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2014-08-15王丽彬
王丽彬
教育部2013年工作要点中提出了“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提升计划”,可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当今各大高校越来越受重视。艺术类高校贫困生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特殊群体,艺术类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高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不容忽视。
艺术类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特征
1.内部环境因素
家庭环境对艺术类高校贫困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艺术类高校贫困生大多来自农村、单亲,或者下岗工人家庭,昂贵的学费成了诸多艺术类高校贫困生的一大心理压力。除此之外,家长对他们的期望值过高,使其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艺术类高校贫困生的个体心理因素也至关重要,他们的心理环境变化往往是从优越感→失落感→优越感的过程。考上大学的优越感很快在踏入校门后消失,往往会产生失落感,迷失自我,没有方向感,从而产生自卑、压抑等情绪,甚至有的艺术类贫困生无法正确地把握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走向另一个极端。
2.外部环境因素
一方面,社会各业飞速发展,就业形势严峻等外部环境因素使得艺术类贫困生的心理压力过大,加上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学习,使大部分艺术类贫困生产生情绪低落、身心疲惫、精神压抑等心理状况,遇到挫折往往不知所措,甚至有绝望的情绪出现;另一方面,在艺术的大环境下,物质的诱惑力使其面临着更大的心理挑战,艺术类高校贫困生的自卑情结往往高于普通高校。
艺术类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对策
1.对艺术类高校贫困生进行心理帮扶教育
定期对艺术类高校贫困生进行心理辅导也成为一线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清华大学教授樊富珉的研究指出:培养大学生积极的自我概念是增加大学生心理健康预防,减少心理疾病发生的有效途径。可见加大艺术类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力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应在艺术类高校建立心理咨询机构,并对心理教育工作者进行定期的学习培训,以达到更好的心理辅导效果。心理帮扶教育应采用“群体式教育”和“个体式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将艺术类高校贫困生作为一个团体组织,进行共性心理指导,并以成功案例树立好榜样,定期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提高广大艺术类高校贫困生的抗挫折能力。同时还要结合“个体式教育”,采用“聊天法”的方式帮助艺术类贫困生走出心理阴影,心理教育工作者要对已经产生心理问题的艺术类贫困生通过情绪放松、角色置换,朋友式倾诉等有效方法来解决其心理问题,这种方法可以大大排解学生的心理压力,真正做到“解压从心开始”。
2.完善艺术类高校贫困生的心理辅导机制
利用新媒体完善艺术类高校贫困生的心理辅导机制尤为重要。网络时代发展迅速,通过QQ群、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对艺术类高校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唤起更多的艺术类高校贫困生关注心理健康,及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设立艺术类高校贫困生网络交流平台,将他们的学习成果、演出,作品等利用网络媒体宣传、交流、学习,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争取机会,获得自信,从而提升心理健康素质。
结合艺术专业设置一些特色的勤工助学岗位,并用网络媒体进行宣传和监督,鼓励艺术类高校贫困生在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参与一些有偿的社会实践活动,指导高年级贫困生就业、创业,将自身设计的艺术品化为生活经济来源的动力,使用网络媒体加大力度宣传艺术类高校贫困生的音乐、体育、美术作品等,为艺术类高校贫困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减轻因就业问题而带来的心理压力,对艺术类高校贫困毕业生群体实行重点帮扶等,还要利用网络平台建立心理危机干预制度,预防和提早发现艺术类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障碍问题,并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其心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3.加强艺术类高校贫困生的心理感恩教育
为确保不让大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国家建立了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系统,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相当大,通过公平公正的评议后,大部分高校贫困生均可得到相应的资助。为此,教育工作者应让更多的艺术类高校贫困生了解“奖、贷、补、助、减”等政策,让他们感受到国家、学校都在关注他们,但目前艺术类高校贫困生的感恩意识还处于薄弱状态,一部分贫困生违反校规校纪还理所当然地想得到资助,另一部分贫困生不能按期偿还贷款等,大都缺乏感恩意识,因此要加大力度进行心理感恩教育。组织艺术类高校贫困生用特长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如音乐专业贫困生组织“公益演出”,美术专业贫困生在一些慈善机构组织“大学生美术作品捐赠展”,体育专业贫困生在教育行业开展“体育教学支教”活动等,教育指导艺术类高校贫困生提高感恩意识,增强诚信教育,回报祖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总之,艺术类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艺术高校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应采取一切措施使其得到加强和提高,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1]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73.
[2]周家华,王金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3]樊富珉,何瑾.团体心理辅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