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善、美维度下的马克思主义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2014-08-15韦雅莉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哲学

韦雅莉

问题的提出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如今160多年已经过去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在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受到质疑,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也大打折扣,出现了意识形态教育弱化的倾向。“弱化”就是淡化、减弱、减少,主要指马克思主义教育在实践中受一些因素的影响,其应有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教育目标的实现度不理想,整个马克思主义教育实践是低效运作的。问题在于,人的本质是社会存在物,对真、善、美的追求贯穿于一切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任何真理性的东西,如果不与人们对“善”和“美”的价值追求相契合,就很难真正打动人心。著名哲学家高青海先生也说:“哲学不能只重真、只讲真,应当以真善美的统一及其最高的体现自由为立论原则。”[1]因此,在今天,重新挖掘、弘扬马克思主义的真、善、美及其当代价值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真、善、美维度

1.“真”的维度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

首先,“真”即马克思主义反映的是真理,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在建立自己学说基础的时候马克思就曾说:“以往的哲学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充斥哲学界的是唯心主义哲学,即使有费尔巴哈式的唯物主义,但也不免成了“庸俗唯物主义”即“半截子”唯物主义,所以马克思做的首要工作就是奠基自己学说坚实的哲学基础。把哲学作为自己学说的出发点,这是由哲学的学科性质决定的。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否正确将直接关系到一门学科的生命力。因此,马克思在扬弃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彻底与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把唯物主义从自然界贯穿到人类社会,使唯物主义第一次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确立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后,马克思接着以此为立足点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本质,对资本主义生产规律的揭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精彩之笔。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这种社会形态作了实事求是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由此指出这种社会制度下无产阶级革命的必要性以及它向新的社会制度过渡的必然性。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落脚点,马克思扬弃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批判了堂吉诃德式的救赎,指出了通向未来社会的力量(人民群众)和途径(社会革命),这样未来社会不再是虚幻的“桃花源”,而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必将实现的远景。

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创立就是这样一个“求真”过程。正是因为这是一种科学的探索,就冲破了一些人认为科学性和阶级性不相容的错误看法,列宁就曾说,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具有“不可遏制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它是社会科学的最新成就)同革命性……内在地和不可分割地结合在这个理论本身中”。[2]今天,一些人一再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性”,把它看作是外部强加于人的一种力量而加以排斥,却没有意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科学性。

其次,“真”也体现在马克思主义者在创立自己学说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求真、探索精神。如果说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著作是以静态的方式“展现”真相的话,那么理论建构的过程就是以动态的方式“挖掘”真相的过程。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进行理论创新时,为了使自己的学说真正成为无产阶级改造世界的强大理论武器,他们进行了艰苦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探索。马克思、恩格斯为了建设理论大厦,进行了广泛的阅读,理论建构的过程也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艰苦过程。在进行理论探索的过程中,马克思等也亲自参加和指导了当时的无产阶级运动,这就使得他们对19世纪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以及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情况有了最切身的感受,对现实的关注成了他们工作的最大动力。

最后,“真”也鲜明地表现在马克思主义者对待自己学说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上。自己的理论并不是完美无缺的理论,不是包治百病的“灵药”,尤其是它不能不加辨别地适用于任何时候任何情况,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从一开始就不断强调的原则。早在1872年《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指出:“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3]这说明马克思、恩格斯已经较早地意识到了理论要与各国具体的革命实际相结合的问题。

2.“善”的维度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价值指向

首先,“善”表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构建过程中对“善”的自觉追求。人的实践活动不但受外在尺度即真理尺度的制约,同时还受内在尺度即价值尺度——“善”的制约。善的本质在于合目的性,即人的一切活动都力求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同时实现人类自身的发展与价值,这鲜明地体现在理论“为谁”而立的问题上。在马克思主义者那里,把自己的理论建构在“善”,即为绝大多数人的幸福、自由而奋斗的根基上已经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早在青年时期,马克思就在他的中学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中,他用诗一般的语言写道:“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疵的伟大人物……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4]从中可以看出早在青年时期马克思就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突破了狭隘的幸福观,决定为“大多数人”的“福利”(幸福)而劳动。

如果说对人“幸福”的关注在中学时期还比较蒙眬的话,那么等马克思成年后参加工作,特别是接触到19世纪工人阶级的现状,更坚定了他的信心,恩格斯也有同样的经历,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他说:“我愿意在你们的住宅中看到你们……亲眼看看你们为反抗你们的压迫者的社会的和政治的统治而进行的斗争。”[5]这种对普通劳动大众的“同情”进而升华为马克思主义者自觉为实现他(她)们“幸福”、“自由”的愿望而努力奋斗。对“善”的追求在逻辑上是基于马克思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社会“非善”本质的认识与批判,这种价值取向最终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其次,“善”表现在马克思主义者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上。马克思一生涉猎学科众多,但不管是谈哲学或社会,谈历史或政治,无一例外都渗透着对人本质的追问,深切关怀人类的处境与命运发展,

正是对人的境遇的关注激起了他们全部的工作热情。对人的关注首先是从对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的同情为基点的,但绝不仅限于此,马克思最终的目标指向是全人类,这已经超越了狭隘的阶级观。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就是要关注“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人类世界”,强调哲学应“把人们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6]马克思主义者对人的这种关注以致一些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更愿意把马克思主义界定为“人学”,如高放教授就倾向于把马克思主义界定为是“人的解放学”,认为只有这样理解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7]

最后,“善”也表现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理想的“实践”指向上。和以往的哲学或理论不同,虽然之前也有哲学一再表明自己的人文关怀指向,但只有在马克思那里,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才第一次有了现实的根基。他指出,未来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能够实现,它不是空想,而是实实在在的运动,其中发展生产力是其途径,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其突破口,这种对人类“善”的实质追寻已经胜过了一般的逻辑和方法的关照。

3.“美”的维度是马克思主义的独特魅力

首先,“美”表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建构之美 。“美”指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实践的客体、实践的结果、实践的过程等带给实践主体情感上的愉悦。真和善的统一必然导向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高度统一,体现出他们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注,正因为这样,当我们今天重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时,无不感受到伟大理论之美,进而引起我们的共鸣。

其次,“美”表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过程中的人格之美。事实上,马克思之所以迄今仍赢得世人的尊重,固然他创立的博大精深的理论是一个方面,但他的那种革命热情,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境界,他甘于清贫为无产阶级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更让我们感受到了独特的人格之美。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对真、善、美的拓展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成为中国无产阶级的理论武器和党的指导思想也已经有将近一百年了,这既是我们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过程,也是不断从真善美的维度不断拓展马克思主义内涵的过程。

从真的维度来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冲破了教条主义的桎梏,探索出了适合中国革命实际的新道路,科学回答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途径等问题,逐步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尽管出现过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失误,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社会建设重新步入正轨,党中央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这些代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正是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际,从真的维度对马克思主义的秉承和拓展。

从善的维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在实践着这一价值指向。马克思主义善的维度主要体现在它对人生存境况的关注,对人自由与幸福的展望与追求。新民主义主义时期,我党主要立足于推翻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立足于国家独立、人民解放;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党主要立足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不同的方面回答了如何实现社会发展、实现人的价值的问题。如科学发展观就提出要“以人为本”,其实质就是要求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天,我们提出要实现“中国梦”,它的内涵就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所有的这一切,都围绕人的生存境况,都指向人的幸福自由。

真、善、美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和影响力所在。因此,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应当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价值目标。这就要求我们要自觉地以真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自觉地把善、美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最终落脚点,把人民满意不满意、幸福不幸福作为衡量我们工作得失的标准。今天我们在高校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时,既要体现传统马克思主义的真、善、美维度,又要讲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真、善、美维度,让学生接受到完整的马克思主义,掌握到它的实质内涵。因为,只有当理论的真善美与教育对象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达到一定的契合度后,人们才能对理论产生真正的共鸣。

[1] 高清海.论哲学观念的转变——哲学探进断想之一[J].哲学研究,1987,(10).

[2] 列宁.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列宁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3.[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8-249.[4]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5.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273.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61-162.

[7] 高放.马克思主义是人的解放学——对加强马克思主义整体研究的呼唤[J].宁夏党校学报,2005,(2).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哲学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菱的哲学
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及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启示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机制建设研究》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中的作用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东北抗联精神与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