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碧山水》入选全国美术最高展

2014-08-15

塑料制造 2014年11期
关键词:金碧中央美术学院珠子

鹿城80后小伙子陈佳思别出心裁,用装饰在服装上的塑料小珠子作画,其反映永嘉林坑风景的壁画作品《金碧山水》,入选代表国家美术创作最高水平的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壁画展区。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相关负责人称,用这种材料创作,国内壁画界此前尚未见过。

作画买了几十万颗小珠子

乍听《金碧山水》这个名字,不少人会以为是用金泥、石青、石绿三种颜料作为主色,是一幅色彩艳丽的传统山水画。实际上,陈佳思的这幅作品是对传统的一种颠覆,它是在长244厘米、宽122厘米的木板上,用金箔、银箔和现代装饰综合材料粘贴而成,借助材料本身的形状和颜色,勾勒出群山、溪流、小桥、村落,展现山村的平静、古朴。

陈佳思说,现代装饰材料其实是从服装市场上买来的,是一种中间镂空的塑料小珠子。因为小珠子会反光,灯光下的《金碧山水》反射出点点彩光,像是给山村披上了一片七彩的阳光。陈思佳称,2004年大学毕业后,他开始自由创作,尝试了很多可以开发的材料,比如花茶、各种食材,在市场里反复搜罗。最后,服装市场这些五颜六色的小珠子吸引了他的目光,觉得可以试着用它们作画。

他说,为了创作《金碧山水》,他在服装市场买了几十包塑料小珠子,每一包有几千颗到上万颗。

温籍作者首次进美展壁画展

陈佳思说,他1996年毕业于温州市少年美术学校,随后到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就读,从中央美术学院本科毕业后留学意大利,现为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教师。

壁画《金碧山水》描绘的是永嘉林坑代表性的风景。陈佳思称,之所以选择林坑,是因为他多数时间在外地学习工作,只是寒暑假偶尔回一趟温州,对家乡有着独特的情感,而林坑等地的美景给他留下深刻印象,成为他创作的素材。另外,每次回温,他总会发现家乡有些新的变化。“我想到传统和现代的结合,林坑是个老村落,用现代的工艺材料反映传统的东西,这样会比较有新意。”

2004年,陈佳思用塑料小珠子等现代材料,完成了最初的《金碧山水》壁画。此后,陈佳思对这幅作品不断进行完善。2012年,《金碧山水》在大同国际壁画双年展上展出。

定于今年举行的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是五年一次的美术盛会,所有作品都是经过严格评审后,选送至各展区。陈佳思再次对作品加工修饰,最终入选参展,他称这是“幸运”。

温州美术家协会有关负责人确认,这是第一次有温籍作者、描绘温州风景的作品入选全国美展壁画展。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办公室主任郭长江称,壁画材料比较广泛,常见的有金属、木雕、石雕、马赛克、矿物质原料等,也有运用粮食,毛毯创作的,但陈佳思用这种材料创作,国内壁画界此前没有见过。

将继续用这种材料创作

陈佳思称,因为壁画的制作和运输成本巨大,不易保存,它的命运往往不能由创作者决定。对他来说,更希望有家乡的机构或单位能收藏它,让它在更合适的环境里体现它的价值,给更多的观众以美的享受和共鸣。

陈佳思表示,他会继续用这种材料,争取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相关链接 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是由国家文化部、中国文联和中国美协共同主办的规模最大、参与范围最广、作品种类最多、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国家级综合性美术大展,每五年举办一次。代表了国家美术创作的最高水平,同时也是对全国美术界每五年的发展阶段的全面检阅与展示。自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开始,“中国美术奖·创作奖”从全国美展中产生,“中国美术奖·创作奖”是经中宣部批准设立的国家级美术创作类最高奖。

猜你喜欢

金碧中央美术学院珠子
专属影音室,独享沉浸式观影环境 重庆金碧天下私人影院
与树一样大的珠子
中央美术学院夏理斌博士“家乡记忆”油画赏析
如梦似幻金碧赋彩——贾楠工笔重彩绘画赏析
摆珠子
纸珠子
锁虚空
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中央美术学院“接力”系列展:艺术再长征
寇月朋作品欣赏
猜珠子