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何应对高校转型发展态势——以陕西省地方本科院校为例

2014-08-15曹强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汉语言转型文学

曹强

2014年初,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引导地方院校转型发展,着力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同年9月,陕西省教育厅成立了“陕西省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院校转型发展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陕教发〔2014〕37号),这意味着陕西省全面正式启动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试点工作。在高校转型发展的态势下,地方本科院校不能再持观望态度,不能再继续等待上级命令,更不能指望全国上下“运动式”的转型;地方高校应该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走出传统办学的窠臼,积极思考转型发展思路,主动谋求转型发展。

陕西省目前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高校有三十余所。陕西省委书记赵正永曾指出当前陕西高等教育存在“办学思路功利化、学科设置同质化、管理方式行政化”的问题,汉语言文学专业亦不例外,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同质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面对新的形势,地方本科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转型发展,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否则汉语言文学专业生存的空间将会越来越小。

为切实推进高校内涵式发展,实现地方院校的有效转型,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汉语言文学教学的一线教师,笔者认为,在高校转型发展态势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与管理工作需要思考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认真领会转型精神,积极主动探索转型思路

教育部出台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意见,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许多高校恐惧不安,认为转型是将本科院校降级为职业院校或专科层次的技术院校。2014年6月,互联网上突现“XX省本科降为职业学院名单”的帖子,众人争相转发,一度引起社会热议。其中“陕西本科将为职业学院名单”的帖子广为流传,相关院校的师生和学生家长惶恐不安,四处辟谣。为此,陕西省教育厅官网也特意发文辟谣。可见,许多人将高校转型发展简单地理解为“降级”。实际上,这种观念是错误的,我们必须走出这个误区。笔者认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最关键是观念的转型,需要让大多数人意识到转型不等于放弃,转型不是全盘否定,转型不是简单的本科降级为专科;转型的重点是突出应用性;转型的目的旨在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模式。因此,当前需要学校教务部门组织相关人员认真研读教育管理部门的精神内涵,并将其广泛传播,借助新闻媒介等,让广大师生和亿万群众认识到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目的与实质。同时,国家和省级教育管理部门应鼓励更多院校结合自身实力,积极探索转型的思路与方法。地方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当主动探索转型的思路,助力于高校转型发展。

依托地方文化资源优势,重新进行专业定位

陕西各地市都有独特的资源优势,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结合地域文化优势,选择合适的定位,建立与地方政府全方位的协同机制,实现各高校专业间的错位发展。师范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应面向基础教育、面向师范生、强化师范生技能培养;综合性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应该分层次,分方向加强学生技能培养,大一、大二年级着眼于专业基础知识教育,大三、大四年级可以分若干个层次、多个方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非一味“求全”“求大”、追求“宽口径”和“广适应”。

大学应肩负起服务社会的责任和使命,地方高校应该为区域经济、文化建设贡献力量,应助力于地方政府提升文化软实力。近年来,依托中文学科组建的陕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极大地提升了中文学科的综合实力,有效地促进了地方文化研究。鉴于此,地方本科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定位应与地方文化建设紧密联系,着力服务于地方文化建设,培养地方文化的研究者和传承者。陕西省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陕南、关中、陕北之间存在文化共性,也存在文化个体差异。各地方院校可以结合所在地的文化资源,与“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紧密结合,探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定位与课程设置等。例如,陕西理工学院侧重汉水文化研究、安康学院侧重秦巴文化研究、商洛学院侧重商洛文化研究、渭南师范学院侧重秦东文化研究、榆林学院侧重陕北文化研究、咸阳师范学院侧重长安文化研究、宝鸡文理学院侧重关陇文化研究等。高校将地方文化研究与中文学科建设紧密联系,把地方文化研究成果有机融入专业课程建设,培养一批扎根西部,面向基层,致力于当地文化的研究者和传承者。

加大专业实践课程比重,着力提升学生专业技能

目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许多毕业生“高分低能”,动手能力差、适应社会能力弱,与社会期望值相距甚大。专业转型和改革的落脚点在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人才质量的灵魂是学生的创新能力。鉴于此,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转型发展,必须审视存在的问题,重新定位,必须重视培养的过程与质量。以师范专业为例,第一,应该夯实专业基础,做到“量”与“质”的统一。地方本科院校学生自学的能力和积极性与985、211高校不能同日而语,地方高校应根据生源状况,因材施教,制定一系列措施,“逼”学生成才。如规定必读书目、划定背诵篇目等,定期检查,及时督促。第二,加大师范生技能培训。强化学生的“三笔字”、普通话训练,开设绘画、音乐理论等艺术素养类课程,开设多媒体课件与制作等教育技术类课程,围绕这些课程,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如讲课和说课比赛、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三笔字”比赛、诗歌朗诵比赛、演讲和辩论比赛等,以活动促教学,以教学带活动,共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第三,改变单一的理论课程,加大实践课程的比重。努力探索课堂训练、校内实训、校外短期和长期实训等相结合的“三大课堂”联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在实践中提高自我。第四,切实落实师范生到中小学教育实践不少于一学期制度。

更新专业培养模式,改变传统评价考核方式

专业建设必须注重培养方式和培养过程。高校转型发展的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更新固有的培养模式。师范专业可聘请中学一线教师参与本科生培养工作,尝试双导师制,实现“校校对接”;综合性专业可聘请企事业单位相关人员参与培养,实现“校地对接”。彻底终结“教师一支粉笔、一本教案讲授一生”的历史;让“学生几本教材、几支钢笔,上课记记、考试背背的时代”寿终正寝。地方高校的教育管理者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负责人必须加强培养过程的监管,重视培养质量的落实。

专业定位决定了课程设置,培养目标能否实现有赖于考核评价方式。汉语言文学专业固有的考核方式,造成学生平时不学习,考试前熬夜突击,狂背数日便轻松过关,于是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学生不学习的风气。如果不根除这种风气,那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质量令人堪忧。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改变传统的考核评价方式,不能再唯试卷成绩论,应该结合课程的特点,设计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不能再唯期末考试定胜负,应该根据课程需要,开展多次形式多样的测试,综合考量学生的成绩。通过考评方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通过考评机制,迫使学生重视实践课程,加强专业技能的习得。

以上几点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和建设的核心,在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新时期,各院校应该围绕这些问题,明晰专业定位,修订培养方案,制订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使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新的魅力。

猜你喜欢

汉语言转型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简介
转型
沣芝转型记
来华汉语言预科生学习焦虑考察
试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要性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