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梦视阈下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研究

2014-08-15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师生大学精神

扈 航

(山东建筑大学,山东 济南 250101)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描绘了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成为鼓舞中国人民携手奋斗的时代强音和精神旗帜。中国梦是对民族文化复兴、民族精神振兴的一种召唤,是引领中国向何种方向努力的一种力量,既有厚重的历史底蕴,又有鲜明的时代意义;中国梦又是一个极具包容性、建构性的概念,是国家梦、民族梦、个人梦的结合,既反映了文化复兴、国家富强的民族愿望,也反映了个体的理想需求。高校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承担着神圣的使命和艰巨的任务,应当成为文化传承创新的引领者、策划者和担当者,努力构筑实现中华民族美好期盼和价值愿景的精神殿堂。

一、中国梦视阈下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内涵

大学文化是大学扎根社会文化土壤、汲取传统文化精髓、融合时代发展特色而形成的共同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其不仅为高校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动力和深厚文化底蕴,更以强烈的民族性和开放性内化成为师生行为的共同准则。高校要助力中国梦的实现,首先应落脚在文化的传承创新上,通过中华文化价值及世界先进文明的传承和赋予时代精神的思想文化创新,引领中国社会的价值重建和文化复兴,从而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能量和文化支撑。

(一)继承传统文化。中国五千余年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将中华民族凝聚成一个密不可分的命运共同体,铸就了中华儿女共同的梦想。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海纳百川、地承万物的气魄,因兼容并蓄而丰富多彩,因推陈出新而充满活力,因特色鲜明而远播四方。一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既包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价值取向,引导无数仁人志士在危难关头赴汤蹈火、报效国家;也包括“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特质,激励每个中华儿女艰苦奋斗、自强不息;还包括“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的生态伦理,教育我们更加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二是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这种革命文化是伴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而形成的,催生了毛泽东思想等理论成果。革命文化所信奉的“主义”、所坚持的理想信念、所倡导的革命精神都能在毛泽东思想中得到体现。可以说,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梦的提出奠定了思想基础,它既是中国梦的重要思想和文化渊源,又是中国梦大众化的重要纽带。高校应在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立足自身办学传统和文化积淀,打造具有民族魅力、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

(二)弘扬民族精神。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民族精神既包括党领导人民在民主革命时期创立的长征精神等;也包括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两弹一星”精神等;更包括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的“64字创业精神”、抗击非典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这些民族精神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崇高的思想境界、远大理想和浩然正气,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党领导下顶天立地、一往无前、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是中华儿女乐观向上、百折不挠、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今天,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面对人们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的不断增强,尤其需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高校要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战略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伟大意义,以历史的责任感和现实的紧迫感,把弘扬民族精神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大学文化传承创新实践中,激发广大师生员工的爱国热情,努力提高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聪明才智。

(三)推动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对以往的文化沉淀做出选择,扬其精华,弃其糟粕,并做出新的文化创造。创新是文化保持生机活力的不竭动力。高校是各种新思想、新知识、新文化的重要策源地,应立足自身实际,打造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文化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础上,善于发现并积极培育自身独有的创新文化。要用创新精神培育“中国梦”精品力作,把握好历史、现实、未来,昨天、今天、明天,国家梦、民族梦、个人梦的有机统一,引导师生寻梦、追梦、筑梦、圆梦。大胆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积极参与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从而做到推陈出新、有所创造,使中华文化不仅植根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而且顺应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1]要加强文化资源、艺术形式、技术载体的融合应用,从不同文化中寻找创作灵感,用现代艺术形式表现文化内涵,强化现代技术手段,增强互动性、参与性,打造实现中国梦的文化引擎。

(四)加强文化交流。大学是文化传播、交流和融合的中心,开展大学文化交流对提高师生的文化自觉与自信具有重要作用。要广泛开展高校文化志愿者参与基层文化建设活动,满足基层群众文化需求,扩大校园文化社会服务面。充分发挥大学文化的开放性优势,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内涵,始终保持文化的先进性。加强国际教育合作,增设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积极组织师生开展访学和研修等交流活动。充分发挥外籍教师和留学生的作用,深化不同文化背景师生之间的交流,增进师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知和感受,培育学生包容多元文化的胸怀和跨文化学习研究的能力。总之,高校要坚持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通过不同方式、不同路径向世界讲述“中国的故事”,注重“中国立场”和“世界眼光”两个维度,既要有国际视野,又要有自己的学术话语体系。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途径,也有助于高校在更高层次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二、中国梦视阈下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对新形势下大学文化传承创新指明了方向。大学文化涵盖精神、制度、环境和行为文化,其中精神文化是核心,制度文化是保障,环境文化是基础,行为文化是方式。如果把大学文化比喻成一个正方形,那么精神、制度、环境、行为文化就是这个正方形的四条边线,既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又相互影响、相辅相成。我们应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高度,深刻认识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打造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

(一)抓好谋篇布局,完善传承创新体系

开展大学文化传承创新,应抓好谋篇布局,完善传承创新体系,培育特色鲜明、内涵丰富、支撑发展的大学文化。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高校要成立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文化传承创新工作的组织领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校院两级联动、师生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坚持把文化传承创新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相提并论、一同部署,贯穿学校建设发展的全过程。要落实好各项保障措施,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人力支持和政策保障,设立“大学文化研究基金”,建立“校园文化建设成果资源库”,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评选,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确保文化传承创新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是明确指导思想。开展大学文化传承创新,就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弘扬人文精神为基础,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建设具有时代特征、区域特点和高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在凝心聚力中激发追梦圆梦的正能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

三是拓展研究路径。整合学校文化艺术资源,探索协同创新机制,充分发挥党政领导干部的示范作用和思政工作队伍、哲学社科教师的基础作用,吸引凝聚社会上的专家学者打造科研团队,形成研究合力。建设完善校史馆,加强校史校情教育,增强师生对学校的价值认同。关注与回应中国梦视阈下的文化发展需求,主动参与民族、区域、行业等特色文化的挖掘、整理、出版,加强高校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古籍保护利用,努力把办学优势转化为文化传承创新的优势,不断提升学校的文化辐射力和文化影响力。

3.4 增加文化经费投入。文化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的项目、资金支持,做好各项乡镇文化建设的项目申请建设、人员使用等方面的统一规划。财政部门要加大乡镇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工程的投入,保证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要积极动员社会力量投资文化事业,培育乡镇文化人才。

四是营造舆论环境。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完善“大宣传”工作格局,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师生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大力拓展舆论宣传阵地,切实办好校报、电视、广播、宣传栏等传统媒介,鼓励师生建立特点鲜明、内涵丰富、健康向上的个人主页、博客、微博等,加大对先进典型和创新方法的宣传力度,加强热点问题引导,在报道角度上要努力寻求文化视角,在报道内容上要努力寻求文化因素,在报道方式上要努力寻求文化表达。加强对校园活动、校园文化设施、校园秩序和校园网络的监管,特别要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报告会、论坛、讲座和校园BBS的管理,使校园文化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健康发展。积极推进网络文化建设,开设网上党校、网上团校、文化建设、心理咨询专栏等文化阵地。在全校师生中开展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努力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完善舆情信息汇集和反映机制,加大网络文化监管力度,净化网络文化环境。

(二)加强精神文化建设,着力培育文化品格

精神文化建设应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为核心,以提高师生的素质和能力、增强师生的凝聚力和使命感为重点,着力培育大学文化的精神品格。

一是弘扬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积淀形成的共同理念、历史传统和价值取向的总称,集中体现了师生的群体意识、行为规范和精神气质。[2]大学精神是高校的精神财富和文化内核,是大学之魂。大学应结合学校发展的历史积淀和个性特征,深入挖掘学校的办学历史和文化内涵,做好精神文化层面的顶层设计,提出精神文化建设的目标和要求,进一步总结凝练包括发展理念、办学宗旨等在内的大学精神,并不断赋予新时代内涵,使其充分发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导向、熏陶和激励作用,不断增强全校师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归属感和荣誉感。要深入思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这两个核心问题,确定彰显学校特色和学校精神的校训、校歌、校徽、校标等,提倡师生牢记校训、学唱校歌、佩戴校徽、使用校标,凝聚广大师生对大学精神的理解,增强文化传承创新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发挥引领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也是大学文化发展的新成果。高校应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按照“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要求,以通识教育为抓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真正做到入耳、入脑、入心。坚持不懈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切实抓好形势政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法制宣传教育和国情、省情教育,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积极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动活动常态化、长效化。大力推进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强化诚信建设。坚持价值导向、思想导向、审美导向相统一,充分发挥文化作品的价值引导作用,弘扬核心价值体系,实现维护主流意识形态要求、大众教化要求、审美情趣要求相统一。

三是加强校风建设。良好的校风是高校精神面貌的具体体现,也是学校综合实力和凝聚力的外在表现。要坚持“贴近师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原则,不断改革创新校风建设的理念和途径,赋予校风建设强大生机与活力。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始终把维护好、实现好师生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畅通建言监督渠道,认真做好信访工作,及时回应解决师生的诉求;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制度,把廉政教育放在突出位置,抓好《党章》和《廉政准则》的学习,守住法纪底线,做到警钟长鸣;严格执行廉政准则,不收受礼金、有价证券、商业预付卡、会员卡和贵重物品;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自觉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和道德情操,8小时之外净化生活圈、纯洁社交圈、管住活动圈,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扎实开展教风建设,加强教师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教育特别是加强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解决教师遇到的实际困难,为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创造条件;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荣誉感。强化学风建设,制定《关于加强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优良学风的长效机制,通过加强课堂教学、考试、实习等环节的督导和检查,严肃考风考纪,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开展“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年”活动,进一步改进机关工作作风,加大检查监督力度,切实增强机关部门为教学科研一线服务、为师生员工服务的意识、能力和水平。

(三)加强制度文化建设,着力培育文化规范

大学制度文化是维系大学内部运行及大学与外部关系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条例、规定、管理制度等,是大学在办学和发展过程中一系列权利、义务及责任的综合。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必须高度重视制度文化建设,逐步实现规章制度与学校发展目标之间的深度契合。

二是坚持依法治校。依法治校是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原则。要在加强教育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构建起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用制度规范权力的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3]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努力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不想腐的教育机制。加强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完善反腐倡廉“大宣教”工作格局,深化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三是健全民主管理机制。加强民主管理,畅通信息渠道,完善两级教代会制度,及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健全党务、校务、院务公开制度,进一步规范公开程序,提高公开质量,定期向师生通报情况,自觉接受师生员工和社会的监督,使规章制度内化为师生员工的自觉行动,为学校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建立完善各级学术组织和专家委员会的各项制度,充分发挥专家教授在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工会、群团、民主党派、离退休老同志和校友校董的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各方面力量,为学校建设发展献策出力。

(四)加强环境文化建设,着力培育文化基础

富于历史文化特色的校园环境、人文景观是大学文化的重要载体。大学校园不仅是莘莘学子求知上进、健全人格的场所,更是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圣地。[4]大学环境文化是大学和大学精神文化存在的物质基础,是大学文化的物质形态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其存在形式包括学科专业、校园环境、人文景观、教学设施、各种办学条件等。

一是规范学校形象标识。建立并推广使用学校品牌形象识别系统,加强系列文化产品、办公用品及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开发工作,规范使用校标、校徽、校旗和学校名称及中英文标准字体,编印学校画册、宣传册,制作形象宣传片、专题片、三维地图。密切与国家及省市主流媒体的联系,加大外宣工作的策划、组织和扶持力度,不断提高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

二是提升校园环境品位。巩固和扩大园林式校园的建设成果,继续搞好校园的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工作。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加强对图书馆、博物馆、大学生活动中心、文化艺术中心等校园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师生文化活动有场所,文化生活有阵地。统筹规划文化景观带,合理布局和建设校园人文景观,把大学精神和治学文化的内核审美化、景观化,赋予校园一景一物以教育意蕴,发挥环境育人的重要作用,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内化大学精神,激发学子和校友校董对母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展现学校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魅力。要重视整合社会资源,争取将公益性的文化场馆设施建在高校,积极探索双向受益、合作共赢的大学文化服务公益文化建设的机制和途径。

三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生态文明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把生态文明价值观融入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全过程,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师生的生态文明素质,促进师生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弘扬艰苦奋斗之风,积极推进“绿色校园”、“节约型校园”建设,建立节约型校园建设管理和监督长效机制。倡导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建设节能监管平台,杜绝“跑冒滴漏”,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加强校园及周边综合治理,广泛开展和谐单位、和谐校园和安全文明校园创建和评选活动,努力构建安全、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

(五)加强行为文化建设,着力培育文化魅力

大学行为文化既包括高校和大学人对大学设立的基本要求、办学的宗旨及方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认知和体现,也包括大学人对国家、社会、大学的发展传统、价值取向、道德标准、利益规范等一系列观念体系的认知与体现。

一是营造良好学术氛围。积极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任教或讲学,支持各专业协会、学术团体开展学术活动,努力打造精品学术论坛,浓郁校园学术氛围。制定《学术道德行为规范》,将学术道德教育纳入教师上岗培训的必修课程和研究生、本科高年级学生的培养体系,进一步强化师生的学术道德意识。严肃学术纪律,坚决抵制学术腐败,树立优良的学术风气。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独特作用,努力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

二是搭建高端传播平台。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大力进行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教育,引导师生既怀爱国之情,又树报国之志,唱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广大教师要承担好立德树人的光荣使命,用人格魅力、学识魅力教育和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做好人生职业发展规划,尽早定方向、进团队、拿项目、出成果;要增强主人翁意识,忠于职守、敬业乐教,增强抗压力、经受历练。大学生要自觉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结合起来,把人生出彩与国家富强联系起来,既要仰望星空为中国梦加油助力,又要脚踏实地为人生梦夯实基础,让顽强奋斗、不懈奋斗成为青春最厚重的底色,用责任与担当成就不平凡的人生,让自己的人生价值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绽放光芒。

三是加强行为规范建设。抓住新生入校、党团活动、主题班会、考核考试、毕业实习、就业择业等重要节点,抓住教室、宿舍、社区等师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创新载体和形式,开展富有时代特色的行为文化活动,提升师生思想道德素质,促进行为操守养成。实施“积极心理品质提升计划”,加强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和预防体系建设,严防心理危机事件发生。加强公寓文化建设,全面提高服务管理水平,创建学生生活和谐社区。加强对大学生社团和各类俱乐部、同乡会、校友会的指导和管理,加强对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师生组织的引导,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多种活动。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高校应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担负起文化传承创新的神圣职责,发挥领航者和推进器的作用,以等不得的使命感、拖不得的责任感、慢不得的紧迫感,努力实现思想进一步统一、力量进一步凝聚、作风进一步转变,切实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助推学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1]易银珍.大学的文化定位与文化功能[N].人民日报,2012-03-22.

[2]杨乐.论当代大学文化建设[J].青年文学家,2012-09-15.

[3]胡凌云.在文化传承创新中构建和谐校园[J].中国高等教育,2012,(2).

[4]张杰.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大学文化建设[J].求是,2012,(5).

猜你喜欢

师生大学精神
“留白”是个大学问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