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排螺旋CT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
2014-08-15郭建平张海波赤峰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内蒙古赤峰024000
郭建平,张海波 (赤峰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内蒙古 赤峰 024000)
结肠癌是发生于结肠部位的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占胃肠道肿瘤的第三位,以往做结肠癌X线钡剂灌肠和内窥镜检查对病变的诊断有较大帮助,但有其限度,随着64排螺旋CT的应用,MPR多平面重建技术的应用使CT图像除传统横断面位以外,还可针对病变部位选择性增加冠状位、失状位图像,更有利于显示病变,使结肠癌的准确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1]。更能全面了解病变范围、肠外浸润和淋巴结及远外转移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35例结肠癌患者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28~70岁,临床症状有腹痛、腹泻、便血、大便习惯改变、贫血、腹部包块、消瘦,2例表现为肠梗阻症状。
1.2 CT检查:患者检查前天晚口服缓泻药,检查当天早晨空腹,清洁灌肠,检查前15 min肌内注射654-2 10 mg(有禁忌证者除外),扫描前经肛管一次注入600~800 ml空气(受检者感觉腹部有微胀痛时停止注气)。采用GE宝石能谱CT机型扫描,层厚0.625 mm,层距1.0 mm,螺旋扫描,利用工作站进行表面遮盖法重建术(SSD)、CT仿内窥镜重建术(CTVE)、多层面重建术(MPR)、容积重建术(VR)、曲面重建术(CPR),三维重建。
2 结果
2.1 肿瘤的部位:升结肠17例,横结肠2例,降结肠5例,乙状结肠6例,直肠5例。
2.2 结肠癌的CT表现:①肿块:29例(82.9%)表现为肠腔内明显的偏心性肿块,35例中25例CT平扫密度不均匀,肿块内部可见气体、脂肪和水样密度。其中18例肿块内有脂肪密度,10例表现为密度均匀肿块,边界清,增强扫描肿块实体轻中度强化;2例合并肠梗阻,结肠癌伴近端大小肠高度扩张积气积液。②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肠壁增厚超过以3 mm以上,本组有6例,肠壁局限性或环形不规则增厚,管腔狭窄,CT平扫及增强病灶密度较均匀。③结肠周围浸润:结肠周围浸润9例(25.7%):其中有7例(77.8%)CT检出均有周围脂肪层密度增高,结肠系膜条索样改变,3例合并腹膜增厚,2例显示临近小肠受浸,2例腰大肌受浸。④转移:淋巴结转移,手术病理证实12例淋巴结转移病例中,其中8例被检出,分布于结肠边缘和腹主动脉旁。2例肝转移,1例腹膜转移。⑤回场末端受累:3例结肠癌累及回场末端,均被CT检出,检出率为100%。
3 讨论
结肠肿瘤检查主要包括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内窥镜、CT、B超等,各种检查方法的侧重点不同,相互补充,选择正确的检查方法有利于获得准确而全面的诊断。而螺旋CT(MSCT)在结肠癌诊断中有其独特地位[2]:①检查时一次憋气即可完成扫描,彻底解决了呼吸伪影。②实现亚毫米扫描,提高了空间分辨率。③MPR多平面重建无失真,还可针对病变部位选择性增加冠状位、矢状位图像,有利于病变显示,更能显示病变的部位、大小和形态,直接显示癌肿所形成的软硬度和继发征象(肠梗阻、淋巴结肝转移、局部网膜增厚、腰大肌受侵),从而确定病变的侵犯范围和转移情况,为临床确定治疗方式和判断预后提供有力依据[3]。为了能更早期发现病变,提高诊断的准确性,采用注气螺旋CT结肠造影,临床效果明显,诊断准确率提高至86%~90%。注气使正常结肠壁伸展,厚度不超过3 mm,密度均匀,轮廓光滑,管腔显示良好,易于观察。由于肠腔扩张充分,黏膜充分伸展,在腹腔内脂肪衬托下,CT图像更清晰,三维重建能从多平面、多角度观察病变,有利于病灶精确定位;清晰、直观、立体的三维重建图像,还深受临床医师的青睐,对于外科手术的指导、术式的采取都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1] 张 淼,陈克敏.多层螺旋CT扫描在结肠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5,39(5):505.
[2] 汤小俐,许秋霞.结肠肿瘤MSCT的诊断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7,26(4):367.
[3] 高硕徽,赵吉生,刘 坤.增强CT结肠成像在结肠癌术前TN分期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