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三重内涵

2014-08-15姬海涛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大众化大众马克思主义

姬海涛

(安阳师范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里就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进一步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更是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在国家意识形态中的领导地位问题。因此,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必须予以科学全面地把握,这是发挥其作用的基本前提。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普遍规律的学说,但正因为它是世界观、方法论,就具有属于基础的无形的渗透性的形而上的因素,就具有极大的抽象性,而这又和人民的实际需要和实际生活并不是直接同一的。因此,这里就存在着抽象的原理向现实的转换问题,即抽象的原则如何具体化为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一系列的行为规则,来具体地引领和塑造人们的价值观的形成和行动问题,科学原理内化为人民的行动动机的问题,道德理性转化为道德情感的问题,这事实上就是要处理好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和具体的人民实际情况的关系问题。也就是说,对人民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要根据人民生活的实际、人民的需要和要求,包括生理、心理的客观的生产生活情况等,采用适合大众口味形式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方式。在此,事实上反映出人民是主体,马克思主义是客体的思想。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作为政治意识形态,不同于一般的教育形式,还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形式,因此大众化还包括马克思主义化大众的过程,即通过自上而下的教育,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觉悟,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是主体,人民群众是客体,这是一个从现实生活上升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境界的过程。

应该说这两个过程是不可分割的。要想让人民真正地接受马克思主义,必须以人民的需要为基础、为出发点,尊重人民的意愿,研究人民的心理生理、生产生活规律,在这个基础上再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群众结合的问题。这样让人民真正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就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他们真正需要的生产生活的指导教师,从而发自内心地去接受和学习马克思主义。但是这一过程,不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更不是要篡改马克思主义,它最终的目的是要回复到马克思主义的。也就是说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化大众的目的,真正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地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大众化这一过程是可有可无的,事实上经过大众化这一环节,从表面上看好像事物的发展又回到了原点,但这一原点是已经包含了丰富内容的原点。在大众化的过程中,要求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贴近人们的现实生活,研究人们关心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在内容上就充实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另外一方面,要求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人们的生理心理规律,深化对人的认识规律的研究,这在形式上又会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最后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人民群众提高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觉悟,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增加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要求和愿望,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入发展。这样通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程的实施,马克思主义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也深入了人心,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衷心拥护,巩固了自己的领导地位。因此,这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手段,它是要以马克思主义化大众为旨归,受其指导约束;否则在大众化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建设就可能迷失方向,改变社会主义性质。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化大众又必须依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离开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就丧失了前进的源泉和动力,将会走向自我封闭和僵化死亡,最终不但将丧失了自己的领导地位,甚至其本身的存在都成了问题。

不过对这两个方面只能理解为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绝不能把它理解为一个事物的两个阶段,不是说先实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在这一任务完成以后,再进行马克思主义化大众的过程;而是在大众化的过程中就必须要有化大众的指导,当大众化的任务完成以后,化大众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两者是有机渗透、相互作用、相互提高的过程。因此我们才说大众化本身也就有化大众的含义,同样化大众当中本身也就包含着大众化的意思,两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化大众的双重辩证关系,事实上蕴含着对真理和价值关系认识的深刻变革。以前我们总是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是真理,人民理所当然地应该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因此在教育方法上就采取简单甚至是粗暴的办法,对现实生活中涉及到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问题要么是漠然视之,要么是抽象地谈一通马克思主义的宏大道理,无关痛痒地乱发一番议论;对待其他的非正统马克思主义理论也采取一种粗暴的、简单的形而上学的方法,要么大批一通,要么不屑一顾,自认为自己是真理的掌握者,没有必要与其他的思想进行沟通和对话。结果是禁锢了我们的思想,也阻碍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使马克思主义变成了一些空洞的教条,鲜活的时代内容荡然无存,马克思主义也失去了吸引力,由一种显学蜕变为一种边缘化的学科。这些变化不能不说跟我们机械地教条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有关,不能不说跟我们只注重马克思主义的化大众的思想有关。其实关于这种做法,毛泽东同志早就进行过批驳,称其为八股文章,比喻其为山中竹笋、墙上芦苇,空洞无物,面目可憎。这些批评同样适用于我们现今的一些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撰写文章,条条框框一大摞,好像马克思主义就是一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把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抽象化为万能公式,包治百病的万能药方,写出来的文章,空洞无物,远离人们的生活实际,也不考虑读者的实际情况,因此不但广大的党政干部不愿意看,甚至自己也不愿意看。这种做法,不是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反而损害了马克思主义的权威,切断了马克思主义同现实的联系以及同其他思想的交流,这也正是这些年我们的马克思主义教学和研究备受冷落的一个主要原因。

与此相反,西方的一些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则紧紧立足于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变化的实际,结合马克思主义的一些观点,深入剖析了西方发达国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在当代的变化发展,创立了各种各样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且在当代西方国家造成了一股浩浩荡荡的社会思潮和运动。这和他们密切结合当代西方的实际变化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有直接关联的。

当然,这当中也有背离马克思主义本质的趋势,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注意研究当代西方的实际问题的取向,却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途径,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

不过,我在这里并不是要否定元理论研究的重要性。事实上,元理论研究的突破,往往是一种新的理论体系和新的思维方式得以产生的一个基本前提,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过于学究化的研究却也是我们所反对的,特别是严重脱离实际,教条似地套用马克思的片言碎语对现实发号施令的做法更是不可取的。这不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而是在颠覆马克思主义;这是在打着真理的幌子反对真理,严重损害了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可喜的是,这些年来党和国家,以及一些学者都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和研究从两个层面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一种是注重马克思主义与实际相结合的问题,注重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研究现实问题,概括出新的理论,发展马克思主义;一种是与其他的理论体系展开平等的对话和交流,把其他理论的合理性观点、方法吸纳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中,创立了各种各样的分支学科,有力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发展。

我们知道,凡是真理都有存在的价值,这是因为它是从实践中来又能指导实践的。正因如此,我们的党和国家才提出了要大力实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程,要以人民的实践作为判定真理与价值是否辩证统一的最高标准。所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就是要教育、引导人民大众在实践中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即使马克思主义暂时不被大众所接受,也不妨碍马克思主义是真理与价值有机统一的客观存在,也不妨碍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的存在。正因为如此,党和国家才提出了要大力实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程。

因此,我们说马克思主义要大众化,蕴含的是价值的尺度。马克思主义必须对人民有利,必须以人民为主体,才有存在的价值和理由,这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同时马克思主义要化大众,这是科学的尺度,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必须用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在这里马克思主义是主体,人民群众是客体,要发挥马克思主义自上而下的指导功能。而这样的一种结合无疑是要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的。也就是说要关注民生工程,把人民急需解决的和人民利益直接联系的、直接反映人民价值诉求的实践作为两者统一的基础,要在具体地逐步地解决人民现实的生产和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使人们逐渐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实现两者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样就在实践的基础上把化大众和大众化结合起来,从而就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一条自上而下又自下而上的往复回环的发展路径。在这个路径的两端,真理的价值性在不断地丰富,价值的真理性在不断地增长,最后的结果就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真理和价值的有机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提出,是我党适应时代要求,转变执政理念、提高执政能力的具体举措,反映了我党对人类的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的新的认识。如果说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包括20 世纪改革开放前,马克思主义在新中国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是毋庸置疑的,那么现在马克思主义要取得自己的统治地位就必须对自己做出合理性的解释。这是因为在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初,确实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领导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在中国的统治,使人民获得了解放、民族获得了独立,并且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领导人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由此人民衷心地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而不是其他党作为自己的领导力量,衷心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不是其他理论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这些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地位确立必然性的历史因素。

另外一方面,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她刚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解放出来,人们所形成的依附人格还没有很大的改观,自我意识弱化,新中国又不得不实行封闭起来搞社会主义建设的外交政策,所有这些客观存在的因素都进一步强化了马克思主义在思想领域中的领导地位,使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地位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毋庸置疑。那么,在现今的时代,则要求马克思主义以更高的理论形态来回应时代对它提出的挑战。

现今的时代是一个开放的、理性化的、世俗的时代。自从改革开放后特别是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极大地催生了人的主体性的发展和完善,政治上、经济上人的自由度大增,自由意识、独立意识大增,参与认同的现代心理逐渐取代了盲从顺从的传统心态,对世俗的崇拜代替了对崇高的敬仰,再加上现代高科技设备的推波助澜特别是网络世界的影响,多元文化的格局形成势所难免。我们的这个时代又是一个理性的时代,“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做辩护或者放弃自己存在的权利”[1]。也就是说,一个思想,那怕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要让人接受,必须提出让人接受的理由,必须让人觉得这个理由是足够充分,让人信服的,否则就是非法的。这只是其存在的最低的要求,更高的要求则还在于一个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但要提出自己存在的理由,还得说出其他非主流思想的非法性并且还不是在自己本有理论的前提及其框架之内,还要在非主流思想的既有前提内批驳该思想的荒谬,从而反证自己理论的合法性,这才是能取得统治地位的充分必要的条件。因此,在我们这个时代,依靠历史的充足理由是不能令人信服的,尽管在历史上人民曾经衷心地拥护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尽管有历史支撑的现实在认识上极为重要,但历史毕竟属于过去,和现实不是一个层面的东西,历史只能证明曾经的辉煌,是属于前人的,不是今人的,不能为现在的不合理性做辩护。同样仅仅依靠个人的人格魅力获得统治地位也是不可能的,英雄崇拜的年代已经过去,人的自我意识增强的个人主义时代正在形成,依靠几个人的丰功伟绩获取统治的权力已经成为历史。这些时代的新特点对我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建立一个国家、制定一条政策都必须考虑合理性的问题。传统意义上的合理性只要证明是科学即可,而当代的合理性则需要加上人民的同意,即必须是合法的,但这个法不是指法律性,而是指权利的获得和权力的执行必须获得人们的认可和服从,从而具有正当、合理等特性。如果说以前我们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自上而下地依靠行政手段强行进行普及教育的话,那么现在就必须还要征得大众的同意,让他自己觉得马克思主义对他是有价值的,心甘情愿地接受之、学习之、笃行之,这才构成一个完整的合法性的链条。

有鉴于此,党和国家才提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工程的战略,要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作为政策制定的一个主要依据,要以改革、实践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来引导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如果说以前我们注重的是物质、真理、国家集体等这些实体性因素的话,那么现在则是精神、价值、程序、个体等等这些非实体性的因素,谋求在两者之间寻求一种相对的动态平衡,以此来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丰富内涵表明,我们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要切忌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仅仅作为一种手段去认识,从而在现实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流于形式。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里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最基本的要求,也说明了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程的重要性,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我党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期战略,对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国家意识形态中的领导地位、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长期持续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19.

猜你喜欢

大众化大众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大众ID.4
上汽大众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