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时期雅典学校全面发展教育对我国大学生教育的启示
2014-08-15神彦飞王栋华
神彦飞,王栋华,张 进
(1山东大学,山东济南250100;2山东大学〈威海〉,山东威海264209)
古典时期的雅典是希腊文明的鼎盛时期,而古典时期雅典的教育,尤其是它的学校教育,在世界历史上是著名的,几乎每一本关于古代世界历史的著作中都会提到雅典的教育。古典时期雅典实行“全面发展教育”,这给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如何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培养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照和比鉴。
一、古典时期雅典全面发展教育的影响
伯里克利说过“雅典是希腊的学校”,而实际上雅典不仅是希腊的学校,而且它还可以称得上是当时整个世界的学校。当时巴比伦和古埃及也有学校,但是它们的学校在教育目的和方法上远不及雅典。在古代世界中只有希腊的全面发展教育对后世的影响最大,雅典是希腊的学校,罗马继承了希腊的全面发展教育,罗马的全面发展教育影响了欧洲,欧洲的全面发展教育模式又推广到了整个世界。有一位诗人说过,一想起希腊,就有一种故乡的感觉。希腊全面发展教育的成果斐然,在众多领域都为后世奠定了基础。
希腊人开启了欧洲的全面发展教育,他们提出了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复杂问题,他们不仅在理论上也在实践上给出了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他们仔细区分了文化和技术,区分了价值和事实。简单来说,他们的全面发展教育不同程度地给予了我们某些教育问题的答案,因为他们用令人惊讶的洞察力看到了人类的本性,并且勇敢地追随着他们思考的逻辑。当代学者例如卡斯特(E.B.Castle)著有《古代教育和今天》一书,该书抓住了雅典全面发展教育的精髓和意义,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雅典的全面发展教育不仅从模式上影响着后世的教育,还从深层次上影响着后世的教育,其全面发展教育理念仍值得当前我国大学生人格培育体系建设等各方面研究和借鉴。
二、古典时期雅典全面发展教育的追求和理念
(一)追求理性,追求自由
雅典人崇尚自由,善于思考,并且他们也是这么教育学生的。自由强调个人的首要性即无论是在公共生活中还是在私人生活中个体都拥有追求发展的权利。自由是一切雅典人成就的根源,一个拥有自由的人在价值上远远高于一个奴隶。雅典人能够不屈从于任何人,积极地在现实生活中追求自己的幸福。希罗多德说过雅典人只服从法律。当东方的大部分地区还处于蒙昧状态的时候,雅典人已经有了自由观念。
理性是指人们在追求真理的时候,能够从前提中引出真东西的能力,也指在人们计划行动时决定做什么的能力。一般而言,理性与激情和欲望相对应,并被认为是在正常情况下对我们起控制作用。雅典人能够独立思考,他们能够用已知的东西做合理的推论,而不是屈从于情感或者是神明。这种强烈的独立思考的精神,使得雅典人与其他民族的人区别开来。
有了自由才能够理性地思考,能够理性地思考才能认识到和争取到自由。面对死,雅典人都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理性,进行审慎的思考。面对生,他们更能够对人的发展进行全面的考虑。如此注重独立思考的一个民族,同样也不会忽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必然会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人应该接受怎样的教育。
(二)固有的整体性理念
整体性(wholeness)是希腊精神的一个显著特征。比如说希腊语阿瑞忒(aretê),一般翻译为英语virtue,但同时它也失去了其大部分意思,而仅留下一个美德的意思。按希腊语来说,这个词的意义是非常广泛的,“阿瑞忒”这个词被普遍地运用于所有领域中,其含义简单说来就是“卓越”(excellence)。它的用法可以根据其上下文的内容来确定。一匹赛马的“阿瑞忒”在于它的速度,一匹拉车的马的“阿瑞忒”在于其力量。如果这个词用在人身上,在一般的语境中,它意味着人所能有的所有方面的优点,包括道德、心智、肉体、实践各个方面。他们就是持有这种整体性的理念,很少分别从各个范畴来看一个事物。因此,无论是神话中的人物,还是现实中的人物都是多才多艺的。
在那个时代,一个雅典人往往从事几种工作。比如埃斯库罗斯不仅是一位戏剧家,而且也是剧院的全能工作人员,他是演员、布景艺术师、服装员、设计师、修理工以及演出负责人,他曾经是一个普通战士,很可能担任过行政机关的职务。既然雅典人拥有这种整体性的观念,所以他们也会注意在各个方面培养他们的儿童,使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保持一种平衡与统一。
三、古典时期雅典学校教育的精髓——全面发展教育
从雅典学校教育内容来看,在当时雅典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充分的智力训练给人们提供了乐趣。这其中也包括了令整个欧洲都感到奇怪的政治训练;其次,高水平的道德训练带给人们诸多的启发;再次,通过游戏进行比音乐更高级别的社会训练;最后,艺术训练使人们理解并热爱真正的、高贵的艺术典范,但艺术训练绝不会成为伟大艺术家的赝品。这些,就构成了古典时期雅典教育的精髓所在——全面发展教育。
从雅典的教育实践来看,雅典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全面发展”主要有四层含义:体现在教育手段、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教育主体本身。“全面发展”的这四层含义又可概括为两种:外在与内在。其外在是指全面发展教育外部条件,包括教育目的、方法、师生关系以及学校、家庭与社会在教育方面的全面统一。其内在是指雅典全面发展教育这一系统本身内部的全面统一,主要是指教育内容,即身心两方面教育的统一。雅典全面发展教育在强调外在统一与内在统一的同时,也注意到了内在与外在的完整统一。
全面发展教育的思想最早蕴含在旧教育时期,①从旧教育时期的课程设置就可以看出来。而作为一种思想它最早出现于柏拉图的《理想国》中。②这种身心教育目的就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当然雅典的教育并不仅仅能用这几个字所能代表。比如雅典后期的修辞学教育,其目的就在于能够充分培养人的口头表达能力。每一个健全的人,他的头脑可以思考,可以审美,他的嘴可以演讲,他的手可以书写,也可以弹奏乐器,他的身体可以运动。从古希腊神话开始,希腊人就开始对人进行思考。雅典人认为,好的生活即幸福,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而好的生活则依赖于人的各个方面的平衡发展。“雅典人相信他们所做的最伟大的工作就是塑造人,他们第一个认为可以通过全面发展教育把人格塑造成理想中的品格。他们以希腊的方式解决他们的问题,检查掌控人们生活的准则,对人是什么,身体是什么,思想是什么,灵魂是什么,提出疑问,并相应地给出了一种全面发展教育的形式,从而导向他们所想要实现的目的。”[1](P56)比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从城邦的建立开始,其中讨论一个理想城邦中的人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美德,以及如何培养公民形成这种美德。
“雅典人的成就不在于它真正实现了整体性这一理想,而在于他们能够提出怎样才能培养出一个完整的人。”[2](P102)对于个人来说,雅典人并不是想让学生们精通一系列科目,成为书柜子,而是想实现他们“美好生活”的理想。雅典人认为好的生活是依赖于整体个性在一个平衡的关系中的发展,包括体力、智力、审美和道德。[3](P42)对于城邦来说,雅典教育的根本宗旨在于使公民在德、智、体、美等几个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从而为巩固城邦制度,为发展经济和文化培养人才。对于希腊人来说,个人与城邦的关系是唇亡齿寒的关系。个人的幸福与城邦的发展并不相冲突。他们的教育当时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也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素质教育。身心全面发展是教育的基本内涵。“身”的教育不仅着眼于军事准备,而且注意到身体匀称、动作灵活适度。“心”的教育,在雅典也称为“音乐教育”,包括文字、文学和文化教育,也包括狭义的音乐教育。至于宗教、道德教育则贯穿在全部“身”的教育和“心”的教育之中。雅典教育不会成为学生的负担,教育目标是为了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而不是通过层层考试,把教育成为获得一个好工作或某种目的的手段。
卡斯特(E.B.Castle)教授的《古代教育和今天》可以说是对雅典全面发展教育的极力推崇,当然他是站在我们现代教育的角度上,提出教育就是塑造人,而不是把人培养成制造机器的机器,雅典人清楚地意识到教育的本质意义。他认为这对于今天的教育也有很大的启示,我们必须集中在这个主题上,即教育是在塑造人,而不是训练人去做什么事情。因为我们通常所关注的问题并不是我们应该怎样把学生教育成一个完整的人,而是我们应该教他们什么技术,使得他们能够尽快地找到一份工作。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怎样把他们塑造成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对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来说,这仅仅是技术训练,毫无疑问是有用的,也是必须的,但是这并不是完整的教育。教育对他们来说是具有广泛的涵义的,假如一个学生学会了制造汽车,并不能说明他接受了完整的教育。“希腊关于教育的整体性的概念都概括在词语‘paideia’中,柏拉图将其定义为从青少年开始的美德的教育,这种教育能够使得人们迫切地想成为一个完美的公民,懂得如何在正义的基础上服从和管理。一种特殊的技术或狭窄的科学的研究倾向于以自身结束,限制学生的思想或把学生的视野仅限制在一个点上,并没有意识到他的技术和他做出的机器已经成为它的主人,而不是它的奴隶。这就是柏拉图坚持护国者应该学习哲学五年,学习去看到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也就是希腊最好的思想家所相信的所有的专门化的科学都应该服务于人的一个高贵的思想。”[4](P102)
柏拉图将paideia定义为教育的一种形式。这个词是从pais(一个小孩)中引申出来的,原来是指我们所称的教育,年轻人成为成年人的准备。在希腊化时代,这个词发生了一种变化,形成了一种新的意义,表示“文化”,即所要达到的目标。这种意义的微妙变化源于苏格拉底。他认为,综观人的一生,其生命的最终点,都是为了寻求善的知识。要经过不断地探索我们才能成为受教育的和有文化的人。这种个人所达到的文化就是一个人的paideia,他为之而出生,包括智力、道德、审美,所有这些都使他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能够培养出这样的人才来,是真正寻求paideia的人希望实现的目标。
雅典的教育理念就是成就人、塑造人。被这种全面发展教育理念所引导,雅典的哲学家、教育家设计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各门科目之间的平衡,以满足一个学生道德、智力、情感以及身体方面的需求。在这种全面发展教育下,所学的每一部分就会与其它部分发生联系,从而处于一种平衡统一的关系中。
四、古典时期雅典全面发展教育对当今我国大学生教育的启示
其实,古典时期雅典的学校教育正符合存在主义哲学的理念,即使人存在于自己之中,而不使人成为单向度发展的人。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他是个整体。他既可以思考,也可以劳动;既可以抬起头仰望星空,探索宇宙永恒的奥秘,又可以低下身子,掌握生活中细小物品的使用规则。雅典的全面发展教育告诉我们,教育的最初出发点,就是人,整体的人,不能把这个人分割。让孩子们学习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无不是让人在这些课程中体验到一种存在感。而现在的教育技术性、专业性特别强,假如一个学生只知道造机器,长此以往,他不成为了一个造机器的机器了吗?正如唐君毅先生所归纳的现代人“上不在天,下不在地,外不在人,内不在己”的状态一样,我们所追求的正是要摆脱这种四不在的状态。那么,如何摆脱呢?虽然整个社会都存在这种问题,但是从全面发展教育入手,也不失为一种途径。然而我国现在的大学生教育理念,却缺少对这一思想的深刻理解。古典时期雅典学校全面发展教育对我国当前大学生教育在各方面都有重大的启示。
(一)高校应从根本上改变“成绩高于一切”的教育理念,不再将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大学生素质的惟一证据,重视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当前,我国有些高校的现状却过于注重智育,将德育、体育、美育排斥到了边缘地位。高校应重视大学生德育、美育、体育和智育的均衡发展,尤其是对“德育、美育、体育”三个方面的调整,加大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课时量。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都正处在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心智发育较为成熟,接受、理解各种观念最快最好的时期。此时的德与美的教育,对于他们将来的一生都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重视德的教育,让大学生明白人与人相处的规则,了解人所处环境中必不可少的准则,明白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原则。教育者于细微之处展现自己的德育,春风化雨般将道德基准灌输进学生心中,这样才能使受教育者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不会在面对公交车上的老人而不懂得主动让座,才不会让面对摔倒在地的老人却无人敢帮的局面出现。仁、义、礼、智、信、孝、德、廉、耻……这些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引以为傲的道德规范,需要大学生的继续坚持和发扬。于是,在高等教育阶段完善德育课程设置,增加德育课程时间,将德育内化为大学生的自觉思想和行为,是当今教育的当务之急。比如,持续对大学生进行传统道德的讲解与灌输,解答他们关于传统价值观、是非观的困惑,鼓励他们形成正确的为人处事态度;不断增加学校整体环境的道德熏陶,充分利用教室、走廊、餐厅等场所,开展道德氛围的营造,争取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在高校中积极进行当代英雄人物、正面典型人物的事迹宣传,让大学生近距离、全面的了解高尚精神、高尚人格的魅力,从而让德的教育深入人心。
强调美的教育,让大学生明辨美丑,接受美的熏陶,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一幅典雅的画,深浅用色,前后布局,无不渗透着作者对于美的感悟;一首隽秀的诗,平仄押韵,语言结构,无不凝结着作者心中美好的意念。向大学生灌输美的理念,培养他们鉴别美的能力,可以让大学生发现世界上一点一滴的美好,心存爱美之心,心存惜美之意,心存创造美丽的志向,于此方可让未来在他们的手中越来越美好。在高等教育阶段,仍要重视音乐、美术对大学生心灵的熏陶,增开审美课程,教育大学生学会发现美,不管是一幅画、一首诗,甚至一个字,对于日后他们优良品德、高尚情操、美好行为举止的形成将会起到铺垫的作用。高校中音乐、美术的课程,不能仅仅作为学习活动的补充,而应该跟其他科目一样占据着重要位置,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方面;也可以在校园内鼓励发展艺术类社团,让大学生们自由发展、自主进行音乐、美术、绘画、书法等活动;在进行美的概念教育的同时,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古典时期雅典一样,经常进行不同层次、各种各样的比赛活动,注重精神奖励,从而从外在上推动学生更好的进行美的发展。
突出体育训练,则是培养大学生健康体魄,自信地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必要举措。雅典人尤其重视体育锻炼,从初级教育到高级教育,体育的训练由低到高,从未停止。健康体魄是人们享受生活的基础,也是为社会为祖国做贡献的基础。所以,体育在高校中不能只是单纯的简化为一周两节的体育课,每天一次的课间操跑步,更应该从根本上让学生们明白锻炼身体的重要性,加强对大学生体育素质的考核,将考核成绩作为期末评判学生整体素质一部分,作为奖学金等各项评定的一部分,让体育训练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始终。高校也不应该拘泥于一种或几种体育形式,而应该提供条件,让大学生们享受各种各样的体育形式所带来的不同的乐趣。高校应积极建设健身场地,增加健身设施的数量,鼓励学生充分利用闲暇时间,充分进行体育锻炼,将体育作为自己每日的必修课。
(二)高校应注重大学生知识的全面性培养,淡化文科理科的绝对化分割,塑造通晓各科知识的全面的复合型人才
人应该是整体的人,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人。古典时期雅典人中固有的整体性观念促使他们在教育中能很好的照顾每个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道德、心智、肉体、实践等各个方面。因此,古典时期雅典人多是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人才。这给我国大学生教育是一个很好的启示和警醒。
中国大多数地方从高中就开始实行文理分科,将学生按照对文理科的优势和喜好分开,从此,学生开始进行对文科或理科的“术业专攻”,对其他科目可以说基本上是不闻不问。一方面来说,这种分科可以很好的照顾一些单独对文科或理科感到学习吃力的学生,有利于他们在自己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利用自己有限的精力,从而创造出更积极的学习成果。但是,另一方面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分科会极大的损害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培养,会造成他们思想和视野的狭隘,在大学阶段对他们更深、更好的发展产生很大的阻碍作用。文科大学生不知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理、化学知识,理科大学生不能掌握基础的人文知识;文科大学生不能拥有如理科学生一样的严密谨慎的思维,在学术研究中缺少条理分明、布局严谨的特点;理科大学生不能拥有文科学生清晰的语言表达能力,缺少从古到今的历史综观能力,在实验研究中就不能很好的表达观点、阐释原理等……总之,文科生、理科生,都不可以称得上是完善、全面的大学生。
其实综观古今中外,影响人类历史、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巨匠,无不是通晓各科知识的全才,并善于将各个学科知识融会贯通,从而促使其在某一方面取得灿若星河的成果。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他不仅仅创作出了《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著称于世的绘画,他还是寓言家、雕塑家、发明家、哲学家、音乐家、医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建筑工程师和军事工程师。如此多称谓可以成功的汇聚到一个人身上,不得不让人佩服。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创始人,现代物理学奠基人。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99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但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他还是一位出色的小提琴家。他6岁起就开始学习小提琴,可以说,音乐陪伴了他整个科学生涯。音乐对他的科学创见和思想光辉起了催化作用,而在他为科学思考、为和平奔波的一生中,音乐则为他调节情绪、怡情养性。当然我们不可能具有他们这种震惊宇宙、改变世界的非凡才能,但是我们的教育,特别是大学生教育起码应该做到兼顾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各方面才能,从而让人能更好的称之为人。
(三)高校应培养大学生自由、独立思考和学习的精神,引导他们能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是当前高校部分大学生中普遍缺乏的一种能力。在很多课堂上,教师是惟一的主体。中国几十年来遗留下来的教育问题,老师、家长根深蒂固存在于头脑中的观点和意识,使得大学生在面对老师的时候,习惯了亦步亦趋,习惯了老师说什么,他们做什么。这种情况在许多大学生身上普遍存在。在这一点上,古典时期雅典的学生跟中国的大学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在课堂上的自在、随意、自由的想象,给我们以启示。不少大学生紧抱中庸、含蓄的思想,在课堂上跟着老师走,一直走到了大学毕业。殊不知,这种“中庸”的理念会直接影响个人在以后的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发展。在工作中,如果没有自己独特的视角,没有自己的主张,不能在面对困难、面对分歧时勇敢亮出自己的观点,难免会被领导、被同事看轻,也无法在自己的事业上更进一步,取得更大的成绩。所以,从进入高校开始,老师们就应该鼓励大学生能将自由、独立的精神带进课堂,强调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引导大学生在虚心接受老师教导的同时,运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知识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对研究勇于有自己的观点,这样,自由、独立的精神才会伴随他们长大,在日后的生活中也会让他们受益匪浅。
(四)高校应将培育大学生健康完整的人格放在关键地位,注重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人际协调教育、社会责任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
首先是自我意识教育。人格离不开自我,人格是自我的人格.自我无处不在。在日常生活中,大量的术语,如“自我感觉”、“自尊”、“自卑”、“自立”,等等,都说明自我的重要性。因此,自我意识教育在人格教育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人对自身情况以及自我与他人关系的自觉认识,叫做自我意识。自我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整体结构,它既包含生物、生理的因素,又包含精神、社会的因素。
其次是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是指个体适应客观环境的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在一般适应能力、交往能力、智力、情绪与动机的自我控制等方面达到正常或良好水平。也就是指个体在知、情、意、行方面的健康状态。高校既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理论指导,又需要引导其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助其取得成功的“双翼”。[5](P91)
第三是人际协调教育。人际协调的教育内容:首先让大学生能够对他人的需要进行细心的体察和关心;其次则在于培养大学生彼此坦率相处的能力,只有坦率相处才能了解彼此的长处和缺点,也可以互相分享快乐和痛苦;最后,大学生要能够与他人合作中承担相应的任务,有责任心,能够运用有效的方法解决冲突。
第四是社会责任教育。大学生具备社会责任意识是非常必要的。一个人不仅要对自己、他人、家庭有责任心,而且要对社会、国家有责任心,这是更高层次的责任心。而当代大学生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就要确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和社会主义的必胜信念,坚信社会主义方向,并且为实现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富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第五是理想信念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的基础,也是一个人对现实生活各方面态度和行为的准则。一方面高校需要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可以让大学生明确地从宏观上把握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基本观点,从而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他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高校需要引导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促使学生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的“催化剂”,是激发他们实现“知行合一”的桥梁和关键。[6](P90)
(五)高校应摈弃单一的教育方式,发展多元化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从各个角度启发教育大学生。尤其是要注意与时俱进以及对高科技的运用,不断创新调整教育方法
我国高校平时运用的基本都是课堂知识传授法,这种方法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实践中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是绝对不能抹杀的。但不可忽视的是,这种方法也有其自己的不足和缺憾。高校需要根据大学生个体的成长,根据每一个学生不同的特点,为其成长提供创新性的科学成长建议;并依据学生群体的特点,发现学生群体的共同特征,从宏观角度探索学生成长的科学规律;[7](P136)不断探索,运用多种方式完善大学生的人格。比如行为训练法,这种方法让大学生亲身经历,融入其中,在行为上牢牢记住学到的知识。而环境培育法更让大学生设身处地地体验不同环境下的心境和情况,而不是纸上谈兵,功亏一篑。另外,心理专业指导法更是可以深入到大学生的心灵深处,让知识在大学生心底打下深深的烙印,更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校应重视对现代高科技手段的运用。技术发展起来就是为了便利生活,高科技的方法往往能更大程度上克服时间、空间的障碍,给教师和大学生提供帮助。
五、结语
在古希腊语中,“学校”的意思是闲暇。希腊人的物质生活很简单,但精神生活却很丰富。他们利用闲暇思考、讨论和参加各种体育锻炼以及政治活动等。在希腊语中,“哲学”的意思是“爱智慧”,即竭尽全力理解所有的知识。正是这种“爱理性,爱生活,喜欢用脑,乐于动手”[8](P29)的希腊方式,才使得雅典的学校教育不同于现代学校的应试教育。雅典的教育内容广泛多样,方法也较灵活多变。它的教育在于使未来的公民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恩格斯评价雅典时说:“这个民族的广泛的才能和活动使他们在人类发展史上享有任何其他民族都不能企求的地位。”[9](P289)由此可见,古典时期雅典人的这种精神、这种理念正是我国高校大学生教育所寻求的。古典时期雅典虽然成长在一个古代的世界,但它的精神和理念是与我国高等教育的需求相接轨的。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培养通晓各科知识、具备全面素质的人,是我国高等教育应该面对的方向。
注释:
①根据博伊德和金合著的《西方教育史》中的观点,把雅典教育划分为两个时期:公元前6-前5世纪中叶为旧教育时期,即传统的学校教育体制时期。
②见柏拉图著《理想国》,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23页。似乎有两种技术——音乐和体育——服务于人的两个部分——爱智部分和激情部分。这不是为了心灵和身体,而是为了使爱智和激情这两部分张弛得宜配合适当,达到全面发展。
[1] E.B.Castle, AncientEducation and Today, Richard Clay&Company,Ltd,Bungay,Suffolk,1961,p76.
[2] E.B.Castle,AncientEducation and Today, Richard Clay&Company,Ltd,Bungay,Suffolk,1961,p102.
[3] E.B.Castle, AncientEducation and Today, Richard Clay&Company,Ltd,Bungay,Suffolk,1961,p42.
[4] E.B.Castle, AncientEducation and Today,Richard Clay&Company,Ltd,Bungay,Suffolk,1961,p102.
[5][6]神彦飞.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隐性效果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1,(2).
[7]神彦飞.职业化高校辅导员的心理特质论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8).
[8]【美】伊迪丝·汉密尔顿(徐齐平译).希腊方式——通向西方文明的源流[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卷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