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感恩意识现状调查及应对策略思考
2014-08-15戴小媛侯永华
戴小媛 侯永华 梁 媛
(景德镇市实验小学,江西景德镇 333000)
中国素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感恩教育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有“知恩不报非君子”、“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报母恩”……的名言名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实现“中国梦”的今天,遵守社会公德、学会感恩是每一位公民必备的素质。因此,增强小学生感恩教育意识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分析小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现状
(一)家庭教育重“养”轻“教”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现在有许多家长对孩子在物质上是关爱有加,而在精神层面的交流和互动却很少,造成很多孩子养成自私、自利、不敬不孝的不良习惯,以致子女认为父母对自己的付出是理所当然。家庭教育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许多家长虽然知道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而在“一考定终生”的教育背景下,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学习分数和加强营养而忽视孩子的人文素质教育,更不用谈正确引导孩子感恩他人和回报社会了。长时间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部分学生逐渐漠视社会的关爱之情,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知恩图报,这种看似“病在孩子,根在家长”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要求家长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除了学会“养”,还要懂得“教”和“育”。
(二)学校德育重“智”轻“德”
德育是学校培养学生感恩意识教育的主渠道,可是趋于激烈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下,小学生背负着巨大的学习压力,促使学校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学生的智育发展上,只关注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往往忽视了情感意志品格的教育。学校这种“唯成绩论”的教育思想,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的同时,也误导了学生产生智力的培养就是教育的唯一目的,从而忽视了情感培育。再之学校德育目标高远,缺乏实践性、持久性及系统性,导致学生失去了追求的信心和勇气,很难真正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学校德育就成了一种“空对空”的教育活动,难以落到实处。
(三)不良社会环境,削减感恩意识的形成
受各种不良腐败现象、拜金主义、利己主义风潮的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严重腐蚀青少年儿童的思想,导致一部分人行为意识中存在明显的功利化现象,使整个社会充满着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和心理氛围,各种为追求利益违法违纪的社会现象屡有发生。加之媒体传播信息发展迅速,含有不良信息文化的内容越来越具有随意性、公开性、不可操控性。在这种不良社会环境下,很多学生从小形成把能否满足自己的需求,能否满足自我发展,能否现实自己的利益等作为行为选择的风向标和行动指南,造成很多学生“只顾小家,不顾大家”的错误观念,削减了感恩意识的形成。
二、培养小学生感恩意识的策略
(一)注重适应小学生身心特点策略
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特点,开展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活动是培养小学生良好感恩意识的前提条件。这就需要从认知水平、个性心理水平、体力水平等方面,根据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低年级学生应学会如何识恩、知恩,偏重于对老师、亲人等身边人的恩情的感受,通过具体的显性关爱事例让他们感受到家庭和身边人对自已的恩情,提倡从身边小事做起,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意识。如我校在去年感恩节开展的“生活自理能力比赛”,针对低年级同学的实际情况,组织小朋友们参加“系鞋带”、“整理书包”等活动,培养孩子们的生活自理能力,从而给家长减轻负担,让孩子真正做到以实际行动来感恩父母。
到三、四年级后,则培养学生偏重于对班级、学校等集体、生活的社区等的恩情的认识与理解。逐渐引导学生深入体验,着眼于细小的事例与隐性的关爱事例,感动于别人对自已的恩情。形成对身边人的服务意识,逐步树立责任意识。我校定期组织同学参加的慰问空巢老人、美化社区环境等活动也让同学们的感恩意识得到加强。
到高年级后应侧重于学生对家乡、祖国以及世界、大自然的恩情的认识与理解。通过显性、隐性的关爱事例,使学生感悟亲情的珍贵、友情的价值、大自然的养育。侧重于学生自主性的感恩行动,结合实际生活,积极锻炼实践能力。我校也经常利用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站等平台进行宣传,结合重大节日组织开展活动,号召同学们投身到回馈社会、保护大自然的行动当中,对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注重学生认知、情感、行为三者同步发展策略
根据小学生形象思维活跃这一特点,在感恩教育时,通过看、听、讲故事的学习方式,选择著名人物的感恩故事的方式,提高学生感恩认知水平。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品味,感悟故事中蕴含的感恩道理,激发学生思考、交流,让学生真正学会感恩。同时,在实施感恩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情感因素,增强感恩教育的感染力,积极调动学生的感恩意识,丰富学生的感恩能力,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以情感人,感动心灵,促进感悟。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层次递进的感恩实践活动,吸引学生积极践行,引导他们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进步,最终激发学生自主参与感恩行为。
(三)注重家校合作策略
很多老师经常感叹:“5+2=0”,意思是五天的学校教育,总是被两天的家庭生活一笔抹杀。学校里老师辛苦教导学生讲文明、守秩序,可是,一到双休日家长带着孩子外出时,随地吐痰,乱穿马路等不良行为时有发生。在学校养成的好习惯到周末又倒退好几步。这种家、校教育不统一的现象,大大削减了学校教育的成效。因此,学校在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学校应将感恩融入学生日常家庭生活中,要求家长配合学校策划设计感恩实践教育活动,共同督促孩子感恩意识形成。针对这一情况,我校给每位学生发放了感恩储蓄本,要求孩子每天记录为家人所做的事情,并请家长签字,这样就有效地把感恩教育融入到了日常生活中,这种做法不仅得到了家长的一致认同,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所以,只有家校合作感恩教育才能统一协调发展,才能作用于学生,感恩教育才能真正凸显实效。
(四)注重无痕渗透策略
无痕渗透是感恩教育的归宿。在进行感恩教育活动时,必须无痕渗透于学校各项教育活动中,即无痕渗透于学校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中,无痕渗透于学校学科教学活动中,无痕渗透于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无痕渗透融合于其他自然活动中。只有通过这些无痕渗透的教育方式才能使学生真正去感恩,感恩教育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有时一个活动教育目的并不外显,而它的教育效果竟会出人意料的深刻,教育时效也会相当久远,这也许就是“润物细无声”的功效吧。
(五)注重多元评价策略
教育评价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笔者通过小学感恩教育研究,认为建立一套科学健全的评价体系是有效实现感恩教育活动的保障。传统教学的考核评价办法大多是在学期结束时对学生进行一次终结性的评定,存在着许多弊端。科学的评价体系应该以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注重相对评价、过程评价,科学地、多元化地对每位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感恩教育活动评价体系以有效促进学生感恩素养提升为目的,关注学生感恩认知为提升、关注学生感恩情感体验,关注学生感恩行为发展,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教育功能,实施知、情、行统一的合理科学综合评价体系,最后进行终结评价的考核制度,真正做到公正,公平,公开。
总之,实施感恩教育,能使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养成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并学会处理各种基本关系,它为培养出更多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要把感恩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重点,它的发展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努力和配合,更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们真正做到知恩于心,感恩于行,共同建造和谐美好的社会。
[1]杜海平.中小学感恩教育的缺失与重塑[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10).
[2]李文萍.小学生感恩行为习惯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2,(03).
[3]罗凤莲.试论小学开展感恩教育的意义和途径[J].中小学电教(课程改革),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