保障,是调动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积极性、主观认同性和实现其思想行为转化的关键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通常使用的调查研究方法主要有问卷抽样调查法、访谈记录法、个案研究法、实地调研法等定量和定性分析相互结合的方法。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兴起了各种基于互联网技术,利用电子邮件问卷、网页问卷、网上聊天室、电子公告版等网络通信手段来收集调查数据和访谈资料的网络调查方法。”[7]

(二)利用网络扩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利用网络扩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在现实实践活动过程中创造的工作方法也是复杂繁多的。工作方法需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目前网络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情况来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建设吸引力不强、利用网络扩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缺少日常的开放性和互动性机制,大学生的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难以有效融合统一等问题依然存在,构成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面对的主要难题。下面针对这几个方面的难题来阐述利用网络扩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带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工作方法。

1.建设好网络这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和新阵地

“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一个新的重要阵地。”[8]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阵地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整体性的系统工程,而网络上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阵地建设包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建设、校园网络论坛建设、大学生网上精神家园建设等几个方面。

首先,要建设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必须基于先进的网络技术,在坚持价值导向、精神引领、求实创新和文明安全的前提下,明确网站的特色定位,形成多样化的、主题鲜明的、与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联系紧密的教育主题网站,推进先进的网络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的信息服务全面化和总体性,应该贴近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现实实际,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全面的、综合性的网络资讯和信息服务,提供多样化、丰富性的服务和信息功能,体现出更多的自由选择。网站的内容和形式也应该丰富化、复杂化和多样化,传播手段要体现网络新媒体的声像并茂的特点,教育宣传的方法要符合大学生网络受教育者的心理特点和行为习惯。

其次,要建设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校园网络论坛。网络论坛是基于网络的电子信息传播功能而建立的网络讨论和交流空间,如“人人网”这种有效的网络形式,具有传递交流信息、形成主流意识、服务广大师生的功能。我们需要对校园网络论坛加强网络舆论导向,用社会主义先进网络文化实现价值引领,积极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还要加强校园网路中的版主和评论员队伍建设,培养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网络信息素养的人员,发挥其引导校园网络文化生活的意见领袖的作用,发挥技术和制度的监督、约束和管理的作用。

最后,建设好大学生网上精神家园。大学生网上精神家园是实现网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在关联的重要内容和环节,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使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大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交往、娱乐中去,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人人网”这种网络媒介形式体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生活化趋势,体现了网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虚拟和现实的融合特征,体现了大学生网上精神家园的归属感、依赖感和认同感。

2.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互动引导

开放的互动性是互联网络的基本性质,“网络互动是指处在信息传递两端的行为主体(个人或组织)、借助于网络符号及其意义实现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信息交流过程和方式。互动是网络发明者的着眼点,也是建立网络穿鼻中个人、组织、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它使人们之间通过网络构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网际关系,并在动态发展过程中,进而组成了虚拟组织群体、虚拟社区乃至虚拟社会。”[9]基于网络信息传播的互动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必然要转向互动引导的方式,实现方法的转换。吉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利用网络扩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引导方法主要包括日常生活的互动引导、微博、“人人网”等新个人媒体的价值引导和网络空间的舆情监测、预警及引导等重要方法。

3.构建大学生网民的自我教育和网上行为自律机制

建设先进的大学生网络文化,必须着眼于广大大学生网民群体的主动参与和积极响应。开展网络道德规范和网络文明制度的研究、宣传和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结合网络发展规律和大学生网民行为的实际,遵循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推进网络素养教育进大学生的教材、课堂和头脑。倡导文明网络行为规范,建立大学生网络行为自律的学校和社会约束机制。政府对网络文化要坚持宏观管理,依法净化网络环境,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基础。在当今网络时代,高校要针对网络环境研究和制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和规范,建立相应的工作评价体系,使吉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现网络时代的特点,把握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

[1] 商丹,朱喆.基于新媒体交往方式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4(9).

[2] 中央党校课题组.网络文化革命与意识形态领导权[J].理论参考,2009(8).

[3] 范玉刚.网络文化生成的特点及其领导权问题[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2).

[4]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Z].2000.

[5] 杨立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6] 吕之为.关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4(7).

[7] 赵国栋,黄永忠.网络调查研究方法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8]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M].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9] 孟威.网络互动——意义诠释与规则探讨[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利用网络吉林省政治
利用网络爬虫技术验证房地产灰犀牛之说
吉林省教育厅新年贺词
吉林省“十四五”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信息技术课中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策略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吉林省完成1.4万公里农村公路“畅返不畅”整治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