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编写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4-08-15信忠义

教育导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材心理

信忠义

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是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对教师、学生进行 “心理互动”与 “情感共鸣”具有较强的引领作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相关工作者(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普遍认识到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重要性,很多学校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发了校本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为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和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但在实践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在编写上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针对性、时效性等问题,这些问题若得不到重视并加以改正,很可能使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还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副作用。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当前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编写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策略与建议,以期为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建设提供一定的启示作用。

一、当前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编写中凸显的问题

(一)教材编写理念与目标错位

1.聚焦学生消极心理调适,学生发展与成长关注不足

受到积极心理学思潮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与其查漏补缺式开展心理问题的调适与辅导,不如发展与培养个体积极的心理品质来抵御外界不良因素对心理的侵蚀,防患于未然。有学者受此思想的影响,积极提倡要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注入积极心理的思想,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1〕但综观目前大多数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内容,仍然聚焦于对学生消极心理的调适,比如矫正不合理的自我意识、克服自卑、调节不良情绪、压力管理等,对学生积极心理关注较少,例如发展良好的自尊、培养情商、追求快乐与幸福。这种理念指导下产出的教材,永远跟不上学生发展的步伐,往往导致 “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2.以教师为中心,以教为中心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通过在课堂中设置一定的情境,以活动为依托,依赖于学生的积极探索,在探索过程中心理得到成长与发展。〔2〕因此学校心理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材的编写也必须遵守这一规律。然而目前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多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编写,实际上成为了教师实施教学的 “教参”。这一点一方面可以从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编写的语言视角看出。比如许多教材在编写时使用的是 “他们” “个体”等第三人称 (确实有部分教材是为了保证其客观性),但这一做法却无形中将主要的读者——学生与教材拉开了距离。另一方面,部分教材内容编排上也凸显了这一问题。比如部分教材里面存在着 “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 “危机干预”等明显不合适内容;此外章节结构中充斥着专业概念的辨析、意义的阐述等明显不是针对学生的内容。这样的教材,围绕着教师的 “教”而展开,通俗地说 “教材是为教师而写”。

无论是个体心理咨询还是各类心理辅导活动,都持有“助人自助”的信念,在这一理念前提下,各类活动才能真正起到实际作用。这一点反映在教材中就是要相信学生有自我成长的能力,学生有自我成长的主观能动性,然而目前的教材将学生视为一个被动的接受者,等待 “神明”对他们进行救赎,无法激发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使其成为一个无能的被动个体,一旦适时、适当的心理援助没有获得,心理将受到极大的伤害。

(二)教材内容主题针对性、时效性与操作性缺乏

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服务于学生心理成长与发展的需要,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必须有用、有效,对于教材来说需具备 “适需”与 “适用”的特性。〔3〕然而当下教材缺乏这两个特性。

1.教材内容缺乏 “适需性”

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最终目的在于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而服务,因而必须围绕着学生的切实需要而展开,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编写教材。比如,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民族等的学生面临的发展问题往往不一样,为学生服务的教材就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编写不同内容的教材。但目前较少的教材考虑到不同群体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按需编写,教材的多样性明显不足。比如,往往是不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不论是男生还是女生,甚至不分年龄阶段,都统一使用一本教材。

此外,不同时代的学生由于面临着不同的发展环境,因而其心理需求也不同。例如,社会的高度信息化,当下学生如何在信息海洋中畅游而不被淹没;再例如,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农村留守儿童如何独立自主地生活生存并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随父母进城务工的城市流动儿童该如何消除刻板印象融入到城市生活……这些都是教材编写者应充分考虑的。

2.教材内容缺乏 “适用性”

一本有用的、有效的教材才能切实地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多年,越来越多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充分把握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涵与性质——活动性,认识到单单依赖于大篇幅的言语说教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作用往往不大,需采用活动的方式,在活动中训练与体验,达到 “情感共鸣”的效果。因此,其教材也必须是以活动为主。这一点当前的教材都充分考虑,但在处理相应的知识与活动时却又往往顾此失彼。部分教材还是以科普式的结构,大量阐述知识,穿插个别活动;部分教材则完全以活动为主,极少或者根本不进行知识的普及。其实,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要充分考虑知识与活动的平衡,而平衡知识与活动的比例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而定。

3.教材理想效果未能有效迁移实际生活

课堂与教材所产生的心理发展往往是比较短暂的,毕竟一节课的时间、一章教材的内容,相对于日常生活、相对于人生来说,容量很小。这就要求将教材的教育效果与现实生活的需要衔接,将教材的心理成长效果迁移到现实生活之中。比如,时间管理主题中的时间管理系统如何在生活中延续;情绪调节策略如何在现实生活中使用……这都需要教材与生活进行对接。但现实的教材大多忽略了这一点,往往 “虎头蛇尾”,内容非常丰富,活动与知识并重,但根本没有相应的版块指导学生将教材所学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导致教材的 “指导”作用停留在书面上,未能产生持久的影响作用。

二、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编写过程中的策略性建议

(一)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传递 “助人自助”的理念与目标

1.从观念上将 “矫正”转化为 “预防”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倡导关心学生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关注积极的认知加工、积极的情绪体验和积极的社会行为,培养积极健康和谐的人。〔4〕积极心理如此强调人的正性积极力量,主要原因包括两方面:一是 “预防是最有效的治疗”。积极心理品质与良好的人格就如人的免疫力一样,能够有力地减少甚至规避现实生活中的不良因素对健康心理的侵蚀;二是心理学的本质在于让人过上幸福生活,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基本需要得到不断满足之后,人们开始追求幸福生活、个人潜能发挥与自我实现,为此心理健康教育就不能只限对心理问题的辅导,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积极情绪、乐观心态、健康人格等良好心理品质。因此,各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材需在注重较为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之外,注入积极心理学因素,做到消极心理的辅导与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并重。

2.采用第一人称视角编写,由 “教材”转变为 “学材”

尽管心理学界沿用了 “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这一称呼,但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尤其强调 “以学生的成长为中心”,教材的编写应围绕学生的 “学”而展开,学生是教材的使用者和最终的受益者,因此建议采用第一人称视角,将 “教”材变为学生的 “学”材,学生在使用教材过程中,就如同观看自己内心的独白与倾诉,这样无形中拉近了教材与学生的距离,学生能够融入到教材之中,达到与教材的 “共情”,进而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与能动性,激发学生进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心向,也促使学生更加投入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之中。当然,这一过程也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递了 “助人自助”的理念,更有利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二)根据年龄特征与需求调查反馈,构建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主题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设置内容,建构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体系

从整本教材的章节安排上来说,不同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年龄特征,其认知与个性特征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差异,不能要求整齐划一地安排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相反应该根据年龄特征的特点有侧重点地布局心理健康教育主题;从某一章节来说,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安排活动与知识的比例。幼儿、小学低年级儿童认知发展水平较差,心理健康教育教材需要更多的以活动为主体;而大学生认知水平较高,自学能力较强,其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可以适当加入知识性的内容和自我心理辅导的内容。

2.根据发展需求特征设置内容,分门别类地编写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成长背景的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发展问题各不一样,其亟待解决的问题也各不相同,因而不存在一本通用的教材对所有的学生都是适用的。因此,无论是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选用,还是校本教材的开发,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多种选择性。例如,当前部分城市中小学由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组成,心理健康教育教材需为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提供两个版本的教材,相应地接受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发展的多样性需要,教材编写前对学生的需求进行一定的调查显得格外重要,通过为全体学生提供 “菜单式”的问卷开展调查,从而根据学生当前关注的问题编写教材。当然,另外一种途径可以采用 “走班制”,学校在不同教学时间段内提供多个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生根据需求决定自我的课程选择。

(三)注重教材的反思体验版块,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向生活的迁移与保存

心理健康教育要切实有效,就必须能够将课堂所得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去。因此,教材的编排不能仅仅由知识与活动构成,还应该有类似于语文数学等学科课程所具有的“课后习题”,这些 “课后习题”的主要作用在于促进学生的反思与体验,对自我的心理感受、情感体验、行为变化及效果进行反思与监控,促进自我评价与内化,以期能够将教材中、课堂中所掌握的方法与技巧延伸到类似的情境中,实现教材所学与现实生活的衔接,产生心理发展的迁移。促使迁移的形式包括:自我前后对比、分析案例、箴言提醒、情境设想与规划等。已有的研究表明,无论是知识的学习还是情感的体验,那些善于进行反思体验的个体往往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与技能,能够体验到更多、更深的积极情绪。〔5〕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编写中,反思体验所产生的迁移与保存作用不可忽视。

注释:

〔1〕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奠基幸福有成人生 〔J〕.中国特殊教育,2010,125(11):3-8.

〔2〕李翔,信忠义,郭成,刘衍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182(15): 4-7.

〔3〕柳友荣,吴桂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由路径:回归生活 〔J〕.中国高等教育,2010(2):83-85.

〔4〕刘翔平,曹新美.给心理健康教育注入积极心理学因素〔J〕 .教育研究, 2008, 337 (2): 90-94.

〔5〕郭成.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教学设计与操作 〔J〕.课程·教材·教法, 2004, 24 (6): 76-80.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材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