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意推动转型 品牌成就未来

2014-08-15湖州翔顺工贸有限公司

江苏丝绸 2014年4期
关键词:丝绸文化企业

湖州翔顺工贸有限公司

中国丝绸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认同的文化标识。浙江丝绸产业是集地方资源、文化特色为一体的完整的产业链,是省支柱产业之一,一度成为农民增收、居民就业、出口创汇的重要途径。诸多原因让丝绸行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冬,经受了波澜起伏的考验。曾经辉煌的浙江丝绸如何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中突围,是我们持续思考的问题,也是丝绸人要做的课题。2013年习总书记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宏伟设想,让我们丝绸企业听到了中国丝绸好声音,它无疑成了当下最为繁荣的篝火,我们相信它一定能够温暖中国丝绸的春寒。作为多年从事丝绸终端产品的企业,就“如何从制造转型提升为创造”,浅谈一点做品牌的感悟。

一、品牌需要清晰的战略定位

美国通用公司总裁杰克·韦尔奇先生曾经在一次答中国企业家问上,分享了在全球经济危机情况下,企业能持续发展经久不衰,业绩持续增长的经营秘诀。那就是企业需要做十年计划。

十年磨一剑。十年计划是企业在成长过程中走上的一个新站台,它能给企业足够的时间、足够的忍耐、足够的专一、足够的专注去做品牌。国际上对品牌的年限有界定,一个成熟品牌的平均年龄为25年。

品牌的打造方式不外乎三种,一是用营销做,二是用故事做,三是用时间做(例:耐克运动鞋从营销角度做)。中国企业大多从研发开始做,这就要量体裁衣,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而选择方式了。翔顺选择后两种,来个“慢火炖靓汤”,更多为企业自身防范风险。

刚好97年翔顺初创期定位,决心打造一个丝绸终端产品品牌,开发丝绸家居服为核心的系列产品。当时做了两个“十年计划”,即:第一个十年定为“工匠师”企业,第二个十年为“设计师”企业。梦想把公司做成像欧洲小企业一样的、小而专、小而精、小而美的品牌企业。

二、品牌需要持续的创新精神

科技创新。技术是品牌壮大的生命力。做特做优品牌需要趁势而为,依靠杭嘉湖地区的原产地资源,应用高新技术研发丝绸面料,开发设计新产品极其重要。翔顺在2000年就与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并请进专家和专业人才,多方面持续取得技术支撑,结合市场需求不断提升品牌的核心力。比如与浙江丝科院合作,成功开发PS桑蚕丝拉绒面料,被评为省级高新技术产品。十七年来,翔顺先后被评为省市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和省级高新技术企业。

文化创新。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新的工业文化产业将会兴起。市场新经济的发展需要企业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手段、新创意、新文化的内涵去开拓成长新空间。新的市场给企业带来压力和思考,如现有经济怎样通过文化的渗透成为新的工业文化商品化经济;企业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的固有文化怎样去改变、适应、提升。丝绸终端产品要注入创意创新文化内涵,集聚设计、制造、科研、展示、营销、文化传导,从根本上整合地方文化资源,转型提升做中国丝绸自主品牌,探索全新的品牌营销模式,接受丝绸文化制造业新经济的考验。比如,翔顺为迎接2010上海世博会,花了几年的时间开发世博新品,“世博姻缘”系列丝巾荣获“迎世博全球华人设计大奖”,同时获得中央财政“工业文化设计奖”。在刚刚落幕的2014年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推介活动中,翔顺“中国风”创意包装脱颖而出,荣获“创意包装金奖”。

管理创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拼的是谁的运行模式更适合市场,更适应人才,更适应员工。开创新的“企业项目化管理”模式,可以解决许多工作不能归口,部门之间推诿责任,员工执行力低下等问题。如大到与客户的经营,联手,合作开发项目,小到一个活动,都用明确的项目书来预算,操作规范化。它的好处有:客户盯得紧,快速抓住满足客户的需求;可量化考核,增强执行力,人才出得来;创新成本低,避免管理浪费。在经营管理上定位“两头大、中间小”的模式,即左边抓营销设计,右边抓市场营销,中间抓人力资源、生产与管理。经历了几十年的管理积累,公司有极高的工艺、质量、文化创意的丝绸系列化产品、有自主品牌、有形像、有一定的知名度、有人才,我们花十年时间,培育了一批品牌链上的专业人才队伍,为品牌的延续成长做了充分的准备。

三、品牌需要全新的营销模式

品牌是一个非常繁琐和复杂的工程,要有较高的专业能力和实力。中国做品牌才不到20年,国际大牌大多经历了上百年的历史。中国的市场环境对民族品牌还有待于培育,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和消费者的忠诚度有待于提高,营销模式有待于创新。

企业品牌在细分链上如何定位?国际上对品牌链分为“6+1”,6”是设计、采购、订单处理、物流、批发、零售,而“1”只是生产制造。通常国际做法是在细分环节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去做,比如零售业的品牌商场、代理品牌商和品牌工厂、公司定位等,走营销整合之路(例:拿来主义,乔布斯的苹果做法),而且他们在成熟的市场中,遵循着共同投资、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厂商平等原则,才始终能够保持共同稳定、健康成长和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在营销过程中,应找准客户定位,丝绸就应该定在20%左右的目标人群中,应放弃不属于丝绸品牌的消费群体。做品牌保持亲民价格固然重要,但也需适度开发设计“高价稀金款”,按此黄金比例开发才能拥有“先推新品、后处理降价”的实力,做到一定阶段后才能保证企业不亏,且能向品牌拿倍增效益。我三十多年从事终端品牌的感悟是:品牌是一个投入过程、亏损过程、坚持过程,这是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是一个生存过程、持续发展的过程;第三阶段,一定是我们追求的一个倍增的过程,因品牌拥有自主定价的权利,能为消费者提供价值并引领高品质的生活方式。

总之,丝绸品牌道路艰难漫长,企业从制造到创造是一个破茧化蝶的蜕变,也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发展途径,更能适应高成本时代的市场经济。翔顺专业团队更愿意与丝绸同仁携手并进,为浙江丝绸行业的发展不懈努力。

猜你喜欢

丝绸文化企业
企业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企业
企业
年味里的“虎文化”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遥望“丝绸路”
谁远谁近?
路上丝绸
丝绸情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