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田会议决议》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2014-08-15王振
王 振
(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81)
1929年12月,在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上通过了由毛泽东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史称《古田会议决议》。该决议堪称我党首部政治工作条例[1],其中蕴含着毛泽东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为我党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
一、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作为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它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立足客观实际,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效果。在《古田会议决议》中,毛泽东从两个方面强调了这个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2]科学理论在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是否具有科学性,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看它是否有科学的理论根据。[3]从整体性上讲,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根据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指导,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要与经济工作相结合,科学社会主义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内容提供了理论指导。因此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是我党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没有马克思主义这个全人类最优秀的精神文明成果作理论指导,就没有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也就不能真正成为一门科学,毛泽东在《古田会议决议》中着重强调了这一思想。
1928年,毛泽东在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后敏锐地意识到:“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边界各县的党,几乎完全是农民成份的党,若不给以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其趋向是会错误的”[4],在《古田会议决议》中,他开篇指出:“红军第四军的共产党内存在着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这对于执行党的正确路线,妨碍极大,若不彻底纠正,则中国伟大革命斗争给予红军第四军的任务,是必然担负不起来的。”[5]78因此,在《古田会议决议》中,毛泽东强调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在思想上建党,以保持党的先进性。毛泽东指出:“教育党员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去作政治形势的分析和阶级势力的估量,以代替主观主义的分析和估量。”[5]84-85在党内教育问题上,毛泽东指出要准备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和社会经济科学研究在内的十个教育材料,以确保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确保教育对象坚守无产阶级思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性特征,同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保证了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的实现。
(二)科学理论须与教育对象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恩格斯强调:“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6]由此可见,要想充分发挥理论的作用,就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欲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就要将科学理论与教育对象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毛泽东在《古田会议决议》中从两个方面强调了这一思想。首先,视教育对象的具体实际,选择贴切的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任务的具体化,它要回答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干什么,用什么样的理论、思想来教育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历史实践表明,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目标,须准确把握多元化的教育对象,认识其基本特点,探索其活动规律,在此基础上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毛泽东在《古田会议决议》中确定的各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都是在准确把握教育对象具体实际的基础上制定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以下简称红四军)是一支合编部队①,其人员结构十分复杂②。毛泽东结合部队士兵大多文化水平与政治理论水平偏低、思想觉悟不高的现实特点,指出其政治训练内容应包括识字运动、红军标语之逐个解释、红军与白军比较、共产党国民党比较等[5]102-103;同时,毛泽东还指出要对城市贫民(中小商人与学生)、妇女、劳苦青年群众、游民群众、地主阶级武装组织分别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宣传口号和教育内容。这种根据教育对象的具体实际来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方法,有效地缓解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教育对象与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对于促使教育内容内化为教育对象的行为标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其次,视教育对象的具体实际,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的具体运用,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完成、效果的好坏,都离不开方法的正确运用。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要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与条件下,根据教育对象的具体实际,坚持与时俱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古田会议决议》中,毛泽东根据士兵的层次性特点,将其分为普通班、特别班和干部班,强调要采用分班授课的方式对士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针对士兵文化程度不高这一实情,毛泽东指出:“教授要由近及远,由浅入深,说话通俗化,说话要明白”[5]104-105;针对有偏向的、受了处罚的、伤兵、病兵、新兵、俘虏兵、对工作不安的、思想动摇的士兵,毛泽东主张对其进行个别谈话,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并且“谈话前须调查谈话对象的心理及环境。谈话时须站在同志的地位,用诚恳的态度和他谈话”[5]106。针对不同地区的具体革命环境,毛泽东指出:“宣传要切合群众的斗争情绪,除一般地发布暴动口号外,还要有适合群众斗争情绪尚低地方的日常生活的口号,以发动日常斗争,去联系着那些暴动口号。”[5]98这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充分反映了土地革命这个时代背景与条件,符合教育对象的实际特点,极具针对性,对于确保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积极效果起到了巨大作用。
二、言教与身教相结合
言教与身教相结合原则既是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党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单纯的言教很难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身教是言教的有效补充。这一思想早在《古田会议决议》中就有所体现,毛泽东指出培训、开会等言教方法都是必要的,但是党和军队还应靠自己的模范行动进行宣传教育,具体表现为如下两点。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言行一致,以身作则
马克思指出:“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7],即在感化、鼓舞、推动他人前进的实践活动方面具有有效性的人。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人、引导人的工作,因此要想使这项工作具有说服力,就要坚持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所谓晓之以理,就是我们所说的言教即理论说教,是指通过口头或书面的语言对教育对象灌输教育内容,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阐述正确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启发和引导他们提高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所谓导之以行,就是我们所说的身教,是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模范行为给教育对象做出榜样,结合教育内容身体力行,以此影响和感化教育对象,引导他们按照教育者的要求进行实践。简单讲身教就是要求别人做到的,教育者自己要先做到,只要教育者自身做得好,不用宣传和教育,群众自会跟着学,跟着做。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言行一致,以身作者,才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土地革命时期,红军基础薄弱,如何更好地宣传红军、争取群众是红军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毛泽东在《古田会议决议》中指出:“上门板、捆禾草等项是从行动中扩大红军影响、增加群众对红军信仰的良好方法,应该好好地去执行”[5]101;在对待伤兵时,要用实际行动对其表示关爱,“官长,特别是和士兵接近的连上官长,应当随时看视伤病兵,送茶水给他们吃,晚上替他们盖被窝……以上这些招呼伤病兵的方法,要定为一种制度,大家实行起来,因为这是最能取得群众的方法”[5]112;对于敌军的宣传,毛泽东强调“优待敌方俘虏兵,是对敌军宣传的极有效方法”[5]102,因此他指出不搜俘虏兵身上的钱和一切财物,以极大的热情欢迎俘虏兵,给俘虏兵和老兵一样的物质上的平等待遇,对于不愿意留的,给他们路费,医治敌方伤兵,通过优待行为对敌军进行宣传,以做到争取群众,瓦解敌军。这些实实在在的行动在基层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往往比只讲道理更加有效,在某些环境中,我们根本不用讲什么大道理,教育者只要在行动上做起来,就能起到教育群众的作用,同时也减少了由于单纯言教而给教育对象带来的逆反心理。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注重个人品德修养
要塑造教育对象良好的道德素质,改善教育对象的思想水平,教育者自身要具备良好的个人道德修养。个人品德修养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利益关系时外显的行为习惯,是个人在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一贯的特征和倾向,在心理方面表现为高度的自我效能感③。是否具有良好的个人品德修养,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否卓有成效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能否顺利的实现。
红四军的宣传人员结构复杂,其中不乏俘虏兵、伙夫、马夫、吸鸦片者。由于这部分人的政治水平和思想觉悟有限,自我效能感较低,因此往往工作成绩较少,这引起一般人对其不满,差不多官兵一致地排斥宣传队,“闲杂人”、“卖假膏药的”就是一般人送给宣传员们的称号,这样导致党的宣传效果很差。面对这一现实问题,毛泽东在《古田会议决议》中强调,对于红军宣传工作的改进,要着重提高宣传工作者的个人道德修养,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做到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官兵之间只有职务的分别,没有阶级的分别,官长不是剥削阶级,士兵不是被剥削阶级”[5]106;同时毛泽东还强调要加强对宣传工作者的纪律教育,使其“严格地执行三条纪律”[5]101,通过纪律约束其言行,以纪律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者树立良好的道德修养,以便解决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改变宣传员在百姓心中的“闲杂人”、“卖假膏药的”等不良印象,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的道德修养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三、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在解决人的思想问题的同时,决不能忽视解决人的实际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既要重视教育对象的教育工作,又要重视解决教育对象的实际生活问题;既要重视精神鼓励,又要重视物质鼓励。早在《古田会议决议》中,毛泽东就明确指出了这个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一)正视教育对象当前关心的具体问题,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以及其他一些东西。”[8]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要在解决思想问题的同时,坚持解决教育对象的实际困难,根本原因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的,又是以群众为基础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解决群众中存在的实际困难,是党的优良作风和传统。在各个历史时期,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困难相结合都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的正确原则,也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保证。
红军三大起义失败后,合编的红四军由于长期作战,物质生活很差,官兵劳累疲惫,加上成员政治水平和道德素养不高,部分成员出现了消极怠工和离队思想。对此,毛泽东强调,要加强教育,从思想上纠正个人主义,同时“要设法改善红军的物质生活,利用一切可能时机休息整理,以改善物质条件”[5]86。毛泽东认为解决党的组织问题同样要坚持这一原则。由于党员加入得太随便、组织纪律涣散等问题,党内出现了党组松懈的不良局面。对此,毛泽东指出各级党部有教育同志的重大任务,同时还有“解决问题和指导实际工作的任务”[5]90,将政治教育和解决党员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对于士兵的政治训练,毛泽东强调:“恢复每月发草鞋钱大洋四角的制度”[5]106,以解决士兵的生活之忧。对青年士兵的特别教育,毛泽东也指出要“由公家出钱置备纸笔墨等用具发给学生”[5]107。毛泽东指出的这些做法有效地解决了教育对象的实际困扰,使其有经历、有能力积极地解决自己在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引导教育对象正视实际困难,提高教育对象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所强调的帮助受教育者解决实际问题并不意味着简单的“输血”,更重要的是通过解决思想问题,帮助教育对象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挖掘其潜能,恢复其社会功能,调动其主观积极性,培养其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最后通过自身的努力一同解决实际问题,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在解决伤病兵所需的物资时,毛泽东在《古田会议决议》中强调:“伤病兵衣服被窝问题,除公家尽力置备外,应该在各部队官兵中发起募捐,此外还应该在各部队官兵中发起募款,这不仅为了增加伤病兵的零用钱,而且是唤起全军互助济难精神的好方法”[5]113,同时“还应该在闽西工农群众中发起募捐(衣被、现款、粮食),以密切联系工农群众与红军”[5]113。毛泽东所指出的这些方法,首先解决了教育对象的实际问题,其次也提高了教育对象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缓解了教育者的现实压力,最后通过这种互助行为,也密切了官兵之间、军民之间的关系,无形地影响了周围的人民群众,成为了一项很好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可谓“一箭三雕”。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在积极引导教育对象正视面临的实际困难的同时,着力提高教育对象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启示
《古田会议决议》作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早期重要的纲领性文献,其中所体现的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方法的确定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统一。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既要立足于党的中心任务又要符合时代发展主题,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八界三中全会《决定》的基本内容,根据多元化教育对象的客观实际来决定教育内容,以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运用上,既要符合传统理论又要适应新的客观实际,坚持在继承传统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创新,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对青少年这个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对象,要根据其心理、生活特征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有效地利用qq群、微信、微博等新的信息传播手段和教育手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其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传播社会正能量。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和方向,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和新局面的开拓。因此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牢牢把握言教与身教相统一的基本原则,规范自身言行,提高自身道德素养与职业操守,在工作和生活中践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坚持以身作则,为教育对象树立良好的榜样。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要通过自身言行积极地传播社会正能量,努力改善社会氛围,让这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全社会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用。最后,关注社会现实,解决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对象的实际问题。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在“灌输”理论的基础上,关注社会现实,关心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的专业素养帮助教育对象正视和分析所遇实际困难,以自身的实际能力协调社会关系和组织社会资源,帮助教育对象解决实际困难,减少教育对象在受教育过程中的后顾之忧,提高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度,增强教育对象的主观积极性,从而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诸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努力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以至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注 释]
①1928年4月,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和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军余部在井冈山胜利会师,两支部队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后改名为工农红军第四军。工农革命军第一师是1927年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时的部队,该部队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没有赶上参加南昌起义的原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另一部分是湖南平江和浏阳的农民、鄂南崇阳和通城的农民武装、安源煤矿的工人武装,共计约五千人。南昌起义军余部是1927年南昌起义后,南下部队在广东受到重创,保留下来的部队一部分转移到海陆丰地区,另一部分在朱德、陈毅率领下,转入湖南开展游击战争的部队。
②1929年6月,毛泽东在《给林彪的信》中指出,据1929年5月统计,红四军共有党员1324人,在党员中工人311人,农民626人,小商人100人,学生192人,其他成分95人。
③所谓自我效能感是一种心理的状态,也是一种精神的力量,是由积极的、自信的、有为的动态心理激发出来的精神力量。
[1]李合亮.古田会议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启示[J].武警学院学报,2002,(3):82.
[2]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3]张蔚萍,张俊男.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6.
[4]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M]//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7.
[5]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M]//毛泽东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恩格斯.恩格斯致约·布洛赫[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5-696.
[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55.
[8]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