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医学专业整合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2014-08-15赵振富王子梅於秋爽周光前刘志刚深圳大学医学部教学管理办公室深圳518060通讯作者

基础医学教育 2014年7期
关键词:医学教育课程体系基础

赵振富,王子梅,张 健,於秋爽,李 盟,周光前,刘志刚,金 哲 (深圳大学医学部教学管理办公室, 深圳518060; 通讯作者)

21世纪医学教育已呈全球化发展趋势,为适应当今医学教育国际化的要求,近年来国内医学院校先后都在进行医学教育模式的改革与探索,其中课程之间合理有效的整合已经被国内、外学者广泛认同[1]。积极探索适合我国教育特点的课程体系改革方案,构建临床医学专业整合课程体系,是医学教育创新最重要、最艰巨的课题。

1 当前国内外医学教育改革的主流和趋势

在世界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百年历程中,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①1910年Flexner报告奠定规律,推荐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采取高标准、精英教育;②20世纪中期,适应科技发展和信息爆炸,加拿大的 McMaster大学首创“以问题为中心”(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的小组学习;英国与美国一些学校采用的整合课程模式也适应了社会的发展,更趋向学生能力的培养[2];③2010年,由20位全球医学教育专家组成的21世纪世界卫生教育专家委员会在柳叶刀(Lancet)杂志上发表了31页的调研报告,认为21世纪医学教育的中心任务是提高医学生的核心岗位胜任力,提倡以岗位胜任力为基础的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新型职业素养[3]。

百年历程,几代调整完善,最终形成当代全球医学教育的基本要求。为适应国际医学教育发展趋势,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医学专业人才,国内少数先进院校在实施医学教育国际标准本土化研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适合我国教育特点的课程体系改革方案。目前已经基本形成共识,即基础-基础以及基础-临床学科的课程整合模式将是下一步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为促进我国医学教育与世界医学教育的协调发展,教育部卫生部最近也出台了《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医学教育标准(试行)》,明确培养医学生的最低目标是具有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

2 传统教学模式及系统整合模块教学的评价

传统医学教育模式强调基础与临床各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坚持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和三段式教学模式,即“普通基础课、医学基础课、临床专业课”。该教育模式存在以下问题:①理论授课为主、被动学习成惯性,自我学习、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有待提高;②内容有重复,各学科都十分强调知识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强调本学科知识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和发展全貌,教科书中新的内容不断增加,原有内容也不断扩张,同时没有及时删去那些陈旧和过时内容,使书本变得愈来愈厚[4];③基础与临床脱节,知识的应用能力欠佳,同时基础课教师与临床课教师在教学上的沟通也愈来愈少,出现了各唱一台戏的割裂局面,忽略了医学教育中基础与临床的一体化贯通和相互渗透;④科研思维与科研能力差,创新能力欠缺;⑤责任感不强等。这种课程体系已不能适应21世纪对医学人才素质的要求。

整合的课程体系强调系统模块内各学科间的相互交叉与渗透,强调基础学科之间、基础与临床学科之间的双向渗透与重组,避免了不同学科内容大量重复的弊端,在根本上改变了传统课程体系的三段式教学模式,打破了基础与临床的界线,使两者的前后贯通和早期融合成为可能。

当然,系统整合模块式教学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需要面对的问题[4]:①教学内容的确定与相应教材的编写与选择:因为每个模块均涉及到多个学科,从基础到临床的相关教师,都要重新学习,基础老师要来学习和重温与模块相关的一些临床知识;而临床教师同样要学习和重温与模块相关的基础知识。同时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基础与临床教师要共同参与,明确相应模块的教学内容,并编写或选择与整合模式相适应的教材。②需理清模块的管理和运作与原教研室的关系。

3 临床医学专业整合课程体系的构建及保障

近年来,我院一直积极开展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在对国内、外著名医学院校教学模式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创新课程体系模块建设实施经验,自2010级起,我们构建并实践了具有学院特色的临床医学专业创新课程体系,即“以临床导向基础的系统整合”的主干课程体系,并积极开展PBL等新教学模式,同时增加创新思维、职业素养培养力度,重视临床技能培训。

3.1 整合课程体系的构建

3.1.1 主干课程 即临床导向基础的器官系统整合模块体系,包括:①通识基础模块:主要是自然社会科学(包括数、理、化)等医学前期通识教育阶段的教学;②生命基础模块:在通识基础模块学习之后,将部分联系紧密的基础医学各学科的总论知识梳理并整合,形成生命基础模块,主要包括生命的分子基础、细胞与遗传学基础、生物化学及病原生物学的部分内容。该模块从微观到宏观向学生介绍医学的基础理论,使学生了解人体的物质组成和基本功能,了解健康与疾病的基本概念,帮助同学建立起医学的整体认知观念;③系统融合模块:该模块主要包含运动、呼吸、消化、泌尿、生殖、免疫、血液、循环、神经、内分泌十大系统,以器官系统重组课程内容,融合医学形态学和机能学,融合正常与异常、基础与临床的核心知识,配合器官系统的形态、机能和分子综合实验,以临床问题带动医学专业知识与人文社科、基础医学知识的衔接与渗透,加强各学科间的联系和融通,形成立体式模块课程;④临床教学模块:主要包括与各系统相衔接的临床课程学习与见习、临床实习与提高两部分。增设“高级选修”内容(约2-3个月时间),主要为学生在基础、临床学习实践后,根据个人潜力选择“深度学习”的时期,借助与我院有重点合作关系的国内、外医学院校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医疗平台,为学生提供进一步的知识与技能培养的机会,开拓我院学生的视野。

3.1.2 综合课程 贯穿医学本科教育全程,包括:①人文素养模块:坚持全程、系统、融入式医学人文教育。除相关人文课程外,注重实践环节的设置,组织各种人文教育活动,并与医疗社会实践(如社区义工、乡镇医疗服务等)相结合;②预防医学模块:适应医学面临的新变化,以老年病、预防医疗、循证医学、康复医学为主要教学方向,并借助生物医学工程系的学科优势和转化医疗技术平台,培养学生公共卫生相关知识及基本操作能力;③创新科研模块:开展“科学方法与创新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基本的科研方法及创新思维。

3.2 整合课程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 系统整合课程体系在具体的实践中,也存在一些必须克服的问题,如以学科为界的教研室体制对内容有机整合的限制;缺乏配套的系统教材等问题。对此,我们结合我院教师热情高、观念新、小规模班级等诸多优势,有针对性地对以上问题进行了研讨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

3.2.1 改革教学机构,促进整合课程的有效实施我院目前采用“教学组”与“教研室”并存,双轨制管理的方式:即设置以系统为基础的,专注于教学功能、利于创新课程教学体系建设的教学组架构。在教学组的人员组成上,包含各学科的不同师资,吸纳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临床教学师资,共同参与该系统教学内容的确定与融合。该机构促进了各学科内容在系统内的有机整合,从机制上避免了模块内部整合不彻底,仍然是松散组合的弊端,适应于现有多学科融合的整合教学模式,有助于充分发挥教学功能。同时原有的专注于科研和学科发展的教研室架构依然存在,使得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互相促进,平行发展。

3.2.2 改革教学方法,开展PBL教学 为促进学生融合所学知识,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我们鼓励、支持开展“以问题为中心”(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以团队为基础”(team based learning,TBL)等新的教学手段,促进基础与临床学科的纵向或横向联系,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结协作的能力以及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3.2.3 选用合适教材,促进学科内容的有机融合目前,国内还缺乏以“系统整合”为线索的系统教材,学生手里还是捧着传统的以学科为纲编写的教材,给学生学习带来很多不便。教师也以各自学科为基础进行授课,无法形成内容有效的融合。据此,我们以国外成熟的“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英文教材”为主,以原有学科教材为辅,确定授课内容与讲授脉络,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系统整合教学中教材与内容的问题。

4 整合课程体系的实践效果

自2010年实行系统整合模块式教学模式以来,基础教师与临床师资间形成了有效的交流与沟通体制,授课内容的有机整合也逐步完善,去除大量重复内容,课时有所减少,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自学时间。学生也从最初的不习惯到慢慢适应,到最终接受和喜欢。在每学期组织的师生座谈会上,学生都对我院的系统整合课程及PBL教学、创新思维和能力训练给予肯定和支持。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合能力得到加强,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医学教育模式基础与临床脱节的弊端,促进了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提高了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而临床医生对进入临床阶段学习的学生的知识体系和应用能力,也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整合模块教学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教学宗旨、教学思想、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材以及教学管理机制等多方面的改革。深圳大学医学院的教学体系和模式改革,构建了具有我院特色的系统整合的创新课程体系,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随着经验的积累,我院的整合模块化教学体系必将不断地发展与完善,并将为兄弟院校的教学模式改革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借鉴。

[1]程伯基.对执行医学教育标准的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4,3(4):1 -4.

[2]刘瑞梓,鲁映青.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基于系统整合的医学课程体系及其对我国医学课程改革的启示[J].复旦教育论坛,2008,6(5):90 -93.

[3]Frenk J,Chen L,Bhutta ZA,et al.Health professionals for a new century:transforming education to strengthen health systems in an interdependent world[J].Lancet,2010,376:1923 -1958..

[4]秦达念.传统教学模式与系统整合模块教学模式分析[J].医学教育探索,2005,4(4):228 -232.

猜你喜欢

医学教育课程体系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