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江汉平原水稻生产探析

2014-08-15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江汉平原移民水稻

胡 阳

(西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甘肃 兰州 30070)

江汉平原位于长江中游,湖北省的中南部,西起宜昌枝江,东迄武汉,北自荆门钟祥,南与洞庭湖平原相连,面积约4.6万平方公里。主要包括荆州市的荆州区、沙市区、江陵县、公安县、监利县、石首市、洪湖市、松滋市8个县市区及仙桃、潜江、天门3个省直管市,并辐射周边武汉、孝感、荆门和宜昌4个市的部分地区。江汉平原因其地跨长江和汉江而得名,是中国三大平原之一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汉平原不仅是湖北省的经济重心所在,也是驰名全国的经济区。该地区县级市的密集分布就表明了其经济地位的重要,同时也说明了其发展潜力巨大。然而江汉平原历史上大规模的开发却是明清以来的事,相对于其它发达经济地区而言,起步较晚。江汉平原作为一个典型的农业区,其经济的发展曾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楚庄王问鼎中原倚靠的正是以江汉平原为腹地的楚国的强大经济实力。当时江汉平原的经济实力与吴越所属地太湖地区可谓不相伯仲,因此能够称霸列国。但好景不长,楚亡以后,该地即一蹶不振。直到南宋,适合江汉平原土地利用的水利田——垸田兴起后,才拉开本地区大开发的序幕①。

明清两朝的移民是江汉平原农业开发的生力军,这些移民包括:战乱造成的难民;灾荒导致的饥民;和平时期由人口密度高、粮食紧张地区(如江浙一带)流向人口密度低、容易觅食的江汉平原地区的自由移民。这些人构成了移民的主体。较次要的移民还包括:政府有组织的移民;经营工商业而定居者;削籍后的明代藩王世系及分散各地的清代八旗占领军后裔。这些移民人数虽然不多,但显示出该地移民成份的复杂性。其它类型的移民还有短期的流民佣工等。

以上成份各异的移民,其地区来源也十分广泛。其中最突出的是江西移民,约占移民半数以上。其它地区的移民则多来自江苏、浙江、福建、广东、陕西、山西、河南、四川等地。各地移民进入江汉平原的动机也不尽相同,“东南之人以觅利至,西北之人以避地至”②。很显然,“觅利”的“东南之人”对江汉平原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明显的促进作用,这类移民中的手工业者为江汉平原带来了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商业工作者则活跃了江汉平原的商品经济。从广泛出现于江汉平原各地方志中的福建占谷、江西早、苏州晚等水稻品种看,如果真如稻名所示,这些品种确系各地移民传入,则这些移民所引进的新的作物品种,对提高当地粮食产量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大量移民的不断迁入及移民与土著的人口自然增殖使得明清江汉平原的人口总量不断增加,大致趋势是明代增长较慢而清代较快,由明代的180万左右猛增至清后期的1865万左右,增加了十多倍,从而使得江汉平原的人口总量在湖北全省乃至全国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③。

移民群趋江汉平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该地存在大量可以垦辟的湖荒,加之明清统治者对垦辟湖荒又给予免税或低税的优惠条件,于是 “佃民估客,日益萃聚,闲田隙土,易于购致,稍稍垦辟,岁月寝久因攘为业。又湖田未尝税亩,或田连二十里而租不数斛,客民利之,多濒河为堤以自固,家富力强则又增修之”④。开垦湖荒所成之田即垸田,垸田是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特有的土地利用方式。

垸田是在江湖岸边浅水处,以堤防隔开外水,而在堤内形成独立的水利系统,通过堤上的闸涵引水灌溉和排涝。可见,所谓垸田是与太湖和长江下游区圩田或围田相似的农田水利形式。湖广垸田的名称也因地而异, “或名堤、名围,名障、名坨、名坪、各因其土名,……其实皆堤垸也。”⑤垸田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北宋中期。南宋绍兴五年 (1135年) “诏淮南川陕荆襄屯田”⑥。100年后,宁武军节度使孟珙为供应军需, “大兴屯田,调夫筑堰,募农给种。首秭归,尾汉口,为屯二十,为庄百七十,为顷十八万八千二百八十”⑦。修筑堤防所成之田应为垸田。这是最初的大规模兴修垸田的记载。随着地区经济的逐步开发,垸田也逐渐发展。江汉平原一到汛期,洪水四处泛滥,大小湖泊连成一气,汪洋弥漫,“径流支川不可辨”,形成泛滥区。其覆盖面包括整个平原,或部分湖区。冬春枯水季节,水落土现,河湖分野。常年的泛滥,使江汉平原沉积了大量饱含矿物质的淤泥,土壤非常肥沃。正因为垸田是围垦湖荒而成,其种植水稻的目的就很明显了。 “湖广熟,天下足”的民谚的出现说明江汉平原水稻生产的发展与垸田的大量垦辟密切相关。

江汉平原粮食种植以水稻为大宗,凡高田、低地均可种植。清代江汉平原的稻谷无论是品种还是种植制度都已不断趋于丰富多样。嘉靖时期江汉平原有稻谷28种,康熙时有64种,乾隆时发展到104种,同治时更是增加到108种⑧。这些形形色色的稻谷品种,根据米质可以分为粘稻和糯稻;根据生长习性可以分为水稻和旱稻;根据播获时间可分为早、中、晚稻等。糯稻具有黏性,适于酿酒但不适于经常食用,且产量不高,故清代江汉平原种植不多,多种植粘稻。旱稻是相对于水稻而言的,其播种特点是,不必浸田分秧,直接下种于田地。旱稻在清代江汉平原的稻米种植中所占的比例极小。清末民初,铺铣对蓝山县瑶人种旱稻法作了记述:“谷雨前后刨土分畦,每隔尺许,施谷一掬,如种菜然,不先播种而后分秧也,亦不施肥,以时去草而已。于秋分寒露间收获,不用镰割,以手摸穗,取实而遗杆,米质故劣,而常藏之以供客”⑨。由此可见,这种旱稻的种植技术落后,产量质量都很低,一般只在人手少的地方或灾年才被迫种植。江汉平原最常见的稻谷分类是将其分为早、中、晚稻,但这种分类只能表明稻谷收获时间的先后,并不表明稻谷的熟制。由于江汉平原各地方志中对于水稻品种的记载繁复,对早、中、晚稻的概念界定模糊,在此就不讨论早、中、晚稻品种的划分。可以肯定的是地方志中所谓的早、中、晚稻都是一季稻。江汉平原也有种植双季稻的记载:“刈去早稻之田得种晚禾,入秋始植,稻嘴有芒如牟麦状,其壳色带微灰、米则香美特甚。”⑩又 《湖北通志》载“……稻种之异者有芒……”说明这并非常规的水稻品种。龚胜生认为这里的 “芒稻”即上文提到的 “撒谷”⑪,由此可知,这种 “芒稻”并非常规栽培的水稻,产量不大,种植很少。而且龚胜生在 《清代两湖农业历史地理》一书中也指出清代湖北的双季稻也主要分布在于江西接壤的鄂东南地区,并且从雍正初年到清末两个世纪两湖种植双季稻的地区仍十分有限。鉴于此,可以认为双季稻在江汉平原虽有分布但比例甚微,而以一季稻为主。

反映作物生产情况的指标主要有种植面积、单产、总产等。对于长达两个多世纪的清朝来说,这些指标都是动态的,因此任何估计都只能粗略的反映一定时期里的平均状况。根据张家炎的推算,顺治时期江汉平原水稻平均亩产为1.77石,乾隆时期江汉平原水稻平均亩产为2.21石,同治时期江汉平原水稻平均亩产为2.11石;雍正时期江汉平原水稻种植面积为13 285 366.91亩,水稻总产为3 789 650 911斤,嘉庆时期江汉平原水稻种植面积为 13 315 231.55 亩,水稻总产为3 792 247 799斤,同治时期江汉平原水稻种植面积为14 919 174.94亩,水稻总产为4 203 328 348斤⑫。由平均亩产量可以看出顺治时期产量较低,可能是因为战乱之后投入较少,乾隆是清朝的鼎盛时期,国库充实,人们安居乐业,生产繁荣,产量相对较高,之后清朝开始走向衰落,整个社会经济也开始走下坡路,产量产量较低。由总耕地面积和水稻总产量可以看出整个清朝江汉平原的耕地面积和水稻总产量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

注释:

① 梅莉:《明清湖北农业区域特征分析》,载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第4期。

② 《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方舆汇编》卷1114。

③张家炎: 《明清江汉平原的移民迁入与阶段性人口增长》,载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2年第1期。

④ 嘉靖:《沔阳志》卷8,《河防》。

⑤ 《(道光)洞庭湖志·堤堰》卷4。

⑥ 《宋史·食货志·屯田》。

⑦ 《宋史·孟珙传》。

⑧ 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908页。

⑨ 同治 《石首县志》。

⑩ 乾隆 《汉阳府志》汉川县 《物产》。

⑪ 龚胜生:《清代两湖农业历史地理》,第108页。

⑫ 张家炎:《明清江汉平原的农业开发对商人活动和市镇发展的影响》,载 《中国农史》1995年第4期。

猜你喜欢

江汉平原移民水稻
什么是海水稻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基于江汉平原货运铁路的运营管理模式研究
一季水稻
移民安置
移民后期扶持
水稻花
从互生到共兴:民国晚期江汉平原的垸与市镇——以湖北省松滋县为考察中心
签证移民
江汉平原地区草莓栽培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