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建设视阈下本科院校应用经济学学科建设的思考
2014-08-15周青梅
周青梅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山东济南250103)
笔者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为例,探索本科院校应用经济学学科建设的问题。学科水平是衡量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标准,是反映办学质量、水平和层次的重要标志,集中体现了学校的内涵。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作为新建本科院校,与其他学校相比,学科建设起步晚、基础差,为了有效推进本科院校应用经济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争取尽早达到申报硕士学位点的基本要求和条件,需要对学科建设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以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推动本科院校内涵式发展
按照我国学者的理解,广义的学科建设包括科研、教学、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等,狭义的学科建设特指研究生层次的博士点、硕士点、重点学科的建设,在本科层次则是专业建设。对于我校这样的教学型高校来说,学科建设主要就是专业建设,所以有时也把学科建设笼统地称为学科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是我校内涵式发展阶段的重要任务和重要环节。
(一)学科与专业是协同共生的统一体
学科是对理论体系的传承和发展,体现了某一领域知识和研究成果的汇集状况,以及开展研究要组织的资源和条件。专业在我国主要是指教学组织系统,是培养人才的教学活动平台。
学科追求的目标是知识的发展和创新,包括科学研究、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培养等因素,科研是学科的核心。专业的目标和任务是培养人才,设置专业是为了更好地达到教育与学习的目标。
专业划分以学科分类为基础,并与社会分工、产业发展相适应,是学科与社会职业需求的结合点和交叉点。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模式对专业发展起导向和规范作用,这一目标模式要借助于学科知识体系来完成。因此,专业发展必然涉及学科,没有了学科的支撑,专业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专业通常以一个或几个学科作为依托,即一个专业可以由一个学科单独经办,也可以由几个学科联合承办,形成多学科相互渗透且各具特色的专业。另一方面,一个学科也可以同时承办多个专业,这种情况在我国更为常见。
(二)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目标任务与评价标准
富有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学科和专业建设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统一体。高校进行学科建设是为了促进学科发展、提高学科水平,目标是取得一批一流的科研成果,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科人才和建设成若干博士、硕士学位点。学科建设内容主要是学术梯队建设、研究设施建设、确定研究方向以产出研究成果,更多的是学术性的行为。
专业建设是为了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建设内容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制定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建成一批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建设实验室与实习基地、进行教学改革等。专业建设水平直接影响到高校招生、学生培养及毕业生就业,更多的具有市场性特征。
从评价标准上看,学科建设水平的标志是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包括专著、课题、论文和获奖情况,科研水平是学科水平的核心中的核心,科研工作是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专业建设也涉及科研水平、师资力量,但更着重于学生的质量,以培养出的学生是否能满足社会需求,是否受欢迎来判断专业建设的成效。因此,学科建设水平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标准,专业建设水平则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标准。
(三)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不可分割
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和依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归根结底取决于学科水平,学科水平是一所高校内涵质量的集中反映。对于地方高校本科专业来说,专业的学术性与职业性相当,本科专业的学术性要求必须有相关学科作为依托和支撑。没有高水平的学科,就不会有高水平的专业和高质量的教学,专业建设就无从谈起。学科是源,专业是流,没有学科支撑的专业,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科建设的水平越高,专业发展的后劲就越大,学科建设对专业建设起推动和引领作用。学科建设为专业建设提供的基础包括: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教学与研究的基地、包含学科发展最新成果的课程教学内容等。
专业建设是学科建设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专业建设需要面向市场,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适时调整专业结构,改革专业内涵,这会对学科建设提出新的要求,促进学科纵向和横向发展。在进行学科建设时,应当将专业建设,包括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建设以及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与人才培养、教学建设及其改革统筹考虑。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相通之处在于两者包含的要素大致相同:师资、设备、实验与实习基地、科研、经费等。特别是科研是学科与专业的联结点,科研水平不但决定了学科水平,更能有效地提升专业的内涵,体现专业的特色。
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研都是高校工作很重要的环节,学科建设是龙头;人才培养是高校的生命,也是最终的目标,这个目标要通过专业建设来实现;教学和科研是两个支点,科研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使命。
二、专业建设的核心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建设
目前,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已经从增设新专业、扩大招生规模的外延式发展转变到提高学科和专业水平、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人才质量的内涵式发展上来。内涵式发展阶段专业建设的核心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建设。
(一)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模式进行专业建设
专业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人才,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定位,即确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既是人才培养首先应当明确的方向性问题,也是确定专业发展战略的前提。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应当突出“本科”和“应用”两个特点。首先是本科教育,应用型人才应用的是理论,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就必然强化理论而不是淡化理论。其次,理论必须和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所以,在进行学科专业建设时,要处理好专业与基础的关系,体现本科与高职高专层次的区别;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体现学术型和应用型的区别;处理好技能与能力的关系。课程设置注重灵活性和适应性,课程体系具有基础性和多元性,实践教学内容有应用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都应注重体系的科学性、结构的优化性和布局的合理性,增设新专业时要将专业结构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放在首位,充分考虑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单纯追求量的增加。
人才培养目标反映了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人才市场需求影响着专业的发展,能否与社会需求保持一定的契合度是一个专业能否长期存在的基础。所以,学科专业建设是在构建人才培养目标模式的背景下并围绕人才培养进行的,学校所构建的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学科专业建设的路径。
(二)培育特色专业是专业建设的重要战略
特色专业建设是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特色专业是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方面具有显著特色,人才培养质量优于其他专业或其他学校同类专业,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的专业。
特色专业集中体现了学校的学科与专业优势。特色专业对于高校而言,是一张“名片”,是学校形象的象征和提升社会声誉的重要手段。因为特色专业首先是高水平的专业,是形成品牌专业的基础,它的数量与质量代表着学校的整体实力。特色专业都有一个甚至几个优势学科的支撑,体现出明显的优势学科的支撑性。
特色专业建设是提高学科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特色专业建设是全方位的教育教学改革活动,可以促进学科优势的形成。特色专业的要素包括用户反馈、师资队伍、专业方案(包括人才培养方案、学科、课程、教材等)、制度和资源保证等。因而特色专业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从多方面入手。特色专业建设一般都有双重目标和任务,一是促进学科的发育和成熟;二是为人才市场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优化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特色专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特色专业是经过长期建设形成的,是学校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应把培育特色专业作为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战略加以重视。
(三)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
课程是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重要载体,是学科和专业之间联系的桥梁和中介。课程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工程,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高校的教育质量。更好地进行学科和专业建设,要以课程建设作为重要任务。
1.课程体现学科与专业的联系
学科通过专业体现人才培养功能,这个功能是以课程为依托实现的。一方面学科知识是构成课程的元素,学科为课程提供构建材料。课程是对学科知识的传播、改造和拓展,所以,学科也要根据课程要求加强相关研究。另一方面专业可以理解为课程的组合形式,即课程是构成专业的要素,课程支撑着专业,同时,基于社会需求,根据专业知识结构的要求来编制课程。
教学内容通过课程来体现,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课程、教学内容和教材通过教学联系在一起,它们与学科建设密切相关,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设置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既应根据人才培养定位来确定,也应遵循学科发展的规律和内在逻辑,同时还要适应社会需求变化及时调整。
学科专业建设中,一方面要将课程特别是教材纳入学科建设,一流的课程和一流的教材也是重要的科研成果;另一方面要用学科建设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充实、更新教学内容,设置学科前沿课程或讲座,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2.精品课程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任务
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始于2003年,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先期启动项目。精品课程是在教学内容、教材、队伍、机制、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内容建设六个主要方面进行改革创新的体现,这六个方面的建设是教育部规定的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任务。
精品课程必定是品牌课程、示范课程,有自己的特色与风格,受学生普遍欢迎。精品课程能体现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知识的丰富与能力的成长,体现出科学性、先进性、有效性、优质性的特点。
精品课程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一门课程之所以能够成为精品,是教师长期致力于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结果。在精品课程的评价中,尤其强调了师资队伍建设,要求教学团队具有较高的学术能力、教学水平,良好的师德与教师风范。
精品课程建设要与科研相结合。只有与科研相结合,建立在科研基础上的课程,才有可能成为精品课程。教学效果往往与教师自身专业素养密切相关,科研活动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对所授内容的理解和融会贯通能力。教师只有通过科研才能始终站在本学科的理论前沿,保证知识结构和教材内容的更新。科研是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促进高水平师资队伍形成的重要途径。
精品课程建设应与教学规范建设相结合。不同教师的教学组织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个人风格不同,教学效果也不相同。科学的评价标准、规范的评价制度对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课程建设是一个不断调整的动态过程。在进行精品课程建设时,要有整体的、全局的视野。如果仅将精品课程当做出版几本高质量的教材,而不同时考虑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技术、完善教学制度,精品课程建设就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三、应用经济学学科与经济学专业建设的几个问题
根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公开的数据,2013年全国招收经济学本科专业的高校有578所,其中410所以“经济学”为名进行招生,163所以“经济学类”为名招生,5所以“经济学基地班”为名招生。山东几乎所有的高校都设置了经济学专业,其中不但有拥有绝对优势的重点大学,还有一般性的地方高校,人才市场竞争激烈。如何发掘出自身优势、实行错位竞争,是新建本科院校应用经济学学科与专业建设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一)经济学专业建设的思路
1.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从学校层面上,新建本科院校主要为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经济学专业也不例外,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又有自身的特点。
理论性较强是经济学专业的最大特点。重点高校的经济学专业主要是培养理论型、研究型的高级专门人才,而不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也是教学型本科院校难以模仿的。但是如果走纯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路子,一方面脱离了经济学的专业背景、性质和专业特色,另一方面又与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模式没有大的区别。所以新建本科院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应是,既要有研究型人才的较强知识储备和分析思维能力,又要在专业学习、社会实践和就业创业方面具有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实现理论性与应用性的兼容。即新建本科院校经济学本科毕业生学术理论方面应具有广博和相对深厚的基础,专业适应面广、动手能力强,以有利于今后潜力的发挥和可持续发展。
在毕业后的出路上,一部分基础好、理论功底扎实的学生有能力考上研究生,到更好的高校继续深造;另一部分学生具备较强实践能力,能迅速适应不同工作岗位要求而顺利就业。
2.以课程建设、教学内容与方式改革为抓手
专业建设可分为宏观和微观建设两个层面。就宏观层面而言,主要考虑专业设置、专业布局、专业结构的调整优化、重点专业的建设与扶持等问题;就经济学具体专业而言,主要包括人才需求的追踪,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的制定,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改革等内容。
根据上述人才培养定位,经济学专业的教学及课程设置就自然分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个方面。理论教学课程设置由通识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四大教学模块构成,实践教学包括课程实验与专业拓展训练。
具体来说,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是:强化基础课程,拓宽专业课程,增设人文素质课程,使课程体系做到系列化、层次化和系统化,体现注重知识、增强能力、提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要求。实践本科阶段低年级“宽广”的通识教育和“厚实”的基础教育,高年级的宽口径的专业教育和自由选课学分制。引导和帮助高年级学生从事科研活动,培养创新精神,提高科研能力。同时选择一批基础好、地位重要或有特色的课程加以重点建设,力争使这些课程成为有特色、高质量的精品课程。
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领会和理解经济运行的逻辑关系和基本规律,能够对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进行简单分析,具备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经济学专业建设实践教学的思考
经济学专业理论性强,实践教学不易开展。但基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应用能力的培养是经济学专业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除贯彻四个层次从宽到专的知识教育外,还要强化与实际业务有关的工作能力。这就需要探索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新模式。
1.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特殊性
第一,经济学专业有很显著的理论学科特征。实践教学的理论性也较强,课程体系及内容都紧紧围绕经济学理论设计。按照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学生毕业后应当能够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营管理工作。围绕这个目标设计的实践教学课程及内容,基本上都可以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完成。因此,实验教学对经济学专业具有重要意义。实验教学既是理论教学,也是实践教学,而且,实验教学是比理论教学难度更大、更复杂的教学。
第二,经济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具有更高的理论指导性。大学本科经济学理论大多来源于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化,理性的经验思维方式方法直接塑造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实践教学的主要功用之一就是要挖掘学生的实践潜质,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于运用,把实践行为置于理性的和科学的理论指导之下。
第三,经济学专业教学实践不是简单模仿,而是创造性的应用。教学实践要面向学生主体、促进学生能力发展,体现创造性。
2.经济学专业建设应注重实验教学
在掌握了一定的分析方法和工具之后,实验室应成为经济学实践教学的第一现场。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由基础实验课、课程实验课和综合实验课组成。
基础实验课程在具备一定计算机基础的经济学专业三年级开设,旨在通过学习基础系列课程,掌握目前最常用的基本分析工具的使用,为课程实验课和综合实验课的学习奠定基础。基础实验课主要包括:结合《统计学》课程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基本统计软件的使用,如SPSS或SAS软件操作;结合《计量经济学》课程开设基本计量软件使用的实验课,如Eviews或Excel操作基础等。通过一年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较熟练地掌握至少一种常用的分析工具。
课程实验课专门针对相关课程而开设,实验以操作性、验证性为主。在掌握了基础的分析工具后,结合相关课程的具体内容,进行理论问题和方法的验证和应用实践。如证券投资学、财务管理、国际贸易等以理论讲授和实验教学相结合的课程,主要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以及部分综合性实验。
综合实验课主要是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本学科专业知识进行经济分析的能力。该类实验教学对实验教学环境的要求相对较高,如投资决策模拟、交易模拟、金融业务或商业银行业务模拟、财务分析与评价实验等。
3.构建经济学专业“双线式”实践教学体系
以经济分析实验类实践教学为主干,以社会调查、实习锻炼等社会实践类教学活动为基础的实践教学可以称为“双线式”体系。所谓“双线”,一条是以理论分析的实际运用能力训练为基点的实验教学指导线,这条线始于经济学专业大学本科三年级专业课程,贯穿经济学专业本科三、四年级学习的全过程,提供几乎所有专业课程的理论验证和运用能力训练;另一条是以分布于理论教学过程各阶段上的短期社会实践的时间散点和毕业实习构成的社会实践经验积累线,提供在校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现实、接受锻炼、获取实践经验的机会。两线并举,形成对经济学专业的强力支撑,配合理论教学,共同塑造经济学专业学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
专业拓展训练主要是在课外,通过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体验式的训练,主要是让学生主动去体会、感悟、思考和解决问题,自觉训练经济学思维,培养经济学直觉,提高综合素质。形式有学术讲座、竞赛、专业社团活动等。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基础薄弱,专业建设任务较重,实现跨越式发展要求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要有新思路、新举措。为有效利用学校有限的资源,建设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学科与专业的不同特点,因地制宜,重点突破;又要考虑二者的联系,统筹规划,整体推进。使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得到科学合理的整合,实现协调发展。
[1]胡岳岷.关于经济学学科建设的三个基本问题[J].当代经济研究,2012,(7):88-90.
[2]刘建新,程昌华.基于专业建设内涵式发展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6):99-101.
[3]张奋勤,高洁,熊桉.教学型财经类高校经济学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以湖北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147-149.
[4]王保华,张婕.关于特色专业建设的几个理论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12,(8):30-33.
[5]袁志刚,陈琳.中外经济学本科专业设置的比较与启发[J].中国大学教学,2010,(12):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