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破“地域性”交往之中国话语探究——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交往观

2014-08-15戴生岐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世界性德意志意识形态生产力

刘 宁,戴生岐

(长安大学 a.政治学院;b.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710064)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就是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不断进步和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发展的历史过程。随着人类社会基于生产力科技形态维度的后工业、信息化和后现代的转向,人类的交往空间范围和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天,人们的经济交往、政治交往、文化交往和社会交往,都不是以往封闭年月可以同日而语的。一个总的趋势就是:突破自发性的血缘、地缘关系以及简单商品经济关系所媒介出的地方性和民族性藩篱的制约,并日益走上全球化、普遍化、自觉化和超国家化的“全球网络”新境界,成了人们的自觉行动。鉴此,回溯马克思恩格斯的交往理论,重新审视中国现阶段人的交往的地域性局限,真正在臻至“世界历史性个人”的人格范式中发挥创新时代生产力的“世界历史性作用”,就是每一个矢志于争做“世界公民”(邓小平语)的炎黄子孙必须面对的课题。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交往观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创立了唯物史观,对青年黑格尔派、费尔巴哈派和施蒂纳的唯心史观进行了较为集中的批判,并对生产与交往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使得交往思想成为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生产、交往与实践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实践既是一种主客体之间的对象化活动,又体现着主体间的交往活动。而“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彼此之间的交往[Verker]为前提的。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1](P12)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恩将交往划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是人类社会纵向发展的特定历史阶段的意义上的交往。人类社会从蒙昧、野蛮到文明的今天,先后经历了“部落所有制”、“古代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封建所有制”等历史阶段和不同的社会结构。二是同横向共时性因社会分工的差异而形成的不同交往。[2](P76)这就包括了物质的、精神的、政治的各种联系交往,他认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活动的直接产物。”[1](P16)

马克思认为,人们的交往随着生产力发展为机器大工业生产和世界市场的形成,那种依赖血缘、地缘和简单的商品经济关系的交往开始发展为普遍的世界性交往,各民族国家间的交往也发展为世界历史性交往。马克思恩格斯说“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自我意识’、宇宙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怪影的某种纯粹抽象的活动,而完全是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行动。”[1](P89)这不仅表现为就是落后国家也不得不参与世界交往。正如马克思说:“大工业发达的国家也影响着那些或多或少是非工业性质的国家,因为那些国家由于世界交往而被卷入普遍竞争的斗争中。”[1](P115)因此,落后民族与其让人强迫参与世界交往,还不如自己主动突破人与人交往的家庭和地域限制,实现人与人的“世界交往”。马克思说的好:“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的越是彻底,历时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1](P88)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类交往的形式有狭小的家庭和地域交往形式向广阔的世界交往形式转型,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马克思指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1](P99)而人的真正解放,就在于由“地域性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代替。”[1](P86)所以,人应该主动突破狭小的家庭和地域交往形式,向广阔的世界交往形式发展,才能成为“世界公民”和“世界历史性个人”。

二、现阶段突破交往之地域性的必然性探讨

(一)突破地域性并臻至世界性是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认为:“当交往只限于毗邻地区的时候,每一种发明在每一个地域都必须单独进行。”[1](P107)不打破地域性的交往,人类的进步无从谈起,只会造成技术发明的“重复”、“浪费”、“重复开始”,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和低效率。相反,只有世界交往才能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生产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组合,才能保障生产力大发展。正如马克思指出:“只有当交往成为世界交往并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只有当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斗争的时候,保持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1](P108)

(二)突破地域性并臻至世界性是历史教训的启迪

近代中国百年的重大历史教训,就是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造成西方列强用鸦片和洋枪洋炮打开城门,烧杀抢掠沿海各地,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强迫清政府割地赔款,中国沦为各国列强的殖民地与半殖民地,中国人沦为外国洋人的奴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终于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于1949年建立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本来遇到与外界交往的绝好机会,可是,建国后西方的经济封锁和“文革”的影响,没能足够重视交往的世界性、自觉性,在“中国中心主义”的思想禁锢下,过分奉行狭隘的地域交往观,带来的是发展的长期滞后和贫困。正如马克思所言,“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共产主义——它的事业——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1](P87)离开世界性交往,社会主义事业终究是无法完成的,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也不可能实现的,中国要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也将是困难重重。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决定改革开放的新政策,这才打开了中国与世界交往的大门,才有了经济大繁荣大发展的今天。

(三)突破地域性并臻至世界性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认为,人类早期具有互相之间“人的依赖性”,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人在对“物的依赖性”基础上形成人的独立性人格,而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展和人的能力全面发展基础上才能生成“自由个性”。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当前,人的发展尚处于人占有财物的基础上才能形成独立性人格阶段,这是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普遍交往程度决定的。“这种占有首先受到占有对象的制约,即受发展成为一定总和并且只有在普遍交往的范围里才存在的生产力的制约。因此,仅仅由于这一点,占有就必须带有同生产力和交往相适应的普遍性质。”[1](P142)所以,只有生产力大发展和世界交往基础上,“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替代”,[1](P86)人才会有更大发展。

(四)突破地域性并臻至世界性是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必然要求

扬弃交往的地域性局限,是每一个民族国家在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的不二选项。全球化作为一个发轫于文艺复兴以来的历史性运动,已经有了五六百年的历程。马恩所处的时代,是工业化浪潮狂飙突进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尖锐的时代。从那时起,每一个国家的命运就和世界连成一体了。诚如马恩指出的:“同样,大工业发达的国家也或多或少地影响着非工业的国家,因为非工业国家由于世界交往而被卷入普遍竞争的斗争中。”[1](P59)这就是说,任何一个国家在大工业所主导的全球化活剧中都不能闭关自守,作为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可能会在与列强交手中打败仗,但失败一方必须直面惨淡的人生,才能在知耻近勇中奋起直追。否则,就有可能被开除球籍。今天,信息革命所导致的信息化浪潮,已经把人类社会推向了后工业和后现代的境地。基于这一时代背景的交往关系,将是一个基于哈贝马斯“交往理性”和江泽民“共存与共赢”的非零和博弈的和谐状态。惟其抓住机遇,扩大交往,出奇制胜,才能与时俱进,不断融入世界潮流并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不难发现,基于互联网时代,具有淡化地缘关系色彩,彰显不同民族超国家互动的“社会网络”,正是演绎世界历史新的活剧的主舞台。基于对“社会网络”存在性的考量,格兰诺维特提出了“弱关系理论”。这是对马恩世界历史思想理论视阈的进一步深化。该理论认为,“强关系”往往具有某种“单向度”,而且也仅仅存在于“内群体”中,譬如一个家庭、一个社区、一个组织或者一个国家。“内群体”成员具有极为明显的同质性,就像一麻袋同名数相加的马铃薯一样,仅仅具有机械加和的性质。而“弱关系”却是异质性极高的耗散结构,它由于突破了血缘、族缘、地缘等的狭隘眼界,因而极具开放性的品格,一个民族的强大,端赖在这种“弱关系”组成的现实网络世界的大海里畅游。因此,建构基于“弱关系理论”的国际交往的平台,就是我国这个发展中大国实现中国梦的不二选择。

三、突破地域性交往、开展世界性交往的路径

(一)对内搞活是对外交往的深厚根基

马克思指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没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这个原理是公认的。然而不仅只有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而且这个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取决于自己的生产以及自己内部和外部交往的发展程度。[1](P68)邓小平同志设计的改革开放有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就是对内搞活。他说开放有两个各方面:一是对外开放,一是对内开放。对内开放也就是对内搞活。然而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可见受本位主义和排外主义的影响,地方保护、行业保护和部门保护等问题都非常严重,很多让人仍终身生活在以出生地为圆心的狭小空间里,仍然在自发性分工的强硬规制下生活。我们必须打破这种自我封闭状态。因此,有必要深化系列与交往相关的制度改革,如户籍制度改革、人才管理制度、产权制度、分配制度、信息传播制度等核心交往制度,从而从制度上给予控制和指导,解决社会资源流动性的非规范性、非公正性等问题,扩大国内交往总规模,推动国内交往与分工、城乡之间良性互动机制的建立,从而消灭地域、职业的社会关系的终身制,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集约化和科学化,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主力加速。

(二)营造和平共处的国际外交关系

突破地域性交往、开展世界性交往的前提,就是国家与国家之间有一个和平共处的外部交往环境。过去帝国主义侵占殖民地时代,帝国主义列强和落后地殖民地国家之间的交往是强迫的、不平等的世界交往,这个时代已经过去。在如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不分国家大小强弱,和平、平等的交往已成为势不可挡的世界潮流。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一国与他国之间没有交往关系或不时发生战争,在这些情况下国家之间就不会有平等交往。因此,我们应积极主动开展和平外交活动,和平处理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营造和平共处的国际外交关系。只有在和平共处的国际外交关系里,人们才能开展和平友好的世界性交往。

(三)开展多方面世界性经贸交往活动

对外经济交往活动是当今世界开展世界性交往活动的主要内容。“在以前任何一个时期,生产力都没有采取过这种对于作为个人的交往完全无关的形式,因为他们的交往本身还是受限制的。”[1](P72-73)因此必须突破地域性交往,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及先进的交通工具和世界市场已形成的条件下,我们的对外经济活动要求我们积极引进国外资金投资,引进、消化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和科学技术,发展我们的生产力。当然,也要把我们的产品、管理经验和科学技术向外国积极推广。世界对外经济交往活动和贸易往来必能促进世界生产力的发展。

(四)扩大对外文化交流

文化是人类活的灵魂,是人类走向文明不断进步的工具。我们中华民族是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老大国,我们的文化是世界文化的宝贵精神财富。伴随世界性对外经济交往活动和贸易往来,我们应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把我们中华民族的最优秀文化传播到国外去,当然也要欢迎外国优秀文化在我国传播,这不仅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且国人和世界人民可以共享世界文化。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刘忠世.马克思交往理论初探[J].齐鲁学刊,1988,(3).

[3]韩立新,姜海波.新版《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世界性德意志意识形态生产力
既有民族性 又有世界性
科学家白蕊:我就是要解决世界性难题
林俊:中国皮革业的世界性求索者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价值与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道德思考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及其启示
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全球华人与中国哲学的世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