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

2014-08-15伍星华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经管类管理学案例

伍星华

(衡阳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系,湖南 衡阳 421002)

管理学是一门吸收了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和哲学等方面的知识而形成的综合性学科,也是一门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学科,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和应用性。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得学生将来走上社会从事各个层次的管理工作时,初步具备计划制定、方案决策、组织协调、领导激励、沟通的能力。

管理作为一种职能,兼具科学性和艺术性,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哈罗德·孔茨曾如此对管理进行定性:“管理工作,如同医学、作曲、工程设计、会计工作甚至棒球运动等实践活动,是一门艺术。管理是 ‘技巧’,即依据实际情况而行事。……管理实践是一门艺术,而指导这种实践活动的有条理的知识,可以被称为一门科学”。在管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课程的特点进行科学施教,以达到课程的教学目标,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管理素质和能力,是管理学教学中的难题。不少学者都对管理学课程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很多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等。这些研究大多数是从课程本身的特点进行研究的,很少有从高等学校的办学定位角度进行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中,明确了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旨[1]。课程建设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环节,也应该因地制宜,与时俱进。作为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的基础课,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鉴于此,本文从新形势下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角度出发,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以期为新形势下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新形势下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是新形势下地方高校的重要使命,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作为经管类专业的基础课程,管理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对于培养合格的经济管理类人才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

管理学课程是管理学科理论知识的高度概括,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应用性,管理理论体系本身十分复杂,需要学习的内容很多,而且各部分内容之间没有很强的关联性,因此教师的教学难度和学生的学习难度均较大。目前地方高校在管理学课程的教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在教材选用上千遍一律,很少考虑到学校的办学定位、专业的特点、学生的知识背景和接受能力;在教学方法上,传统的教学方法 “填鸭式”、 “注入式”教学法还有一定的用武之地;课程考试侧重考核学生对管理学知识的掌握,而不是考核学生应用管理学知识的能力;考试形式还是以期末的终结性考试为主,很少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考核。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要求,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于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经管类应用型人才,体现地方性和应用型的特色。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都要围绕这个目标展开,管理学课程作为经管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形式也要服务于这个目标,着力于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质。

二、新形势下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根据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管理学课程的特点以及现有教学中的问题,应该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模式等方面进行课程教学改革。

(一)教材建设

管理学课程的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目前管理学教材的编写大都是按照管理工作的各项职能来介绍课程内容,教材中的案例较少且没有考虑到教学对象的差异性,泛泛而谈,远离现实生活,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认为经管类专业管理学课程的教材建设要着重注意以下问题:

1.基于教学目标来嵌入教学内容。教材的编写要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接受能力和学习兴趣来进行,对管理学原理和方法的介绍要主次分明,不能面面俱到,没有重点。例如就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而言,多介绍激励和控制方面的内容;对于财务管理专业,多介绍计划和决策方面的内容;对于战略管理等高层次的知识,学生没有实践经验难以领会,可以作为拓展阅读的内容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学。

2.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引入合适的教学案例。管理学的一般原理、技术和方法本身是枯燥的,难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适合教学的案例来对管理原理和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说明,是很有必要的。案例的引入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案例要能够反映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以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为目的,能够促进学生对于管理学一般原理、技术和方法的掌握。(2)案例要具有时效性。要选择那些能够反映当代社会较新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并具有题材新颖、叙述生动和便于操作等特点的教学案例。(3)案例的选择要体现地方性。案例的选择还应该反映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管理实践,融入地方的特色文化[2],并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导入,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沟通教师的 “教”与学生的 “学”的桥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也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手段。在地方高校的管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尽量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为背景,注重培养学生的本土化的管理思维和管理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进行改进。地方高校管理学课程的典型教学方法有:

1.案例教学法[3]。由哈佛大学创立的案例教学法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通用的教学方法,最初主要用于法律和医学的教学领域,后来扩展到了工商管理教学领域。这种教学方法通过将现实生活中的实践导入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置身于具体的管理情景和问题中,并独立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决策,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管理思维和管理能力。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案例教学,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的课堂作用主要在于引导、启发和协调学生的学习。(2)案例教学课堂环境的构建。教师对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评价,影响着课堂的纪律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管理学兼具科学性和艺术性,许多问题没有唯一的答案,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

2.模拟沙盘教学法。模拟沙盘以企业经营为模拟对象,包含了管理的各主要职能。通过将企业的内外部经营环境抽象为一系列规则,由学生组成若干相互竞争的模拟企业,模拟企业若干年内的经营活动。这种教学方法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综合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其不足在于教学过程难以监管,而且与企业的实际经营环境有较大的差别,但仍然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此外,一些教学方法根据管理岗位工作的能力需要,有效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层次,也被证明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头脑风暴法、职场体验法[4]等教学方法。地方高校在管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地方特色,并以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综合运用这些教学方法,对于不同的内容模块,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

(三)学习效果评价

学习效果评价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的考核方式注重课程教学的终结性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致力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地方高校,在制定管理学课程的考核方式时,不但要注重考核学生的最终学习效果,也要注重平时学习过程的评价,以应用能力考核为导向,改变传统的 “期末一张卷”的考试形式[5]。

对于平时学习过程的评价,可以从学生的课堂考勤、课堂发言的积极性、课前准备情况、课外作业、期中考试等的完成情况来进行综合评价,考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对于期末的课程考试,也应该注意以考核学生的应用能力为导向来组织考题。尽量减少死记硬背的考题,多出一些理解性、分析性的开放式考题,全面考核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判断能力和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来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四)教师队伍的建设和考核

管理学课程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要求任课教师具有相关的管理工作经验。地方高校应该建立合适的激励机制,一方面鼓励任课教师去企业中兼职,参与企业的实际管理活动,熟悉企业的经营过程,了解企业的管理工作,为课堂教学提供生动贴切的现实素材;另一方面应该聘请经验丰富的专家和教授,定期对管理学教师队伍进行培训,传授管理学教学的成功经验;此外在教师招聘过程中,优先聘任有实际管理工作经验的教师,构建 “双师型”教师队伍。

根据教学的难度和效果调整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计算方式。例如在进行案例教学时,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寻找合适的案例并以适当的形式呈现出来;在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时,教师需要很多的精力来构建体验式教学的情境;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时,既要对学习过程进行考核,还要对最终学习效果进行考核,需要任课教师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考查。因此在对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来进行考核时,不能再以传统的课时量来对教师的工作量进行衡量,应该要探索建立管理学任课教师的合适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运用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评优、课时津贴甚至职称评定等方面,向教学方法新颖、教学效果好的教师适当倾斜。

(五)实践教学

管理学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决定着纯粹的课堂教学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重视实践教学是提高管理学课程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地方高校应该因地制宜,结合课程特点运用有效的方式进行实践教学,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1.实训。课程教学结束后,围绕某些管理技能的学习,构建管理工作的模拟环境,组织学生进行实训,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我系购买了金蝶软件公司的ERP和供应链管理等教学软件,通过在实验室运用这些软件进行校内实训教学,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2.见习。与地方企业紧密结合,在课堂学习之余组织学生到地方企业参观学习,并参与企业调查、管理咨询等活动,使学生对企业管理活动有直观的认识,通过撰写调查报告,或就企业管理中的某些问题,运用所学知识,提出解决方案的过程促进见习教学效果。

3.实习。选择合适的地方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学生在课程学习的某一阶段完成后或者整个课程学习结束后,到企业的相应岗位上进行顶岗实习,由企业选派实践经验丰富并具有一定理论功底的企业管理人员担任学生的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的能力。

4.学科竞赛和创业教育。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如“管理决策”竞赛、“商务技能”竞赛、“创业计划”竞赛等,通过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管理学课程教学效果;开展创业教育,举办各种类型的创业论坛,邀请成功的企业家到校内现身说法,激励学生的创业激情;鼓励学生充分挖掘现有条件,因人而宜地制定自己的创业计划并付诸实施,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管理能力。

[1]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N].中国教育报,2012-07-22.

[2]俞海洛.依托地方文化,走出地方高校特色发展之路 [J].中国高等教育,2013(9):23-25.

[3]秦立栓.论案例教学在管理学课程中的运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8(3):170-171.

[4]程云行,何红光.管理学课程实验教学中的职场化模式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1 (17):165-166.

[5]谭晓玲,谭俊.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地方高校课程考试改革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3(17):169-170.

猜你喜欢

经管类管理学案例
“天人合一”的管理学启示
基于SPOC的经管类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探索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张瑞敏金句背后的管理学知识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浅谈管理学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联邦快递的管理学
2014年3月经管类畅销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