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梦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014-08-15孟凡现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年11期
关键词: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特色

孟凡现

(延边大学,吉林 延吉 133002)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对“中国梦”的深情阐述,就是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由此而在全国掀起的对中国梦的大力宣传和热烈讨论则成为一项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的特色形式,必将进一步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今天对中国梦的普及宣传就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形式;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能深化中国梦,而且还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路径选择。

一、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想追求、奋斗目标

中国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梦想,而是一种特定的、整体性的思想意识和目标指向,是思想意识和目标指向的高度融合统一,是中华民族正在万众一心、努力奋斗的共同理想。2012年11月29日,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不久的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内容。他说:“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大众化”,是指群众化,变得跟广大群众一致,适合广大群众需要。所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在内容、形式和语言上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接受和认同,最终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根本上是要帮助人民大众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而共产主义理想则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核心。邓小平同志说过:“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在不同历史阶段又有代表那个阶段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奋斗纲领。因此我们才能够团结和动员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叫做万众一心。”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代表中国最广大利益的奋斗纲领,它曾经是民族独立、解放梦;新时期这一“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则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当代中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根本内容。中国梦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仰。

理想信仰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是国家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就是要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变成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共同的理想和奋斗目标,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变成每一个中国人的梦,用中国梦打动人心、激励人心、凝聚人心,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要求。中国梦作为思想意识和目标指向的统一,其中少不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支撑,也可以说正是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使中国梦由空想变成了科学,由理论正在逐步变成现实。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想信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则可以通过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中华民族从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的非凡历史、中国共产党人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似锦前程,从而使广大人民群众深刻理解中国梦的本质内涵、阶段性特征,使中国梦深入广大人心变成每一个中国人的梦,同时也可以使广大人民群众知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但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当代中国梦的时代特征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可靠依据、必要保证

新时期“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当代中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根本内容,相应地,“中国梦”也呈现出这个阶段的重要时代特征。

第一是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的“实力特征”。“中国梦”的第一要义,就是实现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如今,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并未根本改变。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这一指标体系,构成了现阶段“中国梦”的基本图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能否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能否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迅速赶超发达资本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标志,也是马克思主义吸引人心、打动人心,顺利实现大众化的重要因素。

第二是社会和谐进一步提升的“幸福特征”。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圆“中国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而提升全社会的幸福指数。提升幸福指数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考虑物质因素,又要考虑非物质因素,从根本上讲,就是要进一步提升社会和谐的水平。党的十八大着眼于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将“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纳入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等等。这些和谐因素的充实,对“中国梦”的阶段性特征作了更为清晰的描绘,也为“中国梦”增添了更加美丽的幸福光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少数人富,多数人穷也不是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逐步消灭两极分化,促进社会和谐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能否增加社会大众的幸福感,提高社会大众的幸福指数,将直接关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动力之大小。

第三是中华文明在复兴中进一步演进的“文明特征”。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几千年不断延续、传承至今的文明,但要体现现代文明色彩,就必须超越数千年来创造的农耕文明形态。党的十八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升华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标志着中华文明格局开启了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更高阶段演进的新里程。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文明必将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也开拓了中华文明新境界。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新性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需的理论魅力。

第四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价值特征”。《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中国梦”具有多个维度,而其价值维度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明确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之中,并且强调,“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这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终极价值追求,必将极大提升“中国梦”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同时也必将极大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总之,新时期中国梦的时代特征,必将大大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可靠依据、必要保证。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实现中国梦的路径选择

2013年3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习主席一方面系统阐述了中国梦,另一方面,他还用“三个必须”指明了实现中国梦的路径: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三个必须”的中国梦实现路径简而言之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众化。

第一、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梦想连接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没有正确的道路,就无法汇聚各方的力量,再美好的梦想也无法实现。90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事实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唯一正确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道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大众坚持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个人的奋斗发展与全体人民、全民族的奋斗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人民群众自己当家作主实现自己的发展,建设自己的社会;它始终注意经济社会发展由人民群众主导、由人民群众决定;始终注意让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切成果,包括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都能为人民群众共享。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第二、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内容之一,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就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第三、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激励和凝聚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马克思主义一经掌握人民群众就会变成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四、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中国梦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共同要求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国具体国情之“的”,破解了“中国梦”的密码,找到了实现“中国梦”的路径,完成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民族解放的历史任务,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使马克思主义不断深入人心。

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党,取决于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纪律状况,取决于党的战斗力和领导水平。面向21世纪的中国共产党,要担负起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攻坚克难历史责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坚持“三个勇于”和“四个不断增强”。

“三个勇于”:第一要勇于冲破陈旧观念的障碍。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能走多远,实践就能走多远。思想解放的每一次深入,都能带来实践进一步发展。第二要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确存在既得利益者不愿意让渡利益的问题。当前,能否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已经成为执政党能否凝聚民心,带领人民群众攻坚克难、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第三要勇于发扬真抓实干的作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如果空喊口号、不见行动,或者敷衍了事、马虎应付,“中国梦”就可能成为“空想”。

“四个不断增强”:第一要不断增强执政图强的机遇意识。机遇问题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兴衰成败,事关民族复兴大业。能否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赢得优势的关键所在。第二要不断增强执政兴国的发展意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推进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保持社会稳定,促进文化进步,都离不开发展。解决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说服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坚定人们对社会主义祖国未来前途的信心和信念,最终也要靠发展,靠不断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第三要不断增强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能否解决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课题,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关键在于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我们要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持实干富民、勇于担当,多干让人民满意的好事实事,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第四要不断增强执政安邦的忧患意识。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我们党必须居安思危,从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以强烈的执政安邦的忧患意识,洞察危机,未雨绸缪,知难而进,一往无前,克服困难,经受考验;要深刻汲取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更加自觉地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五、深化宣传教育中国梦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②中国梦要掌握群众,彻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基础,但宣传教育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深化中国梦的宣传教育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统一的,中国梦是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俗化的重要形式,普及宣传中国梦就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反过来可以深化中国梦的宣传教育。目前,深化宣传教育中国梦必须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结合起来;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宣传教育结合起来;同做好当前各项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引导人们坚定中国梦的理想信念、构筑精神支柱,积极投身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要把中国梦的宣传教育融入各级各类学校马克思主义教育教学之中,融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社科界要切实加强理论研究,用马克思主义深入阐释中国梦的重大意义、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为深化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提供有力支撑。

注 释:

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2:190.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5:9.

猜你喜欢

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特色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完美的特色党建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